Search 2.0

Tuesday, January 15, 2008

304

如此分析,方顯出中間左一直筆是後人另以墨添入者矣,此添入一筆不到地,只及未到內第三迴彎而止,其墨色亦顯然不同,此等處摹本何能見之?真按:翁方綱的一絲不苟 真按:翁方綱的精細 真按:翁方綱的臨摹學 方綱藏此帖今卅六年矣,而始記於此。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需要時間 嘉慶癸亥二月廿二日。

  道園末章“衲衣乞食”,意在離即間,正指此跡是坡公中年書也,真按:虞集與蘇軾 次章較樊川《醉題僧院》更為沉頓之真按:疑有誤! 即此四詩,真此帖之鏡影矣。愚竊附四詩於後,雖謂補前人所未盡者,然卻正是本領不及前人耳。真按:翁方綱自評書法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 真按:翁方綱的謙卑 甲子十一月九日,方綱。

  丁未六月三日南昌試院展玩。方綱。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

  丙寅十二月十九拜坡公生日,真按:翁方綱幫蘇軾過生日 適友持宋拓《王略帖》,真按:王羲之的草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友人來告 乃寶晉本又再摹者,真按:米芾與王羲之 因為賦詩,知香光此跋稱《嵩陽帖》摹本,真按:董其昌 即是快雪堂所上石之本,真按:馮銓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 此事之正堪相配者。是日蘇齋南窗下記。真按:翁方綱住家的格局與擺設 真按:此既有南窗,則前有北軒而愚讀作帖軒者,誤矣!

  注:見1936年商務印書館印珂羅版蘇書天際烏雲帖。真按:參考資料-博士論文-翁方綱研究

304

跋天際烏雲帖(蘇東坡書)

  予所藏《天際烏雲帖》實是坡公的筆無疑,昔友人來觀多有致疑者。真按:馮應榴對蘇軾書法的鑑定-前見. 蓋此跡屢經補裝,字多擦損,每為後人描失,不僅“惠”字添一直畫也。己酉秋,錢黼堂典試南昌,真按:錢樾之仕履 語予有人持一本至京師,稱為真跡,程也園舍人已勒於石。真按:程振甲 及予還都,見也園石本,真按:劉跂的金石學方法論--親臨其地-親證親訪-眼到腳到-田野調查 則行尾皆參差不齊,信是臨本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行款格式 今年夏,錢梅溪訪予於濟南,出此示之,亦以為不真。今日晴窗,平心諦玩,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乃知是真本,無可復疑。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天際烏雲帖版本的鑑定 甚矣,真鑒之難言,而真物僅存,終不以人言致惑耳。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代表作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天際烏雲帖版本的鑑定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壬子除夕記。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冊第2730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0_復初齋文稿(十三)\_002730.jpg       今錄愚所讀者:   予 所藏天際烏雲帖實是坡公的筆無疑,昔友人來觀多有致疑者,蓋此蹟屢經補裝,字多擦損,每為後人描失,不僅「惠」字添一直畫也。己酉秋,錢黼堂典試南昌,語 予有人持一本至京師,稱為真迹,程也園舍人已勒於石。及予還都見也園石本,則行尾皆參差不齊,信是臨本矣。今年夏,錢梅谿訪予於濟南,出此示之,亦以為不 真。今日晴窻平心諦翫,乃知是真本,無可復疑。甚矣!真鑒之難言,而真物僅存,終不以人言致惑耳。壬子除夕記          化度、嵩陽並經描失。

304

跋天際烏雲帖(蘇東坡書)

  坡書《天際烏雲帖》,涿州馮氏快雪堂曾入石,近日曲阜孔氏及徽州程氏又皆入石,真按:程振甲-應即此人也.見前一首. 真按:馮銓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 真按:翁方綱論天際烏雲帖版本的流傳 真按:程振甲與天際烏雲帖 實皆一摹本也。董文敏嘗見摹本者,蓋即此耳。真按:董其昌與蘇軾天際烏雲帖 今 畢秋帆以千金買自徽州吳杜邨客,或詫為奇跡,程音田、周載軒皆親見之,云其紙色、墨色前後皆一律,而予齋真本蘇跡,紙質古厚,數經擦損,如舊楮幣,昔人著 錄所稱粉箋者,不可辨矣。虞、柯、張、倪、馬、張六人題識,自為一色之舊紙,最後則明末董文敏、項墨林二題之紙又較新矣。即以此前後宋、元、明紙質,有古 今後先之別,則知此真而彼偽,無可疑者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用紙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天際烏雲帖版本的鑑定方法-用紙 又有確證者,凡臨書,其每行之高下長短,必不能準依原式,此臨書必至之勢也。真按:翁方綱的臨摹學與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天際烏雲帖版本的鑑定方法-臨摹原理 蘇跡第十四行“愁何日盡一分真態更”九字一行,因行筆稍縱,視前一行之腳微長下一黍許。而彼一本此行,視前行下長出至三分有餘之甚,柯詩第五行則縮短五分,柯跋第五行縮短二分,第七行縮短四分,第八行縮短三分,第九行縮短二分,此則又是彼本出於臨寫之確驗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行款格式 至於筆法,則聖凡天淵矣。雖彼一本亦有勁逸神肖處,而其筆趨於滑利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術語 真按:摘要 每多直瀉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術語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筆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字體筆畫 予藏真本,則筆筆頓挫,處處節制,即如蘇跡末段“人間幾度春”幾字真按:標點不當-即如蘇跡末段“人間幾度春”“幾”字——此下論此「幾」字之筆法也!○即下文「舉此一字」之一字也。 中間長趯,用虞戈萬鈞之力,真按:翁方綱論蘇軾書法的筆法 真按:虞戈 此通帖中第一見神力處,真按:翁方綱對蘇軾天際烏雲帖的評鑑 而前一筆向內迴鈎之勁折,與末一點飛空之停頓,恰與相稱,此最是晉、唐以來相傳筆勢正法眼藏也。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書法史-關捩 真按:翁方綱論蘇軾書法的淵源 真按:翁方綱論蘇軾書法與晉帖的關係 彼摹本則前一筆之迴折既鬆弱,末點又誤作迴帶更弱矣,中間長戈之弱,更何待言?即舉此一字,足以定真本、摹本之大相懸絕,真按:翁方綱對蘇軾天際烏雲帖版本的鑑定方法-筆法 真按:一字定江山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輕重緩急.本末先後.批亢擣虛挈領 其餘諸字類此者,不待縷舉矣。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不待縷舉矣 真按:族繁不及備載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有所不為 且坡書三十六行,摹本之弱,猶可言也,至虞、柯諸跡以下,摹本之短淺膚弱,則處處俗態矣。又有最易見者,凡寫草頭,皆先左直,次由左橫帶過右橫,而後轉下右直,此古今作行書之所同也真按:真按:翁方綱論行書的筆法 翁方綱論行書艹字頭的寫法

305

。獨此一摹本,前後出一手,所仿其草頭,乃先作左邊小橫,以帶左直,然後作右二筆,蓋此人生來筆勢如此,雖臨仿古跡,不能自改也。真按:翁方綱的臨摹心理學 真按:字如其人 真按:翁方綱的臨摹學與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論古人碑帖造偽的技術 真按:翁方綱論作偽心理學 真按:翁方綱的辨偽方法論-人情世理 真按:摘要 內惟柯第一詩“花”字,原本帶過之勢極顯,此摹本亦隨之。除此一處外,餘皆盡改原跡草頭下筆之法。張、倪、馬諸詩,尚含混不甚覺,柯詩內諸草頭處處露痕矣。虞跋“夢”字、“”字,真按:既言草頭(艹頭)則應係苐字也! 亦其顯然者。至坡書第四行“夢”字,廿三行“筆”字,亦露痕跡。“援筆立成”“筆”字,是先作左一小橫,自覺其有病,遂因而左直極重,以蓋覆之。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塗改痕跡 合《快雪》本與程刻本對看,更自了然,鑒藏勒石諸家,皆未知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版本.初刻重刻 真按:翁方綱的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典藏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祖本母本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不同版本間的比對 然此摹本,卻在最前,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翻本時間 其時柯詩第八首末一行尚未亡,真按:翁方綱論天際烏雲帖版本的流傳 予藏真本,此處殘破一行,闕失之跡,被重裝者砑光,接補無痕。真按:翁方綱的文獻裝潢學與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裝潢形制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與裝潢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裝潢痕跡 又坡跡中間旁掛小“輩”字,尚未擦失,末句“杭人多惠”“惠”字,予藏真本被人墨描,增多一直畫,則此摹本尚無之,而張伯雨跋在柯後倪前,真按:張雨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真按:柯九思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真按:倪瓚-豈此人哉? 亦宜據此摹本以訂正之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校勘學方法論-摹本翻本的價值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翻本未差 真按:翻本的價值 摹本至馬治跋止,諸家著於錄者皆同,此可見摹本在董、項之先,而後人於摹本卷內又妄加項氏諸印耳。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摹本翻本亦要辨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翻本時間 梁蕉林、馮涿鹿諸印,則皆摹本內所原有也。真按:馮銓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 真按:梁清標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 予齋藏此真跡,每臘月十九日於蘇齋筍脯之筵,拜祭坡公笠屐像前,輒以《快雪》諸刻并陳几上。客來詠,真按:前有作讚者,已疑乃簡化字之礙讀也! 無不驚嘆予本之真者。真按:翁方綱幫蘇軾過生日的擺設 聞吳江史明古先已刻石,真按:史鑑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屢屬吳江友人訪之,不知其拓本尚存否?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託人採訪金石 予既無力伐石精勒,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出版學 真按:翁方綱的家境 真按:翁方綱的出版事業 而彼摹本自《快雪》勒石後,聲價烜赫,致有不辨魚目,竟以彼為真者,如桐鄉馮星實應榴,真按:馮應榴之誤 真按:馮應榴在背後說人壞話 真按:翁方綱對馮應榴的批評 真按:馮應榴對蘇軾書法的鑑定 亦來予齋隨聲贊予本之真。而其歸浙後,撰蘇詩合注本於後卷,輒疑翁氏所藏未必確真,蓋星實未嘗以彼摹本逐字研審,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諦審精驗 真按:馮應榴治學的毛病 真按:翁方綱的精細 而以予本紙質被人擦汙,涉於可疑,是皆不妨聽其岐說者,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姑聽其岐說-保留不同的意見 而坡公真本之所以然,則安得不核實以表出之乎?真按:翁方綱的作文方法論-此與前所錄數首並觀比對,則可見翁如何排列組合一己之數稿以拼湊成篇也.○愚亦嘗有先擬底稿,而三反覆之者,以綴合湊集為篇者。蓋此作文之一法也。 真按:翁方綱修改自己的作品-此與前所錄數首並觀比對,則可見翁如何排列組合一己之數稿以拼湊成篇也.○愚亦嘗有先擬底稿,而三反覆之者,以綴合湊集為篇者。蓋此作文之一法也。

  熙寧甲寅,坡公往來常、潤道中,真按:蘇軾在江蘇 真按:蘇軾的行程 有《懷錢唐寄述古》之作,真按:陳襄與蘇軾 其次章云:“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公自注杭人以放鴿為太守壽,此不欲明言所指,而託之放鴿也。真按:含蓄出之 真按:蘇軾的含蓄 真按:蘇軾的作文方法論 鴿無雪衣之號,故王注必援唐天寶中白鸚鵡事,以明其為借用。且鴿非僅白色,亦非雪衣字所能該得也。真按:翁方綱論修辭學 注家蓋未見此墨跡,但以為借用雪衣鸚鵡,而不知其指此雪衣女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學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文學詮釋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多聞 真按:翁方綱的注釋學 陳述古和云:“緱笙一曲人何在,遼鶴重來事已非。猶憶去年題別處,鳥啼花落客沾衣。”語意更明,可知蘇詩雪衣之非指放鴿矣。然則陳太守放營妓事,在熙寧六年癸丑春也。蘇詩外集《長垂玉筯》一首,題云“過濰州驛,見蔡君謨題詩壁上,綽約新嬌”云云,不知為誰而作也。和一首,此又以杭守居閣,所題移之濰州驛壁,而此墨跡卻言又有人和,不知誰作,皆故為迷離其詞耳。真按:斷句標點皆誤!-愚 初讀為『蘇詩外集「長垂玉筯」一首題云「過濰州驛,見蔡君謨題詩壁上,綽約新嬌云云。不知為誰而作也。和一首」,此又以杭守居閤所題移之濰州驛壁,而此墨 蹟卻言又有人和不知誰作,皆故為迷離其詞耳。』(翁方綱:〈跋天際烏雲帖三首〉,《復初齋文集(三)》(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811月,初版),卷29,頁1173。)○「杭守居閤所題移之濰州驛壁」,謂將蔡襄於杭守居閤所題,故移之維州驛壁也,皆蘇故為迷離其詞也.(將蔡氏浙江杭州題字裝作好像在山東濰州所題一樣.然即以濰州驛壁考之,坡公以熙寧五年壬子通守杭州,是秋陳襄述古來知杭,至七年甲寅六月陳移知應天府,真按:陳襄之仕履 是年九月公移知密州,真按:蘇軾之仕履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職官履歷 其過濰州,則熙寧九年冬,自密移徐,除夕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真按:蘇軾在山東 此墨跡云“僕在錢塘”,則是先生再到杭州以前之語,即蘇子容居杭亦非一日,真按:蘇頌的行程 而此云“子容過杭,述古飲之”,真按:陳襄與蘇頌 真按:蘇軾與蘇頌 亦指其初到杭時言之。此跡不著歲月,當是熙寧甲寅以後數年間所書。若以濰州度歲論之,真按:蘇軾的行程 真按:蘇軾在山東 則或即熙寧十年丁巳春所書歟?虞道園詩云“乞食衲衣渾未老”,先生是時年四十二也。真按:翁方綱論蘇軾天際烏雲帖創作的時間 真按:蘇軾作品編年

  此跡見於趙德麟《侯鯖錄》、周公謹《雲過眼錄》,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文海本文集作煙.愚則於此小處,唯略提一二,不復再校出矣.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博考諸家之論 原是卷軸。柯博士再閱於王氏環慶堂猶軸也,真按:柯九思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不知自何時改卷為冊?真按:翁方綱論天際烏雲帖版本的流傳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裝潢形制 其為卷軸時,已有行間破蝕之痕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泐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破損也有價值 而項墨林購自松陵史氏時,真按:項元汴與史鑑 真按:項元汴收藏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則已是冊子。觀其每末頁之前後鈐以項氏印可知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藏印印鑑 真按:項元汴的典藏學 柯敬仲跋,末脫失年月、名字二行。張伯雨詩,脫失前五詩,尚在此前。而其一摹本,摹於明宣德年之前,此二處尚未脫失也。汪珂玉《珊瑚網》所載,真按:汪砢玉-珂一作砢. 已是摹本矣。所以後來諸家著錄,皆至馬治題止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目錄著錄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題跋 今予所得真跡,凡元、明人題八段,虞道園題於元文宗至順二年,柯敬仲、張伯雨皆順帝至正三年,倪雲林明洪武元年,真按:倪瓚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馬孝常洪武十四年,馬治,字孝常,宜興人,初為沙門,洪武初知內邱縣,終知建昌府。陳汝同宣德二年,真按:陳詢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陳詢,字汝同,華亭人,永樂戊戌進士,官翰林侍講學士。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董思白題,真按:董其昌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不知歲月,項墨林題在嘉靖三十八年,項題云:“陳汝同、吳原博二跋,真按:吳寬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史氏皆未刻石。”吳跋固不可問,而松陵史明古此石之刻,真按:史鑑與天際烏雲帖=嵩陽帖的流傳 予託吳江友人叩諸史氏子姓,皆無有知之者矣。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成績-天際烏雲帖=嵩陽帖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九卷第2~4頁。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