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深味竇、張二家所述,真按:竇臮、張懷瓘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則是子敬於真、行、草,正以妙悟能合而一之,豈得反謂子敬離而二之乎?真按:翁方綱對王獻之書法的評價 且良常王氏所謂規矩者過於專謹,真按:王澍 翔舞者過於縱逸,此殆見淳化閣帖近日行世之肅府本第九卷筆勢似過細瘦,不能雄厚,故目以為專謹也。第十卷多放筆大草,故以為縱逸也。不知淳化閣肅府刻本其第九卷乃別自一本所摹,此前人所屢言,豈良常未之知乎真按:真按:粗心大意 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王澍治學的毛病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其 淳化原本第九卷之字皆較肅本雄厚也。今姑勿論淳化原本及大觀本皆不似此之細瘦也,卽以今所見南宋坊賈重翻之本,其第九卷不及原本之雄厚矣,是南宋坊間所流 傳之本亦與肅藩所從出之第九卷相去不遠,而以之對校肅本,尚覺肅府過於細瘦,則豈得執目前所見之肅本第九卷而概論淳化原本乎?而概論大令乎真按:真按:以偏概全的謬誤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看大端、大局 翁方綱的嚴謹
1128
?乃竟執此為斷,以畫分子敬之於此事,離而二之,是則誠子敬知有後世淳化閣肅藩本為此瘦細之刻而先自岐於二轍者?蓋良常王氏議論多自八比時藝中來,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真按:王澍治學的毛病 猶之所評「漢隸禮器,體凡數變」云云者也。予見伊墨卿太守處第九、第十兩卷,其九卷反較十卷稍厚,真按:翁方綱與伊秉綬 此特一時翻摹者所為,不足以核定大令之書,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而卻足以正良常之誤,故備言之。即此二卷前後肥瘦不能辨析,而大令之書遂致不明白於世;大令之書不能明白,而上下千年之正變源流遂以淆紊,所係者豈止一家之立說叩槃捫籥所當剖說也哉真按:真按:翁方綱的口頭禪 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王獻之書法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之為人 真按:翁方綱的責任感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翁方綱的書法史
1129
?
1129
跋代州馮氏所藏淳化閣帖
代州馮氏家藏閣帖殘本七冊,後有台州市房務扺當庫記之印。真按:當作抵字.本書偏旁氏、氐多不分也. 真按:當鋪-應即此業. 按曾鳳墅云:真按:曾宏父 「閣本前後諸帖及長沙、清江、武岡、武陵諸本外,若章貢、真按:即贛也. 衡陽、曲江、八柱、三山諸處亦各有帖。蓋南宋諸州郡市場所摹石本、木本流落人間者不可勝紀,真按:國:木本 注音一式 ㄇㄨˋ ㄅㄣˇ 指多年生而根莖枝幹為木質的植物類型,可分為喬木、灌木兩種。如:「木本植物」。 詞:【木本】1.有木質莖的(植物)。 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木本》:“草木之種類極雜,而別其大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木本堅而難痿,其歲較長者,根深故也。”2.刻有文字等可供拓印的木板。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 乾隆 庚寅,游擊 劉存存 (此是其字,其名偶忘之。 武進 人也)摹刻一木本,灑火藥於上,燒為斑駁,絕似古碑。二本并傳於世,賞鑒家率以舊石本為新,新木本為舊。與之辯,傲然弗信也。” 此本其一也。是從淳化祖本摹出者,故當高視後來肅、晉、潘、顧諸本耳。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第十卷有王弇州、真按:王世貞 李天生、真按:李因篤 傅青主跋。真按:傅山 天生跋在康熙十五年丙辰,青主跋則在二十二年癸亥,而青主跋於天生語絕不照應,何也?想未能深服弇州書耶?真按:傅山與李因篤 真按:傅山與王世貞 然弇州跋引烏鎮三山殿司皆棗木之語,頗為平允真按:真按:翁方綱與傅山 翁方綱與王世貞
1130
,鑒者詳之。
1130
跋肅府閣帖初搨本
陳子文所記蘭州帖云:真按:陳奕禧 「今移置州學,有張鶴鳴、王鐸、憲王父子四跋。真按:朱紳堯 」而此本無王鐸跋。王跋在崇禎十一年,而帖之勒成在天啟元年,世子識鋐跋謂先後七年者,真按:朱識鋐-朱識鋐_百度百科 始於萬歷四十三年乙卯八月,而成於天啟元年辛酉六月。陳子文乃謂卒業於萬歷辛酉,不知萬歷未嘗有辛酉也。真按:翁方綱的曆算學 真按:陳奕禧之誤 今石尾有「順治甲午張正言正心承廣陵陳曼僊、濩澤毛香林二師教補摹上石」。真按:『石刻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岁秋八月九日,草莽臣温如玉、张应召奉肃藩令旨重摹上石”。见十卷末刻有“顺治甲午张正言、正心,承广陵陈曼仙(获泽)、毛香林二师教补摹上石”等字。石清初补过。明末拓本,增刻张鹤鸣、王铎等十余家跋… 』(宋淳化阁帖传世版本简述 - 历代书法 - 书法纵横论坛 书法|绘画|…) ○按: 濩澤應係地望,與前廣陵為對也.乃標點如此,則張正言與正心是否即二人亦不敢遽定矣.或其字云.俟考. 『濩泽故城 古代遗址 2007-10-09 00:00:00 濩泽故城遗址:位于阳城县城西112公里处的固隆乡泽城村北。旧城基尚存。秦置濩泽县治于此。北魏兴安二年(453年)移治于今县城。 』 而此帖尾無之。王文簡《池北偶談》載洮岷道揚州陳卓補刻,真按:王士禛 事在順治十一年。石之缺又在前。則此搨本為天、崇間初搨無疑也。真按:天啟、崇禎 當時用富平石、真按:國無.詞:【富平】1.富平侯的略稱。《漢書‧張湯傳贊》:“ 漢 興以來,侯者百數,保國持寵,未若 富平 者也。”《後漢書‧張曹鄭傳贊》:“ 富平 之緒,承家載世。”參見“ 富平侯 ”。2. 西漢 末一支農民起義軍的稱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又別號諸賊 銅馬 、 大肜 …… 富平 、 獲索 等,各領部曲,眾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 李賢 注:“諸賊或以山川土地為名,或以軍容彊盛為號…… 富平 賊帥 徐少 , 獲索 賊帥 古師郎 等。”3.古縣名。 西漢 置。治所在今 寧夏 吳忠 西南。 東漢 廢。4.古縣名。 東漢 置。治所在今 甘肅 慶陽 西南。為 北地 郡治所。 東漢 末廢。 真按:國無.詞無.此當猶前有青田石也. 太史紙、程君房墨搨工私購者,其直五十千
1131
,則以今日摹刻疊出,迴視此搨,竟當作淳化祖帖觀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1131
跋宋搨大觀帖
右宋拓大觀帖第一至第四,凡四卷,明新安汪無擇象先所舊藏,真按:汪無擇-另又有汪化中亦字號象先也.萬曆間人. 每冊首有藏經紙,真按:國無.詞無.詞:【金粟山藏經紙】紙名。《金粟箋說》引 潘澤民 《金粟寺記》:“寺先有 宋 藏數千軸,皆硬黃複繭,後人剝取為裝贉用,零落不存,世所傳 金粟山 藏經紙是也。或云 唐 藏矣。” 周公瑕題籤。真按:周天球 卷內有王鳳洲、真按:王世貞 麟洲、真按:王世懋 周公瑕、王百穀、真按:王穉登 汪仲嘉、真按:汪道會-參下文,即此人也. 王荁、真按:此字參下文訂. 徐桂、郭第諸跋。象先為汪侍郎伯玉之子,真按:汪道昆 仲嘉其叔也。真按:應係從叔. 真按:汪道昆之家世 王荁字季孺,真按:王荁-傳記資料 慈谿人,官編修。徐桂字茂吳,真按:徐桂-傳記資料 長洲人。居餘杭,官袁州推官。有大滌山人詩集。真按:徐桂 郭第字次甫,真按:郭第-傳記資料 丹徒人,隱於焦山,嘗有「江月不可留,山雲坐相失」之句著稱於時。真按:好句 此數人者皆在嘉、隆之時,真按:嘉靖、隆慶 而所評大觀帖並以肥稱,則可見爾時之所見大觀帖非若今日行世單弱之偽本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1132
。又諸跋皆以大觀全本為難得,則又可見爾日尚知尋求大觀真石本,不若今日偽刻動輒盈函者比矣。蓋是帖之偽,自明朝人翻刻以後,乃漸多贋本,蔓延一世,其前固無之也。國朝徐壇長劄記云:真按:徐用錫 「華亭王司農儼齋太清樓帖云以三百金購之孫北海者,真按:據原文右旁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真按:王鴻緒 真按:王鴻緒與孫承澤 在宜興儲汜雲所藏本之下,又從劉行人恩沛轉假得太清樓前四本,真按:劉恩沛? 有鳳洲、麟洲、公瑕、百穀諸跋。簽,藏經紙,周公瑕題。神采生動,與宜興本對,此本題名目字皆似宋人字,而宜興古拙。此即華亭本也。」又曰:「從來見大觀帖無出宜興本上者,王鐵山藏第五卷一本又勝宜興本,真按:『何氏20世孫何王模從奉賢遷至青浦竿山,為竿山氏族譜始祖。王模字鐵山,號萍香,生於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歿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竿山氏族譜修至九世(現今)子孫大 …』(青浦檔案信息 ) 『姓名: (明–清)王永吉 中曆生卒: 萬曆27年-順治16年 西曆生卒: 1599-1659 … (字)六謙, 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下冊,833. (字)鐵山, 碑傳集,1冊7卷,384. (諡)文通, 清史館傳稿,7521號 … 恒慕義主編王永吉王永吉(字… 清代名人傳略,上冊,214-215 …』真按:王永吉-應即此人 合之王華亭藏本、真按:王鴻緒 劉雪舟借本數種,乃知名帖無不翻刻
1133
。前輩云『太清樓無翻本』,豈其然乎?」今見此帖每冊皆有徐用錫印,即所云「假諸劉雪舟」者也。真按: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唯有4人:(555 / 966):林宗澤、陸鴻、際慧、邊聖照.無姓劉者. 愚按壇長之言謂王鐵山本第一,真按:徐用錫 宜興次之,華亭與是本又次之。就壇長一人先後所見而已有拓手紙墨厚薄淳漓之不同,壇長精於鑒帖,据此言,則此四冊者是宋時初翻本矣。真按:徐用錫的專長 乃愚驗此拓本,博攷諸家之論,而知此四冊實是真石,壇長猶未為精鑒也。真按:翁方綱對徐用錫的批判 曾宏父《石刻鋪敘》云:「靖康之亂,新舊二刻莫知存亡。」又云:「今閣本前後帖,淪隔敵境不可復得。」新謂大觀,舊謂湻化;真按:據原文眉批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真按:原校注字淳作淳,亦可知乃同治後(光緒)校刻,諱載淳諱也. 並不言有重刻本也。宏父此書成於淳祐戊申,真按:國無.詞無.宋理宗第5年號.1241-1252凡12年.(辛丑-壬子) 在南宋之末造,而不言新舊二帖之有重刻,然宏父亦併不言及大觀帖有榷場本。真按:原續修四庫本作曾宏父.顯見為修辭剔衍矣. 曹士冕云:「開禧已後,榷場北來者已磨去『亮』字矣
「得」下「並」上脫「新謂大觀,舊謂湻化」八字。真按:眉批
1134
。」 考《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云:「自紹興通和後,始置榷場,升盱眙縣為軍。凡榷場之法,商人皆百千以下者十人為保,留其貨之半在場,以其半赴泗洲榷場博易,俟 得百物還,復易其半以往。大拘之,以竢北賈之來。而金亦置蔡、泗、唐、鄧諸場,皆以盱眙為準,其間又屢罷屢復。」蓋宋與金雖通使,而兩國之界禁尚嚴,榷埸 之官為禁令以拘制之。自南渡後至開禧間已七八十年,而榷場尚無此帖也。開禧已後則二國之勢皆已垂弱,度其邊市禁令未必能如曩日之嚴阻,於是百貨雜陳而此帖 漸通耳。曾宏父以垂耄之年,家居既久,尚未必知有榷場本也。由是言之,則榷場之本在南宋時亦未必能多有也
1135
。王篛林以東庫絳本誤認為太清樓本,遂云「『亮』字不全本,但磨去『亮』字右曲腳以避金主亮之諱,非全磨去『亮』字也。」此論不但未見大觀真本,抑且似未覩曹士冕之書者。真按:王澍治學的毛病 真按: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言必有據 今驗此大觀帖第三卷庾亮帖,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則帖首帖尾二「亮」字皆全磨去,信乎曹士冕之言可憑矣。然今諦審之,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亮」字雖磨去,而其頂及腳微微尚露畫痕,蓋磨石未淨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即此一條,其為當日真石,又無可疑者。考海陵之立在紹興十九年己巳,其卒在三十一年辛巳,其時去靖康之亂纔三十餘年,去大觀刻石之歲纔五十年。石刻猶新,必無翻摹之事。假使即有翻摹之坊賈,試問其為北賈乎?南賈乎
1136
?如北賈也,則必別刻一石,中間直無此「亮」字矣,曷為而有磨石未淨之痕也?如南賈也,則宋朝並不諱「亮」字,曷為而避「亮」字也?只此二語,真按:謂以上二考論語也. 則是本之為大觀真石,灼然無疑者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 予藏有大觀第六卷殘本,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紙質、墨色、拓手皆在此四冊之上,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然亦榷場本之先搨而善者爾,非與此有二石也。卽以予藏第六卷與此四卷對之,則其前後題目年月字,此本皆遜予藏之古樸,蓋亦以搨在後而紙墨不細使然耳。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科學辦案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觀此益知王澧翁跋謂「當時尚方過江,榷場工墨有精粗,遂成二物。此帖實未嘗再勒也。」此語當為定論,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觀者更不必執壇長所見以疑之矣。真按:徐用錫之誤
諦翫大觀真本,每至石邊破處,更可愛。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方法論 就汪象先四本內第一、真按:汪無擇 第二兩卷,其石邊破處撮計之,大約石長者,以今尺度之,皆三尺二寸五分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