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October 31, 2008
Posted by 孫守真 at 7:58 PM 0 comments
1283
跋長洲宋忠烈公硃卷
長洲宋忠烈公,諱學朱,真按:宋學朱-傳記資料 字用晦,崇禎辛未進士,巡按山東濟南,圍急,死於城樓火中,贈大理卿。本朝康熙四十四年,真按:此處無抬頭.前于國朝皆會抬頭. 聖祖仁皇帝南巡,真按:原文有平抬. 真按:廵 賜題其墓門云「傳經世澤
1284
」。乾隆四十一年,高宗純皇帝欽定勝朝殉節諸臣,真按:原文有平抬. 真按:依下文例,當平抬,而未抬. 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賜諡曰忠烈。公死節事載在《欽定通鑑輯覽》及《明史‧忠義傳》、真按:有平抬. 《江南通志‧忠節傳》、真按:據原文右旁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濟南府志‧宦蹟傳》。然《濟南志》僅云「城破遂卒」,未及詳敘其事。曩者方綱視學濟南,真按:翁方綱在山東學政 適郡人建鐵忠定公祠,真按:鐵鉉 方綱為撰碑,而未得表揚公之壯節,勒之金石,為足憾也。真按:據原文右旁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與鐵鉉 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此冊是其庚午鄉試硃卷,公之裔孫持來屬題其後。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1284
跋陸清獻手札
右平湖陸清獻手札答嘉定錢子辰者,真按:陸隴其 真按:『钱民字子辰,嘉定人。年十三而孤,家奇贫,不得已,废书学贾,久之乃叹曰:“世多妄人,求其不妄者,圣贤而已。”初名枢,尝梦人教以名民,觉而思之,曰:“圣人与民亦类也。”遂易名,慨然有希圣之志。闻青浦有孔子衣冠墓,择日斋戒,… 』『◎嘉定钱氏两先生传 钱民字子辰,嘉定人。年十三而孤,家奇贫,不得已,废书学贾,久之乃叹曰:“世多妄人,求其不妄者,圣贤而已。”初名枢,尝梦人教以名民,觉而思之, 曰:“圣人与民亦类也。”遂易名,慨然有希圣之志。闻青浦有孔子衣冠墓,择日斋戒,拟往谒。是夜又梦有告者曰:“汝能谢绝汉以来诸儒论说,乃可为学也。” 自是始读《六经》正文,题所居之室曰存养廛,端坐其中,学日益进。时陆稼书先生知嘉定县,民谒之,议论多不合。人怪而询之,则曰:“陆公从朱文公入,某从 孔子入耳。” 尝与友人书,谓先圣之学,贵乎本末兼尽,始终有序。《大学》所谓知本者,知所作圣之基也。诚正者,为其作圣之功也。《中庸》所谓尊德性,先也,本也;道 问学,后也,末也。即物穷理,其误在于无本;《六经》为我注脚,其误在于无末。《论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文公以为学者不可厌末求本,教人但 学其末,是所谓其本乱矣。本乱而求末之治,岂可得乎?此未合于《大学》也。《孟子》曰:“尧、舜之知不遍物。”《中庸》曰:“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文公 教初学者,即责以知既尽,而后意可诚。《语类》又云:“格物者,穷事事物物之理;致知者,知事事物物之理。”如此则意之惑乱殊甚,又何可诚。且使尧、舜复 生,亦恐知不遍物,况初学乎!此未合于《孟子》也。程子曰:“不必尽格天下之物。”又云:“存心一草木器用之间。”如此而望有得,如炊沙而欲其成饭也。文 公则曰:“上而无极,下而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未读,即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即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即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件与他 理会过。”愚意无极太极,是天人合一之学,学至有成,亦可自得。初学者学之,虽非先务,无伤也。草木昆虫事物之众,人无百岁寿算,何能一一尽之。孟子以为 治天下不可耕且为,文公亦以为大臣不当亲细务,奈何志在学圣,而反务尽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哉!此未合于程子也。 又言今之学者,不知追求孔、孟之实,而只辨朱、陆之所以异,非圣学本务,去道甚远。所以近世学文公者,止得念庵之学而已矣;学象山者,止得阳明之学而已 矣。在朱、陆当日,虽有不同,亦不至相辟如明儒之甚也。学圣而相辟是务,故圣学日亡也。其议论类如此。民后以贫死,稼书先生尝作《钱子辰字说》以勉之。 钱王炯字青文,嘉定县学生,少博学经籍,事父母以孝闻。其兄早殁,抚其孤成立。幼从太仓李景初课诵,李殁,无子,迎其妻黄氏,敬养三十余年。及其殁也, 为制丧服,葬而除之。尝谓读书必先识字,于四声清浊辨别,无少讹溷。经史之外,旁及天文地学,以及卜筮禄命之书,亦无不穷究也。惟不喜二氏之学,尝云: “仙言长生,佛言不灭,二者皆未可信。夫神依形以立,未有形去而神存者。今二氏之徒遍天下,卒无一人能见古仙古佛者,则长生非生,不灭乃灭也。孔子言疾没 世而名不称,立德、立功、立言,吾儒之不朽,即吾儒之长生不灭也。”乾隆二十三年,有司举乡饮礼,延为大宾。知县介玉涛问何以致寿,答曰:“某生平不知导 引服饵之术,但文字外无他嗜好,未尝轻易喜怒耳。”卒年九十二。以孙大昕贵,诰赠奉政大夫、翰林院侍读,晋赠中宪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履园丛话》 上清·钱泳-古典小说之家-西陆网)真按:錢民 真按:錢民與陸隴其 真按:陸隴其交友資料 集中載此文在第六卷尺牘中,作答某者也
1285
。子辰從孫坫跋云:真按:錢坫之家世 真按:翁方綱與錢坫 真按:錢民-傳記資料 真按:錢坫與錢民-傳記資料 康熙二十二年復職時所寄,先生是時年五十四矣。又云:「伯祖報書磊磊萬言」,真按:錢坫與錢民 則先生必更有復書而集中不載也。真按:陸隴其著作考 是書蓋慮子辰之學不從朱子入,故其末云「詳書所見,使不佞得辨別焉,亦所願也。」集中「願」字此蹟作「樂」。真按:翁方綱的校勘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文學 孟子曰「豈好辨哉?」孔子曰「明辨之」正是一義,須善會耳。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作字甚敬又其餘事已。真按:翁方綱心目中的小道 真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書法的態度
1285
跋朱竹垞文藳真按:翁方綱與朱彝尊
右朱竹垞先生文藁手蹟,凡跋十二,記一,惟〈感蝗賦跋〉集中無之;〈《蘭亭續考》跋〉,集本大同小異,蓋後來又自重訂者;〈李義山詩跋〉則集中楊太真傳跋云「玉谿生集箋之別幅」,即此篇也
1286
。〈移居圖跋〉「開士」是「高士」之訛;〈萬歲通天帖跋〉「掌」是「賞」之訛;〈宋石經跋〉「理宗御製序」此藳脫「序」字,當以集本為正。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文學 真按:翁方綱的校勘學 〈唐游石橋記跋〉集本誤脫「軍縱前左內率府錄事參」十字,當據此手藳補之。真按:翁方綱的版本校勘學 真按:曝書亭集之誤 至於〈石經跋〉曾惇之名,曩嘗疑集本之誤,今見手艸實是「曾惇」二字,真按:原續修四庫本艸下有藁字,此刓去矣.字形亦故拉長以填補空格. 此則先生竟誤以南宋末之曾幼卿為南宋初之曾宏父。真按:朱彝尊之誤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過程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 昔每與吾友錢辛楣言之,使辛楣見此手蹟,更必縷縷詳說矣。真按:翁方綱與錢大昕 真按:翁方綱與朱彝尊 又若〈西陂記〉云「宋城門見於載記者四,曰陽也,宋也,盧也,垤澤也。」集本無「四」字,而有盧、有桐、有集林。按桐門與集林皆見於左氏傳,真按:左傳 真按:翁方綱的春秋學 不應畫定此四名;且揚門亦非「陽」字,此手書蓋未定之藁,不足為據也。真按:翁方綱的版本校勘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文學 〈《續蘭亭攷》跋〉於沈虞卿歷官皆一一著其歲月真按:前作蘭亭續考跋.Posted by 孫守真 at 7:54 PM 0 comments
1251
題武進孫文介殿試策後
明武進孫文介殿試策。真按:孫慎行 文介官禮部時,將出,藏於家者。
1252
文介以明神宗二十三年乙未舉進士第三人,四十一年擢禮都右侍郎,天啟初拜尚書。凡在禮部前後八九年,真按:孫慎行之仕履 當神宗弛政之際,繼以紅丸之案,而文介在禮言禮,扼腕發憤,纍纍數千百言,回念初通籍時,真按:囘 給札殿墀之手迹,有澘焉不忍卒讀者矣。真按:續修四庫本於此二字中間空一格. 真按:上衣下十 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 策之後段云:「天下有有形之武,亦有無形之武。明法度,振紀綱,使天下凜凜承之,此有形之武也。養清明之慮,絀康樂之心,剛徤精一,真按:unicode字元. 健之異體 使天下顒顒向之,真按:原文二字有缺末筆(二點)諱也. 此無形之武也。元氣易洩於毫芒,剛強易消於綽約。」嗚呼,此真切中明季時君之弊,不啻瞑眩之藥矣。真按:原文有缺末筆諱. 真按:明季秕政 至今讀之,猶為■然,真按:忄雙- 異: 愯之異體. 字號 B01160 正字 【愯】心-10-13 音讀 ㄙㄨㄥˇ 釋義 1.恐懼。漢書.卷二十三.刑法志:「故誨之以忠,愯之以行。」 2.「悚」之異體。 而況當日履其境者,感動當何如耶?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 文介成進士後百三十二年,而公七世從孫星衍以一甲第二人得遇昌辰,真按:原文有挪抬且有擠壓痕,蓋續修四庫本(原刻本)無也. 展其所學真按:真按:孫星衍之家世 真按:孫星衍與孫慎行 真按:孫慎行之家世 翁方綱與孫星衍
1253
,公餘之暇,出此屬題。又不獨知人論世之感而已。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 真按:翁方綱與孫星衍
1253
跋明歸德沈文端家書
明歸德沈文端家書墨迹,真按:按:真按 并王、張二跋,具載宋澷堂《筠廊二筆》。真按:宋犖 墨迹尾有「仲化」二字紅文印,真按:沈鯉 文端字也。王、張跋所云「四明」者,真按:沈一貫 沈一貫也。真按:沈鯉與沈一貫 文端於明神宗二十九年九月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至三十四年七月致仕,又五年卒,年八十五。真按:沈鯉之仕履 真按:沈鯉之生卒 此蹟云:「年近九旬,官極品。」蓋致仕後所書也。真按:據原文右旁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宋澷堂嘗得文端「中州一士」字玉印瓦紐,真按:國無.詞無. 以為寶翫,又藏此家書,以為字字皆省身克己之學。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 澷堂之重先賢手澤可知矣。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 真按:宋犖之為人 澷堂於康熙三年通判黃州時,廣濟張仁熙字長人每與漫堂同遊寒溪、真按:張仁熙 西山諸勝,又為漫堂作雪堂墨品及墨論真按: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宋犖交友資料
1254
。今觀此蹟後王漁洋跋,在十六年丁巳,正漁洋選刻長安十子詩略之時,真按:王士禛作品編年 張長人跋在二十七年戊辰,真按:張仁熙 則漫堂官江蘇布政使時也。真按:宋犖 蓋張與漫堂相從非一日,而此蹟之藏宋氏亦非一歲矣。真按:張仁熙與宋犖 沈文端事蹟具見《明史》,人所共知者,故為攷漫堂收藏之大略如此。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1254
跋黃石齋先生隸書
石齋先生分隸世不多見,真按:黃道周 真按:黃道周的書法 聞先生講學處有石平如案,上有刻畫,非篆非爻,人莫識也。嘗語閩中友人當拓其文與《三易洞璣》參攷之。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此分隸雖不用漢、唐書家之法,
1255
而自有書傳氣味,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鑑賞 實即先生生楷法之一變耳。真按:黃道周的書法
1255
跋黃石齋墨蹟
右黃石齋行草七律一首,真按:黃道周 真按:黃道周的書法 詞曰:「師臣者帝古尊賢,況在宸嚴異講筵。七聖道通大麓外,真按:原文作異體. 八能占應斗杓前。未煩審象知惟肖,不待臨阿賦有卷。十四朝來無故事,安昌特進序當年。」後題云:「壬午元日紀盛事有作。」此蹟夏邑彭衣春侍講所藏,真按: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無. 『居歲餘而歸,乾隆二十七年,學使謝公祭優行貢太學,遂如京師,予時方待尚書,公於邸舍,一日,遇編修彭衣春,得台山試卷,奇之,遂造訪焉。已而文字往來日密,三十 …』(瑞金百科 .瑞金風情- 文章中心- 人間四月天:一個客家村落的歷史與文化(續) ) 『7.古驿道 (四) 密溪历史上的名人…2.罗台山 附:《罗台山述》: 台 山名有高,宁都瑞金人,曾祖万搏,祖遇封县学生,父让太学生。台山少而雄伟,年十六补诸生,其明年,寓于都萧氏别业偏读所藏书。因慨然慕古剑侠者,流习技 勇治兵,众言视同学,生蔑如也,久之,人有道,于都宋道原之为人也,治先儒书谨,绳尺躬孝弟之行。君子人也。台山闻心动,欲一见道原,会府试赣州度道原必 在,往访果得之,自陈所学,道原不许,台山盛气辩之,道原曰:“幸少安,为子剖其理,昔横渠先生见范文正公,言兵事,公弗善也,授以中庸足下之学,视横渠 何如,吾弗敢知使如横渠,固班儒者所尚也,况未必如此也,天生蒸民有物,有则视听,貌言思物也明,聪恭从处则也,能全是理而后能有其身,能有其身而后闺门 顺,叙而家齐,达而行之,若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滂沛條达,无湮夭折之患,及其成也,身享而道泰,故足乐也,今察足下气浮而言疾,神明扰扰,常若有营,以 此游于世,得免刑戮?毋累父母兄弟足矣,尚求有济于天下乎?”台山面赤汗沾背,四肢局缩不自容,请曰:“何以教我”,道原曰:“子明悟绝人,反而求之怕宋 五,子其师也”。嗣后过众甚密,一日,道原屏人肃衣冠跪而泣曰:“子蔽锢深矣,诚不忍以子相爱之,诚听子沦堕也”,台山亦跪而泣曰:“何以教我”,道原乃 出其所,作持主一二,铭曰:“勉为之”,已而道。台山见赣州邓先生,邓先生名元昌,笃于儒书,尤喜明道象山阳明,念菴诸先生之论学也,因诸先生之论,以上 闚六经孔孟之文旁推曲,证多创获之旨,年二十余,谒宁化雷公贯一,遂受业于门,每有陈说,雷公曰:“子忒煞聪明,然譬诸活水银,吾惧其流也。”居岁余而 归,乾隆二十七年,学使谢公祭优行贡太学,遂如京师,予时方待尚书,公于邸舍,一日,遇编修彭衣春,得台山试卷,奇之,遂造访焉。已而文字往来日密,三十 年秋,尚书公主顺天乡试,予邀台山,习静于苏州会馆,榜发,台山得举,其年终,予南还,明年台山下第归过予,众复与予闭关七旬,静中瞥然识得学问,头恼自 谓于人,予处决定不疑矣。予友汪大绅治儒释义,众言才辨无疑,见台山而心折。 台山没,其文多散佚,道原致书鲁洁,非得搜讨其文,録而传之,而首以属予,予尝録台山文为一集,至是将益广之,顾念吾尔人平昔契好之诚,磋之密,其可以无言,遂论次其本末为之述以念之同好焉。』(同前) (又〈清乾隆時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 『彭绍升 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长洲人。乾隆丁丑进士。有《观河集》。… 將出都門留別彭衣春韓公复李西園羅台山. 我懷江海意,未免念離群。落葉辭庭樹,秋山帶暮雲。春明同作客,樽酒更酬君。為有平生事,行藏了不分。 磯孫夫人廟 …』(中国古曲网 >> 古典书籍 >> 集部 >> 晚晴簃诗汇 >> 正文)乾隆壬午秋,衣春與予同典湖北鄉試,真按:翁方綱在湖北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歸途於驛館買之,猶記其前一夕,衣春語予曰:「頗憶黃石齋草書詩句否?」予默無以應。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蓋衣春夢與予談石齋草書詩句,真按:據原文眉批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予初不知也。明日果於驛壁見此幅,從館人買之而歸,洵異矣!後十二年癸巳秋,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樂趣 真按:翁方綱的奇遇-此雖非翁公親自之遭遇,亦其親見聞者也. 復持來屬題,始為跋之。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此詩見孫退谷《春明夢餘錄》題云「元旦頌聖詩四首」,真按:孫承澤 此其第三首也
「否」下「予」上脫「予默無以應。蓋衣春夢與予談石齋草書詩句,」十八字。真按:眉批
1256
。 「宸嚴」作「宸居」,三、四句作「七聖道通南大騩,八能占應奉階前」,「未煩」,作「未須」,「臨阿」作「飃風」,末句作「安昌古序憶當年」,不著作者姓 名,而其前有退谷自撰〈崇禎壬午上御大殿記〉一篇,敘莊烈帝西向揖閣臣周延儒等事,末云「臣承澤適以戶科左給事中導駕侍班,謹記」,下卽接詩云云。向疑為 退谷所作,今見此蹟,乃出石齋;蓋當延儒再相,召石齋復官時也。延儒以崇禎十四年九月再召至京,拜中極殿大學士,而道周本〈傳〉十五年八月,道周戍已經 年。一日,帝召五輔臣入文華殿,從容問張溥、張采、黃道周諸人云云。真按:明思宗與張采 真按:明思宗與張溥 真按:明思宗 真按:明思宗與黃道周 明日傳旨復道周官,其時輔臣中為道周言者蔣德璟、吳甡也Posted by 孫守真 at 10:34 AM 0 comments
1259
復初齋文集卷第三十二
大興翁方綱撰 門人候官李彥章校刊
董書求忠祠記後跋真按:真按:重出,重複,-此求忠祠方孝孺事以再三見矣! 真按:翁方綱與方孝孺 董其昌與方孝孺
桐城章完素甫筆記云:真按:章甫 「聞寧海人相傳有魏澤者,官寧海典史。當方氏之難,謀匿其幼子,冒為己出,因時禁嚴,祕弗敢洩。後依魏氏遁迹,莫知所終。」又聞寧海有方氏,不知是真族否?乾隆初有訟其非真族者,學使批應闕而勿斷,至今無定說。然予又聞歷城方臬使昂云:真按:方昂 真按:翁方綱與方昂 「按盧演所輯公年譜:『公抗命時金陵魏司寇澤謫寧海尉,真按:魏澤 匿公幼子德宗,託義人俞學夔養之遂昌,俞姓尋改姓余,傳九世,有名采者,真按:余采 為南昌司訓,萬歷己酉,楊學使廷筠建公祠宇真按:真按:楊廷筠 楊廷筠與方孝孺
1260
,公嫡孫忠枝、真按:方忠枝-俞忠枝、余忠枝. 忠奕、真按:方忠奕-俞忠奕、余忠奕. 樹節三人復姓方氏,真按:方樹節-俞樹節、余樹節. 始歸台州。忠奕為井研令,多惠績,忠枝子振節亦登賢書。真按:方振節-俞振節、余振節. 』攷臨海葉明經炎嘉靖間著正學後嗣記,真按:葉炎 王弇州麟洲傳略與諸譜悉合。真按:王世貞 真按:不解之處!真按-迪志版四庫無. 」按此段較更詳矣。姑識於此。如有能於台州、寧海訪其實據者,當表出之。是仁人君子所宜留意爾。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的責任感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與方孝孺
彥章案:真按:李彥章 《浦城縣志》:「徐善安字敦復。真按:徐善安-傳記資料 洪武初以賢良方正薦舉起家,授明州教授,入為太學博士,擢御史,歷轉浙江按察司僉事,備兵台州。永樂初,方孝孺死難,詔收其族,善安匿方姙妾溝罅中,或危言尼之,真按:國:尼 部首 尸 部首外筆畫 2 總筆畫 5 注音一式 ㄋ|ˊ 1. 本是梵語陰性語尾。如比丘尼、沙彌尼。漢語用來泛稱出家女眾。如:「僧尼」、「削髮為尼」。聊齋志異˙卷五˙武技:「纔一交手,尼便呵止。」 2. 姓。如明代有尼養德。 詞:尼1 〔n ㄋ〡ˊ〕 〔《廣韻》女夷切,平脂,娘。〕 1.安定,平和。《隸釋‧漢山陽太守祝睦後碑》:“竟界尼康。”2.比丘尼的省稱。俗稱尼姑。 唐 韓愈 《論佛骨表》:“即位之初,即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創立寺觀。”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一:“ 漢明帝 聽 陽城 侯 劉峻 等出家,僧之始也。 濟陽 婦女 阿潘 等出家,尼之始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尼庵議》:“謂之尼者,佛國女曰夷;信佛女曰優婆夷,出家女曰芘芻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武技》:“尼告眾客曰:‘顛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場一撲為戲。’”3.指婦女披剃出家。《新唐書‧竇參傳》:“ 贄 雖怨,然亦以殺之太重,乃貶 驩州 司馬,逐其息 景伯 於 泉州 ,女尼于 郴州 ,沒入貲產奴婢。” 尼2 〔n ㄋ〡ˋ〕 〔《集韻》尼質切,入質,娘。〕 〔《集韻》乃禮切,上薺,泥。〕 1.阻止;阻攔。《墨子‧號令》:“務色謾正,淫囂不靜,當路尼眾,舍事後就,踰時不寧,其罪射。”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考史》:“召 洪君疇 長臺端,御史自造謗詩,以尼其來。” 明 高攀龍 《三時記》:“明日大雪,思湖上之勝,神興飛舞。而蒼頭倦遊,卒為所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雹神》:“雹神靈蹟最著……若不虔祝以尼其行,則明日風雹至矣。” 陳獨秀 《吾人最後之覺悟》:“ 康 梁 諸人,乘時進以變法之說,聳動國人,守舊黨尼之,遂有戊戌之變。”2.通“ 昵 ”。近;親昵。《尸子》卷上:“悅尼而遠來。”《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 孔 傳“昵,近也” 唐 孔穎達 疏:“尼與昵音義同。” 真按:不解之處!真按-此尼當為勸阻之意.漢語大詞典:1.阻止;阻攔。《墨子‧號令》:“務色謾正,淫囂不靜,當路尼眾,舍事後就,踰時不寧,其罪射。”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考史》:“召 洪君疇 長臺端,御史自造謗詩,以尼其來。” 明 高攀龍 《三時記》:“明日大雪,思湖上之勝,神興飛舞。而蒼頭倦遊,卒為所尼。” 不為動。事發,受杖,至斷一臂瀕死,不吐實,坐遣戌保安衛真按:真按:當作遣戍. 衞
1261
。後方氏妾生子德宗,秀才余學夔得之於魏尚書澤,真按:魏澤 密以屬祠部郎余允、參政任勉覆翼之,真按:叅 攜居華亭,易姓余氏。萬厤間,真按:萬曆. 真按:萬曆 巡按楊廷筠始為方氏復原姓,華亭董其昌偕郡守張九德建求忠書院,真按:董其昌交友資料 祀孝孺,以善安及魏澤、真按:徐善安 余學夔、余允、任勉配享。真按:董其昌與方孝孺 」此可謂直書備載矣。近見福清林琦倫史鴻文有跋王世貞方氏復姓記云:真按: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113頁(1133 / 1718). 真按:『弘治十二年(1499年)倫文敘榜林廷 (閩縣)、林琦(懷安)、謝廷柱(長樂)、陳伯獻、吳希 …..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黃士俊榜任禀正、王化行(閩縣)、林有台、林士標(福清)、 …』(按標題 按內容 共[308]本書,[35420.9]萬字 書名:[人物誌] 檢索詞 … ) 又(黃氏宗親網 -)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全三冊)(2532 / 2913)2490頁倫榜倒數第一行首即林琦.(1664 / 2913)1622頁蓋乃順天府大興(福建懷安)人. 此福清與懷安(俱屬福建)應係同一人也. 真按:瀚典/新校本明史/志/卷九十八 志第七十四 藝文三/子類十二/類書類 - 2451-「…林琦《倫史鴻文》二十四卷…右類書類,…」(明史.清張廷玉等.中華書局.1974.pdf) 『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數據庫(可查枕书/伦史鸿文等) 』真按:王世貞與方孝孺 真按:翁方綱與李彥章 「方氏有後,真按:方孝孺 元美先生以為自託幼子於余氏友,觀之別集,為詔捕正學家時,寧波典史魏澤藏其幼子,故方氏有遺種,謝遷所謂『孫枝一葉是君恩』也。後台人余學夔知正學幼子德宗匿魏澤所,乃變名佯狂乞食,過澤居,真按:魏澤 作狂歌,有『願效程嬰語』,澤叱之去
1262
。兩日,又遇於途,歌如前。澤乃以德宗付之。時年九歲耳。夔攜之匿海島中,真按:余學夔 與一僮學結網為生。上海進士俞允,方門人也,家居不仕,學夔攜德宗訪之,真按:余學夔 允大驚喜,收育為子,遂冒俞姓。南昌司訓即德宗裔也。」是書於余學夔存孤事,言之尤詳,亦與《浦城志》合,所異者,「余允」作「俞允」,且云「匿海島」「至上海」又不言攜歸華亭耳。謹並錄於此以備考。彥章附記。真按:翁方綱與李彥章
1262
跋董文敏自書詩卷
右董文敏自書詩卷,在癸亥四月。文敏生於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真按:董其昌之生卒 至是天啟三年癸亥,年六十九。沈文恪跋謂年六十八者,真按:沈德潛-『首頁; >; 集部; >; 別集; >; 清别集類; >; 沈文恪公書札一卷[清沈德潜撰清抄本]. 以下是該目錄的詳細信息. 沈文恪公書札一卷[清沈德潜撰清抄本] … 』(目錄基本信息- 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 『您的位置:藏點拍賣 >> 1995春季拍賣會 >> 古籍善本 >> 乾隆沈荃沈文恪公手札 … 乾隆沈荃沈文恪公手札. 嘉慶陳鴻壽陳曼生書札真跡 · 嘉慶王文治撰王文治書札 …』(乾隆沈荃沈文恪公手札) 『沈文恪公1624-1684. -- See (清) 沈荃1624-1684. 1. 沈文星, 1. 檢索結果頁數: 前頁 下頁 · 重新查詢 · 較詳細顯示 · 縮小範圍查詢 · 查詢其他 …』(NATIONAL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NETWORK/整個資料庫 ) 『《興化縣志》稱:“所撰樂府古詩為錢尚書陳群、沈文恪德潛稱賞。”王鳴盛在《敘任子田詩初集》中讚揚說:“其樂府幽深杳冥,五古曲折微至,而一種淡風遠響,又入韋柳之 …』(任大椿_百度百科) ○然則究係沈荃抑或沈德潛,尚難定也. 真按:沈荃 誤也真按:真按:沈德潛與董其昌 真按:董其昌的書法 真按:沈德潛之誤 真按:沈荃之誤 真按:沈荃與董其昌 翁方綱與董其昌
1263
。 文敏以是年秋擢禮部右侍郎,恊理詹事府事,而此蹟言舟行青浦者,攷文敏於天啟二年八月五日充實錄纂修官,是年十月往南京採輯邸報,因歸里鈔寫,上疏乞休, 不報。次年入都,則癸亥春夏,正在江南矣。疏中有家居二十餘年之語,卽此詩所云廿載冥心者也。乾隆乙未十一月廿四日,同人小集瘦銅舍人記珠軒,觀文敏書樂 志論屏幅、蘇詩小幀及此卷,皆文敏真蹟,真按:張塤交友資料 真按:張塤的收藏 真按:張塤與董其昌 真按:翁方綱與張塤 而余尤激賞此卷。無論陳香泉所云草率者為門外漢語,真按:陳奕禧與董其昌 真按:陳奕禧之誤 真按:翁方綱對陳奕禧的批評 即孔跋內所稱茶山司寇賞其神似趙松雪者,真按:錢維城 亦尚非至論。真按:翁方綱對錢維城的批評 真按:錢維城與董其昌 真按:翁方綱與錢維城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鑑賞 此卷乃真能通篆隸籀古之津梁者,真按:據原文右旁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 其用力處可及也,其不用力處不可及也。嗚呼,豈易言哉!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翁方綱對董其昌書法的評價
1264
是日同人分詠,方綱得「天」字,附四小詩於後。Posted by 孫守真 at 10:33 A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