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次兒樹培小傳真按:翁樹培傳記資料
次男樹培以末疾病廢,歲餘竟不起。老人不忍為之傳也
547
。顧念兒入詞垣,職部曹,受聖恩,真按:原文有挪抬. 未效涓埃報,賫志以沒,又無子,若不為撮述大略,恨且焉窮?是以濡淚筆之:兒生於乾隆甲申臘月十三日,余方渡海試瓊州府,真按:翁樹培之生卒 真按:翁方綱在廣東 其夕夢筆端若有光,訊之占者,謂是文字祥也。占者曰:「此兒壽命不長,宜出繼異姓為子,或可免。」及北歸,以語同年友錢蘀石,真按:此字據原文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也. 真按:翁方綱的同年 真按:翁方綱與錢載 蘀石曰:「是宜為吾子。」遂攜至錢家,蘀石名之曰申錫,真按:翁樹培 字曰申之。真按:翁樹培 幼學時往來錢氏家。是時予以再入翰林預修四庫書,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日事校讐,不暇為舉業課計,兒獨規所校《說文》嗜之,真按:國:規 部首 見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ㄍㄨㄟ 1. 畫圓的器具。玉篇˙夫部:「規,正圜之器也。」如:「圓規」﹑「兩腳規」。 2. 法度﹑條文。如:「條規」﹑「校規」﹑「法規」﹑「教規」。 3. 成例。如:「墨守成規」﹑「革除陋規」。 4. 姓。如明代有規恂。 5. 謀劃﹑謀求。商君書˙錯法:「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盡力以規其功。」宋˙蘇軾˙相度準備賑濟第三狀:「各欲廣行收糴,以規厚利。」 6. 矯正﹑勸勉。如:「規過勸善」。左傳˙昭公十六年:「是先無刑罰也,子寧以他規我。」 7.效法。唐˙韓愈˙進學解:「上規姚姒,渾渾無涯。」 詞:規1 〔u ㄍㄨㄟ〕 〔《廣韻》居隋切,平支,見。〕 亦作“ 槼1 ”。 1.圓規,畫圓形的工具。《韓非子‧飾邪》:“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呂氏春秋‧分職》:“巧匠為宮室,為圓必以規,為方必以矩,為平直必以准繩。” 三國 魏 曹丕 《車渠碗賦》:“方者如矩,圓者如規。” 季賀 《人類對形的認識的發展》:“在古代,人們不僅識別了各種不同的形,而且還創造了規、矩、准、繩等製作圖形的工具,用‘規’畫圓,用‘矩’作方,用‘准’定平直,用‘繩’量長短,能動地改造自然。”2.畫圓。《國語‧周語下》:“且吾聞之 成公 之生也,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曰:使有 晉國 ……故名之曰‘黑臀’。” 明 葉子奇 《草木子‧雜俎》:“茄欲其子繁,待其花時,取葉布于過路,以灰規之,人踐之,子必繁也,俗謂之‘嫁茄’。”3.圓形。《楚辭‧大招》:“曾頰倚耳,曲眉規只。” 王逸 注:“規,圜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中》:“書生 何諷 常買得黃紙古書一卷讀之,卷中得髮卷,規四寸,如環無端, 何 因絕之。” 元 詹正 《霓裳中序第一‧羽士丈室宣和古鏡》詞:“一規古蟾魄,瞥過 宣和 幾春色?” 郭沫若 《牧羊哀話》二:“萬山入眠,群星閃目,遠從 東海 天邊,更飛上了半規明鏡。”4.借指日月之形。《文選‧謝靈運〈游南亭〉詩》:“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 劉良 注:“隱半規,謂日落峰外隱半見,規,圓日之形也。”5.法度;准則。 漢 揚雄 《羽獵賦》:“醇洪鬯之德,豐茂世之規。”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舊唐書‧陸贄傳》:“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規,亦無長勝之法。” 清 金毓麟 《水師操演廢弛請飭查究摺》:“ 福建 廈門 等處,文員修理船隻,該弁索取陋規,有加無已。”6.典範;風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且夫賢君之踐位也……必將崇論閎議,創世垂統,為萬世規。” 漢 王粲 《詠史詩》:“生為百夫雄,死為壯士規。” 唐 范攄 《雲溪友議‧狂巫訕》:“我 宣宗文武光孝皇帝 親綜萬機,恩覃九裔,可以 農 軒 比德, 舜 禹 同規。”7.規勸;諫諍。《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 唐 元稹 《崔郾授諫議大夫制》:“夫以朕之不敏不明,託于人上,月環其七,而善惡蔑聞。豈諫諍之臣未盡規於不德耶?” 宋 蘇洵 《諫論下》:“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賞為千金,以刑為猛虎,使其前有所趨,後有所避,其勢不得不極言規失,此 三代 所以興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至 孫文定公 嘉淦 以‘自是’箴 高宗 , 袁銑 以‘寡慾’規 宣廟 ,昌言主德,風棱卓然,蓋古之遺直矣。”8.規劃並占有。《國語‧周語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韋昭 注:“規,規畫而有之也。”9.謀求;謀劃。《商君書‧錯法》:“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盡力以規其功。”《後漢書‧荀彧傳》:“古人尚帷幄之規,下攻拔之力。” 宋 蘇軾 《相度准備賑濟第三狀》:“訪問諸郡富民,皆知來年必是米貴,各欲廣行收糴,以規厚利。” 張篁溪 《光復會領袖陶成章革命史》:“庚子義和團起, 成章 思乘機謀刺殺 西太后 ,因赴 奉天 ,並歷游 蒙古 東西盟,覘形勢以規光復。”10.效法,摹擬。《文選‧張衡〈東京賦〉》:“奢未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 薛綜 注:“規,摹也。” 唐 韓愈 《進學解》:“上規 姚 姒 ,渾渾無涯。” 清 周亮工 《題黃濟叔摹泰山碑》:“ 黃濟叔 規 李斯 《泰山碑》,為指頂小篆,纖微無不畢肖。”11.古代田制之一。《禮記‧王制》“百畝之分” 唐 孔穎達 疏:“偃豬之地,九夫為規,四規而當一井。”12.文體名。 吳曾祺 《文體芻言‧箴銘類》:“規,亦告勉之辭。謂之規者,約之使合於法度也。此體古無所師, 唐 人以意為之( 唐 元結 有“五規”:《出規》、《處規》、《戲規》、《心規》、《時規》)。後人每有規條、規約之目,亦是此意。”參閱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規》。13.通“ 窺 ”、“ 闚 ”。窺察。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甲本《老子‧德經》:“不規(窺)于牖,以知天道。”《韓非子‧制分》:“然則去微姦之道奈何?其務令之相規其情者也。” 陳奇猷 集釋引 顧廣圻 曰:“規,讀為闚,與下文互見。”《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明者見危于無形,智者規禍于未萌。” 規2 〔u ㄍㄨㄟˋ〕 〔《集韻》規恚切,去寘,見。〕 見“ 規2規 ”。 ○ 按:此乃規摹之規也.或通窺字. 雖案有他家墨帖,皆所不願學,惟篤好摹寫篆隸。蘀石曰:「此兒日日手作■邍諸字,真按:異:辵部12-19畫未見. 真按:國無.詞:邍1 〔yun ㄩㄢˊ〕 〔《廣韻》愚袁切,平元,疑。〕 “ 原1 ”的古字。 地之高平者。《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唐 陸德明 釋文:“原,本又作邍。” 清 孫詒讓 《名原‧古籀撰异》:“邍本從彖聲,而篆文訛作邍,則以彖與錄相近也。”參見“ 邍隰 ”。 【邍溼】見“ 邍隰 ”。 【邍隰】高平乾燥地和低下潮濕地。《周禮‧夏官‧邍師》:“邍師,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墳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賈公彥 疏:“按 鄭 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濕曰隰。’” 我所不能知也。」其後習舉業,而不嫻詞藻,專力校勘,於史家年月、歷朝年號後先同異
548
,如鍾廣漢《建元考》,真按:鍾淵映 真按:一作歷代建元考.四庫採進書目有.中研院線上目無! 萬柘坡《紀元韻敘》諸編尤所詳核。真按:萬光泰 真按: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有!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於洪、真按:洪遵 顧諸家《泉志》更為該悉。真按:顧烜 予亦望其將來從此博涉攷訂之學,庶幾有成,真按:翁樹培之學術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而孰意竟止於此!乾隆丙午舉順天鄉試,丁未成進士,改庶吉士,肄國書。真按:原文有挪抬. 己酉四月授檢討,充國史館、真按:原文有挪抬. 會典館纂修官。真按:原文有挪抬. 真按:翁樹培之履歷 然於詞賦非所長也。真按:翁樹培之學術 嘉慶丁巳,御試三等,真按:原文有挪抬. 補刑部主事。辛酉、壬戌會試,真按:乾隆7年.1742年.先生年10歲. 充同考官。己巳,陞貴州司郎中,總辦秋審處行走。俸滿引見,真按:國:俸滿 注音一式 ㄈㄥˋ ㄇㄢˇ 舊制官員任職滿一定期限,稱為「俸滿」。視為升遷的一種資格。儒林外史˙第七回:「傳臚那日,荀玫殿在二甲,王惠殿在三甲,都授了工部主事。俸滿,一齊轉了員外。」亦稱為「秩滿」。 詞:【俸滿】舊時官吏任職滿一定年限後,得依例升調,稱為“俸滿”。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嗤鄙‧非類效仕宦》:“近因主上久不考選科道,其俸滿應行取同咨到部守候者,充滿輦下。”《清會典‧吏部七‧文選清吏司四》:“京官以歷俸二年為俸滿,外官以歷俸三年為俸滿,未俸滿者不入俸深班推升。”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 莆田 林教諭 霈 ,以 臺灣 俸滿北上。”《醒世姻緣傳》第五回:“那吏部欽此欽遵,沒等那 通州 知州俸滿,推陞了 臨洮府 同知,將 晁知縣 推了 通州 知州。” 真按:原文有挪抬. 蒙恩記名,真按:原文有挪抬. 以繁缺知府用。感激恩遇,真按:原文有挪抬.此處挪抬或一格,或二格. 日夜思所以展力圖報稱職者,實則無他長才,惟有能細心校勘訛字。自本章文移及司藳案冊,每以夜歸篝燈詳看。夜入直宿,或備奏西苑真按:真按:國無.詞亦無. 原文有挪抬.
549
,皆件系手抱。真按:國無.詞亦無. 每五鼓趨入,則夜半即起,以此為常。而其受病在於不能夜起強飯,始而懷蓄食物,繼乃空腹從事。又其後乃習飲酒,又每於夜起不食而飲酒,是以積毒始發於目,漸不能治官書,漸且毒發遍身。醫者又多投以涼藥,真按:凉-不復一一出校! 遂至中氣大虧,卒以不救。可哀也夫。著有《錢錄》若干卷,應鐫板以成其志。於分隸最所究心。去年秦敦夫於揚州鐫淳熙隸韻,真按:秦恩復 真按:翁方綱與秦恩復 兒欣然有志校讐。昨敦夫以拙著《隸韻攷正》二卷續刻於揚,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續修四庫本乃「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嘉慶十五年秦恩復刻本影印」,則知本文時序矣. 真按:翁方綱著作出版的情形 亦寄一本於兒,俾附名其後,而已無及矣。真按:秦恩復與翁樹培
549
桂未谷所作《說文統系圖》贊真按:沈津翁譜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一七七九)四十七歲『三月二十八日,為桂馥所作《說文統系圖》作贊。「未谷作《說文統系圖》,乞題于方綱,旣糾吾子行所稱《倉頡》十五篇之失,以復於未谷。未谷曰:盍即以此跋之?爰為之贊。」(影3/673、《文集》13/7B)』當作「《文集》13/13A)」.何故沈津文集頁碼所注多誤也!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3_復初齋文稿(四)\_000673.jpg
未谷作《說文統系圖》,乞題於方綱,既糾吾子行所稱《倉頡》十五篇之失以復於未谷真按:真按:吾丘衍 謂前第一冊456頁〈與桂未谷論所作《說文統系圖》〉也.
550
。未谷曰:「盍即以此跋之?」爰為之贊,贊曰:
竹素聞師,真按:吾丘衍 曰十五篇。即倉即許,真按:許慎 真按:說文解字 予 竊惑焉。然其論諧聲,為韻書之所先。若依其法,則毛詩、楚騷皆可了然,以此承江徐之後,其庶無愆。然竹素又論嶧山碑攸字,李處巽本直筆相連,而於許氏以為 从水,何以不加言詮?徐精許書,而碑弗許沿即此一字而滂喜、急就上下相宣。予是以冀古人之我告,而日日焚香拜祝於此圖之前。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