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February 29, 2008

221

 按此書採唐初至德宗年間政真按:疑下文有爛缺!

朝野僉載 唐司員外深州張鷟真按:真按:應有敓文! 多作著,此何獨作譔?

 按此書載至德以後開成以前朝野軼事。共十卷。抄本

雲溪友議 唐  范攄著

 按此書紀唐時軼事共三卷。刊本

開天傳信記 唐  鄭棨著

 按此書紀開元、天寶間逸事。三十餘條計一冊刊本

北夢言 真按:原文作異體【見原文】 唐荊南從事富春孫光憲纂

 按此書紀康末及後唐時事,旁採五代十國。共二十卷刊本

222

路史 宋廬陵羅泌著

 按此書上自洪荒下至虞夏奇聞異說共四十五卷刊本

玉林舊事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疑為武林舊事之訛.前有武進訛作玉進者! 宋沙水 潛夫輯

 按此書輯南唐偏安雜事。分前後二集。共十一卷。

文正筆錄 真按:王曾 宋大學士益都王曾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按此書述藝祖太宗兩朝近事計一卷。刊本

仇池筆記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宋學士眉山蘇軾著

 按此書係軾仇池石後隨筆紀所見聞。上下二卷。後附漁樵閒話二卷。共四卷刊本

223

龍川別志 宋黃門侍郎眉山蘇轍著

 按此書雜記周宋兩代事。共二卷。刊本

龍川畧志 前人

 按此書雜記時事兼及異聞。共十卷刊本

石林燕語 宋節度使吳縣葉夢得著

 按此書雜記宋時軼事。共十卷。刊本

巖下放言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原訛作巖下祕方,據筆校改!實在錯得離譜! 前人

 按此書雜錄逸事。計一冊。抄本

揮麈餘話 宋朝請大夫汝陰王明清著

 按此書雜錄宋朝事蹟以備參考。共二卷。抄本

224

邵氏聞見錄 宋河南邵博著

 按此書博引其父泊溫著有聞見錄續成後錄。共三十卷抄本

鐵圍山叢談 宋  蔡絛著

 按此書述宋時遺事。政和間尤詳。共六卷。抄本

建炎進退志 宋大學士無錫李綱著

 按此書記高宗南渡時事。計一冊。抄本

建炎復辟記 宋蘄王延安韓世忠著

 按此書記建炎時苗傅之亂反正復辟事。計一冊。刊本

建康實錄 宋高陽許嵩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225

 按此書博采遺文,真按:下有斷缺! 自漢迄隋,總四百年間事,共二十卷。抄本

三朝北盟會編 宋荊湖北路安撫司參議徐夢莘編

 按此書記北盟事,起政和九年,終紹興三十二年共二百五十卷。抄本

曲洧舊聞 宋直祕閣新安朱弁著弁之子從父建炎丁未使金留十七年始歸。

 按此書雜記見聞共十卷抄本

烏臺詩案 真按:下文傳記類復出此書,有簡略題解. 宋人不詳姓氏

 按此書

226

老學庵筆記 宋寶章閣待制山陰陸游著

 按此書雜記宋事間及論詩之語。共十卷。刊本

清波別志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宋吳陵昭禮真按:真按:周煇 中研院線上目作「周煇」.周煇,字昭禮,泰州人[二], 生於宋欽宗靖康元年十二月初一(一一二七年一月十五日)[三]。父周邦,字德友,號松巒,一生在各地任幕職,宦途很不得意。○父乃周邦彥也.上引有誤.見四庫提要子部五十一 小說家類二 :「淸波雜志 十二卷 別志 三卷 內府藏本宋周煇撰。煇字昭禮。邦彥之子。」

 按此書雜誌時事及史傳遺文,多有關風教語。共十卷。刊本

澠水燕談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澠水燕談錄」. 宋  王闢之著

 按此書隨所見而記錄。起建隆至紹聖,分類編次。共十卷。抄本

野客叢談 真按:當作野客叢書! 南宋長洲王懋真按:當作王楙.

 按此書採漢至宋史中軼聞疑義隨筆記載。共十二卷。刊本

227

貴耳集 宋東里張端義著

 按此書雜載朝野遺事,分上中下三卷。抄本

諸宮舊事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渚宮舊事」! 宋太子校書  余知諸宮楚別宮,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余知古」! 真按:當同前作渚宮.見愚前校! 左傳子西沿漢入江將入江將入郢,王在諸宮見之是也。真按:當同前作渚宮.見愚前校! 遺趾在荊州城西南。

 按此書專楚事真按:原作「此書專切楚事」.據筆校改.然疑該作「此書專紀楚事」紀(或記)切形近也. 自周至晉,共五卷。抄本

賓退錄 宋宗室趙與時真按:當作趙與峕

 按此書於賓退之後錄所見聞。共十卷。刊本

耆舊續聞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陳鵠西塘真批:著錄如此粗疏!與前後例都不一!

 按此書多采宋朝軼事。共十卷。抄本

228

可談 真按:一作萍洲可談! 宋  朱彧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按此書雜記宋事計一冊。刊本

嘉祐雜誌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不載姓氏

 按此書雜記故實。不分門類。計一冊。抄本

玉壺清話 宋沙門文瑩輯

 按此書記宋時軼事。共十卷。抄本

學圃蘆蘇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明太僕寺卿朗陵陳耀文纂

 按此書記上古以來及宋元雜事。共六卷。刊本

次柳氏舊聞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明松江陳繼儒校訂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 (唐)李德裕編.

 按此書攷訂唐柳芳舊聞一冊。附訂尚書故實一冊。南唐近事一冊。共三冊刊本

229

唐餘紀傳 明吳興陳霆著

 按此書以李昇為李唐餘 為國紀列傳十八卷刊本

宋紀受終考 明新安程敏政著

 按此書特辨宋太祖太宗授受之事。共三卷。抄本

宋季三朝政要 明嶺南張萱訂

 按此書記理、度兩朝及廣、益二王事。共六卷。刊本

氵詞紀事 真按:氵字原文只有左偏旁,蓋復抄寫未完者.本書頗多,疑猶今塗立可白後忘了填補上也.中研院線上目作洹詞記事抄! 明南京禮部侍郎安陽崔銑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按此書記宋及明事間及經旨一卷。續一卷。共二卷。

明良記 明楊儀著

230

 按此書四卷。真按:下應有爛缺!

孤樹裒談 明吏部尚書福甯李默著  有碍目語真按:不解之處!真按-疑有誤!

 按此書記洪武至宏治八朝君巨言行。共五卷。刊本

朝野彙編 明監察御史秀水屠叔方著

 按此書輯建文君臣遺事。共二十卷。刊本

建文書法儗 明蘇州諸朱鷺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疑乃「諸生朱鷺」之訛也.正作「朱鷺」撰.○按「朱鷺。字白民。吳江諸生也。少有俊才。親亡。棄諸生。」不知是否同一人,俟詳考.

 按此書錄建文時事及永樂諸恤典。有論斷。不分卷。刊本

姜氏秘史 不著名爵

 按此書專記建文時事

Thursday, February 28, 2008

181

181

  洪介亭詩序真按:翁方綱與洪占銓

吾門諸子可與言詩者無若謝蘊山、馮魚山二子之詩,予皆序之矣。真按:翁方綱與馮敏昌 蘊山之出守也,予誡以十年不為詩,及其裒集前後所作,予為序之,乃又在此十二年之後,予惟勉之期之而已。魚山則俟其大成乃為之序,而魚山不能待也。其所存詩則其門弟子輩所裒集,雖予亦序之,而聞者未免疑吾言過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關鍵字-還有慎字!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翁方綱選詩的標準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出版學 念此事精微真按:翁方綱的口頭禪 罕共質者。比歲以來,洪介亭有志於此,其才思亦不減謝、馮,而予語以十年之功方可有成,真按:洪占銓詩的成績 此語如昨日耳,而介亭又不能待也。今其嗣君扶柩將歸宜黃,鈔其詩四冊來求序,真按:洪占銓之生卒 予則奚忍不言

182

?予於魚山詩序已援陳思不能妄歎之言,昔漁洋先生亦云「於論文無假之中見吾心不欺之學」,真按:翁方綱的座右銘 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故仍舉吾門謝、馮二子詩以為之質。真按:翁方綱的教育事業 真按:翁方綱之門人 蘭雪即北來,真按:吳嵩梁 芷溪又出守,真按: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pdf277369 / 966)有何沅、殷承柱二人.俟考! 耿耿予懷,將誰是語?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與吳嵩梁 介亭嗣君其或深喻此意,則寫吾序而存之;其或不諒此意,則如魚山門人輩之舉而刻之,是則鄙人所不能代為籌者矣。真按:馮敏昌著作考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出版學

182

  環中廬初藳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按「題名 三李堂集 十卷 / (清)金學蓮撰 著者 學蓮 版本項 清嘉慶十一年刊本 出版項 1806 面數高廣 2冊(1函) 27公分 附註 別集類清代之屬 標題 刊本 清嘉慶 -- 11 線裝 國際標準書號 線裝 stitched 著者 學蓮 題名 三李堂集 十卷 / (清)金學蓮撰 出版項 1806 版本項 清嘉慶十一年刊本 ○金學蓮,中研院線上目亦無!○又翁譜有「六月旣望,為金學蓮撰〈三李堂記〉。」

徐昌穀以吳門雋才從北地李獻吉游,真按:徐禎卿 真按:李夢陽 其後詩名與李、並駕,真按:何景明 而當時論者或謂文章煙月之作散華流豔,自足傳世。及其趨為漢魏盛唐,乃有守而未化之譏。予竊以為不然。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明七子的批評 談藝錄具在也,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而陳約之真按:陳束-中研院線上目有《拘虛集後集詩談》,其批評疑即出此.而又有為「蘇門集 八卷 / (明)高叔嗣撰」作序,則此蘇門之論,疑即出此序中.今 據迪志版文淵閣本錄諸于下「蘇門集原序嘉靖甲午冬,束在史館,時蘇門髙子業由晉陽入朝京師,會都亭下。明年束罷史職,出僉湖湘憲事。又明年丁酉,子業由晉 陽轉湖湘,為觀察使,從游省署中累兩月,而束棄去,行湖北,子業乃病,病十餘日死矣。嗟哉悲夫!子業盖嘗謂束曰:余生平所嚮慕兩人,後渠崔子謂余文不如 詩,崆峒李子謂予書不如詩,詩乃不如文矣。宇内知交,非子誰定吾言?悲夫已矣!子業既死之三月,束乃收其遺言而敘之。文有知者,勿論;論其詩。序曰:夫詩 以微言通諷諭,其教温柔敦厚為主,本不通於微、不底於温厚,不可以言詩;由三百篇迄於唐,其指一也。國朝以經義科諸生,詩道闕焉。洪武初,沿襲元體,頗存 纖詞,時則髙、楊為之冠。成化以來,海内龢豫,搢紳之聲,喜為流易,時則李、謝為之宗。及乎弘治,文教大起,學士輩出,力振古風,盡削凡調,一變而為杜 詩,則有李、何為之倡。嘉靖改元,後生英秀稍稍厭棄,更為初唐之體。家相凌競,斌斌盛矣。夫意製各殊,好賞互異,亦其勢也。然而作非神解,傳同耳食,得失 之致,亦畧可言。何則?子美有振古之才,故雜陳漢晉之詞,而出入正變。初唐襲隋梁之後,是以風神初振,而縟靡未刋。今無其才而習其變,則其聲粗厲而畔規; 不得其神而舉其詞,則其聲嘽緩而無當。彼我異觀,豈不更相笑也?蘇門高先生子業夙稟降嵩之精,早契藏山之旨,性隣其庶,學匪待興。束髪就傅,受知北郡李 生;弱冠登朝,亳州薛考功一見歎服,五言示志,遂忘形焉,良其弘麗之益異乎!求聞通解之妙,曽無先覺矣。既雅見推重,益自貴珍,謝絕品流。因心師古,涉周 秦之委源,酌二京之精秘,會晉餘潤,契唐本宗,每有屬綴,佇興而就;寧復罷閣,不為淺易之談,故其篇什往往直舉胷情,刮抉浮華,存之隠冥,獨妙閒曠,合於 風騷;有應物之冲澹,兼曲江之沉雅,體孟王之清適,具岑髙之悲壯。詞質而腴,興近而逺,洋洋乎斯可謂之詩也。其言滿萬,其年三十有七。悲夫!先生雅性亢 潔,不喜凡庸,雖跡在周行,而情懽在野,故其在讀書園諸作特超玄乘,雖屢仕通顯,非其素衷。是以即事賦懷,每有憂生之歎。夫志士惜日,達生玩世,古今人情 諒同斯揆矣。詩凡三百一十首,文五十一首,共為八巻,成一家之言。刻之山堂,傳諸其人。明州陳束序。」 敬美皆以迪功蘇門同論者,真按:王世懋 真按:徐禎卿 真按:高叔嗣 故在詩外有微旨矣

183

。至於守而能化之秘,則獻吉固未能幾此,而以譏迪功,可乎?吳人金子青儕前歲與吾友王述庵偕來都門,真按:金學蓮 真按:翁方綱與王昶 真按:翁方綱與金學蓮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予一見輒為說太白詩之所以然,青儕錄其語於所寓齋壁。真按:翁方綱與李白 年來與輦下詞壇諸公迭相唱和,其才日益進,其氣日益充,實蓋不僅空言格調者,而此事之精微非一昕夕所能竟也。今將南歸,出其環中廬初藳見示,述庵期許之言在焉。真按:金學蓮與王昶 予於青儕知其才力必能直到古人,而又不可以一格相繩者,江漢之流浩乎放海始於此矣。嘗與梧門司成、真按:往,原作異體字. 魚山編修細論迪功談藝之理,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青儕此歸,於舟車間,養其充實之氣,恐未可僅以迪功談藝相期矣。近日言太白者,不於獻吉之推何、徐,則於漁洋之推吳天章真按:真按:吳雯 王士禛與吳雯

184

。今予於青儕則似,尚不止於此。青儕勉之矣。

618

  書墨子真按:翁方綱與墨子

漢 書藝文志: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此班氏蓋本於 劉歆《七略》之文也。此言墨家者流而曰出於茅屋采椽、出於養三老五更,則非言其流也,言其原也。言其原則所謂不別親疏者即其流,然則墨子之學其承流者邪

619

, 抑後來所傳墨子之學又承墨之流者邪。漢志所云蔽者為之,其即墨翟耶,抑墨翟之徒耶?孟子以墨與楊並論,則孟子所見必非但守其原而未入其流者也。以孟子所見 已是墨之極弊,則《七略》所謂蔽者非至漢世而始見其蔽,又無疑也。今之學者讀《孟子》而尚治墨子之書者,其自外於聖人之徒又無疑也。真按:翁方綱的學術立場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衛道思想 雖其書今尚存,觀之亦若自成一家之言,而究與聖賢之道大異,則又無疑也。近日江南省有翰林孫星衍者鋟梓墨子之書,予舊嘗見其書而不欲有其刻本也。真按:翁方綱對孫星衍的批評 有生員汪中者則公然為墨子撰序,自言能治墨子,且敢言孟子之言兼愛、無父為誣墨子,此則又名教之罪人,又無疑也。真按:翁方綱對汪中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的衛道思想 昔翰林蔣士銓掌教於揚州,汪中以女子之嫁往送之門是何門為問,蔣不能答,因銜之,言於學使者,欲置汪中劣等真按:真按:翁方綱對蔣士銓的批評 蔣士銓與汪中

620

。吾嘗笑蔣之不學也。真按:翁方綱對蔣士銓的批評 今見汪中治墨子之言,則當時褫其生員衣頂固法所宜矣!汪中者昔嘗與予論金石,真按:翁方綱與汪中 頗該洽,猶是嗜學士也。其所撰他條亦尚無甚大舛戾,或今姑以此準折焉,不名之曰生員,以當褫革,第稱曰墨者汪中,庶得其平也乎?然而夷之憮然以後則已身嚮正學矣,所以孟門弟子尚許之、尚惜之,書曰「墨者夷之」。真按:翁方綱與墨子 若汪中豈其能當此稱哉?真按:翁方綱對汪中的批判 韓子以儒墨並稱,而以墨為佛家,恐亦未得其實耳。真按:翁方綱對韓愈的批評

620

  息廬題辭

顧南雅侍讀以息名廬,真按:顧蓴-一作顧蒓! 屬題其壁,蓋將有歸志焉。真按:翁方綱與顧蓴 夫息非止息之謂真按:翁方綱對息的看法

621

。《易》曰嚮晦入燕息。《詩》曰燕燕居息。〈學記〉曰息焉遊焉。此其義一也。居息、燕息即滋息之息也。至人之息以踵,息即生也。是以貞下起元也。至誠無息,君子自強不息,則以息為止息者,此正當合觀也,不息乃滋息也。昔張樗寮為〈息心銘〉但舉其一義耳。真按:張即之 南雅才富而氣醇,當必有得於此。真按:翁方綱與顧蓴 竊願靜而會之,固而存之,斯廬也乃真愛吾廬矣。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621

  兕觥辨

明常熟趙文毅所藏兕觥上有許文穆八分書贈銘,萬歷五年文毅劾張江陵杖謫時事也。真按:趙用賢與張居正 真按:趙用賢與許國 真按:重出,重複,-前已有此事二見矣! 櫝刻篆云「三忠口澤」。其旁八分書。國朝錢塘章息廬吉士記云:真按:原文有挪抬. 真按: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463 / 966)王(土喿)、汪洪度、邵松年、查虞昌、張光緯、張國洺、陶穟、程尚濂、劉其藻、顧蒓、唐孫華.無姓章者. 「趙傳門人黃端伯真按:中國古籍善本目錄導航系統有!

622

,黃傳門人陳潛夫,兩賢皆殉國難。余,陳壻也。謹受而藏之。為之記。」而朱竹垞〈兕觥歌為何少卿賦〉云:真按:迪志版文淵閣四庫作「兕觥歌(觥為許文穆公餞趙太史定宇物。為何少卿賦。)」 神羊一角詎有雙,流傳既久歸婁江。張公以之遺弟子,敢諫吾公趙公似。真 按:迪志版文淵閣四庫:「覆玉盌,屏香螺,徹銀鑿落,金叵羅.黄支之犀塵盡辟.主人持觥客前席,請看觥上銘為君陳:夙昔定陵冲年資,相臣元老奪情衆怒嗔. 朝陽一鳳午門伏,折檻寜辭逆鱗觸.歸時餞者滿都亭,珍重臨岐許文穆.神羊一角詎有雙,流傳既久歸婁江.張公以之遺弟子,敢諫吾公趙公似.更兼愛客無倦容, 平原十日恒過從.朝衣典盡且不顧,快意但寫鳬花濃.我浮此觥亦已數,尊前豈惜狂歌重.吾公邇年徙卿寺,西掖南牀誰鶚視?漢殿今無白獸尊,滿飲黄流莫輕 寘.」 【香螺】1.海螺之一種。 屠本畯 《閩中海錯疏‧介部‧香螺》:“香螺大如甌,長數寸,其揜雜眾香燒之,使益芳,獨燒則臭。諸螺之中,此螺味最厚,《本草》謂之甲香。” 蘇軾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詩:“香螺脫黶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雲。”2.指香螺卮。 北周 庾信 《園庭》詩:“香螺酌美酒,枯蚌籍蘭殽。” 【鑿4落】亦作“鑿絡”。 以鐫鏤金銀為飾的酒盞。 白居易 《送春》詩:“銀花鑿落從君勸,金屑琵琶為我彈。” 葉廷珪 《海錄碎事‧飲食》:“ 人以盞斝中鐫鏤金渡者為金鑿絡。” 楊芳燦 《望江南》詞:“醉月亭臺銀鑿落,嬉春圖畫玉鴉叉,樂事屬誰家。” 【金叵羅】金製酒器。《北齊書‧祖珽傳》:“ 神武 宴寮屬,於坐失金叵羅, 竇泰 令飲酒者皆脫帽,於 髻上得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一》:“ 東坡 詩:‘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按《北史》, 祖珽 神武 金叵羅,蓋酒器也。” 黃遵憲 《元武湖歌》:“酒波光溢金叵羅,銀鱸錦鴨甘芳多。” 陳世宜 《醉歌》:“手捧金叵羅,拾級趨山阿。”一說指飲酒用的金質吸管。《文學遺產》1982年第1期:“我認為,金叵羅應是飲酒用的金質吸管。 東晉 十六國 時期是有用吸管飲酒的習慣的……至今 族同胞飲酒仍普遍使用吸管。因此,金叵羅應是這種形狀的酒器。只有這種較細的管狀物, 祖珽 才能把它像簪子一樣插在髻上。” 【黃支】古國名。一般以為在今 印度 馬德拉斯 西南的 甘吉布勒姆 。《楚辭‧王逸<九思‧傷時>》:“陟 丹山 炎野 ,屯余車兮 黃支 。”原注:“ 黃支 ,南極國名也。”《漢書‧平帝紀》:“二年春, 黃支國 獻犀牛。”《隋書‧煬帝紀下》:“提封所漸, 細柳 、盤桃之外;聲教爰暨,紫舌、 黃枝 之域。” 章炳麟 《訄書‧冥契》:“是二子者( 耶蘇 穆罕默德 ),西隔 昆侖 ,而南隔 黃支 之海,未嘗一覿 尚父 之苗裔,誦其圖籍,而稱號卒同。” 真按:原文作異體【見原文】 」近人注竹垞詩者謂「同時何、真按:朱彝尊詩的注釋 真按:朱彝尊詩的注釋 章二家皆有此觥,疑必有一贋者矣。」方綱按:何蕤音元英真按:何元英-『秀水何蕤音,名元英,以順治乙未進士通籍,官侍御,與張祖望友善。』真按:何元英-『秀水何蕤音,名元英,以順治乙未進士通籍,官侍御,與張祖望友善。』秀水人,順治十二年進士,康熙七年由戶部郎中授御史,補鴻臚少卿。竹垞賦此詩在康熙十六年丁巳章息廬藻功,康熙四十二年選庶吉士。今攷息廬集中有〈藏兕觥記〉云: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 「先賢贈友衣鉢非誣,卽外姑畀予桮棬斯在」而其〈送傅座主歸西川兼以兕觥志別序〉云:「黃海岸先生義重君臣,真按:黃端伯 真按:黃端伯 捐軀殉國。陳元倩先生出偕妻妾,真按:陳潛夫 真按:陳潛夫 攜手沉淵。彼其師友相承,既死而名留犀真按:原文作異體【見原文】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594

  先像繪成告三代考妣文真按:翁方綱之家世

維乾隆三十九年歲次甲午冬十二月朔越二十一曰孫男方綱謹奉告於曾祖考登仕郎禹門府君、曾祖妣孺人趙太君、顯祖考贈奉直大夫孝定府君、顯祖妣贈宜人高太君、顯考贈奉直大夫純庵府君、真按:翁大德 顯妣贈宜人張太君之神主曰:真按:翁方綱之母 嗚呼惟我翁氏,系出莆田,隸籍大典真按:應係大興之訛! 於茲九世。高祖府君而上,真容已隔於播遷;壺山六桂以來,譜序得聞於郵寄。蓋先像流傳閩粵,實南北之同源

595

;而方綱奉使言真按:國:旋  部首 方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ㄒㄩㄢˊ 1. 繞著轉動。如:「盤旋」、「回旋」。唐˙白居易˙長恨歌:「天旋地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2. 回、歸。如:「凱旋歸來」。唐˙李商隱˙行次西郊詩:「玉輦望南斗,未知何日旋。」宋˙汪藻˙己酉亂後寄常州使君姪詩:「草草官軍渡,悠悠敵騎旋。」 3. 小便。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及城陷,賊縛巡等數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 4. 立刻、很快的。如:「旋即」。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詩:「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宋˙蘇軾˙浣溪沙˙旋抹紅妝看使君詞:「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蒨羅裙。」 5. 又、再。宋˙晁補之˙八六子˙喜秋晴詞:「醉休醒,醒來舊愁旋生。」 6. 表示同時做兩件事。唐˙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詩:「旋看歌舞旋傳杯。」 ㄒㄩㄢˋ syun(07389 旋  部首 方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ㄒㄩㄢˋ 1. 打轉的。如:「旋風」、「旋球」。 2. 溫酒。通「鏇」。水滸傳˙第五回:「那莊客旋了一壺酒。」 3. 表動作是臨時、現時的。唐˙杜荀鶴˙山中寡婦詩:「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元˙喬吉˙滿庭芳˙活魚旋打曲:「活魚旋打,沽些村酒,問那人家。」 ㄒㄩㄢˊ syun(07371 詞:旋1 xun ㄒㄩㄢˊ〕 〔《廣韻》似宣切,平仙,邪。〕 1.回轉;旋轉。《莊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而歎。”《楚辭‧招魂》:“旋入雷淵,爢散而不可止些。” 王逸 注:“旋,轉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沁水》:“ 仲尼 傷道不行,欲北從 趙鞅 ,聞殺 鳴鐸 ,遂旋而反。” 王安石 《即事》詩之六:“日月隨天旋,疾遲與天侔。” 魯迅 《野草‧秋夜》:“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楊朔 《鐵騎兵》:“是 黃河 ,水才急呢,一根鵝毛掉下去,也會旋到水底下去。”2.謂旋轉畫圓。《莊子‧達生》:“ 工倕 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 成玄英 疏:“旋,規也。規,圓也。” 陸德明 釋文:“ 工巧任規,以見為圓。”3.回還;歸來。《詩‧小雅‧黃鳥》:“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朱熹 集傳:“旋,回。” 陶潛 《辛丑歲七月夜行途上》詩:“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吳筠 《覽古》詩之二:“奈何淳古風,既往不復旋。” 吳熾昌 《客窗閑話‧八松墓》:“余自 滄州 言旋 保陽 ,道出 河間 。”4.圈子。《水滸傳》第七四回:“﹝ 燕青 ﹞把 任原 直托將起來,頭重腳輕,借力便旋四五旋。” 毛澤東 《登廬山》詩:“一山飛峙 大江 邊,躍上蔥蘢四百旋。”5.特指毛髮呈旋渦狀的地方。參見“ 旋毛 ”。6.懸鐘的環。《周禮‧考工記‧鳧氏》:“鍾縣謂之旋。” 鄭玄 注:“旋屬鍾柄,所以縣之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禮》:“竊謂鍾縣謂之旋者,縣鍾之環也。環形旋轉,故謂之旋。旋、環古同聲,環之為旋,猶還之為旋也。”7.小便。《左傳‧定公三年》:“ 夷射姑 旋焉。” 杜預 注:“旋,小便。” 韓愈 《〈張中丞傳〉後敘》:“ 起旋。”8.星名。參見“ 旋璣 ”。9.不久;立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 診脈,曰:‘內寒,月事不下也。’即竄以藥,旋下,病已。”《後漢書‧董卓傳》:“ 既殺 ,旋亦悔之。” 晏幾道 《武陵春》詞:“年年歲歲登高節,歡事旋成空。”《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既是請先生,還得旋蓋書房哩。” 梁啟超 《噶蘇士傳》第八節:“肘下之毒蛇方去,心中之鬼蜮旋生。”10.急忙。 元稹 《連昌宮詞》:“春嬌滿眼睡紅綃,掠削雲鬟旋裝束。” 蘇軾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詞:“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蒨羅裙。” 盧祖皋 《洞仙歌》詞:“待他年功退學 商顏 ,卻旋種木奴,緩尋瑤草。”11.漫然,隨意。 李白 《少年行》:“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劉克莊 《滿江紅》詞:“且亂簪破帽,旋呼鳴瑟。”12.逐漸。 元稹 《離思》詩:“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酥旋欲融。” 晏殊 《玉樓春》詞:“旋開楊柳綠蛾眉,暗拆海棠紅粉面。” 周密 《齊天樂》詞:“東風千樹易老,怕紅顏旋減,芳意偷變。”13.還;又。 柳永 《尾犯》詞:“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將闌,燈花旋落。” 納蘭性德 《水調歌頭‧題岳陽樓圖》詞:“忽宜雨,旋宜月,更宜晴。人間無數金碧,未許著空明。”14.連詞。連用於兩個動詞之前,表示一邊這樣,一邊又那樣。 章碣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詩:“深鎖 雷門 宴上才,旋看歌舞旋傳杯。” 袁介 《踏災行》:“旋言旋拭腮邊淚,我忽驚慚汗沾背。”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二:“姑太太旋說旋洗牌,態度聲口仍是那麼樣地隨便。”15. 旋門關 。又稱 旋門阪 。《文選‧張衡〈東京賦〉》:“西阻 九阿 ,東門於 。” 薛綜 注:“謂東有 旋門 。” 張銑 注:“ 旋門阪 。”參見“ 旋門 ”。16.通“ ”。美玉。參見“ 旋室 ”。17.姓。 旋政 。見《江西通志》。 2 xun ㄒㄩㄢˋ〕 〔《廣韻》辭戀切,去線,邪。〕 1.回旋的。參見“ 2 ”。2.臨時。 杜荀鶴 《山中寡婦》詩:“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馬致遠 《四塊玉‧恬退》曲之四:“酒旋沽,魚新買,滿眼雲山畫圖開,清風明月還詩債。”3.頻,屢。 杜荀鶴 《早發》詩:“時逆帽簷風刮頂,旋呵鞭手凍黏鬚。” 邵雍 《首尾吟》:“朝昏天氣屢變易,今古人情旋合離。”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一》:“君子之學,造次不忘,則不待旋加損也。”4.見“ 2 ”。5.用同“ ”。回旋切削。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九引 三國 周成 《周成難字》:“旋,謂以繩轉軸裁木為器。”按,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九引作“鏇”,云:“經文作旋,非體也。”6.用同“ ”。溫酒器。參見“ 2 ”。 ○由此愈見翁公所謂旋者均謂旋歸也.旋役亦然. 幸臨摹於合冊。一十四幅式靈爽於家祠,二百餘年接精神於祖考。錫重封而六軸,合三代如一堂。敬奉几筵,用申昭告。簪纓世澤,常瞻色笑之新;瓜瓞貽庥,益衍綿長之慶。尚饗。

595

  齊東名宦勒石告祭祖考文真按:翁方綱之祖父

嗚呼惟昔我祖,佐邑齊東,惠政在民,蕃禧貽後。召公棠芾,歌千里而長新;竇氏桂枝,屆百年而始茂。方綱恭承祖蔭,視學此邦,蹟稽名宦之祠,神式城隍之廟。烝嘗弗忒,歡趨濟泰武四郊。紳士同題,大書清廉明三字。虔申記述,爰勒貞珉。慰東人久遠之思,叔子長留峴首;真按:羊祜 篤翁氏綿延之慶,瀧岡永志歐陽。真按:翁方綱與歐陽修 敢告墓門,敬焚拓本。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