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February 23, 2008

131

!君子之於人也,學問議論初不必其盡合,然必顯然有所駁正發明以伸吾見,而期歸於一,是未有口不明言而故假他端以寓其憤激者。假若瓊山有所異於先生,則必昌言於先生而使知之;其未昌言之,則其心無異於先生必矣。真按:陳獻章與丘濬 明代士大夫習氣喜為黨同伐異之論,稍有可假之端,則科道諸曹譁然交章,辨難蠭起,橫議滋而門戶立,朋黨眾而權奸熾。自古為學為文之害及世道人心者莫甚於此。真按:翁方綱對明朝的看法 以白沙先生之道力常伸於天地之間,超然獨立於萬物之表者,而何為亦必援之使入此而後快哉?予讀先生之集,不足以毫髮闡明先生之所得;顧見序先生文者斤斤於朱陸異同江門會稽之辨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予則何敢焉

132

。因見重刻本尚存黃氏所為應召錄者而懼覽者之弗究其實,故第就此一條言之。真按:翁方綱寫序的特色 真按:翁方綱的文體學

132

  安我素先生集序真按:安希范-愚于百度百科有補充云:「安我素先生集,今似已失傳(中研院線上目無),幸尚有翁方綱〈安我素先生集序〉一文可見其概,今錄于下:……按:桂坡者,安國也。譚一召,大庾人。孫繼有,餘姚人。二人見明史,在安希范傳後。亦願讀此者亦有所感而興也。」

己亥真按:乾隆44年(1779. 予典江南省試,真按:翁方綱與江南鄉試 得無錫安生吉以春秋冠其鄉。真按:安吉-中研院線上目有氏著《韻徵》一書. 比生來謁,則溫粹之氣油然而深長。一日,手所校刊其先我素先生集屬予序之卷首則當時諫草也。當明神宗之世,真按:高攀龍 諸君子為士林標準,真按:顧憲成 一時若大庾之譚,餘姚之孫,皆附載安光祿傳中真按:瀚典廿五史明史「高攀龍、吳弘濟、譚一召、孫繼有、安希范輩皆坐論救褫職.自是朋黨論益熾.」,則譚應乃一召,孫乃繼有也.又「譚一召,大庾人.孫繼有,餘姚人.」則在安傳後是也. 而光祿裔孫獨能表章其遺文,顯幽光而伸亮節,與史策並垂矣。予嘗得萬季野手書先生本傳草藳慨然想見其為人。真按:萬斯同 又嘗獲藏先生之祖桂坡公所舊藏宋槧蘇詩施顧注本,真按:安國- Google 圖書結果《中國印刷發展史》(Meicen Shi 史梅岑,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97頁有安國及安希范等資料——安希范作安希範.每念文字之契出於忠孝,真按:眞-不復一一出校! 非區區藻繢之藝所能工也

133

。今安生日抱遺經研窮古人心得之祕,剖析其同異,而所以闡揚先人之撰述者篤志不渝又如此。君子之澤必昌其子孫,理之可信者也。生又為余摹桂坡公遺像於蘇集之前,而余得敬識數言於其先人遺文之卷末,庶安氏後人之讀書感舊者有所興焉,則所裨豈淺哉?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133

  孫忠靖公詩序真按:孫傳庭

明督師總制兵部尚書代州孫忠靖公當明社岌傾之際奮力獨支於關隴河陝之間,為楊嗣昌所撓阻,卒以身殉而威震三邊,英光塞天地,忠節具於史傳,豈復僅以文字見於後世哉?所著白谷山人詩鈔上下二卷,古今體凡二百五十首,其門人馮君如京序而傳之真按:馮如京-補充百度百科,云「乃孫傳庭之門人也:……」

134

。昔秀水朱檢討綜有明一代詩人,真按:朱彝尊 至殉節諸臣或表其事以重其人,或因其人而存其詩之什一,而是集獨不與焉,蓋朱氏所未見也。真按:朱彝尊之失 是集在公平生,泰山一豪芒耳,然猶足見公之襟懷寄託,如聆其談笑而親其翰札也,詎不幸哉!集名題曰白谷山人真按:國無.詞亦無.應係豈不之意也. 真按:孫傳庭 蓋沿其舊草也。今敬依乾隆四十一年欽定勝國殉節諸臣專諡題曰孫忠靖公詩,真按:原文有平抬! 蓋其片言隻字皆精忱所流露矣,又惡得徒以詞翰視之。

134

  重刻王文簡五七言詩鈔序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漁洋先生五七言詩鈔雖云鈔不求備而古今詩法之正脈繫焉

135

。即以所託古調,若仍沿白雪樓遺意,真按:後明七子也.百度百科:「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按察副使职东归,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曰"白雪楼"。李攀龙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 且五言自真按:杜甫 以後若皆視為變體,真按:韓愈 或類舉一廢百乎?然先生提倡神韻,高挹羣言,其所舉似本自如此。揆諸三昧十選,沿波討源,若涉大川,茲其津涯也已。顧刊行板本時,於諸家原序、原注校寫皆未歸於畫一;愚嘗憾秀水朱先生經義考於原序歲月多所遺失,真按:朱彝尊 二老此意儻可相視一笑歟!竊謂詩教崇深,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通才精詣自當博綜諸家全集;如以彙輯一書擇其尤雅,則斯編實後學指南,有通途而無流弊也。暇日偶取曩所校寫之本質諸雲谷葉君,真按:翁方綱與葉夢龍 君復以其尊甫花谿翁夙所考次,真按:據百度百科,乃葉建熏.疑熏字有誤.俟考. 適有相印合者,遂依次重鋟之,以公諸同好,猶先生初志也。篇內有未及書按者,亦猶昔蔣刻附注之例云爾

136

136

  漁洋先生精華錄序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天社選山谷詩文曰精華錄而漁洋詩亦以是名。真按:任淵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無!應即任淵也.「“陈《直斋书录解题》云: 《注荆公集》五十卷,参政眉山李壁季章撰,谪居临川时所为也。助之者曾极景建,魏鹤山为作序。庚寅是绍定三年,雁湖以前八年卒,则增注者其即景建欤?鹤山 序称石林尝参预大政,今以洞霄之禄里居,此序在嘉定七年,则雁湖居临川亦不甚久。其酬景建诗云‘新有千丝明晓镜,旧无一画赞宵衣’,盖居临川时所作也。”   “从芑堂借抄得魏鹤山《荆公诗注》序志喜二首:奇哉许魏序,失得恰同之。(刻山谷诗注者,以不见鄱阳许尹序为憾,刻荆公诗注者,不见此序,今予皆得 之。)更补丹陵传,曾充大涤祠。低徊元事,恻怆中兴时。朱十题名石,追亦未迟。(序云石林尝预大政,今以洞霄之禄里居,按朱竹望《洞霄宫提举题名记》 失载李壁名,以《宋史》本传证之,当在嘉定时也。)山谷任天社,荆公李雁湖。逞时谐谑语,今竟补遗乎。宝气吾斋聚,精灵异代俱。东街报钱子,未可炫书厨。 (石前年题余所藏宋本施注《苏诗》云:“借还子与吾,吾斋敝簏不曾无。得山谷任天社,伴以荆公李雁湖。”云云。石所抄任注及所购李注皆有阙者, 今故调之。)  右二诗丁酉五月藁本,今得抄足本,补录其诗于此。”」此錄饜飫人口久矣,方綱按試來山東新城學官以此書無專序,謂此土士人之意欲方綱為之序。真按:翁方綱在山東學政 方綱宜援計甫草之例以謝之,真按:計東-「計東(1625-1676),清文人。吳江(今屬江蘇)人,字甫草,號改亭。 」「計東 [公元一六二五年至一六七六年]字甫草,號改亭, 江蘇吳江人。生於明熹宗天啟五年,卒於清聖祖康熙十五年,年五十二歲。(清史列傳云:會詔舉博學鴻儒,而東巳前而又不敢以空言謝者,何也?先生之詩自漁洋前後集以訖南海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雍益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蠶尾諸集可謂富矣。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今約取之而目曰精華,其果先生精華所在耶?且先生詩之精華當於何處覓之?在當時有謂先生唐祖宋者固非矣;真按:國:祧  部首 示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ㄊ|ㄠ1. 祖廟。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紇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弔。」 2.古代遠祖神位所遷往的宗廟稱為「祧」。周禮˙春官˙守桃:「守桃掌守先王先公之廟祧。」鄭玄˙注:「遷主所藏曰祧。」 3.繼承上代的人。如:「承祧」、「守祧」。 4.遷廟。新唐書˙卷十三˙禮樂志:「已祧之主,不得復入太廟。」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十六:「僖祖及文懿皇后神主既祧,準禮不諱,忌日亦請依唐睿宗祧遷故事廢之。」 5.承繼。聊齋志異˙卷二˙俠女:「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霧露,深以祧續為憂耳。」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不怕等二老歸天後再還宗,或是兼祧兩姓俱可。」詞:祧1 tio ㄊ〡ㄠ〕〔《廣韻》吐彫切,平蕭,透。〕1.祖廟;祠堂。《儀禮‧聘禮》:“主人曰:‘不腆先君之祧。’”《左傳‧襄公九年》:“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 杜預 注:“諸侯以始祖之廟為祧。”2.遠祖廟。《禮記‧祭法》:“遠廟為祧。” 孫希旦 集解:“蓋謂高祖之父、高祖之祖之廟也。謂之遠廟者,言其數遠而將遷也。”3.引申為遷去神主之稱。《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丙子,祧 翼祖皇帝 神主,藏於夾室。”4.引申為更換。 嚴復 《〈法意〉按語》:“若夫 諸邦,雖治制不同,實皆有一國之民,為不祧之內主。”5.承繼為後嗣。 韓愈 《順宗實錄三》:“付爾以承祧之重,勵爾以主鬯之勤。”《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淑女承祧,尤為望外。” 顧炎武 《廟號議》:“ 室之興, 太宗 世宗 中宗 三帝皆不稱宗。是知帝以繫君人之統,宗以表前人之德,是以帝祧而宗不祧,此仁之至,義之盡也。”《中國現在記》第五回:“他家裏是五代單傳,他又是一子三祧的。” 其謂專主唐音者亦有所未盡也。謂先生師真按:韋應物 者似矣;真按:柳宗元 顧何以選三昧集而不及韋、柳?又謂具體右丞似矣,然又何以鈔五言詩不及右丞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137

?是皆未足以盡之也。或曰「讀先生詩當熟史記、漢書」,故以惠氏、金氏、徐氏諸箋說援据極博而尚有補注者;然且又舉司空表聖真按:司空圖 嚴滄浪言詩之旨歸於妙悟;真按:嚴羽 又若不假注釋者。此皆仁智各見,吾惡乎執一處以求之?天社之於山谷也,其錄取精華之義蓋罕有知之者,即以盛君此序所謂山谷精華錄者,愚嘗考之,乃後人偽託之本,而天社原書久佚。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學 且山谷之詩或云由崑體而入也;真按:西崑體-應即此. 真按:杜甫 又或謂其善於使事;又或謂其純用逆筆也。此果皆山谷之精華乎?愚在江西三年,日與學人講求山谷詩法之所以然,第於中得二語曰「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真按:摘要 」尚未知於天社之意有合乎未也,而奚敢直舉所見以序先生詩哉真按:真按:翁方綱與江西鄉試 翁方綱的詩學

138

?願與善學者質之耳。

138

  孔撝約集序真按:翁方綱與孔廣森

凡作序者必於其書有所資證而後序之。真按:翁方綱的文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作文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寫序的特色 真按:翁方綱的作序方法論 予從來不欲以泛贊作題辭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學術立場 吾撝約相與對榻論析非一日矣。真按:况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真按:翁方綱之交友資料 今於其所著述思所以闡其要而補其遺者。說經之條則大戴記、公羊傳其最著也,公羊予所論者皆不能以入此,惟夙所最心切者,小辨以下三篇之目次也。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真按:翁方綱的目錄學 漢志孔

子三朝七篇。師古曰孔子對魯哀公語也。三朝見公,故曰三朝。王應麟曰七篇今在大戴禮,千乘、四代、虞戴德、誥志、小辨、用兵、少閒也。今大戴禮小辨第七十四、用兵第七十五、少第七十六真按:前文作閒!

139

。昔嘗與撝約讀至此,撝約曰此三篇當在文王官人之前,則三朝記七篇相屬矣。此非諸家所云錯簡可比,實大戴篇次之定論,學者所宜知也。真按:翁方綱的目錄學 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撝 約每來吾齋有所劄記,今其手蹟尚有未盡檢出者,若所輯岐鼓凡將篇,久欲勒諸石而未果,今屢檢敝篋,尚未得也。惟讀漢書一條地理志下篇魯國分壄條末:東平、 須昌、壽良皆在濟東屬魯,非宋地也。當考此句。師古亦誤注。撝約曰:此十八字是後人讀漢志者校勘之語,須昌、壽良皆屬東郡,光武叔父名良,故曰壽張,今仍 稱壽良,知是魏以後人所校語誤入正文耳。此於攷訂漢志極有關繫,予已書諸漢書校本矣。真按:翁方綱的史學 舊學相知之語如此有益者,安可不記書此於君集前以資訂證

140

140

  濤音集序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應即此本也.「書名 濤音集 八卷 / (清)王士祿, (清)王士禎輯 館藏地 索書號 處理狀態 OPACMSG 條碼 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 A 839.12 423-033 館內使用 79875 版本項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刊本 稽核項 1 29公分 (線裝) 附註 十行二十字 清乾隆五十七年翁方綱序,湯惟鏡跋 排架號: 檜木櫃53-1 主題 善本 -- 集部 -- 總集類 -- 方域 fsn 顯示相似館藏 清刊本 其他作者 王士祿 1626-1673 王士禎 1634-1711 翁方綱 1733-1818 湯惟鏡 (清) .

濤音集八卷,皆掖縣人詩。蓋西樵教授萊州時,真按:王士祿 阮亭省兄於學舍,真按:王士禛 相與觀海賦詩,因撰次其邑人之作也。往往有兩先生系評云。予訪此書三十年不得見,今按試於萊,始見之。試竣日,亦觀海於蠡勺亭而求所謂亞祿窟室黃門別墅者,則堙廢久矣。漁洋窟室畫松歌,蓋和孫黃門作;所謂江南吳生者,賴此集以傳其姓名,而注漁洋詩者皆失之,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則是集之久不著於世可知也。集內附載漁洋詩,吳生前後凡三見,真按:原文作小注右傍在詩前二字之間.今據以補入. 中以道子襯託耳。真按:不解之處!真按-疑指吳道子. 今所行漁洋詩則刪去中間吳生句,雖視初本若稍薙其蕪,而於層折乃轉未了然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