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四冊第1127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4_復初齋文稿(五)\_001127.jpg 其原稿天頭有眉批云「名佩薌,其集曰雜蚓。」○薌字,愚揣測爾.
34
跋山陰趙孺人胡小霞環梅小住遺草
予每持顧亭林“一書不當兩序”之說,凡集有《序》,而來屬再序者,皆辭不為也。真按:翁方綱的應酬文字 真按:翁方綱對顧炎武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對顧炎武的評價 真按:書不當兩序-日知錄目只作書不當兩序.無一字. 真按:翁方綱與顧炎武 真按:翁方綱不喜應酬 真按:翁方綱嚴肅的一面 真按:翁方綱的作序方法論 蘊齋兄以其鄉趙孺人詩來屬題,真按:林泰交 有陸子象星《序》在焉,真按:陸廷樞 所取《課讀》、《示兒》、《秋夜坐雨》凡三篇,皆合於風人之旨,予無以易之也。真按:翁方綱的詩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品品格風化的內涵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與詩經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經世 爰題此,以應蘊齋之屬,蓋不敢以序自處耳。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七冊第1908頁。
34
跋余少雲遺詩真按: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豈余鵬年哉? 余鵬年-豈此人哉?俟考!
少雲之歿,杳不相知,南北闊阻,失於輓酹。今見此遺詩,江海奇光,衝星抉石,此人渾未死也,須待其全稿來為刪定而存之。真按:翁方綱整理故人遺稿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整理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七冊第1848頁。
34
跋西齋雜著真按:博明-豈此人哉?
此稿在楚帆篋十餘年矣,真按:邵自昌的收藏 楚帆嘗與西齋同官兵曹,每惓念故交,必舉此編,以計日付劂為快。今白山、真按:沈津之誤-疑此乃心齋里籍,以其全文不見白山,而但言心齋故也!廣泰應係旗人名氏,其籍為白山(東北)可能也!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俟考-疑此當係心齋廣泰之里籍也! 心齋給諫與楚帆同直,真按:廣泰-見下文注,應即此人,非紀復亨也! 亟取以梓之。楚帆語予曰:真按:翁方綱與邵自昌 心齋(廣公,名泰)真按:廣泰 真按:原稿作小注也.前有作小注字雙行排印者,此何故改用圓括號也. 兩奉南漕之命,計將俶裝,而亟以表章婦翁遺稿為先務,真按:原稿作藁/藳.下同. 真按:廣泰與博明 楚蓋弁言識之乎真按:真按:國:識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12 總筆畫 19 注音一式 ㄓˋ 1. 記憶、記住。通「誌」。論語˙述而:「默而識之。」文選˙宋玉˙神女賦:「寐而夢之.寤不自識。」 2.標記、記號。通「幟」。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下:「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 ㄕˋ shh(08780) 識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12 總筆畫 19 注音一式 ㄕˋ 1. 見解、見聞。如:「見識」、「遠識」、「才識」、「膽識」。 2.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3.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南史˙卷四˙齊武帝本紀:「我識滅後,身上著夏衣、畫天衣。」 4.知己、朋友。梁書˙卷九˙王茂傳:「茂年數歲,為大父深所異,常謂親識曰:『此吾家之千里駒。』」唐˙劉禹錫˙元日感懷詩:「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5.知道、了解。如:「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6.剛才。通「適」。左傳˙成公十六年:「識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 ㄓˋ jhh(07593) 詞:識1 〔sh ㄕˊ〕 〔《廣韻》賞職切,入職,書。〕 1.知道;瞭解。《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宋 王安石 《送吳顯道》詩之二:“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應識。” 明 歸有光 《〈山齋先生文集〉序》:“故上焉者能識性命之情,其次亦能達於治亂之跡。” 毛澤東 《沁園春‧雪》詞:“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2.認識;識別。《史記‧刺客列傳》:“﹝ 豫讓 ﹞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 韓荊州 。”《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四年》:“ 弘正 初得 師道 首,疑其非真,召 夏侯澄 使識之。”3.賞識。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四:“ 班 進拜流涕,問:‘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見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處。知汝今為明府所識,可為吾陳之,乞免此役。’”《北齊書‧恩幸傳‧韓鳳》:“ 後主 親就眾中牽 鳳 手曰:‘都督看兒來。’因此被識,數喚共戲。”4.知識;見解。《莊子‧山木》:“侗乎其無識,儻乎其怠疑。”《舊唐書‧劉子玄傳》:“史才須有三長,世無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長:謂才也,學也,識也。” 孫犁 《澹定集‧〈文藝評論〉改進要點》:“識自學出,無學而自詡識高,雖充滿教訓口吻,凌厲姿態,其收效亦微。”5.思想意識。《後漢書‧馬融傳論》:“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 李賢 注:“識,性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 阮公 雖淪跡,識密鑒亦洞。”6.知覺。 南朝 梁武帝 《凈業賦》:“觀耳識之愛聲,亦如飛鳥之歸林。”7.相識的朋友;知交。 唐 劉禹錫 《元日感懷》詩:“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宋 蘇軾 《與參寥子書》之二:“平生親識,亦斷往還,理故宜爾。”8.通“ 適 ”。剛才。《左傳‧成公十六年》:“識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九:“識,猶‘適’也。” 識2 〔zh ㄓˋ〕 〔《廣韻》職吏切,去志,章。〕 1.旗幟。後作“幟”。《漢書‧王莽傳下》:“京師聞 青 徐 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 顏師古 注:“識,讀與幟同。”《左傳‧宣公十二年》“前茅慮無” 晉 杜預 注:“或曰時 楚 以茅為旌識。”2.標志;記號。 三國 魏 曹植 《寶刀賦》序:“ 建安 中,家父 魏王 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龍、虎、熊、馬、雀為識。”《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晨出戰,以碧帽為識。” 許地山 《空山靈雨‧別話》:“她笑,但白的被窩中所顯出來的笑容並不是歡樂底標識。”3.做記號,加標記。《周禮‧考工記‧匠人》:“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一路採筍,盈握則置路隅,以識來徑。”《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六年》:“其間有未便于人情、未安于聖心者,莫不朱黃識之,稍或可疑,必加改定,然後頒行。”4.記住。《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孔穎達 疏:“故多記識前代之言,往賢之行,使多聞多見,以畜積己德。” 漢 王充 《論衡‧遭虎》:“ 孔子 曰:‘弟子識諸,苛政暴吏甚於虎也。’”5.記載。《漢書‧匈奴傳上》:“於是 說 教單于左右疏記,以計識其人眾畜牧。” 顏師古 注:“識亦記。”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故 堯 舜 性之也,而見於傳記,則皆有師,其史官識其行事,則皆曰‘若稽古’。” 魯迅 《而已集‧寫在〈勞動問題〉之前》:“ 魯迅 識於 廣州 中山大學。”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五:“案《博古圖》古器俱有款識,款謂陰字,是凹入者;識謂陽字,是凸出者。款在外,識在內……識音熾。”參見“ 款識 ”。7.通“ 職 ”。職掌。《管子‧明法》:“百官識非惠也,刑罰必也。” 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管子》:“識職古同字。《漢脩華嶽碑》、《周禮》‘識方氏’,假識為職,是其證。”8.通“ 職 ”。相愛憐。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通論上》:“有”:“識,通作職。《方言》:‘憐職,愛也。’凡言相愛憐者, 吳 越 之閒謂之憐職。”參見“ 識2有 ”。9.通“ 蘵 ”。草名。《大戴禮記‧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 王聘珍 解詁:“識當為蘵,《爾雅》曰:‘蘵,黃蒢。’ 郭 注云:‘蘵草葉似酸漿,花小而白,中心黃, 江 東以作菹食。’” 異. 疑有誤!-楚蓋二字於原稿不合!「弁言識之乎」上應係「扵」(於)字! ?是日雪後峭寒,真按:國:寒 部首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ㄏㄢˊ 1. 冷。如:「酷寒」、「禦寒」、「飢寒交迫」、「天寒地凍」。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唐˙白居易˙長恨歌:「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2.窮困。如:「貧寒」、「家境清寒」。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傳:「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綈袍以贈之。」 3.卑賤。如:「寒門」、「寒儒」。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4.秋冬寒冷的季節。與「暑」相對。易經˙繫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