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April 17, 2009

11.與女子交合。《周禮‧天官‧女御》:“女御,掌御敘于王之燕寢。”按,御,謂侍寢。《禮記‧月令》:“乃禮天子所御。” 鄭玄 注:“天子所御謂今有娠者。” 孔穎達 疏:“乃禮接天子所御幸有娠之人。” 劉向 《新序‧雜事二》:“罷去後宮不御者,出以妻鰥夫。” 周亮工 《書影》卷二:“雜志中載, 常開平 每出師,夜必御一婦人。”12.宮中女官;侍從;近臣。《國語‧周語上》:“王御不參一族。” 韋昭 注:“御,婦官也。”《國語‧吳語》:“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 韋昭 注:“御,近臣宦豎之屬。”《北史‧后妃傳上‧魏宣武靈皇后胡氏》:“ 文宣 後庭雖有夫人、嬪、御之稱,然未具員數。”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下:“ 至德 中,復幸 華清宮 ,從官嬪御,多非舊人。”《清史稿‧禮志八》:“媵布婿席東旁,御布婦席西旁。”13.泛指婢妾。 韓愈 《扶風郡夫人墓志銘》:“夫人適年若干,入門而媼御皆喜,既饋而公姑交賀。”14.陪侍。《書‧五子之歌》:“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 傳:“御,侍也。”《漢書‧王莽傳下》:“ 親之南郊,鑄作威斗……既成,令司命負之, 出在前,入在御旁。”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書十五》:“此本作‘ 出則在前,入則御旁’,御,侍也,言出則在前,入則侍側也。”15.近旁;旁邊。《詩‧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孔穎達 疏:“於飲酒之時,琴瑟之樂,在於侍御。” 余冠英 注:“御,侍也,在御猶言在側也。”16.指皇帝臨幸至某處。《漢書‧王商傳》:“天子親御前殿,召公卿議。” 韓愈 《論佛骨表》:“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 鳳翔 ,御樓以觀,舁入大內。”17.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 南朝 徐陵《“丹陽上庸路碑”》:“御紙風飛,天章海溢。”參見“ 御旨 ”、“ 御覽 ”。18.彈奏;吹奏。《楚辭‧遠游》:“張《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 韓愈 《鄆州谿堂詩》:“公在 谿堂 ,公御琴瑟。”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上欲遷幸,復登樓置酒,四顧淒愴,乃命奏玉環。玉環者, 睿宗 所御琵琶也。”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下:“歌《涼州》之詞, 貴妃 所制也。上親御玉笛,為之倚曲。”19.謂進呈御覽。《後漢書‧王綱傳》:“書御,京師震悚。”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進御之賦千有餘首,討其源流,信興 而盛 矣。”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天子獄》:“ 龍川 陳亮 ,既以書御 孝宗 ,為大臣所沮,報罷居里。”20.通“ ”。制止;阻止。《左傳‧襄公四年》:“ 匠慶 蒲圃 之檟, 季孫 不御。” 杜預 注:“御,止也。” 陸機 《五等論》:“世治足以敦風,道衰足以御暴。”21.通“ ”。對當;相當。《史記‧匈奴列傳》:“是歲, 兵之出擊 匈奴 者不得言功多少,功不得御。” 張守節 正義:“御,音語,其功不得相御當也。”22.通“ ”。抵禦;抵抗。《史記‧五帝本紀》:“乃流四凶族,遷于四裔,以御螭魅。” 陸機 《辯亡論下》:“彊寇敗績宵遁,喪師太半,分命銳師五千,西御水軍。” 王維 《贈吳宮》詩:“ 長安 客舍熱如煮,無箇茗糜難御暑。”23.姓。 春秋 御鞅 。見《史記‧齊太公世家》。24.同“ ”。 2 y 〡ㄚˋ〕 〔《集韻》魚駕切,去禡,疑。〕 1.迎接。《詩‧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鄭玄 箋:“御,迎也。” 陸德明 釋文:“御,五嫁反。本亦作‘訝’,又作‘迓’。”《穀梁傳‧成公元年》:“ 使禿者御禿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僂者御僂者。” 范宁 注:“御,音迓,迓迎也。” 袁康 《越絕書‧內傳陳成恒》:“ 越王 聞之,除道郊迎至縣,身御 子貢 至舍。”2.向;面向。《書‧顧命》:“太史秉書,由賓階隮,御王冊命。” 孔穎達 疏:“ 鄭玄 云,‘御’猶‘向’也。王此時立正賓階上少東,太史東面於殯西南讀策書,以命王嗣位之事。 雖以‘御’為‘進’,其意當如 言。” 惲敬 《顧命辨上》:“曰命作冊度,曰御王冊命,冊命者,冊 康王 為天子之命。”原注:“御,向也。王, 康王 也。向 康王 宣讀冊命也。”3.逢迎;迎合。《國語‧越語下》:“今 吳王 淫於樂而忘其百姓……聖人不出,忠臣解骨;皆曲相御,莫適相非。”《史記‧汲鄭列傳》:“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 尚書句亦近期頤。揮豪果即斯人否,擬叩經方養玉芝。恭讀乾隆丙寅賜楚民百四十一歲湯雲山詩,真按:原有空三格挪抬. 真按:翁方綱與人瑞 真按:翁方綱看長壽 真按:翁方綱與清高宗 未知即此人否。沈尚書歸愚集中亦有詩也。真按:沈德潛 歸愚亦年近百齡。真按:翁方綱對禁燬的態度-乃重拾禁燬人物. 真按:翁方綱與沈德潛 真按:沈德潛之生卒

相從靖賀問神丹,縹緲雲霞篆勢蟠。我意竇公貽秘簡,

303

欲追後鄭訂春官。真按:鄭玄-同義詞 真按:國無.詞:【後鄭】 鄭玄 的別稱。 鄭玄 注《周禮》,多引 鄭興 鄭眾 父子之說,後人因稱 鄭玄 為“後鄭”, 鄭興 父子為“先鄭”。 靖長官賀水部皆得道不死。竇公年百八十歲時獻樂經,即周官大司樂篇也。

303

   偶為兒子說漁洋詩,附書焦山鼎歌後,非敢云改定也真按:真按:翁方綱的古器物辨偽學-焦山鼎 真按:翁方綱與翁樹崑-應即此人 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的訂補 翁方綱教子

讀書先識字,最古鐘鼎文。真按:翁方綱的古文字學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古文字學 真按:摘要 焦山有古鼎,王朱遞考援。真按:王士禛、朱彝尊 真按:王士禛、朱彝尊與焦山鼎 此鼎贗作耳,何時置祗園真按:詞無.國無.當作祇園: 詞:【祇園】“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梵文的意譯。 印度 佛教聖地之一。相傳 釋迦牟尼 成道後, 憍薩羅國 給孤獨長者 用大量黃金購置 舍衛城 祇陀太子 園地,建築精舍,請 釋迦 說法。 祇陀太子 也奉獻了園內的樹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印度 時, 祇園 已毀。後用為佛寺的代稱。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祇園興板蕩之悲,沙界積淪胥之痛。” 白居易 《題東武丘寺六韻》:“香剎看非遠,祇園入始深。” 王闓運 《衡州西禪寺碑》:“遊則王國,還則祇園。” 【祇園精舍】亦作“祇洹精舍”。 1.“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 印度 佛教聖地之一。 法顯 《佛國記》:“池流清淨,林木尚茂,眾華異色,蔚然可觀,即所謂 祇洹精舍 也。” 北周 庾信 《五張寺經藏碑》“ 舍衛 之國,祇洹之園” 倪璠 注引《浮屠經》:“ 臨兒國王 隱屠太子 ,父曰 屠頭邪 ,母曰 莫邪屠 ,生處名 祇洹精舍 ,在 舍衛國 南四里。”2.泛指修行精舍。《宋書‧范泰傳》:“暮年事佛甚精,於宅西立祇洹精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林寺》:“中有禪房一所,內置祇洹精舍,形製雖小,巧構難比。”參見“ 祇園 ”。 ○此謂僧寺也. 真按:翁方綱的古器物辨偽學-焦山鼎 篆文既久蝕,摹形乖字原。無專與世惠真按:詞無.國無. 等是無稽言。程君摹印手,穆倩。真按:程邃 然否追胚渾。呂薛圖具在,真按:呂大臨、薛尚功 何至迷夏殷。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參考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目錄學與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古器物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古器物考證學方法論 滋陽亦繪圖,如見雲紋。真按:國:雷  部首 雨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ㄌㄟˊ 1. 大氣放電時,激盪空氣所發出的巨響。如:「春雷」、「打雷」。 2.武器名。一種爆炸性的火器。如:「水雷」、「地雷」、「魚雷」、「掃雷」。 3.姓。如漢代有雷義。 4. 比喻聲音很大。楚辭˙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5.比喻迅捷。唐˙柳宗元˙晉問:「千里雷馳,重馬輕車。」 詞:雷1 lI ㄌㄟˊ〕 〔《廣韻》魯回切,平灰,來。〕 1.雲層放電時發出的響聲。《詩‧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陽。”《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淮南子‧原道訓》:“電以為鞭策,雷以為車輪。” 前蜀 韋莊 《喜遷鶯》詞:“鳳銜金牓出雲來,平地一聲雷。” 丁玲 《水》二:“飛速的伸長腳的水,在夜晚看不清顏色,成了不見底的黑色的巨流,響雷樣的吼聲,凶猛的沖了來。”2.如雷般震響、傳播。語出《孟子‧萬章下》“公侯皆方百里” 趙岐 注:“諸侯方百里,像雷震也。” 李白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序》:“王者立國君人,聚散六合,咸土以百里,雷其威聲。”3.宏大如雷的聲音。 李白 《蜀道難》詩:“飛湍瀑流爭喧豗,砅崖轉石萬壑雷。” 李覯 《麻姑山賦》:“鳴泉百雷,躍下雲窟。”4.大聲的呵斥。 老舍 《女店員》第一幕:“現在我回家一說考上了女售貨員,去站櫃臺,要不挨一通兒雷才怪。”5.軍事上用的爆炸武器。如:地雷,水雷。6.通“ ”。古酒器名。《隸釋‧漢魯相韓敕造孔宙禮器碑》:“君於是造立禮器……雷、洗、觴、觚。”7. 代諸侯國名。見《史記‧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8.姓。 雷被 。見《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 2 lI ㄌㄟˋ〕 〔《集韻》盧對切,去隊,來。〕 1.通“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梁鉅鹿公主歌辭》:“官家出遊雷大鼓,細乘犢車開後戶。”參見“ 2 ”。2.通“ ”。古時作戰用以擊敵之石塊。《周禮‧秋官‧職金》:“凡國有大故而用金石。” 鄭玄 注:“用金石者作槍、雷、椎、槨之屬。” 真按:上雨下回-的異體. 眇彼西樵詩,真按:王士祿與焦山鼎-應即此人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