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March 28, 2008

161

以上論國書真按:原倒作國論書,已有手批改者,核之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面148(原書頁1-134)是也!徑改!

11廣韻五卷  宗陳彭年等修定

 按:此書依內府所藏清張士俊刊本繕錄。據宋刊本、元麻沙本、明監本及清曹寅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三年二月,與文淵閣全書不同。

12集韻十卷  宋丁度等修定

 按:此書依江蘇巡撫薩載所上清曹寅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一年四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3古今韻會擧要三○卷韻母一卷 真按:古今韻會舉要 元黃公紹撰 態忠擧要

 按:此書依浙江巡撫三寶所上元余謙刊本繕錄,據元陳棠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七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4御定音韻闡微十八卷韻譜一卷 清康熙五十四年御定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三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以上韻學

15欽定同文韻統六卷  清乾隆十五年欽定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七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以上論譯音

162

案 古者八歲入小學。習六甲四方與書數之藝。成童而授之經。迨其成也。知類通達。靡所 不晰。蓋小學之重如此。故列朝史志。皆特立一門。若爾雅之津涉九流。博識名物。後儒仿述。咸稱雅瞻。而字訓則形聲解詁之微。音韻則清濁高下之辨。皆日用所 必資者。至於方言譯語。窮遐極遠。罔不該貫。尤足以彰治化之盛。為學者明體達用之助。今並次於篇。至朱子所編小學書。別入儒家。算術諸書。別入數術家。而 焦竑所附。近世蒙書者。則盡刪之。經術之重。不敢不慎云爾。

  總校官少詹事陸費墀恭編

史部

 自第三千五百七十七卷,至第一萬一百十一卷。凡十二門,計七十種。

   案春秋編年之史也。尚書紀事之史也。而皆尊之為經。錄史乘者。斷自漢始。班馬而 下。其體不一。或以紀傳表志。括一朝之典。或分年以纂錄。或因天時以布令。或以詳山川郡邑。或以紀朝廷詔令。或以載法制令式。或別體以繫古事。或隨事以綜 舊聞。而凡史家之論斷。羣籍之簿錄。因而類之。以備參考。總而稱之曰史。自四部以來。皆在乙部。承學之土。衷於經。所以明義理。定指趣。博於史。所以擴見 聞。充器識。善乎。宋儒真德秀之言曰。學者本之以經。參之以史。所以明體而達諸用也。謹分類編如左。

  正史類

 1史記一百三○卷序一卷目錄一卷補史記一卷論例一卷  漢司馬遷撰 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163

張守節正義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宋元刊本、明南北雍本及王鏊、毛諸本校對。真按:晋 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2前漢書一二○卷敘例一卷目錄一卷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宋刊本、元白巴圖(舊作伯都今改)本,明南北雍本及凌稚隆、毛晉諸本校對。

  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3.後漢書一百三十卷目錄一卷  宋范蔚宗撰 真按:范曄-避康熙玄燁諱故也! 唐李賢注 劉昭補志並注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宋刊本、明南北雍木、毛汲古閣本校對。真按:晋 提要作於四十一半四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4三國志六十五卷  陳壽撰 真按:晋 宋裴松之注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校對真按:當作毛晉汲古閣本校對! 提要作於四○年十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5晉書一百三○卷目錄一卷音義一卷  唐太宗御撰 何超音義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元刊本、明南北雍本、周若年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6.宋書一百卷  梁沈約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二月,與文淵閣提要同。

7.南齊書五十九卷  梁蕭子顯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十月,與文淵閣提要不同

164

真按:標點有誤!

8梁書五十六卷  唐姚思廉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補宋刊本,南北雍本及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十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9陳書三十六卷  唐姚思廉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五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0魏書一百三○卷目錄一卷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11北齊書五○卷  唐李百藥撰

 按:此書依內府刋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五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2周書五○卷  唐令狐德棻撰

 按:此書依內府刋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三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13隋書八十五卷  唐魏徵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宋刊本、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十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4南史八○卷目錄一卷  唐李延壽真按:原訛作李壽,徑改!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面155,原書頁1-141正作李延壽!

165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元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5北史一百卷目錄一卷  唐李延壽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年十二月,與文淵閣全書同。

16舊唐書二百十四卷目錄一卷  後晉劉昫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聞人銓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五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17唐書二百四十八卷目錄一卷釋音二十五卷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 董衝釋音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宋杭州刊本及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二年元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8舊五代史一百五○卷目錄一卷  宋薛居正等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永樂大典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九年十一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19五代史七十四卷  宋歐陽修撰 徐無黨注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毛晉汲古閣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20宋史四百五十六卷目錄三卷  元托克托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21遼史一百十六卷目錄一卷  元托克托撰

166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南北雍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九年十一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22金史一百三十五卷目錄一卷  元托克托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依明南北雍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九年十一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23元史二百十卷目錄二卷  明宋濂等撰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依明南北雍本校對。提要作於五十五年十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24明史三百三十二卷目錄四卷  清聖祖敕纂 世宗釐定 高宗筆削而成。真批:由此二字可知絕非當時筆也!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無提要。與文淵閣全書內容略有不同。

  案漢司馬遷作史記。班固因之作漢書。而紀傳表志之體。千古莫能易也。漢書藝文志不 立史部。附列于春秋家。迨隋書經籍志。首標正史一門。良以述作異體。未可因循前乘。故自有隋志而累代以來。皆相遵法。昔人論史才之難見。於袁山松。劉知幾 之論者詳矣。顧以時代迭運。文質異宜。雖作者如林。不無優劣。而流觀運會。取古證今。苟可以考一代之興衰。存百世之鑒戒者。金匱石室焉可也。必謂龍門以降 無史才。豈篤論戰。謹依其世次。敘錄以備正史。真按:斷句不當!-當予連讀!或謹依其世次敘錄。以備正史。

編年類

1前漢紀三○卷  漢荀悅撰

 按:此書依江蘇巡撫薩載所上明黃姬水刊本繕錄。據清蔣國祥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五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2.後漢紀三○卷  晉袁宏撰

 按:此書依江蘇巡撫薩載所上明黃姬水刊本繕錄。據清蔣國祥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年五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167

3.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目錄一卷  宋司馬光撰 元胡三省音注

 按:此書依侍讀學士陸錫熊所上明陳仁錫刊本繕錄。據元刊王槃本、臨海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4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十八卷擧要三卷卷首一卷 元金履祥撰 清康熙四十六年御批刊布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內府本,陳仁錫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三年四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5.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八十二卷  宋朱熹撰 劉友益書法 元汪克寬考異 王幼學集覽 徐昭文考證明陳濟集覽正誤 真按:斷句不當!-陳濟集覽正誤當如前空一格.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158面(頁1-144 馮智舒質實 黃仲昭彙集 清聖祖御批刊行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內府本、陳仁錫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三年四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6御批續通鑑綱目二十八卷 真按:原訛作御批通鑑綱目,徑改!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面1581-144)不誤!  明成化中史臣纂輯 清聖祖批論刊行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明內府本、陳仁錫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九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7.御定綱目三編四○卷  清乾隆四年御定編纂 三十九年增修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九年十一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8.御批通鑑輯覽一百十六卷目錄一卷  清乾隆三十二年御纂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九年十一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案晁公武有言。諭一人之事。編年不如紀傳。論一時之事。紀傳不如編年。此史家著述。二者所由並重也。荀悅、袁宏之作。一程春秋真按:原文如此(1-145 159面),則程猶準也. 編年之體。於是乎始。洎乎涑水紫陽。執義益閎。所謂統羣哲之歸趣

168

。總百代之雄詞者。洵乎無愧已。逮我皇上。輯覽之作。褒貶予奪。一本大公。尤足以纘媲麟經。圭臬羣史。綜而紀之。彬彬乎大慵矣。他若稽古大事。長編擧要諸書。或意存挈要。或務在博綜。皆別著於全書之錄。茲不具列云。

  時令類

1御定月令輯要二十四卷圖說一卷  清康熙五十四年御定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年十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案因天之時。布農之正。王者之大經也。夏小正月令諸書。所以著施斂出藏之節。與夫種植攝養之道。蓋利用厚生之一瑞。寧惟是。流連光景而已哉。真按:斷句不當!-當予連讀!惟是者,只是也. 焦竑從中興館閣之例。特立時令一條。其意良是。顧乃雜出歲華紀麗等書。是夸博而反陋矣。茲獨恭載聖製輯要一書。而四民千金以來諸著述。真按:原(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 1-145 159面)如此.蓋四民、千金二書名省也. 火之於曜靈。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爝】火-17-21 注音一式 ㄐㄩㄝˊ 解釋 1.小火﹑火把。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猶一爝之火,雖未能溫一室,不宜復增其寒矣。2.照耀。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湯得伊尹,祓之於廟,爝以爟火,釁以犧猳。 無敢爭光已。

  地理類

1山海經十八卷  晉郭璞撰

 按:此書依內府所藏明吳中珩刊本繕錄。據元刊本、明黃省曾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七月,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真按:當作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2.水經注四○卷  魏酈道元注

 按:此書依武英殿聚珍本繕錄。據明永樂大典本、朱謀■真按:原訛作朱謀愇,據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 160 1-146徑改!原文乃从土韋. 黃省曾諸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二年五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同

169

3.春明夢餘錄七十卷  清孫承澤撰 清乾隆四年刪定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據孫承澤原本校對。提要作於四十一年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4欽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  清乾隆二十八年欽定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年十二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5皇清職貢圖九卷  清乾隆十六年敕傅恆等編繪

 按:此書依內府圖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二年十一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案周官別山川。達道路。辨封域。條物產。要土會真按:原訛士會,據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160面頁1-146徑改! 六卿分掌之。而總於冢宰。周末迨漢。壤制更革。劉向始略言其分域。丞相張禹使屬朱貢。條其風俗。而宣究之。後世地志之書。斯其權輿乎。夫考山澤之夷險。臚關梁之津要。憑覽古今。綜核民物。使萬里之遠。聚米運掌真按:原文(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161面頁1-147)如此. 真按:國無!待查!詞:【聚米】1.《後漢書‧馬援傳》:“ 因說 隗囂 將帥有土崩之埶,兵進有必破之狀。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後因以“聚米”比喻指劃形勢,運籌決策。 北周 庾信 《太子少保豆盧公神道碑》:“城壘畫地,山林聚米。” 劉知幾 《史通‧點煩》:“是以聚米為谷,賊虜之虛實可知;畫地成圖,山川之形勢易悉。” 陳瑚 《李映碧廷尉遺地圖》詩:“入 無復 蕭丞相 ,聚米空思 馬伏波 。” 錢謙益 《<佟氏幽憤錄>序》:“時 佟公 為諸生與同舍 楊生 崑仁 籌邊料敵,畫灰聚米,慨然有掃犁之志。”2.米堆。形容矮小。 王嘉 《拾遺記‧高辛》:“登月館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帶者矣。”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北臨 恒碣 ,猶如聚米;南望 荊衡 ,纔同覆簣。”教育部國語辭典【聚米為山】 注音一式 ㄐㄩˋ ㄇ|ˇ ㄨㄟˊ ㄕㄢ 解釋: 漢光武帝親征隗囂,馬援用米堆成山谷的形勢,為帝講解進軍的策略。約似今日的沙盤演練。見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後用以指分析軍事形勢,運籌帷幄。詞:【畫沙聚米】在沙上畫地圖,聚米為山谷,指畫軍事形勢,運籌決策。 魏源 《聖武記》卷十二:“至剿捕內地教匪,州縣櫛地,尤當畫沙聚米。” 鄭觀應 《盛世危言‧游歷》:“一旦有事,則舉國之人,胸有成竹,不難駕輕就熟,乘勝長驅,道里關山,畫沙聚米。”參見“ 聚米 ”。 此豈夸博鮮要者比哉真按:豈原訛作其,據原文(001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161面頁1-147)徑改. 矧若同文。覃於絕域。職貢環於萬國。鴻謨鉅製。炳耀疇曩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疇曩】 注音一式 ㄔㄡˊ ㄋㄤˇ 解釋:往日。文選˙盧諶˙贈劉琨詩:借曰如昨,忽為疇曩。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是又珥筆小臣所編摩而欣幸者已。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珥筆】 注音一式 ㄦˇ ㄅ|ˇ 解釋:插筆於冠側,以備記事。文選˙曹植˙求通親親表:安宅京室,執鞭珥筆,出從華蓋,入侍輦轂。

詔令類

1太祖高皇帝聖訓四卷  清康熙二十五年編輯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二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2太宗皇帝聖訓四卷  清世祖修纂 康熙二十六年編輯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二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3.世祖章皇帝聖訓六卷  清康熙二十六年編輯

170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二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4聖祖仁皇帝聖訓六○卷  清雍正九年纂輯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二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5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一卷  清雍正八年彙輯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三年元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6.聖諭廣訓一卷  清世宗闡繹聖祖聖諭十六條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二年十一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7.世宗憲皇帝聖訓三十六卷  清乾隆五年纂輯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二年九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8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  清雍正七年編輯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一年十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案易曰君子以申命行事。又曰渙汗其大號。書曰文命敷於四海。大矣哉。令之為用也。 夫端拱黼扆。響達四表。一言而天下應之。一令而萬世守之。所謂志以成道。言以宣志。其重尤不與他文等。自來史家編錄。並與法律同條。罔所區別。今依陳振孫 書錄解題例。專為一門。用以識列聖貽謨。比隆典誥。非獨以彰法令而已也。

法制類

1欽定大清會典一百卷目錄一卷  清乾隆二十九年御定

 按:此書依內府刊本繕錄。提要作於四十四年三月,與文淵閣全書提要不同。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