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是先生給我寫的幾幅字,最近一幅是他在我點到龍江小區的房子後用洒金紙寫的:“秋菊有佳色;夏雲多奇峰。”我要將其精心裝裱,真按:怪辭-大概是大陸用法吧. 並掛在我的新居。有位前輩曾將程先生比喻成一條河。這條河穿過了峽谷、險灘、暗礁、平原,最終流入了華夏文明之海。先生的音容笑貌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鼓勵我們前進。
12
談談寫讀書筆記
常言“不動筆墨不讀書”,動筆墨就是指寫讀書筆記。學者們把寫讀書筆記當作讀書 治學的基本功,不少有名的學術著作,實際上就是讀書筆記,例如顧炎武的《日知錄》、錢鍾書的《管錐篇》。梁啟超在《治國學雜話》中說:“我們讀一部名著看 見他徵引那麼繁博,分析那麼細密,動輒伸著舌頭說道:這個人不知有多大記憶力,記得許多東西,這是他的特別天才,我們不能學步了。其實哪裡有這回事,好記 性的人,不見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較的倒是記性不甚好。你所看見者是他發表出來的成果,不知他這成果原是從銖積寸累,困知勉行得來。大凡一個大學者 平日用功,總是有無數小冊子或單紙片,讀者看見一段資料覺得其有用者立刻抄下,真按:疑有誤! 短 的抄全文,長的摘要,記書名、卷數、葉數,資料漸漸積累得豐富,再用眼光來整理分析,他便成一篇名著。想看這種痕跡,趙甌北的《廿二史札記》、陳蘭甫的 《東塾讀書記》最容易看出來。這種工作笨是笨極了,苦是苦極了,但真正做學問的人總離不了這條路。”陳蘭甫在《東塾讀書記序》中談到了他寫讀書筆記的情 況:“澧性好讀書,于天下事惟知此而已。讀書有所得則記之,有所論則記之。積久成編,其有益于天下之讀書者乎?不得而知也。敬慕亭林先生《日知錄》,然此 所記惟讀書一事,不敢竊比也。真按:陳澧與顧炎武 ……東塾者,吾家東偏有一書塾,澧數十年讀書處也。”真按:陳澧的讀書方法
那麼,怎樣寫讀書筆記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抄錄原文。真按:讀書方法-知愚為何熱衷于做全文資料庫了吧! 清王筠《教童子法》說:“每讀一書,遇意所喜好,即札錄之。
13
”清龍啟瑞在《經籍舉要》中也說: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愚 謂今日諸生,讀史必須手邊置一札記,隨其所得,分類記之。記古人之嘉言懿行,則足以檢束其身心;記古人之善政良謀,則足以增長其學識;以至名物象數、片語 單詞,無非有益于學問文章之事。當時記錄一過,較之隨手翻閱,自當久而不忘,且偶爾憶及與蓄疑思問,其檢查亦自易易。”還有一種方法是寫讀書的心得體會。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七于《呂氏讀書記》條下云:“呂祖謙撰乾道癸巳、淳熙乙未家居日閱之書,隨意手筆,或數字或全篇,蓋偶有所感發,或以備遺忘 者。”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自序》說:“清人文集夥矣,以舜徽之陋,所得寓目者,才一千一百餘家。……顧每集讀畢,輒好作者行事,記書中之要旨,究其論證 之得失,核其學識之淺深,各為敘錄一篇。”作者將所寫筆記加以整理就成了《清人文集別錄》這部力作。
讀書筆記寫在哪兒呢?有的乾脆將讀書筆記就寫在所讀的書上,稱為加批或題識。真批:愚之貼在部落格上文本者即此! 近代學者王國維就愛用這種方法,趙萬里還專門編了一個《王靜安先生手校手批書目》。真按:趙萬里與王國維 真按:王國維的讀書方法 趙 萬里在該書目的識語中說:“靜安先生逝世後,里與其公子等整理遺書,共檢得先生手校手批書一百九十餘種,錄目如右,實皆先生畢生精力之所在也。蓋先生之治 一學,必先有一步預備工夫。……遇一佳槧,必移錄其佳處或異同于先生自藏本上。間有心得,則必識于書之眉端。自宣統初元以迄于今,二十年間,無或間斷。” 李銳在《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一書中談道:“在一本共約十萬字的書上,寫著一萬二千一百餘字的批語,而且全書逐字、逐句都被墨筆加以圈、點、單杠、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杠】木-3-7 注音一式 ㄍㄤ 解釋 1.旗竿。集韻˙平聲˙江韻:杠,旌旗干。儀禮˙士喪禮:竹杠長三尺,置于 宇西階上。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牛羊滿田野,解旆束空杠。 2小橋。文選˙左思˙魏都賦:石杠飛梁,出控漳渠。李善˙注引郭璞曰:石 杠謂石橋。ㄍㄤˋ gng(04107)教育部國語辭典【杠】木-3-7 注音一式 ㄍㄤˋ 解釋: 同槓。ㄍㄤgng(04090) 雙杠、三角、叉等等符號,這在讀書史上,也是一件珍聞。這件事,便發生在毛澤東同志讀過的《倫理學原理》這本書上。”“這本《倫理學原理》上的批語,是用工整的楷字寫在書的天地空白以及行與行間;小字如七號鉛字,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在書上加批,真按:毛澤東的讀書方法 往往能形成新的學術著作
14
。 范希曾《書目答問補正‧跋》談到《書目答問》“成於光緒二年,後此五十年新著新雕未及收入,亦時有小小訛失。某案頭初置此書一部,輒就知見隨手以硃筆補注 眉上。積久,上下眉無隙地,更置一部注之,如是者兩三部……乙卯閑居,遂取數部審擇迻錄,合為一帙,成《補正》五卷”。有的則將讀書筆記寫在本子上,如祁 承■《澹生堂藏書約‧讀書訓》稱:“葉廷珪為兒時,便知嗜書,自入仕四十餘年,未嘗一日釋卷。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借無不讀,讀無不終篇而後止。嘗恨無 貲,不能傳寫,閑作數十大冊,擇其可用者錄之,名《海錄》。”大家都知道列寧讀書也愛用筆記本,既摘抄,又加評論。有些學者如楊樹達、汪辟疆的日記實際上 也是讀書筆記。還有的將讀書筆記寫在卡片上。《金史‧元好問傳》說元好問:“構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遺言往行,採摭所聞,有所 得,輒以寸紙細字,為紀錄,至百餘萬言。”因為卡片調動自如,所以頗受現代學者歡迎。例如魯迅為了輯錄《古小說鉤沉》,不厭其煩地將唐以前的小說逸文抄錄 在一些零零星星的紙條上面。魯迅親手抄錄的這種紙條,多達數千張。徐中玉在《我怎麼會搞起文藝理論來的》一文中談到他1940年在粵北一間陰暗潮濕的小屋裡“孜孜兀兀,手不停抄,積下了上萬張卡片,完成了三十萬字的一篇論文”,並說他四十多年來,斷斷續續手抄材料總有兩三千萬字。這三種方式可兼而用之。
寫讀書筆記,無論是摘抄,還是寫讀書心得體會時的引文都必須注明出處。周祖謨《談治學的方法》一文中指出:“隨手札記……書名、卷次、頁數一定要同時記下來,以後用時可以核對原文。”讀書筆記積累多了,還應當分類編目錄或做索引,以便檢索。真批:既圴為便檢索,則毋如愚今之薄技也.故特樂乎此.
15
走進文獻學
談談古籍目錄
清代學者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 途,方能得其門而人。”又說:“凡讀書最切要者,目錄之學。目錄明,方可讀書;不明,終是亂讀。”現代著名學者余嘉錫,在《四庫提要辨證敘錄》中談到他從 小就酷愛讀書,但不知學習方法,後來讀到張之洞《輏軒語》中的一段話:真按:當作輶軒語! “今 為諸生指一良師,將《四庫全書提要》讀一過,即略知學問門徑矣。”不禁雀躍曰:“天下果有是書耶!”他便日求購讀,終於在十七歲那年獲得一部,於是大喜, 日夜讀之不厭,有疑問就進行考證,並寫了二十餘冊讀書筆記,完成了《四庫提要辨證》這部八十萬字巨著。作者深有體會地說:“余之略知學問門徑,實受《提 要》之賜。”為什麼學者們如此強調目錄呢?就因為它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
首先,目錄是解決不斷增長著的文獻與人們對它的特定需要之間矛盾的產物。如果不利用目錄,讀者就很難找到自己所要的書
16
,唐代目錄學家毌煚在《古今書錄》序中說:真按:毋煚-毌一作毋字! 如 果不編目錄,“則先賢遺事,有卒代而不聞;大國經書,遂終年而空泯。使學者孤舟泳海,弱羽憑天……不亦勞乎!不亦弊乎!”事實正是這樣,例如現在有許多同 志到北京、南京查閱地方志,其實只要翻一下《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就會發現他們所要找的方志,絕大部分他們本地或附近的圖書館都有。那些東北、西北、西 南的同志不遠千里去找一部本地已有的地方志,你說要跑多少冤枉路。
其次,我國目錄有個優良傳統,就是通過對圖書進行科學分類來進行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使讀者能即類求書,因書究學。章學誠《校讎通義》專門談了這個問題,他說:“古人著錄,不徒為甲乙部次計;如徒為甲乙部次計,則一掌故令史足矣,何用父子世業,閱年二紀,僅乃卒業乎?真按:此余嘉錫已摘其謬矣! 蓋 部次條別,申明大道,敘列九流百世之學,使之繩貫珠聯,無少缺逸,欲人即類求書、因書究學。”就拿《四庫全書總目》來說吧,你對史評感興趣,你可以在史部 史評類找到有關著作;你對詩文評感興趣,你會在集部詩文評類找到有關著作。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出現了許許多多專科目錄。你研究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則 有孫楷第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你研究中國古代文言小說,則有袁行霈、侯忠義的《中國文言小說書目》。
此外,我國目錄還有一個優點是多有提要。提要一般評介書的作者和內容,有的還要 介紹書的整理情況。這對讀者當然有參考價值,所以清江藩《師鄭堂集》說:“目錄者,本以定其書之優劣,開後學之先路,使人人知其書可讀,則為學易而功且速 矣。吾故嘗語人曰:目錄之學,讀書入門之學也。”特別是一些推薦書目還專門介紹了讀書的步驟和方法。比如我們讀《說文解字》。清人研究《說文》成就很大, 有所謂《說文》四大家。在這些研究著作中,哪一種是最基本的,初學又應先讀哪一種呢?汪辟疆《讀書舉要》告訴我們: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最精詳,應看作研 究《說文》的基本著作
17
。 他如桂馥《說文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等各有獨到之處,可供參考。而對於初學者,先讀王筠《說文句讀》、《文字蒙求》比較易於 入門。目錄有時還會為我們指出哪些本子好,哪些本子不好。例如張之洞的《書目答問》,有關《十三經注疏》列舉了“乾隆四年武英殿刻附考證本、同治十年廣州 書局覆刻殿本、阮元原刻附校勘記本、明北監本、明毛晉汲古閣本”。並指出:“阮本最于學者有益,凡有關校勘處旁有一圈,依圈檢之,精妙全在於此。真批:今愚所藏新文豐縮影印本于圈處並未必對應有校勘記也.殆原刻亦有失之!此張氏所略,或所失察耶? 四川書坊翻刻阮本訛謬太多,不可讀,且削去其圈,尤謬。明監、汲古本不善。”
讀書離不開目錄,從事科學研究當然也離不開目錄。因為科學研究總是在前人的基礎 上繼續朝前邁進的,在自己所要研究的領域裡,前人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果,一定要心中有數,否則會鬧出第二次發現新大陸的笑話。為了避免這樣的笑話,同時也為 了給自己的研究工作尋找線索,就必須查閱有關的目錄和索引。
所以余嘉錫在《目錄學發微》中指出:“目錄之學為讀書引導之資,凡承學之士,皆不可不涉其藩籬。”
18
談談古籍版本
據明代陸深《金臺紀聞》記載,明初南京有位醫生替病人看病,一天有位病人拿著藥 方走了,他匆匆追出門囑咐道:“煎藥時要放一塊錫作藥引。”名醫戴原禮在旁聽了感到很奇怪:藥引為什麼用錫?便上前請教,才發現那位醫生所據的醫書, “錫”字刻錯了,應當是“餳”,也即糖。那位醫生不察,遂開錯了方子。醫生不注意版本會貽誤病人,其他人不注意版本也會鬧出笑話。宋代朱彧《萍州可談》說 北宋哲宗元祐年間(1086-1094), 杭州府學有位教授姚祐先生,有次考學生《易經》,題目是:“乾為金,坤又為金,何也?”學生們都無從下手,因為《易經》的原文是“乾為金,坤為釜”。有個 學生拿著監本《易經》上前說:“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監本則‘坤為釜’也。”姚祐一對照,果然是自己所用的麻沙本刻錯了,顯得十分尷尬。這兩則故事告訴 我們:讀書不能不注意版本。
什麼是版本呢?著名版本學家顧廷龍在《版本學與圖書館》一文中指出:“版本的含 義實為一種書的各種不同的本子,古今中外的圖書,普遍存在這種現象。”造成版本差異的原因很多,余嘉錫在《目錄學發微》中說:“蓋書籍由竹木而帛而紙,由 簡篇而卷而冊,而手抄,而刻版,而活字,其經過不知其若干歲,繕校不知其幾何人,有出於通儒者,有出於俗士者。於是有斷爛而部不完,有脫誤而字不同,有增 補而書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此外,因編輯、傳抄、刻版、排版、裝訂,乃至閱讀時加批加點,都會產生不同的本子。
19
既然一種書可能有好幾種不同的本子,我們讀書時當然應當盡量選擇好的。歐陽修《六一詩話》講過一個故事:“陳公(從易)時偶得杜集舊本,文多脫誤,至 《送蔡都尉詩》云:‘身輕一鳥’,其下脫一字。陳公因與數客各用一字補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後得一善本,乃是 ‘身輕一鳥過’。陳公嘆服,以為雖一字,諸君亦不能到也。”這則詩話雖然旨在讚美杜詩用字之妙,但同時也說明了讀書宜求善本。
所謂善本,角度不同,標準也可能不一樣。從讀書治學的角度看,所謂善本就是接近作者原稿的書。張之洞《輏軒語》指出:真按:輶軒語-本書輶似都訛作輏了! 真按:輶軒語-輏字誤也! “善 本之義有三:一、足本(無缺卷,未刪削);二、精本(精校、精注);三、舊本(舊刻、舊鈔)。”首先是足本,不完整就不能反映原作的全貌,當然也就談不上 接近原稿了。商務印書館出的《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之所以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就在於編者做了許多艱苦細緻的工作,補足了缺卷缺頁。顧廷龍在《版 本學與圖書館》一文中說:“近人張元濟輯印《四部叢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盡力搜求舊本以求校正今本,有很多新的發現。例如《四部叢刊》續編中《愧郯 錄》各本都缺十葉,後得祁氏澹生堂鈔本半部,其中就有此十葉,得以彌補了向來的缺憾。”其次是精本,精校的目的是使書接近原貌,精注的目的是使讀者更好地 認識書的原貌。所以張之洞《輏軒語》指出:“善本非紙白版新之謂,謂其為前輩通人用古刻數本,精校細勘付刊,不訛不闕之本也。此有一簡易之法,初學購書, 但看序跋,是本朝校刻,卷尾附有《校勘記》,而密行細字,寫刻精工者即佳。”第三是舊本,因為舊本在時間上距離原書較近,一般會更接近原貌些。近人陳乃乾 《與胡樸安書》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說:“嘗謂古書多一次翻刻,必多一誤。出于無心者,‘魯’變為‘魚’,‘亥’變為‘豕’,其誤尚可尋繹。若出於通人 臆改,則原本盡失。宋、元、明初諸刻,不能無誤字。然藏書家爭購之,非愛古董也
20
,以其誤字皆出於無心,或可尋繹而辨之,且為後世所刻之祖本也。校勘古書,當先求其真,不可專以通順為貴。古人真本,我不得而見之矣;而求其近于真者,則舊刻尚矣。”
從書的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看,古本就是善本;但對讀書治學來講,古本就未必都是 善本。清郭麐《靈芬館詩話》談道:“書貴善本,可以是正謬誤,然亦有古未必是,而今未必非者。《文選》謝靈運《游赤石》詩:‘終然謝先伐’,用直木先伐之 義。宋本作‘天伐’為無解矣。曹子建《箜篌引》:‘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生存’、‘零落’偶字也,宋本作‘生在’,疑誤。”這些例子說明舊本未必都 是好的本子,而新本經過精校精注倒可能超過舊本。我們讀書應選擇善本,而不要一味迷信古本。
讀古書要注意版本,讀現代書也要注意版本。例如姚名達的《中國目錄學史》,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1957年重印。該書在重印前由王重民校閱過,王重民在重印本的《後記》中談到他一共修正了一百零六處,另外還改正了標點斷句二十九處,並且對六個問題提供了一些新資料。顯然,我們讀姚名達的《中國目錄學史》最好採用1957年重印本。
張之洞《書目答問略例》說:“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反之,讀書注意選擇版本,則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