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又考米元暉題跋,真按:米友仁與米芾 有云“先臣芾元祐末權潤州州學教授”,真按:米芾之仕履 合之焦山《瘞鶴銘》側米老題名,在元祐辛未孟夏,筆勢與此詩亦極相似,是此詩書於元祐末年,米老年四十許時,是其中年縱筆時也。真按:翁方綱對米芾作品的編年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方法論-以帖證帖-不同帖間的對證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九卷第7頁。
跋葛叔忱帖(米元章書自臨本)
右《葛叔忱帖》,十一行九十六字,南宮九帖之第二段。全文載張青父《真跡日錄》,後有米友仁、祝允 明、都穆、董其昌四跋,今惟董跋在。此卷後紙上有“紹興府印”、“建炎浙東安撫使之印”、“建炎兩浙東路都總管司之印”、“建炎重鑄越州管內觀察使印”, 凡四印。青父錄其三,而“重鑄”誤為“重鈎”。後有《趙秋谷跋》并題簽。真按:趙執信與米芾書法 真按:標點不當-後有趙秋谷跋并題簽。 乾隆甲午三月二日,從張晴谿同年轉假觀,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張模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閱-輾轉借閱 并假方于魯墨臨此記後。真按:翁方綱的文房四寶 真按:翁方綱所用墨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東西 真按:翁方綱摹的工夫 真按:翁方綱臨摹米芾的書法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一冊第16頁。
313
跋宋高宗手敕卷
“諳委”二字,宋人官文書語。諳委者,諳悉也。真按:宋代官話 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 言 與之熟諳耳。此敕是岳珂所編《高宗宸翰》,紹興十一年援淮西一十五詔之第九敕也。珂云:“十九日戊子,先臣出師之奏始至,賜御札嘉嘆,且申述初奏會兵破敵 之意者也。”前有十七日未時一敕,云:“得卿奏,欲躬親前去蘄黃,相度形勢利害,若得卿出蘄黃,徑擣壽春,與韓世忠、張俊相應,大事何患不濟!中興基業, 在此一舉。”此敕即承此意言之也。按《三朝北盟會編》,十九日戊子,李顯忠軍統制萑皋,敗金人於舒城縣。二十日己丑,張俊克廬州,金人退於紫金山。張俊得 廬州,與楊沂中、劉錡軍皆駐於廬州,帝親筆諭俊,褒寵甚渥。李心傳《朝野雜記》云,“淮西安撫使張俊,淮北宣撫使楊沂中、判官劉錡大敗兀朮十餘萬眾于柘皋”,真按:原作术,徑改! 是 其時事也。然是年辛酉歲,鄂王年三十九,而金書字牌班師之詔,已在去年七月矣。岳珂撰《行實編年》曰:“自朱仙鎮之機一失,虜勢浸橫,暫卻遽進,不可復 圖,隄防攻討,皆無預於恢復之計,柘皋之戰,能拒敵人之鋒而已,中原之事,未可議也。”珂又撰《淮西辨》曰:“臣按先臣被罪,尚書省敕牒之全文曰,淮西之 戰,一十五次,被受御札,坐觀勝負,嗚呼!御札之十有五固也,抑不觀其時乎?前奏未上,而後命沓至,出師之命,雖在正月,而至以二月九日,時先臣以寒嗽在 告,即以十一日力疾出師。故十九日御札有曰,得卿九日奏,已擇定十一日起發,往蘄黃舒州界。以此見先臣之出師,實無留滯,奉詔三日而行爾。自鄂而蘄黃,自 蘄黃而舒廬,皆以背巉親為先驅。真按:文海本作嵬!-皆以背嵬,親為先驅. 聞命即行,首尾僅月餘,往來道里,不止數千計,其時日亦可見矣。而徒以其詔之多而罪之,哀哉!先臣之不幸也。”據此,則此敕云云,不惟無補於恢復之功,且適以供權奸之藉口,不惟無當於忠臣之志,且適以博贊美之虛文而已。甚矣,高宗前後終始錮蔽於奸檜之手,而不稍覺悟也。真按:翁方綱對宋高宗的批評 真按:宋高宗與秦檜 真按:宋高宗與岳飛 觀者不察,第見此敕詞意褒揚,或轉節取其文,而致忘其實,是以考次其詳,而著之如此。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九卷第8頁。
313
跋宋高宗賜岳鄂王墨敕卷(倪侍郎藏本)
錢塘倪侍郎承寬家藏《宋高宗賜岳鄂王墨敕卷》,真按:倪承寬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與倪承寬 宋粉牋紙本,朱文縷花邊,真按:文海本同.疑乃鏤之訛也!-朱文縷花邊 高八寸一分,橫長一尺九寸四分,行楷書。“具奏省卿殄滅群寇,安靜一方,應無遺類,為異日之患也。朕甚嘉之,已詔卿赴行在,可即日就道,勿憚暑行,紀律嚴明,秋毫不犯,卿之所能也
314
。朕不多及,七月十二日敕”①岳飛。真按:本書體例不一-原本以為終於有校注了.原來又是格式體例不一之誤.前皆直作小注文或加圓括號處理,此又如是編排,可見本書成書之率爾也.--文海本此即夾注爾. 按 此敕,載於“金陀續編”第一卷,乃紹興三年平虔寇時也。是年春,陳顒、彭友等,連兵數十萬,據虔吉州以叛。詔江西安撫大使李回令擇本路盜藪最熾,諸將所不 能制者,專以屬王,王以夏四月至虔州,敕諸路應副軍馬錢糧,於是王破固石洞,大敗賊兵,擒陳、彭等以入於虔。上疏乞誅首惡,而赦脅從。秋七月,詔詣行在, 即此敕也。王之孫珂,於嘉泰三年十一月,編輯其家藏高宗御札手詔,釐為十卷,凡七十六軸,始於紹興四年三月十四日。復襄陽之詔,珂跋云:真按:岳珂對岳飛.宋高宗書札的整理 “其他軼在人家,散之族黨者,不能究悉,誓畢生搜訪,以補其遣。真按:岳珂的文獻採訪學 ”而此敕刻於宸翰拾遺,卷內下注云:“在紹興四年第一詔之上。”蓋端平元年甲午刻於南徐,距前編次家藏御札,在嘉泰三年癸亥已三十年。鄂王卒於辛酉,至是九十四年,而降敕之歲癸丑,至是百年矣。今《鄂國粹編》板經幾漶,真按:疑有誤!-文海本文集同. 石刻之敕,拓本無聞,而此卷紙墨如新,想象相臺故家,真按:簡化字之餘孽-文海本文集作像!-想像相臺故家摩挲悲感之意http://tw.myblog.yahoo.com/jw!ob4NscCdAxS_yWJbxTvlgfR./article?mid=41485 摩挲悲感之意。真按:翁方綱對賢哲的景仰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之品格 是日同觀者:歙吳綬詔、蘇州張書勳、泰和姚頤,而方綱考次為跋,附詩於後。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同事 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交友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九卷第9頁。真按:http://tw.myblog.yahoo.com/jw!ob4NscCdAxS_yWJbxTvlgfR./article?mid=41485
————————
①緝熙殿寶。真按:簡化字之餘孽-此不但體例與前不一,且竟皆作簡化字!-缉熙殿宝.疑此書之成,前有所承也,故有此遺!(原在全頁之末〈跋朱子詩卷〉下,今因自製資料庫分篇紀錄,故歸錄于此篇之末也.)
314
跋李莊簡墨跡
右“光再覆”云云,帶名四行,南宋《李莊簡札》也。李光,字泰發,越州上虞人,崇寧五年進士,紹興中除資政殿學士。真按:李光傳記資料 此帖是其知宣州時上民情於當局者。明沈啟南所藏,真按:沈周收藏李光書法 凡五賢七札,合為一卷。一李忠定、真按:李綱 二三張忠獻、真按:張浚 四呂忠穆、真按:呂頤浩 五六趙忠簡、真按:趙鼎 七即此札。後有李東陽、吳寬、陸釴、李傑、陳頎、林沂六跋,載張青父《清河書畫舫》。真按:張丑 此札末有吳沈氏有竹莊圖書可證也。真按:沈周 都南濠《寓意編》云:真按:都穆 “項方伯家有《李泰發帖》,後人見其帖有‘光’字,遂以為司馬公筆。”此帖亦相傳為司馬公跡,第不知七札合卷,何以前六札、後六跋皆失去,而獨存此一帖也。帖高一尺,橫闊七寸。異日倘得見所謂七札合卷者,當以證之。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記當訪之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需要時間 真按:翁方綱的闕疑之義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九卷第7~8頁。真按:http://tw.myblog.yahoo.com/jw!ob4NscCdAxS_yWJbxTvlgfR./article?mid=41485
314
跋宋葉石林急就章跋真按:葉夢得的書法
此一冊宋葉石林《急就章》跋,與明宋仲溫書趙文敏《淳化閣帖》跋合裝,真按:宋克與趙孟頫 真按:宋克的書法 而葉跋後有文東識語。真按:陳文東-傳記資料 陳文東,真按:此字可疑!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018.jpg 然以前文「文東」及四友齋叢說(新漢籍)、《皇明文衡‧明故曉菴法師塔銘》,皆是陳文東也.前亦有陳文東,見〈跋所臨渤海藏真蔡帖〉(218頁) 松江華亭人,亦與仲溫同時也。所錄朱希真書《急就》之後一章,真按:朱敦儒的書法 內所空闕,“山陽”下是“過”字,“遠近”下是“還”字,“土”上是“漢”字,餘亦尚有脫誤。所稱石刻者,蓋相傳是吳皇象所書,至齊國徐獻以下,則後漢人所續,宋至道中太宗所書,於舊本外多此章者是也。陳君蓋亦留心小學者,真按:陳文東的書學 石林之跋,既賴以傳,而此冊又與仲溫所書《閣帖》跋同裝,是皆有資於文字之學,故題曰“隸古津涯”,俾學書者得所考之。真按:翁方綱的目錄著錄學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文字學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401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018.jpg
314
跋朱子詩卷
右《朱子詩卷》,番禺潘毅堂舍人所藏。真按:潘有為收藏朱子書法 舍人自述此卷曾為滋圃莊相國所賞,真按:莊有恭 云相國親訪於錢伯廣氏之裔孫,真按:百度有! 真按:錢廣-見新漢籍:子/筆記/履園叢話/叢話十 收藏/宋(P.270) 時已不在錢氏,後又轉數家,而卒歸毅堂。毅堂為相國姪婿,真按:潘有為之家世 真按:潘有為與莊有恭 每以相國不得重見為恨。又云武進劉文定公亦言曾見此卷,真按:劉綸 真按:劉綸與朱子書法 後有題跋累累,今併前詩皆不存云云。二公皆擅鑒定者,自不應有誤真按:真按:翁方綱對劉綸的評價 翁方綱對莊有恭的評價
315
,顧皆相傳為城南詩卷,則非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城南詩皆絕句,其卷跡題跋載於朱性甫、卞令之諸書者,與此迥不相同。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目錄著錄 考之朱子集,則此乃“擬古八首”之後六首耳。每首字句間有一二異者,惟第七首“綷縩”二字,真按:原稿實作"糹蔡",下一縩字才作縩! 今集刻作“繂縩”,蓋“綷”訛為“繂”也,乃此跡何以亦依刻本作“繂”,是則不可解矣。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真按:翁方綱下結論斷語的謹慎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採信的原則-竟不據以定作贗本,何也?○幸下文有「則二卷皆不真矣」亦可見翁下結論之慎也!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存疑-是則不可解矣-竟不據以定作贗本,何也?○幸下文有「則二卷皆不真矣」亦可見翁下結論之慎也!
方綱庚寅冬於廣州臨《晝寒詩卷》,真按:翁方綱在廣東 時周曉滄觀察見而疑。真按:周升桓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與周升桓論金石 其“厭”字不應寫為“壓”。今觀毅堂所收擬古詩卷,筆法正與《晝寒》卷同,而誤字之甚,至於以“綷”為“繂”,又其粉箋、印章皆同,則二卷皆不真矣。二卷真跡具詳卞氏《書畫彙考》中。真按:疑有誤!-此字可疑(左邊不類訁/讠也).然於義是也.俟詳考! 丙申秋仲方綱記。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二冊第25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2_復初齋文稿(二)\_000258.jpg 今附所讀如下: 潘毅堂所藏朱子擬古詩卷 宋粉箋藍花邊 高九寸七分 橫長一十?六尺 紙凡二接,每接上下有小朱文合同印。前已割去,從「上山採薇」「薇」起,八首之第三首也。 「佳月朗秋夜」一首,結句「金石徒自堅」,「徒」寫作「誠」。 「鬱鬱澗底樹」一首,中間「悠悠在中途」,「悠悠」作「悠然」。「高樓一何高」一首,「寒暑遞推遷」作「推遞」 ,「放意極驩虞」「意」作「念」。 「綷■紛衣羅」「綷」今刻本作「繂」,乃板寫之訛也。此蹟亦作「繂」。 「寅緣」「寅」亦與刻本同。「眾星何歷歷」一首,「書札」作「劄」。 後欵云「新安朱某書」。 下有「晦翁」 「朱某之印」 朱文二印,與晝寒卷一同。 此卷用別紙寫而夾於潘卷內。 右 朱子詩卷,番禺潘毅堂舍人所藏。舍人自述此卷曾為滋圃莊相國所賞,云相國親訪於錢伯廣氏之裔孫,時已不在錢氏,後又轉數家,而卒歸毅堂。毅堂為相國姪婿, 每以相國不得重見為恨。又云武進劉文定公亦言曾見此卷,後有題跋纍纍,今併前詩皆不存云云。二公皆擅鑒定者,自不應有誤,顧皆相傳為城南詩卷,則非也。城 南詩皆絕句,[258]其卷蹟題跋載於朱性甫、卞令之諸書者,與此迥不相同。考之朱子集,則此乃擬古八首之後六首耳。每首字句間有一二異者,惟第七首「綷■」二字,今集刻作「繂縩」,蓋「綷」訛為「繂」也。乃此蹟何以亦依刻本作「繂」?是則不可解矣。尚未寫,此寫在自臨〈晝寒卷〉後。 方綱庚寅冬於廣州臨〈晝寒詩卷〉,時周曉滄觀察見而疑其「厭」字不應寫為「壓」。今觀毅堂所收〈擬古詩卷〉,筆法正與〈晝寒卷〉同,而誤字之甚,至於以「綷」為「繂」。又其粉箋、印章皆同,則二卷皆不真矣。二卷真蹟具詳?卞氏《書畫彙考》中。丙申秋仲方綱記。 ﹝錢?松和印﹞[259](翁方綱:〈潘毅堂所藏朱子擬古詩卷〉,《復初齋文稿(二)》(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3年8月,初版),卷,頁258。)
315
跋朱子書水調歌頭真按:朱子與宋詞
朱子集中《水調歌頭》凡四首,其三皆有題目,獨此首無題,此手跡亦無歲月。考朱子得雲谷於建陽縣西北,因作草堂,榜之曰“晦庵”,“晦庵”之號始於此。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字號之始-此條亦在提要稿內見也.「 而晦庵之號則始於淳熙二年」http://tw.myblog.yahoo.com/jw!ob4NscCdAxS_yWJbxTvlgfR./article?mid=33061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的過程-此條亦在提要稿內見也.「 而晦庵之號則始於淳熙二年」 真按:朱熹號晦庵之始 此在孝宗乾道六年庚寅歲也,至淳熙二年乙未七月作雲谷之記,自署晦翁,夫子年四十六矣。此跡有晦翁印,蓋是淳熙以後所作也。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字號之始 真按:翁方綱對朱子作品的編年方法-字號之始 嘉慶六年,歲在辛酉春二月三日,大興後學翁方綱識。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3820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820.jpg
315
跋碎錦帖(吳雲壑臨米元章書)真按:詩集有〈題味辛舍人所藏吳雲壑墨蹟〉.http://tw.myblog.yahoo.com/jw!ob4NscCdAxS_yWJbxTvlgfR./article?mid=42592
往年大書拓北固,使我遠夢生金焦。焦山題名拓不得,鶴銘寄想天泬寥。延陵筆法出海岳,薛紹彭後功尤超。 淮東二帖極飛動,壽父一札非纖恌。奇哉君家跡五段,倏忽逸氣橫煙霄。怳如江左王謝輩,聯翩裙屐接六朝。中間與我契心語,念念覺入心息調。又疑甘露來帝鼐, 墨花寶氣飛生綃。當年邵齋手勒石,真按:詩作作郡齋.-當年郡齋手勒石. 英光萬古追迢迢。九霄環珮在徽軫,玉麟堂帖誰斲琱。米書之外加峻峭,董評拈出真豐標。宋賢晉法蓋無幾,湛然真宰靜不驕。淨名相望百餘載,扁舟重聽秋江潮。江山為我證息壤,丹淵一鏡凌寒霄。味辛大兄以所藏吳雲壑墨跡屬題。真按:趙懷玉 真按:趙懷玉收藏吳琚書法 真按:趙懷玉求翁方綱題字 甲辰七夕,北平翁方綱。
延陵吳居父,真按:翁方綱論吳琚的書法 解組襄陽,汝陰孟子開、臨邛常叔度皆一時秩滿,聯舟東下,泊紫金山。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吳琚交友資料 越三日,來浮玉觀,新建飛仙亭。又三日,絕江而南。紹熙辛亥季秋丙寅題。觀味辛所藏雲壑真跡,因併臨此。方綱。真按:翁方綱臨摹吳琚書法
雲壑日臨古帖,而於米老帖尤為精熟。真按:翁方綱論吳琚書法之淵源-米芾 此蓋其背臨天馬賦,隨所觸記書之,真按:疑有誤! 非對臨也,然已離形得髓矣。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形意論/形神論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形神 方綱又識。
注:見《辛丑銷夏記》卷二,又見《嶽雪樓鑒真法帖》辰冊,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聽帆樓集帖》。
315
跋張溫夫書
樗寮之書,相傳金人極愛重之。其書大金國榜用渴筆,觀者謂致火,已而果然。考樗寮生於淳熙十三年丙午,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張即之之生卒 嘗見其七十八歲之書,在景定四年癸亥,至咸淳中年八十餘矣。金亡於端平元年甲午,金朝文物之盛在大定、明昌間。真按:金朝史 大定時,樗寮尚未生,明昌時,亦才數歲,即使在泰和以後,貞祐、興定之間,樗寮甫少壯時,金朝遽能賞其書耶?此當詳考者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生卒年歲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闕疑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此跡是其六十五歲書,則可信矣真按:真按:不輕信 翁方綱不輕下一斷語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