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第四章 唐代古文運動
第一節 古文運動發生的原因
一、古文的名稱
「古文」二詞,是和「駢文」相對待的。在秦漢時代,文人寫文章,是駢散不分。由於我國的文字,一字 一形,一字一音,可奇可偶,用奇則為散文,用偶則為駢文,奇偶並用,音韻自然。自東漢以浚,文人崇尚華靡,所寫賦辭,漸趨於儷詞駢語,措辭穠耨,流風所 及,始有駢文的形式發生,到六朝時,是為極盛。中唐期間的一次文學運動,便是提倡散文,反對當時駢文的一次運動。
所謂「古文」,簡單地說,就是散文,它異於六朝的儷辭駢體,唐人稱為古文。原來古文有兩種含義:一 是指古代的文字,如漢武帝時魯恭王擴建孔子廟,在孔壁中所得的古書,與當時通行的隸書不同,稱為古文。另一含義,是指古代的散文,這是中唐的作家用以區別 「時文」的,時文是駢文,而古文是指秦漢時用散文形式所寫的各種文章。後來他們把自己寫的散文也稱為古文;但在實質上,唐人的古文和經學史上的古文含義, 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552
唐人稱古文,是用來區別時文(即駢文)的,而這類散文,可以自由抒寫,不受形式上的限制,也不必講求整齊美觀的對偶形式。在內容上,要求有充實的意義性,也就是具有古代道統的意義。且看韓愈題歐陽生哀辭後所說的古文:
愈之為古文,豈獨取其句讀不類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見,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韓 愈對古文的解釋:一為古文是在句讀上異於「時文」,即古文是散文的句法,不受四六、對仗的限制;一為 古文要載有「古道」。所謂古道,是指古人寫文章重寫實和諷諭的精神,這是儒家的傳統文學觀,重視「文道合一」的觀念,以「道」來充實「文」的內容。而 「道」是指甚麼?韓愈在原道中又說: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
所以後人提到古文,便指載有古道的散文。而古道在仁義,合乎儒學濟世的文章,便是古文。
因此,韓柳的古文運動與當時的儒學復古運動有關係,韓愈「文道合一」的主張,是為了宣揚儒學,而進行文體的改革,用樸質實用的散文,來代替浮華空泛的駢文,無疑地這項提倡,得到廣大文士的支持。進而促進了古文運動蓬勃的發區。
駢文和古文的區別,我們不妨各舉一篇實例來加以說明。滕王送一匹馬給庾信,庾信寫了一封謝啟,是用駢文寫的:
某啟:奉教垂賚烏騮馬一匹。柳谷未開,翻逢紫燕;陵源猶遠,忽見桃花。流電爭光,浮雲連影。張敞畫眉之暇
553
,直走章臺;王濟飲酒之歡,長驅金埒。謹啟。(謝滕王賚馬啟)
文 中的紫燕、桃花、流電、浮雲都是馬名。駢文用四六為句,還要講究平仄、對仗、用典,這類文章發展到齊 梁時,可謂極盛。而這封謝啟,辭藻甚美,但內容空洞,大意是說你送我一匹馬,從此我便可以騎著它到各處去溜覽。而文中用了一大堆典故,如柳谷是張掖產馬的 地方,陵源是桃花源,與桃花馬雙關,張敞為漢京兆尹,下朝後走馬章臺街,王濟是晉人,因特愛馬,用金錢圍成矮牆養馬。
再看王用的兒子王沼送一匹馬給韓愈,韓愈寫了一篇謝狀,是用古文寫的:
右今日品官唐國珍到臣宅,奉宣進止,緣臣與王用撰神道碑文,令臣領受用男沼與臣馬一匹,并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者。臣才識淺薄,詞藝荒蕪,所撰碑文不能備盡事迹,聖恩弘獎,特令中使宣諭,并令臣受頌人事物等。承命震悚,再欣再躍,無任榮擢之至,謹附狀陳謝以聞。謹狀。
在這篇散文中,把王沼送馬給他的原因說得很清楚,並承皇上派唐國珍到韓愈家,讓他收下這匹馬。散文的特色便在敘述事情,一清二楚,不像駢文在賣弄典實。以上兩篇雖然是同一內容的應酬文章,但在寫法上便迥然不同。
二、 古文運動發生的原因
唐代古文運動,除了要求從形式上反對駢文對於文字的拘束限制外,還要求從思想內容上反封駢文的空疏 和浮華。所以古文除了具有古代散文的含義外,還有古代道統的含義。尋繹唐代古文運動發生的原因,在於唐代的文人,對六朝以來,尤其對齊梁的過於重形式主義 的文學,加以批評,並提出繼承優良傳統的建設性理論,以復古為革新的主張
554
,無論在詩歌、散文方面,都是這種趨向。
初唐陳子昂首先在詩歌提出復古的理論,他批評六朝的詩歌,只是「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作品,因 此,他提出「建安風骨」的主張。在散文方面,齊梁以來駢文的發展達到登峰造極的成就,無形中阻礙了散文的發展,於是經過陳子昂、蕭頴士、李華、元結、柳冕 等古文家的創作和提倡,仍未能轉移文壇的風氣,一直要到中唐韓愈、柳宗元的提倡古文,才造成全面性的影響,於是文質並重的古文,再度被文士所喜愛。今就古 文運動發生的原因歸納於下:
(一)社會背景的變遷:大抵大一統的時代,儒家思想往往被再度的肯定,於是在文體上出現了新的面 貌。自晉室南遷江左,胡人入主中原,十六國分合,凡百餘年,漢人備受塗炭。魏統一北方(三九六),孝文帝慕華風,重文教,始有北朝文學的建立。我國北方, 向來重實際,不尚浮華,為文始樸質不華。南朝自劉裕滅晉(四二○),歷宋、齊、梁、陳,衣冠文士,屢逢離亂,棄經典而追新,視儒術為鄙俗,於是文章流於雕 琢,辭藻趨於華靡,駢儷之文大行。隋的統一,國運太短,唐代繼起,是為治世,於是唐代文學,盡棄六朝的鉛華,重振儒家的教化,這是社會時代的變遷,造成中 唐時古文運動的發生。
為甚麼古文運動不發生在初唐或盛唐,卻發生在大曆貞元年間的中唐呢?是因初唐時六朝唯美的文風尚未 消退,金粉文學仍然盛行;到盛唐時,佛、道思想大為盛行,在政治上,思想界,依然造成混亂的現象,所以儒家的道統思想並未擡頭。天寶末葉,唐室遭到嚴重的 動搖,於是在位有重視儒學經學,希望借儒家的修齊治平的道理,來整頓離亂後的局面;因此從大曆到元和年間,文壇上發生了兩個大的運動,一是韓柳的古文運 動,一是元白的新樂府運動
555
,都是強調文道合一、文教合一的重要性,以儒學為治國的根本之道,視文章為佐助教化,匡時補闕的工具。故中唐期間,儒學思想被重視,舊唐書文藝傳云:
唐大曆貞元間,美才輩出,擩嚌道真,涵詠聖涯。於是韓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遂百家,法度森嚴,抵轢晉魏,上軋漢周,唐之文完然為之一王法,此其極也。
他們反對駢文,用古文寫樸質實用的文章,蔚然成為風氣,韓柳的提倡,立刻得到文人的支持,因此古文運動得以推展。
(二)文體本身的轉變:任何一種文體,本身也都有生命。古文和駢文是相對待的文體,一為行散,一為 行偶。古文行於周秦漢,其間雖偶有駢散互用的現象,但散句居多。東漢以來,文章趨於華靡,辭賦衍為儷句,於是駢儷行偶的文章大行,歷六朝而彌盛。到了唐代 初葉,文人的篇章,仍是崇尚行偶。故駢文發生於東漢,形成於魏晉,極盛於齊梁,而衰微於初唐盛唐。駢文到了中唐,已是缺乏生命、性靈的文體,於是在文體本 身的轉變,也要求有新的文體來替代舊文體,所以古文應運而生。王國維《人間詞話》上說:
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之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
王 國維的這段話,說明一切文體的所以始盛而終衰的過程,是一種自然律。而唐代古文的再度興盛,固然是接 上秦漢的傳統散文,但唐人的古文,畢竟和秦漢的古文不同,它含有唐人的時代精神,所以說韓柳的古文運動雖是推崇秦漢的古文,但畢竟是一種新古典主義的寫實 精神,不是純然的復古運動。
556
駢文的流行,從東漢到初唐,最少也有四百多年,其間文士染指已久,繪章雕句,浮辭濫調,已不足以滿足人心,於是轉變的機緣已成熟,古文運動遂得以發生。
(三)古文家的批評和倡導:駢文在講求聲韻對偶的和諧整齊,用辭講究典麗雅贍,對於社會活的日益複 雜,人事的變化日益擴大,於是駢文成了表達思想、反映現實的障礙。駢文這類文體,已不能容納唐人的生活形態,因此有復古之說,提倡散文,用載道的寫實文 學,來代替綺靡的駢文。
唐代的古文運動,是借助於儒學的復古運動,來開展對古典文學重新的體認和肯定;所以這項文學運動,不是開倒車,是一種新古典運動,含有繼往開來的意義。
韓愈和柳宗元的聯手提倡,促成古文運動的明朗化,所以韓柳是唐代古文運動的盟主,而在韓柳以前,尚 有很多古文家在默默提倡,他們也提出古文主張,慢慢形成了完整的古文理論。入唐後,遂建立了載道的文學觀,其間重要作家的批評與倡導,都對唐代的古文運動 有推波逐瀾的貢獻。今逐一介紹如下:
一、蘇綽:早在六世紀中葉,西魏文帝大統十年(五四四),便要求以古文代替駢文,掌握政權的宇文泰(北周的開國君)和蘇綽,便提倡用《尚書》的文體,來發佈文誥,替代駢文。次年,蘇綽仿《尚書》寫了一篇皇帝祭廟的〈大誥〉。周書序云:
文帝嘗患文章浮藻,使綽為大誥以勸,而卒能變一時士大夫之制作。然則勢在人上而欲鼓舞其下者,奚患不成?雖然非文帝之智,內有以得以己,而蘇綽之守,外不詘於人,則未可必其能然也。
蘇綽的倡導後雖未成效,卻是開古文主張的先河。
557
二、李諤:在隋文帝(楊堅)時,也感慨時文過於講求浮華,連篇累牘,不外吟風弄月,於是要求改變文風,使歸於樸質。於是李諤配合文帝的意志,以實用為觀點而批評駢文的無用。北史李諤傳云:
諤以時文尚輕薄,流宕忘反,上書曰:「江左齊梁,其弊彌甚,貴賤賢愚,唯務吟詠,遂復遺理存異, 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據茲擢士。祿利之路既開,愛尚之情愈篤。……至 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說,不復關心,何嘗入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規模,構無用以為用也。
李諤評擊時文的缺點,而陳舜禹之典,周孔之說,以儒家學說的實用文學來代替月露風雲之篇。但隋文帝之後,煬帝崇尚浮華,於是樸實的文風又告淹沒。
三、王通:隋末唐初,王通撰中說,是為文中子。他主張文為貫道濟義的工具。他極力排斥六朝唯美文學的不是,建立道統的文學。他說:
學者博誦云乎哉,必也貫乎道;文者苟作云乎哉,必也濟乎義。(天地篇)
古君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而後藝可遊也。(事君篇)
甚至他責六朝文人為小人,如謝靈運、沈約,鮑照、江淹等,均受其鄙視,而倡教化實用的文學理論。王通只是個理學家,他攻擊六朝華靡的文風,但不能振溺於一時。
入唐後,接著還有一些古文家竭力提倡,他們的努力雖不能成功於常時,卻影響於後,故今人追求韓柳的古文運動,便以他們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
558
四、陳子昂:他是唐代第一位倡言復古的文人,他主張向漢魏作家學習,提出「漢魏風力」、「建安風骨」,跟韓愈的「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答李翊書),稍為不同。陳子昂是在詩歌方面要求改革,在古文方面,只等等蕭頴士、李華、柳冕諸人的崛起加以提倡了。
五、蕭頴土和李華:唐玄宗時,有古文家蕭頴士(七一七—七六八),蘭陵(今山東)人,李華(七一五 —七六六),賛皇(今河北)人,他們提倡古文。蕭頴士重經術,在贈韋司業書中說:「經術之外,略不嬰心。」李華也有宗經之論,他在贈禮部尚書崔孝公集序上 說:「文章本乎作者,而哀樂擊乎時,本乎作者,六經之志也;樂文武而哀幽厲也。」他寫文章反對緣情,而主張宗經。他有〈弔古戰場文〉一文,為後人所傳誦。
六、柳冕:在柳冕之前,尚有獨孤及、元結、梁肅諸人,倡言復古崇經,梁肅是獨孤及的弟子,倡文氣說,是後世古文家重文氣之所本。柳冕約大曆、貞元間人,字敬叔,河東(今山西省永濟)人,他主張文章本於教化,倡文教合一,儒道合一的理論。他說:
文章本於教化,形於治亂,繫於國風。故在君子之心為志,形君子之言為文,論君子之道為教。(與徐給事論文書)
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則德勝,文不及道則氣衰。(答荊南裴尚書論文書)
這 些古文家都特別強調儒家道德觀,而忽略了文學的藝術性,但在韓柳之前,已初步奠定了古文理論:一方面 在文章的思想內容上建立一項新標準,另一方面在形式體裁上,也樹立了與時文不同的新風格。所以韓柳的提倡古文運動,馬上得到文士的回響,造成中唐時期重要 的一項文學運動。因此,蘇綽、李諤、王通、陳子昂、蕭頴士、李華
559
、梁肅、柳冕等古文,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
第二節 古文運動的領導者韓愈和柳宗元
在唐代大曆貞元年間(七六六—八○四),古文運動的時機已漸臻於成熟,由於韓柳以前的古文家努力的倡導,古文已逐次擡頭,使駢文不再是文壇上風行的文體,而散文再度被世人所看重,至韓柳提倡古文,於是古文運動得以成功,散文便成為中唐的文學主流。
在史籍上也記載古文運動的情形。舊唐書韓愈傳云:「大曆貞元之間,文字多為古學,效揚雄董仲舒之述 作,而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愈從其徒遊,銳意鑽仰,欲自振於一代。」新唐書韓愈傳云:「惟愈為之,沛然若有餘,其徒李翱、李漢、皇甫湜從而效 之。」方望溪書柳文後云:「柳子厚文,惟讀魯辨諸子,記柳州近治山水諸篇,縱心獨往,一無所依籍,乃信可肩隨退之。」從這些記錄,可知韓愈和柳宗元在中唐 期間,不論提倡古文或創作古文,在當時文壇上,已蔚為風氣,使散文躍居文壇的主流。韓愈和柳宗元提出「文以載道」的主張,留了許多優美的作品,世人便以 「韓、柳」並稱。於是一般文人洗去江左綺靡的習氣,轉而效韓柳的古文,變駢文為散文,使韓柳或為當時文壇的盟主。
一、韓愈的古文理論及作品
韓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先世是昌黎人,故撰文自稱韓昌黎。他三歲時父母去世
560
, 由兄嫂鄭氏撫養長大。從小生長在貧困的環境裏,更加發奮,六經百家的書,無不精曉。二十五歲登進士 第,便積極提倡古文。後來擔任過四門博士,監察御史的職務,因上書諫宮市之弊,觸怒德宗,被眨陽山縣令。後召回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元和十四年正 月,愈上表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貶為潮州刺史,時年五十二。晚年召為國子祭酒,卒於長安京兆尹任內,年五十七,謚為文,世稱韓文公。
韓愈的古文理論:韓愈的古文主張,多半保留在應答弟子或時人的書信中,今歸納其理論如下:
(一)文以載道:志道或明道是古文運動的理論基礎。他宗奉儒家一貫的傳統,認為文章在佐助教化,讀 古人的典籍,在效法聖賢的長處,要「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寫文章時,應該宣揚聖賢的精神,文以載道,不作毫無補益於社會人群的文章。他所謂 的古道,文以載道的理論,見諸於篇章:
愈之所志於古者,不惟其辭之好,好其道焉耳。(答李秀才書)
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原道)
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答李翊書)
文者,貫道之器也。(李漢韓昌黎集序)
他主張古文與道統必須結合,文的作用在載道,道是文章的主體,有思想內容;而文是表達道的工具,表達的技巧,在於作法。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