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September 5, 2008

281

。若非實有確据,遽援鄭氏禮堂寫定,以整不齊為任也,則豈敢乎?夫惟兢兢恪守聖言,曰多聞、曰闕疑而已矣。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治經方法論

281

  自題攷訂金石圖後

客曰「然則考金石者豈其專為書法歟?」曰:不為書法而考金石,此欺人者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書學 彼固曰以訂證史籍為專務耳。夫金石之足考經正史固然已,且夫集錄金石始於歐陽子,而歐陽之言曰「物嘗聚於所好」,真按:「曩撰《滦阳消夏录》属草未定,遽为书肆所窃刊,非所愿也。然博雅君子,或不以为纰缪,且有以新续告者。因补缀旧闻,又成四卷。欧阳公曰:「物尝聚於所好。」岂不信哉!缘是知一有偏嗜,必有浸淫而不自已者。天下事往往如斯,亦可以…」(07_如是我闻一.txt此非以其書言之乎?然吾尚覺歐陽子之答石守道謂鍾王以下不足言書,真按:鍾繇、王羲之 此特過激之語。真按:翁方綱對歐陽修的批評 洪文惠作《隸釋》,謂無一字好奇,而其續《滂喜篇》仍未免好奇也。夫學貴無自欺也,故凡攷訂金石者不甘居於鑒賞書法,則必處處攟摭某條某條足訂史誤真按: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書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翁方綱的書學

282

。金石文足訂史誤固時有之,然其確有證者,若唐年號「大和」誤「太和」、遼「壽昌」誤「壽隆」,似此之類別無可疑者。至於一官一地,偶有搘拄,苟非確有證据,何以知史必非而碑必是乎?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 且卽以篆變隸、隸變楷以來,上下正變之槩,豈易罄陳,而可忽視之乎?正惟力窮書法原委,而時或他有所證,則愈見金石文之裨益匪淺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 其書極醜劣而足證史事者,此特千百之一二而已。卽書法亦僅就其涯涘可尋者,循循下學之是程,而遑敢騖為乎真按:逺-不復一一出校! ?雖得見虞書廟堂唐本矣,真按:翁方綱與虞世南 而未知智永之真千文若何真按:千字文 ?雖得見趙子固落水蘭亭矣,真按:翁方綱與趙孟堅-關鍵字 而未知押縫濶行之古本若何真按:真按:蘭亭集序之版本 翁方綱的書學

283

?雖見梁唐摹樂毅論真影矣,而未知王順伯所見徐氏海字本若何?卽今得精摹漢建初銅尺矣,而猶未敢繪鼎彝尊卣於几案間也。學貴無自欺也真按:翁方綱的箴言 真按:重出,重複,-前已有.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代表作 正惟有此建初尺正式,而所見欵識古器愈以難信也夫。

283

  蓮本堂記

吾友陸鎮堂嗣君求名其堂。告之曰:子之家,世居吾里將百年矣,其先居甯波之慈谿也。蓋聞子家慈谿舊居,門有蓮花塘焉,吾欲記此於子之屋壁久矣。周子愛蓮說曰「中通外直」「亭亭淨植」此則蓮之性也。真按:翁方綱與周敦頤 可以觀本矣。今子居北京而溯水源,雖蓮之趺萼非其舊,真按:國:教育部國語辭典【跗】足-5-12 注音一式 ㄈㄨ  解釋 1.腳背。玉篇˙足部:跗,足上也。莊子˙秋水: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 足滅跗。 2.足﹑腳。集韻˙平聲˙虞韻:跗,足也。漢˙王充˙論衡˙宣漢:古之露首 ,今冠章甫;怙之跣跗,今履商舄。3. 花萼﹑花托。同柎。唐˙孫光憲˙望梅花˙數枝開與短牆平詞:數枝開與短 牆平,見雪萼,紅跗相映。4. 器物的底座。同柎。續漢書志˙卷七˙祭祀志上: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 尺。元史˙卷六十八˙禮樂志二:虡趺青龍籍地,以綠油臥梯二,加兩跗焉。  真按:國無!待查! 而蓮之根本固在也。事固有發榮於一日,而滋培於久遠者,是在克自樹立者,扶植勿諼而茂澤益長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284

。遂書此以為記。

285

復初齋文集卷第七

 大興翁方綱撰   門人候官李彥章校真按:原文有描潤,然續修四庫本無描.

  讀李穆堂原學論真按:真按:翁方綱與李紱 真按:翁方綱與王學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主張 翁方綱的知行觀

臨川李穆堂蓋宗陽明之學者。真按:王守仁 陽明以良知為說,故不遵朱子大學定本,吾既詳論之矣。穆堂以此言學,謂學者學其行事,非篇章撰述之謂,非名物象數詳略異同之謂。其言之透徹,雖朱子無以易之也。竊嘗繹之,知與行一事也。必能知而後能行,必能行而後能知。無二理也。由斯義也,二者孰重?則行為要矣。真按:翁方綱的知行觀 行為要,則知在所後乎?然則大學舊本置「知本」於「誠意」之前,朱子之審定其無庸乎?然則諸經傳義其可勿究心乎?然則考訂辨析者其徒滋擾乎

286

?蓋穆堂之論學亦非為矯此之弊而作也。人必明乎知與行為一事,則一身一家之日用倫理無在非實學也。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真按:翁方綱論學 一日間起念誠偽邪正,一接物之公私當否,皆實學也。不此之亟講,而徒殫心於誦說討論,是與古人所謂學者正相違也。真按:翁方綱論學 然則陽明所謂良知之學乃正學也,豈不視朱子更正《大學》本以格致在前為愈歟?真按:翁方綱的學術立場 真按:翁方綱與王學 真按:翁方綱與朱子 曰學者惟當合知與行而一之,而朱子實未嘗教人專以知為務也。真按:翁方綱對朱子的理解 朱子謂大學首先格物致知者,正即講求其德之何以明,民之何以新,至善之何以得止也。朱子之言學,固未嘗有能知不能行者也。乃若穆堂之論,則是所謂知而不能行者也。何者?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謂其灼知有所未盡則無以豫定所行也

287

。 當其可之謂「時」,謂其擇善研幾,未能中節,即無以適於所行也。不凌節而施之謂「孫」,謂其未知即易蹈於妄行也。相觀而善之謂「摩」,謂其見賢思齊,見善 則遷。是皆以知與行合言之也。策其行即所以勵其知,勵其知即所以策其行,故教易施而學易從也。今由穆堂之言學,專於行不事乎知,且如國學之六堂不程以經書 典籍,而惟日課其起念公私誠偽以為甲乙,此其事可行乎?今如鄉會試、歲科考,不閱其試卷而惟日督學官問其處家之言行動作以為去取,此其事可行乎?童子入塾 延師督課,每日無經書誦讀之事,而欲其心不放,而欲其有所恪守,此其事可行乎

288

?蓋既有學校庠序之設,則必閑其志於道藝;既有書冊音訓之習,則必矢其誠於規矩。夫然後可以生奮勉之心而獎掖於作忠教孝化戾改愆之路,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論學 祇在勤學之務實而已,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奚必矯變成說而轉涉於空言為耶?正須知:孝弟謹信,即所謂學文也;學文即學孝弟謹信也。正須知:志道據德依仁,即所謂游藝也;游藝即游於道德仁之內也。愈講此輕彼重,則愈岐而二之耳。真按:翁方綱的知行觀

288

  原學論

愚既論穆堂之原學而又自為原學論者,深見學之無事於原也。原學者,則欲廢學而已。真按:翁方綱論學 請以禮言。禮者履也,真按:翁方綱之禮學

289

人 所踐履,則率由之、持循之,正志齋莊,斯即禮矣。故曰克己復禮,其綱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其目也。然此則聖人為顏子言仁所從事。 聖門大賢,鑽仰高堅,有博文之功,乃得此以約之;若其教天下之人、該悉天下之事,則安能以此概說之?是以釐其經三百焉,致其曲三千焉,必如是乃足以立禮 也。今若舉凡尊卑遠近、問勞酬獻之儀,舉凡吉、凶、賓、軍、嘉之事,皆推原禮所由起,以數言該舉之,此必不能通者也。然則學者,三代共之,千萬世服習而修 明之,而今乃曰吾欲原其始也,故曰原學者,直是欲廢學而已矣。聖人以躬行示人,即必以躬行為學也。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主張 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以五倫為教,即必以五倫為學也

290

。然此其大綱耳。三代庠序學校辟雍頖宮,有其地;鐘鼓歌,真按:原有缺筆諱. 有其器,有其節。而其師若弟子諷誦講解,即必有其簡編請肄之業,今不傳耳。彼石梁王氏者且謂〈學記〉之不詳陳矣,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豈 知漢承秦火之後,六經始漸出於世,博士之錄〈王制〉尚不能明言其時代制氏之鏗鏘鼓舞尚不能言其義。不特此也,即班固之志禮樂,已不能臚舉其典物;即鄭康成 之注禮經,亦不能舉所引諸書,悉整比以示後學矣。陸德明、孔穎達皆唐初聞人,而陸亦尚未能盡衷音訓之一是,孔尚未能盡衷毛鄭服杜之指歸。直待宋程朱遙溯孔 孟之傳,而又苦於去聖太遠,攷訂久虛,參定較量,驟難畫一,幸有朱子章句研析,使後人稍得以尋津筏之所自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