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434

。昨出都後,真按:翁方綱的行程 馳而東行玉田道中,輒發憤而長思之。思夫勉齋、信齋二先生欲有以續補子朱子未竟之緒,真按:黃幹、楊復 然其大要則皆循治夫家鄉邦國王朝喪祭之儀,此仍非愚所謂「纂言而不敢纂禮」者也。真按:翁方綱的禮學-代表作 真按:翁方綱的禮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婺源江氏之為禮經綱目也,真按:江永之禮學 愚亦粗記其略矣,真按:翁方綱與江永 亦以大宗伯五禮為次,而加之廣摭羣書耳。愚今所與習之約共學者則不如是也。且以勉齋、信齋之書,曷嘗不參伍諸家之說以稽經乎?顧諸家之說非可概論者,有相沿之說焉,經文渾而未析,先儒師承以為如是,後遂立為根據。有異說焉,諸家論釋不同。有疑說焉,先儒疑以為當如是解。蓋猶未敢質言者。有推說焉,經無是文,先儒演繹以為如是。後遂援為定制。若悉舉以為先聖之訓詞,可乎?此猶曰注家也

435

。至於經文則或記者所處之地不同,所值之時不同,所見聞傳授之詳略又不同。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故此經與他經某條既符合矣,而其中又自有錯互者。因流而溯源者,因不同而得同者。春秋屬辭比事於傳多及之耳。實亦不止於三傳也。易、書、詩、論語、孝經、孟子、爾疋皆其通會處也。真按:爾雅 誠能觸類而比之,件繫而參攷之,於此可以漸得聖人之用心,可以驗羣經記述之先後本末,可以見百家師說之同異得失。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禮有經曲之實,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以言其情,则为喜怒哀乐;以言其事,则为中节之和,为三千三百《经曲》之礼」(王阳明的书院实践与书院观_2_中国论文下载中心_历史学论文_..非虛言義理者比,則所得皆可徵也。所得者皆可徵則庶幾由此可以讀書乎!故曰纂言也非纂禮也。真按:翁方綱的禮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今之少年英俊不乏嗜學者,顧出筆輒思撰述,撰述輒希斷定。吾疑其太早耳真按:真按:今日學者之通病也!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摘要

436

!欲撥旬月之暇於蘇齋小屋,對設几硯,共綜質之。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應猶綜覈也. 倘得粗有端緒,即將來讀書之路可稍定其大凡矣。

436

  致吳槎客真按:翁方綱與吳騫

君子不以方綱椎魯無似,輒以大著《國山碑攷諉諈訂定,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真按:諉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ㄨㄟˇ 1. 連累。漢書˙卷六十七˙胡建傳:「執事不諉上,臣謹以斬,昧死以聞。」新唐書˙卷一六七˙王播傳:「訓敗,起素長厚,人不以訓諉之,止罷其判。」 2. 推卸﹑推託。通「委」。如:「推諉」、「大丈夫做事,決不諉卸別人。」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然尚有可諉者,曰疏,臣請試言其親者。」新唐書˙卷一二四.姚崇傳:「殺蟲救人,禍歸於崇,不以諉公也!」詞:諉1 wI ㄨㄟˇ〕〔《廣韻》女恚切,去寘,娘。〕1.煩重。《列子‧力命》:“ 眠娗 諈諉 勇敢 怯疑 四人相與游於世。” 張湛 注:“諈,止累反;諉,如偽反。” 盧重玄 解:“﹝諈、諉﹞並煩重之貌。”2.連累;委托。《漢書‧胡建傳》:“丞於用法疑,執事不諉上,臣謹以斬,昧死以聞。” 顏師古 注:“諉,累也。言執事者,當見法即行,不可以事累於上也。”《新唐書‧婁師德傳》:“ 揚州 長史 盧承業 異之,曰:‘子,台輔器也,當以子孫相諉,詎論僚吏哉?’” 蘇軾 《賜新除落致仕依前光祿大夫范鎮赴闕詔》:“朕虛懷前席,以致諸老,非敢必以事諉也。” 葉廷琯 《吹網錄‧石林燕語》:“ 仁和 胡君 心耘 ,前年從 文瀾閣 鈔得《燕語》一編,以考異所訂尚未盡,知余嘗從事此書,諉以校役。”3.推托;推委。《漢書‧賈誼傳》:“然尚有可諉者,曰疏,臣請試言其親者。” 顏師古 注引 蔡謨 曰:“諉者,託也。尚可託言 等以疏故反。”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六》:“人人如 ,信明哲矣。一諉諸天,如王室何?”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二章四:“此外如一切諉之命運,說超脫話……遇到極困難的環境,自會發熱生病等等,這些都經劇作者描寫過。” 真按:國無.詞:【諉諈】1.煩重。 顏真卿 《曹州司法參軍秘書省麗正殿二學士殷君墓碣銘》:“解褐 杭州 參軍,刺史 宗璟 ,以相國之重,簡貴自居,無所揖,每見君,必特加禮敬,政事之諉諈者,皆咨決焉。”2.委托。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上:“書之,以無負其數諉諈之意。” 昭槤 《嘯亭續錄‧法時帆謔語》:“及臨行時, 時帆 送至中庭曰:‘ 中有一故交,代為諉諈可乎?’”又作諈諉:詞:【諈諉】1.煩重貌。《列子‧力命》:“ 眠娗 諈諉 勇敢 怯疑 四人相與游於世,胥如志也。” 張湛 注:“四名皆假託寓言。諈諉,煩重貌。”一說義為囑托。 楊伯峻 集釋引《爾雅》 郭璞 注:“謂以事相屬累以諈諉也。”2.囑托。 錢謙益 《大中大夫李君墓志銘》:“戊寅放歸,君復造余山中,諈諉如前,請益力,語益不可了。” 章炳麟 《訄書‧地治》:“夫內政者欲其地無華離,軍事者欲其毋以山水為甌脫而相諈諉。”○按:此乃疊韻聯緜詞也. 悚切彌日。真按:翁方綱與吳騫 又侑以古墨舊軸,感戢何似!是碑某夙所究心,真按:國無.詞:【感戢】猶感激。 司馬光 《與范堯夫經略龍圖書》:“ 今日忝竊,皆由 堯夫 素加誨誘,重以推挽,其感戢固不在言。” 張居正 《答撫院辛公應乾書》:“茲承照察垂示,此公相信之深也,感戢。” 無名氏 《四賢記‧尋親》:“小兒賴君照拂,老夫感戢無涯。” 屢獲拓本合讀之,真按:凑-不復一一出校! 未若今日承示之詳且博也,未若今此所餉手拓之朗析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竊以為此刻之事與文皆不足道也,所可寶者惟其篆而已。此篆上比周鼓、秦碑固弗逮遠甚,即以天發神讖碑,嘗見善拓本,筆力峻絕,非郭允伯所可議也。真按:郭宗昌 而是碑則又加以圓渾耳。真按:翁方綱對郭宗昌批評 乃若「受祗」下一字謂為「筵」字者殆未必然,真按:應係拜之異體.異體字字典手部14無此字,然有手在左作扌.此則手在右也. 大徐本說文即作此字形也.手在左也. 餘則於卷內詳矣真按:真按:籖-不復一一出校!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簽(籤)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筆記 翁方綱的讀書方法-此籤即辦理四庫時之簽也!

437

。此書遠過周雪客真按:周在浚 殆必傳於後而無疑者。真按:翁方綱對周在浚的批評 顧僕頗不喜近之學者多借碑以駁史,其中未嘗無一二創獲可裨舊聞,然得者什五,失亦什一。學者處千載後,論列千載前之事,苟非深有所見,如燭照數計親履古人之地者不能周悉也。真按:國:燭照數計 注音一式 ㄓㄨˊ ㄓㄠˋ ㄕㄨˋ ㄐ|ˋ 比喻預料事情的明確。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詞:【燭照數計】以燭光照明,用數計算。比喻預料事情正確無誤。 韓愈 《送石處士序》:“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當成敗,若 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 王良 造父 為之先後也;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 故先聖曰「多聞闕疑」,「疑」之不能無也,則「闕」之為功大也。若併其「疑」而不生焉,則廢學矣。又大不可也。真按: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主張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 今之學者不患其不能疑,但患其不能闕耳。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此區區之見,曩嘗屢為盧抱經言之者,不揣其固陋,亦以奉於君子之前,未知可蒙曲恕與否?真按:翁方綱與盧文弨 真按:翁方綱與吳騫 至於一書不當兩序真按:翁方綱與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有〈書不當兩序〉,則翁公似受亭林影響很深. 則前人已言之,而盧序專言駮陳志一義,則僕未之敢許,更請質之抱經以為何如也真按:此殆謂如翁此書內言,除駁陳志(陳振孫?)一義外,此尚有書法篆體可稱也.○陳志指陳振孫者,參永樂大典及其輯佚書研究(383.余嘉錫說文獻學‧目錄學發微(86頁)真按:翁方綱與盧文弨 真按:翁方綱對盧文弨的批評 下一字作■似當是慫字,真按:前作祗字. 第不知即悚字否

438

?後得槎客書謂淵如云「疑當作慫」,《荊溪外紀》作「悚」,特古今字不同耳。竊按此語甚合。但悚與通,真按:國:慫  部首 心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ㄙㄨㄥˇ 1. 驚懼。文選˙張衡˙西京賦:「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慫兢。」 2.見「慫恿」條。 慫恿 注音一式 ㄙㄨㄥˇ ㄩㄥˇ 通用拼音 s ng y ng 注音二式 s ng y ng 相似詞 鼓動、鼓勵、鼓舞、煽動、煽惑 相反詞 規諫、勸阻、忠告 從旁勸誘或鼓動。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那年勾著處州的馬純上,慫恿家兄煉丹。」老殘遊記˙第十八回:「子謹、人瑞又從旁慫恿,老殘只好答應。」亦作「聳動」。 詞:慫1 sn ㄙㄨㄥˇ〕〔《廣韻》息拱切,上腫,心。〕1.驚懼。《說文‧心部》:“慫,驚也。”參見“ 慫兢 ”。2.慫恿,鼓動。 吳蘭修 《黃竹子傳》:“或慫於 張氏 ,索之急。”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八:“是你們這些沒得良心的,自己站在乾岸上,慫起他下水。”【慫兢】驚慌。《文選‧張衡<西京賦>》:“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慫兢。” 李善 注引《方言》:“慫,慄也。”○由國語辭典、漢語大詞典二書所引,可知悚與慫固義通矣. 不知所出。姑記於此以備攷。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筆記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簽(籤) 真按:翁方綱與孫星衍 真按:吳騫與孫星衍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