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September 26, 2008
詞:振1 〔zhn ㄓㄣˋ〕 〔《廣韻》章刃切,去震,章。〕 1.救濟;賑濟。《易‧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陸德明 釋文:“振,濟也。”《史記‧汲鄭列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 河南 倉粟以振貧民。”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專財穀而輕義,觀困匱而不振者,吝人也。”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鄧城巫》:“又詣一富室有所求,曰:‘君家最富贍,力足以振我。’”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更設法舉債,以振其窮。”2.挽救;救援。《荀子‧堯問》:“天使夫子振寡人之過也。”《漢書‧游俠傳‧郭解》:“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顏師古 注:“振謂舉救也。”《新唐書‧朱敬則傳》:“重節義然諾,善與人交,振其急難,不責報於人。”3.發放;開放。《逸周書‧克殷》:“乃命 南宮忽 振 鹿臺 之財、 巨橋 之粟。” 孔晁 注:“振散之以施惠也。” 晉 陸機 《文賦》:“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4.奮起;振作。《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史記‧高祖本紀》:“ 秦 軍復振,守 濮陽 ,環水。”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振,起也。收敗卒自振迅而復起也。” 晉 左思 《詠史》之六:“ 荊軻 飲 燕 市,酒酣氣益振。哀歌和 漸離 ,謂若傍無人。” 宋 蘇軾 《修廢官舉逸民策》:“ 周 之衰也, 宣王 振之,號為中興。” 羅廣斌 等《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一九四七年夏, 劉鄧 大軍渡過 黃河 南下, 蔣 管區人心大振。”5.揚起;顯揚。《孟子‧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趙岐 注:“振,揚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重以 公旦 多材,振其徽烈。” 唐 柳宗元 《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施恩而不求報,獎善而不為功,所以振宣幽光,激勵穨俗。”6.引申為助長。《韓非子‧說林下》:“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珮,此人遺我玉環。是振我過者也。”7.抖動;拂拭。《禮記‧曲禮下》:“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 鄭玄 注:“振,去塵也。”《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人之情也。”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閣下若能蕩滌痕累,洞開嫌疑,棄仇如振塵,愛士如救餒……亦足為賢相矣。” 宋 王君玉 《國老談苑》卷一:“ 趙普 在中書,每奏牘事有違戾 太祖 意者,因請之於上,或拂之於地, 普 緩拾之,振塵以獻。”8.揮動;搖動。 漢 賈誼 《過秦論上》:“及至 始皇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 周 而亡諸侯。”《漢書‧食貨志上》:“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 唐 李白 《涇川送族弟錞》詩:“ 蓬山 振雄筆,繡服揮清詞。”9.整頓;整理。《管子‧權修》:“然後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 尹知章 注:“振,整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振天維,衍地絡。” 薛綜 注:“振,整理也。”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近年以來,紀綱不肅,法度不行……然人情習玩已久,驟一振之,必將曰:此拂人之情者也。”10.收取;約束。《周禮‧天官‧職幣》:“職幣掌式法以歛官府都鄙與凡用邦財者之幣,振掌事者之餘財。” 鄭玄 注:“振猶拯也,檢也……先言歛幣,後言振財,互文。” 孫詒讓 正義引 王念孫 曰:“經言歛、言振,注言拯、言檢,皆謂收取之也。”《禮記‧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大,載 華嶽 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鄭玄 注:“振,猶收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振溪通谷,蹇產溝瀆。” 李善 注:“言山石收歛溪水而不分泄。”11.止;終止。《管子‧小問》:“隨之以刑,敬之以禮樂,以振其淫,此謂先之以政。”《莊子‧齊物論》:“忘年忘義,振於無竟。” 陸德明 釋文:“振, 崔 云:止也。”12.極;遠。參見“ 振古 ”。13.擊;敲打。參見“ 振槁 ”。14.稱,適合。參見“ 振職 ”。15.通“ 震 ”。震驚;震動。《戰國策‧燕策三》:“ 燕王 誠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史記‧魏公子列傳》:“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狂風振地,飛沙走石。”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壯烈戰跡》:“夷人以為客舶,遂返舟與之敵。公乃旗鼓突出,聲振數里。”16.通“ 侲 ”。幼童。參見“ 振女 ”、“ 振子 ”。17.通“ 祗 ”。參見“ 振敬 ”。18.姓。《續通志‧氏族七》:“振,見《姓苑》。 宋 振紀 , 廣州 轉運使。” 振2 〔zhn ㄓㄣ〕 〔《廣韻》側鄰切,平真,章。〕 見“ 振2振 ”。 振3 〔zhn ㄓㄣˇ〕 〔《集韻》止忍切,上軫,章。〕 通“ 袗1 ”。 單衣。《禮記‧玉藻》:“振絺綌而不入公門。” 鄭玄 注:“振,讀為袗。袗,襌也。” 厥嗣興起,如公常存。粵嶠之西,桂水奫淪。真按:國:奫 部首 大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注音一式 ㄩㄣ 見「奫淪」條。 詞:奫1 〔yn ㄩㄣ〕 〔《廣韻》於倫切,平真,影。〕 1.泉水。《廣韻‧平真》:“奫,泉水。”2.水深貌。 宋 晁補之 《謁岱祠即事》詩:“又怪 玉女井 ,高絕何由奫。” 真按:國:奫淪 注音一式 ㄩㄣ ㄌㄨㄣˊ 水勢迴旋的樣子。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魚尾上奫淪,草芽生沮洳。」 詞:【奫淪】水深廣貌。 唐 柳宗元 《招海賈文》:“其外大泊泙奫淪,終古迴薄旋天垠。”集注引 張敦頤 曰:“奫淪,水深廣貌。” 宋 歐陽修 《荷花賦》:“陰曲池之清泚,漾波紋之奫淪。” 金 元好問 《涌金亭示同游諸君》詩:“觱沸 濼水 源,奫淪 晉溪 波。” 清 趙翼 《讀史》詩:“水淺岷觴本易湮,涓涓不絕遂奫淪。” 靈輀南去,飛旐斜曛。真按:國:曛 部首 日 部首外筆畫 14 總筆畫 18 注音一式 ㄒㄩㄣ 1. 黃昏時刻。玉篇˙日部:「曛,黃昏時。」南朝宋˙鮑照˙行京口至竹里詩:「斯志逢凋嚴,孤遊值曛逼。」 2. 日落的餘暉。唐˙孫逖˙下京口埭夜行詩:「孤帆度綠氛,寒浦落紅曛。」 3. 昏暗。唐˙李華˙弔古戰場文:「黯兮慘悴,風悲日曛。」唐˙高適˙別董大詩二首之一:「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詞:曛1 〔xn ㄒㄩㄣ〕 〔《廣韻》許云切,平文,曉。〕 1.黃昏,傍晚。 南朝 宋 鮑照 《冬日》詩:“曛霧蔽窮天,夕陰晦寒地。” 清 張芳 《黛史》:“曉則堆藍,曛則柴紫。”2.昏暗。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劉明府觀湘東王書》:“峰樓霞早發,林殿日先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上仙》:“久之,日漸曛,眾恐礙夜難歸,煩再祝請。”3.夕陽的餘輝。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 金 王鬱《楊翟贈李司戶國瑞》詩:“ 洛陽 賞盡牡丹春,寂寞釣臺對夕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諸侯怒,丞相嗔,無邊衰草對斜曛。”4.赤黃色。《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 王冰 注:“曛,赤黃色也。”5.用同“ 醺 ”。酒醉。 明 徐渭《贈呂正賓長篇》:“樓中唱罷酒半曛,倒著儒冠高拂雲。”參見“ 曛酣 ”。6.用同“ 欣 ”。參見“ 曛然 ”。 山川鬱蒼,凝咽寒雲。猿吟鶴唳,淒結霜晨。
Posted by 孫守真 at 11:04 AM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