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與吳蘭雪書二通真按:翁方綱與吳嵩梁
昨見尊作以陽明之言良知與孟子同論,既極言其不可矣,然此不惟不知孟子,且不知陽明也。孟子言良知即性善之旨。陽明言良知則是欲破朱子補格致之傳耳
479
。蓋因古本大學所謂誠其意者一段在諸章之前自朱子乃移正之,列於格物致知之後。此定論也,必不可妄矜復古者也。真按:翁方綱對復古的觀點 陽 明乃欲矯為立異,謂本心自有真知,不待用格致之功以此駮朱子。是正與大學教人之序相乖剌,有是理乎?在朱子補格致之傳,愚自有攷證之論,今且勿庸詳也。而 陽明之主良知乃是誤解大學之要義,其可以與孟子之言良知同日語乎?吾子竟未讀陽明《傳習錄》,且於二程子以來言《大學》之次第條理皆未之詳考,而第見「良 知」二字以為孟子嘗言之;此則不學之弊。若鄙人不言,更何人直言之?真按:吳嵩梁不讀書 真按:翁方綱對吳嵩梁的批評 凡事當以聖言「多聞」「闕疑」「慎言」三語銘之坐右也。真按:翁方綱的座右銘
480
讀書為文,凡遇聖賢名則敬避之,與尊君上無二理也。真按:翁方綱論避諱 昔鄱陽洪文惠於漢碑假借「尼」字輒正言闢其謬誤,愚昔於〈唐陸元朗經典釋文孝經開章二字注釋之岐說〉亦嘗力駮其失言。真按:陸德明 真按:此應係翁公所為文之名,姑標識如此. 真按:翁方綱與經典釋文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對洪适的批評 若韓昌黎〈石鼓歌〉敢於押韻,此出於儒者之作,更不可以曲恕之。真按:翁方綱對韓愈的批評 至若劉越石、真按:劉琨 李白之輩本非儒者可比,然即使甘於不為儒者,亦非鄉愚不識字之蚩氓也,真按:上山下虫-異: 字號 C12204 正字 【】虫-03-09 音讀 ㄔㄢˇ 釋義 蟲伸行。見玉篇.虫部。 蚩之異體.字號 A03621 正字 【蚩】虫-04-10 音讀ㄔ 釋義 1.一種蟲。說文解字:「蚩,蟲也。」 2.姓。如古時有蚩尤。3.嘲笑。通「嗤」。文選.阮籍.詠懷詩十七首之十一:「乃誤羨門子,噭噭今自蚩。」 4.欺侮。文選.張衡.西京賦:「鬻良雜苦,蚩眩邊鄙。」5.無知、痴笨。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兒大黠,宗室無蚩者。」 6.醜惡。通「媸」。漢.趙壹.刺世疾邪賦:「榮納由於閃榆,孰知辨其蚩妍?」詞:蚩1 〔ch ㄔ〕〔《廣韻》赤之切,平之,昌。〕1.老實;痴愚。 三國 魏 曹操 《秋胡行》:“存亡有命,慮之為蚩。”《後漢書‧劉盆子傳》:“兒大黠,宗室無蚩者。” 李賢 注引《釋名》:“蚩,癡也。”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九:“ 任葵尊 通政督學 奉天 ,革生童納金之陋習。上知之,戲示百官曰:‘是蚩者,乃不識錢。’”參見“ 蚩蚩 ”。2.見“ 蚩眩 ”。3.海獸名。 明 張萱 《疑耀‧蚩尾誤作鴟》:“蚩蓋海獸之名,水之精也,可以厭火,今作鴟,殊誤。”參見“ 蚩尾 ”、“ 蚩吻 ”。4.象聲詞。參見“ 蚩然 ”、“ 蚩蚩 ”。5.通“ 嗤 ”。嘲笑;譏笑。《後漢書‧明帝紀》:“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不省,示不為諂子蚩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而茅蓬不能動萬鈞之鏗鏘,侏儒不能看重仞之弘麗,因而蚩之,謂為凡憒。”《新唐書‧宋慶禮傳》:“性甘勞苦,然好興作,濱塞掘阱植兵,以邀虜徑,議者蚩其不切事。”《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初, 茂 ( 卓茂 )到縣,有所廢置,吏民笑之,鄰城聞者皆蚩其不能。”參見“ 蚩笑 ”、“ 蚩薄 ”。6.通“ 媸 ”。醜陋;醜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近代辭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語求蚩,反音取瑕,雖不屑於古,而有擇於今焉。” 唐 劉禹錫 《何卜賦》:“有天下之是非,有仁人之是非,在此為美兮,在彼為蚩。”參見“ 蚩妍 ”。7.姓。相傳為 蚩尤 之後。見《通志‧氏族四》。 真按:國無.詞:【蚩氓】見“ 蚩蚩氓 ”。【蚩蚩氓】敦厚而愚昧的人。語出《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宋 陸游 《壬子除夕》詩:“嗚呼吾曹見事晚,古俗實在蚩蚩氓。” 清 方文 《施粥行贈曹二梁父》:“矧此蚩蚩氓,窮餓良可嘆!”亦省作“ 蚩氓 ”。 明 楊慎 《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詩:“好去偕新郎,新郎非蚩氓。” 清 王韜 《甕牖餘談‧漢口雨錢》:“在蚩氓每以為神物,而博士則以為虛渺。”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一章第六節:“ 林 鄧 見前途危險,懇求 道光帝 堅持禁煙政策,說:‘無知蚩氓,相率傳訛。’”參見“ 蚩蚩 ”。【蚩蚩】1.敦厚貌。一說,無知貌。《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毛 傳:“蚩蚩者,敦厚之貌。” 朱熹 集傳:“蚩蚩,無知之貌。” 宋 王禹偁 《君者以百姓為天賦》:“徒觀乎浩浩玄穹,蚩蚩黔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張誠》:“翁輟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2.惑亂貌;紛擾貌。 漢 揚雄 《法言‧重黎》:“大國蚩蚩,為 嬴 弱 姬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於是素交盡,利交興,天下蚩蚩,鳥驚雷駭。” 李善 注:“《廣雅》曰:‘蚩,亂也。’” 呂延濟 注:“蚩蚩,猶擾擾也。” 清 姚鼐 《詠七國》:“蚩蚩六國主,蟲豸力爭競。”3.象聲詞。 茅盾 《速寫一》:“這是一個擦得耀眼的紫銅質的大家夥,雖然關嘴,可是那轉柄的節縫中卻蚩蚩地飛迸出兩道銀線一樣的細水,斜射上去約有半尺高。” 吾輩更宜敬之、慎之。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480
答王實齋書真按:翁方綱與王聘珍
久不得相與析疑。今見吾實齋寄所撰《大戴禮記解詁》之序說,雖未讀其全書,然知其所引證訓義必有補於是書無疑也。惟是序云「《隋‧志》以馬融增益〈月令〉〈明堂位〉〈樂記〉三篇支離傅會」此則宜慎言之真按:真按:下文所附王氏來書則云「《隋書‧經籍志》謂大聖刪大戴之書四十六篇,漢末馬融足〈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樂記〉一篇。其說頗為附會。」.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