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三辨顧氏竝出吳郡
三國志顧雍傳 真按:原作二,應係漫漶故爾. 吳郡吳人 曾祖父奉 真按:顧奉 弟徽真按:顧徽
581
族人悌 真按:顧悌 子邵 真按:顧邵 穆傳云次子裕,真按:顧穆 一名穆,誤。按《晉書‧顧榮傳》作穆。 濟 真按:顧濟 徽子裕 真按:顧裕 悌子彥 真按:顧彥 禮 真按:顧禮 謙 真按:顧謙 祕 真按:顧祕 邵子譚 真按:顧譚 承真按:顧承
《晉書‧顧榮傳》 穆子 子毗 兄子禺
顧眾傳 祕子 兄壽 從弟颺 子昌會
顧和傳 眾之族子 曾祖容 真按:顧容 祖相 真按:顧相 子淳 真按:顧淳 宗人球。真按:顧球
宋書顧琛傳 和之曾孫 真按:顧和 祖履之 真按:顧履之 父□ 子寶先
顧覬之傳 真按:疑當作顧愷之. 謙之元孫 真按:此應係避康熙諱. 祖崇 父黃老 子綽 真按:顧綽 孫憲之 真按:顧憲之 弟子愿 真按:國:弟子 注音一式 ㄉ|ˋ ㄗˇ 相似詞 門生﹑學生 相反詞 1.學生﹑門徒。論語˙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世無孔子,不當在弟子之列。」 2.泛指年幼的人。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窮弟子快走開去!讓我們。」 3.和尚﹑道士的自稱。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弟子乃東土大駕下差來,上西天拜活佛求經的。」 4.妓女。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但來兩三遭,不問那廝要錢,他便道:『這弟子敲鏝兒哩!』」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菴內尼姑,姓王名守長,他原是個收心的弟子。」 5.宗教上信徒的自稱。如:「弟子李大明在此叩頭上香,祈求全家大小平安。」 詞:【弟子】1.為人弟者與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易‧師》:“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邢昺 疏:“男子後生為弟。言為人弟與子者,入事父兄則當孝與弟也。” 清 曾國藩 《送唐先生南歸序》:“自卿大夫之弟子,與凡民之秀者,皆上之人置師以教之。”2.學生。《論語‧雍也》:“ 哀公 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儀禮‧士相見禮》:“與老者言,言使弟子。” 賈公彥 疏引 雷次宗 云:“學生事師,雖無服,有父兄之恩,故稱弟子也。”《後漢書‧張酺傳》:“帝先備弟子之儀,使 酺 講《尚書》一篇,然後脩君臣之禮。” 宋 葉適 《郭府君墓志銘》:“所得非一師,為之師者多自以為不及也, 澄 猶執弟子禮恭甚。”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雙髻道人》:“願委贄為弟子,肯收錄否?”按,弟子與門人、門生有別。 宋 歐陽修 《後漢孔宙碑陰題名》:“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十節:“今文經學是官學……如 蔡玄 教授經學,門徒(親受業的高第生稱弟子,轉相傳授不直接受業的普通學生稱門生,統稱為門徒或諸生)常有千人。”3.稱道教、佛教的徒眾。亦為徒眾、信徒自稱。《後漢書‧皇甫嵩傳》:“ 鉅鹿 張角 自稱‘大賢良師’,奉事 黃 老 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摺:“小僧 法聰 ,是這 普救寺 法本 長老座下弟子。”《水滸傳》第九十回:“長老說罷,喚過 魯智深 近前道:‘吾弟子此去,與汝前程永別,正果將臨也。’”《西游記》第五二回:“童兒叩頭道:弟子在丹房裏拾得一粒丹。”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大慈大悲的 觀世音 ,弟子吃齋唸佛,謝你老人家保佑了我的兒子。”4.弟弟的兒子。《後漢書‧應劭傳》:“弟子 瑒璩 ,并以文才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鄧攸 始避難,於道中棄己子全弟子。”5.古時稱戲劇、歌舞藝人。 唐 白居易 《長恨歌》:“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宋 程大昌《演繁露》卷六:“ 開元 二年, 玄宗 ……選樂工數百人,自教法曲於梨園,謂之皇帝梨園弟子。至今謂優女為弟子,命伶魁為樂營將者,此其始也。” 清 孫枝蔚 《題梨園圖》詩:“弟子教成月娥笑,能得花前聽幾回!”6. 宋 元 時也用以稱妓女。 宋 朱彧《萍洲可談》卷三:“近世擇姿容,習歌舞,迎送使客侍宴女子,謂之弟子,其魁謂之行首。”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一摺:“賣弄的有伎倆,賣弄的有豔姿,則落的臨老來呼弟子。”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一摺:“戀那送舊迎新潑弟子。”○此謂弟之子也. 真按:顧愿 愿父深之真按:原文作異體【見原文】
南齊書高逸傳 顧歡,吳郡鹽官人。祖赳,晉隆安末避亂徙居。 黯與歡同郡人 惠允,覬之弟子。
南史孝義傳 顧昌衍,吳人。
梁書顧協傳 和六世孫真按:顧和
陳書顧野王傳 吳郡吳人 祖子喬 父烜
儒林傳 顧越,吳郡鹽官人
隋書儒林傳 顧彪,餘杭人。
唐書宰相表 顧氏初居會稽,吳丞相雍,真按:顧雍 雍弟徽侍中又居鹽官。徽十世孫越,越孫允 允子琮相武后 真按:顧琮 琮子潤 浚
令狐德棻傳 顧允,蘇州吳人 父覽 子琮。真按:顧琮
顧少連傳 蘇州吳人 少子師閔真按:顧師閔
李訓傳 顧師邕,少連子。真按:顧少連
顧彥朗彥暉傳 真按:原似作喗,乃漫漶也.據瀚典定.5415-唐書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寶 王處存郜 鄧處訥雷滿 陳儒 劉巨容馮行襲 趙德諲匡凝 楊守亮 楊晟 顧彥朗彥暉 真按:顧彥暉 豐縣人
宋史顧臨傳 會稽人
孝義傳 顧忻,泰州泰興人。
按顧氏自雍以前於史無特傳者,真按:顧雍 而《後漢書‧張霸傳》言永元中為會稽太守,表用郡人處士顧奉、公孫松等。奉後為潁川太守。真按:顧奉 〈程曾傳〉言還家講授會稽顧奉等數百人常居門下。《西京雜記》言會稽人顧翱事母至孝。又按〈順帝紀〉永建四年分會稽為吳郡,自分吳郡而後,三國、晉、宋見于史者皆吳郡吳人。未分以前但言會稽。其為吳人可知。其後分析,遷于鹽官,則南齊、唐二書載之甚明。今之海鹽、平湖、華亭皆鹽官地。自隋始見餘杭,而唐則少連徙其先兆于雒。真按:顧少連 真按:洛陽-同義詞. 五次以下散居各方。然今山、陝此姓甚少,而東昌、懷慶、遼東、雲南、貴州則皆衛籍。真按:衞-不復一一出校. 成都則蜀府護衛。其登仕版者大半皆吳中及兩浙之人。故相傳以為江南無二顧云。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