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September 3, 2008

111

曹鑑奉勅撰神道碑附

吳文正公集一百卷刋本

 右元翰林學士崇仁吳澄撰。澄嘗作草屋數間,題其牖曰抱膝梁父吟皓歌出師表。程文憲因題之曰草廬。學者稱草廬先生。

雪樓集三十卷刋本

 右元翰林學士承旨河內程鉅夫撰。卷末識云謄寫始于至正癸卯之春書市余通父筆也。前十卷刻而復燬,後二十卷寫而未刻。洪武辛未春以印本寫本併刻于朱氏之肆。未詳識之人姓氏。

112

松雪齋集十卷外集一卷刋本

 右元翰林承旨湖州趙孟頫撰。大德戊戌戴表元序。

松鄉集十卷黃松石校寫本

 右元湖州安定書院山長句章任士林撰。同邑後學孫能傳識云:萬歷乙巳春予校閣中藏書,有任松綁先生文集四帙,乃元至正四年浙江行中書省舊刻為記四十二誌銘九首,傳六首,敘二十一首說引八首賦十八首,雜著二十二首,詩三百六十八首雜著二十三首凡十卷。

113

剡源集三十二卷千頃堂書目作三十卷 天一閣寫本

 右元教授奉化戴表元撰。據別一本無詩,止二十六卷。宋序云真按:疑有誤!-疑為宋濂序云之敓也. 二十八卷。萬歷周儀序云:三十卷。又云獨詩集一部僅備諸體而散落尚繁,則知此集流傳卷袠多寡不一。茲范氏天一閣所 真按:原文空一格.未詳! 進乃完書也。自二十三卷以下增多詩十卷,首有楊鏡川題云:余嘗得先生手札稿百餘篇,多剡源集所未載者。又梨洲黃氏有選本,花山馬氏刊行,疑從此本選出者。

湛囦集一卷知不足齋寫本

114

 右元江浙儒學副提舉錢塘白珽撰。剡源戴表元序云:廷玉詩甚似渡江陳去非而嘗諱言去非。真按:陳與義 又特好記覽,每一篇必欲全注于六經之苑,披條于百氏之畹。宋濂墓誌附于末。

在軒一卷寫本真按:真按:黃公紹 中研院線上目有!

 右元邵武黃公紹撰。俱係文,詩一二而已。

金仁山文集四卷刋本

 右元金履祥撰。附柳貫所著行狀一篇。

許白雲集四卷刋本

 右元金華許謙撰。國朝雍正時金孔時所刊。

115

雲峯集十卷刋本

 右元蘭谿學正婺源胡炳文撰。正德丁卯三山林瀚序。

陳定宇文集十七卷刋本

 右元休寧陳櫟撰。國朝康熙間族孫嘉基校刊。真按:陳嘉基

桂隱文集四卷詩集四卷寫本

 右元吉水劉詵撰。其詩有至正元年門人羅如箎跋。又嘉靖癸亥同邑羅洪先序畧云桂隱劉公當元初時廢科舉抱所長無所于洩自任斯文之重,與宋遺老上下倘佯,當事力荐不屈,既卒,賜諡文敏

116

。元雖廢科舉而諡不為限故公以布衣得之。

稼村類稿三十卷刋本

 右元提舉江西學事豐城王義山撰。真按:豊城?原文似有描改. 正德丙子楊濂序。

杏庭摘稿一卷寫本

 右元休寧尹洪焱祖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有宋濂、危素二序。

養蒙先生文集十卷寫本

 右元翰林學士嘉興張伯淳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師道真按:張伯淳 稱趙魏公孟頫為內弟,真按:趙孟頫 與巴西鄧文原同直詞林,情義款洽。文原嘗謂師道為文恥尚鈎棘而舂容紆餘鏗乎如金石之交奏

117

。沒後無成稿。其子河東宣慰副使釆長孫武康縣尹炯訪求遺逸釐為十卷。蜀郡虞集為序刋之。

陳剛中集三卷刋本

 右元翰林待制臨海陳孚撰。分觀光稿、交州稿、玉堂稿為三卷。

巴西集一冊知不足齋寫本

 右元集賢學士兼國子祭酒綿州鄧文原撰。句章任士林曰善之渾厚以和,沉潛以潤,如清球在縣,明珠在乘。

118

存悔齋稿一卷寫本

 右元江浙儒學副提舉真州龔璛撰。宋司農卿之子。真按:國無.詞:潗1 j ㄐ〡ˊ〕〔《廣韻》子入切,入緝,精。〕1.泉水流出貌。參見“ 潗湁 ”、“ 潗濈 ”。2.象聲詞。參見“ 潗潗 ”。3.水波流到一起,因沖撞而翻騰。【潗湁】小水貌。 柳宗元 《問答‧答問》:“稱其文,則皆汗漫輝煌……而僕乃朴鄙艱澀,培塿潗湁。”【潗濈】泉水外流貌。【潗潗】1.小蟲雜鳴聲。 柳宗元 《問答‧晉問》:“蟻雜螽集,啾啾潗潗。”2.雨聲。 文同 《山雨》詩:“山雨灑春城,潗潗聲頗急。” 真按:龔潗-瀚典廿五史找不到?!google. 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苹縣真按:萃縣?原文有描改,不清.此乃愚臆度. 不食卒。璛悲不自勝,因與其弟刻苦于學。真按:龔理 戴帥初真按:戴表元 仁近真按:仇遠 汲仲皆與為忘年交,真按:胡長孺 聲譽藉甚,人稱兩龔,以比漢兩龔云。

翠寒集一卷刋本

啽囈集一卷千頃堂目作八卷 刋本

 右元晉陵宋撰。真按:原文有塗改!无←→旡. 自為序并延祐庚申海一粟馮子振序。其啽囈集俱咏史詩。

119

純白齋類稿二十二卷刋本

 右元太常博士東陽胡助撰。字古愚。好讀書蔚有文采,臨川吳澄見其詩文大加稱賞。致仕卒。遺言弗人狀其行、真按:原文丐字右旁有筆注匄.蓋以匄為正也. 銘其墓。自著純白先生傳。

趙寶峯集二卷知不足齋寫本

 右元慈谿趙偕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字子永,宋之宗室也。門人斯道序,真按:國:烏  部首 火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ㄨ1. 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2.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 3.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4. 黑色的。如:「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 5.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 6.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詞:烏1 w ㄨ〕〔《廣韻》哀都切,平模,影。〕1.鳥名。烏鴉。又稱“老鴰”、“老鴉”。羽毛通體或大部分黑色。《詩‧邶風‧北風》:“莫赤匪狐,莫黑匪烏。” 朱熹 集傳:“烏,鴉。黑色。” 王充 《論衡‧感虛》:“﹝ 秦王 ﹞與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得歸。’” 溫庭筠 《更漏子》詞之一:“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參見“ 烏鴉 ”、“ 烏鳥 ”。2.黑色。 蘇軾 《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窮年弄筆衫袖烏,古人有之我願如。”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六:“紅血變烏了。”參見“ 烏驪馬 ”、“ 烏衣 ”。3.指抹黑,染黑。 關漢卿 《玉鏡臺》第四摺:“貌賽過神仙 洛浦 ,怎好把墨來烏?”《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如今頭髮鬍子通然瑩白了,待不得三四日就烏一遍,如今把鬍子烏得綠綠的,怪不好看。”4.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以“烏”為太陽的代稱。《山海經‧大荒東經》:“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郭璞 注:“中有三足烏。”《文選‧左思〈蜀都賦〉》:“ 羲和 假道於峻岐,陽烏迴翼乎高標。”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包》:“陽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 羅鄴 《冬日寄獻庾員外》詩:“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沉欲半年。” 楊維楨 《鴻門會》詩:“照天萬古無二烏,殘星破月開天餘。”5.疑問副詞。何,哪裡。《呂氏春秋‧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 高誘 注:“烏,安也,語辭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且夫 之事,又烏足道乎?” 顏師古 注:“烏,於何也。”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一:“ 之東遷,烏得盡委其責於 幽平 二王乎?其所由來者漸矣。”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長生烏可以藥得?”6.嘆詞。同“ ”。參見“ 烏乎 ”。7.吐出。《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8.姓。 春秋 烏枝鳴 。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烏2 y 〡ㄚ〕〔《集韻》於加切,平麻,影。〕地名用字。《漢書‧西域傳上‧烏秅國》:“ 烏秅國 ,王治 烏秅城 ,去 長安 九千九百五十里。”烏3 w ㄨˋ〕見“ 3 ”、“ 3拉草 ”。 畧云:先生早歲攻舉子業以不窺聖涯即棄去。讀楊文元公書有覺而益致其力見明而守固文不追琢不矯揉皆發乎道心之正,非蹈襲乎末世之弊者。有六世孫趙文華序跋蓋有玷于先生者也。今去之。真按:作者品德的重要-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可不必真按:真按:眉批 盧文弨選書的標準

120

梅道人遺墨二卷寫本

 右元嘉興吳鎮撰。有同里錢棻題詞

道園學古錄五十卷花山馬氏藏元刊本

 右元侍講學士蜀郡虞集撰。至正六年歐陽元序,真按:歐陽玄 云:李漢于昌黎真按:韓愈 子瞻廬陵真按:蘇軾 真按:歐陽修 皆能知而能言者。走豈能為前人役乎真按:疑有誤!-走字疑誤!當係「是豈為前人役乎」之訛.迪志文淵閣四庫趙氏鐵網珊瑚作此.而另有珊瑚木難,與式古堂書畫彙考亦均訛作「走」.是其來久矣!又下文「第」字,趙氏書自作「苐」,抱經主人煩校改矣! 于公有世契真按:原文有描改!苐←→第. 真按:國無,詞:【世契】猶世交。 范仲淹 《依韻答韓侍御》:“雖叨世契與鄰藩,東道瞻風御史尊。” 蘇舜欽 《薦王景仁啟》:“某資雖顓庸,心輒喜善,敢緣世契,上布公言。” 宋濂 《藥房樵唱序》:“公之子 與其門人 黃琪 ,編輯遺橐,鍥之文梓,乃緣世契之深遠,以首簡為屬。” 故不辭而為之序。

道園先生遺稿六卷詩續三卷季振宜藏寫本

 右前人撰。朱彝尊跋云:凡七百餘篇。公之從孫克用所纂述也真按:虞克用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