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
創垂覲揚心,真按:原有平抬. 實為百世法。暉鳳就擒處,父老誰該洽?櫛比列閭閻,婦子依饟饁。土風之樸淳,蓋為宇內甲。即以山脈論,何必崖隒峽。造物雄厚氣,迴抱大開合。所以帝省山,真按:原有平抬 裒對祜斯答。拔兌所鍾毓,真按:國無.詞無.犮有異體. 鮮原雨風協。九穀雙岐穟,郡邑爭上牒。百艸效光澤,寸土皆濡裛。山雲與海氣,面勢環周帀。慶值大禮成,真按:原有平抬. 豈獨羣情浹。遶麓熊熊光,馬足不敢蹀。
603
石庵冢宰以舊作歇心處四絕句見示,真按:劉墉 歇心處者,蒲圻萬年寺董文敏所題扁,真按:董其昌 吳荊山諸前輩有詩,真按:吳士玉 石庵屢以行役過之,因有司重葺,賦此。昨在京兆闈中未暇和作,今日同宿錦州驛館,復以其藳來,乃次韻,并邀楚珍閣學同作真按:尹壯圖
以修為廢歇為興,公豈前生此寺僧?三度過門渾不識,宰官身又傳車乘。
歇心不是真詮義,我為諸公續末章。真按:翁方綱的人生觀 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車轂轉來無轍迹,鯢桓審音盤。真按:國:審 部首 部首外筆畫 12 總筆畫 15 注音一式 ㄕㄣˇ 1. 知道、明白、清楚。同「諗」、「讅」。史記˙卷二十三˙禮書:「君子審禮,則不可欺以詐偽。」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臣困鄧艾於祁山,陛下連降三詔,召臣回朝,未審聖意為何?」 2.推究、分析。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 3. 偵訊訴訟案件。如:「審判」、「審訊」。 4.謹慎。宋˙蘇軾˙張文定公墓誌銘:「契丹遣使為言,卿宜審處其事。」 5.周密、詳細。聊齋志異˙卷一˙賈兒:「審顧之,四肢皆如人,但尾垂後部。」 6.姓。如漢代有審食其。 詞:審1 〔shn ㄕㄣˇ〕 〔《廣韻》式荏切,上寢,書。〕 1.詳細;仔細。《書‧顧命》:“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 孫星衍 疏:“《說文》云:‘詳,審議也。’審亦為詳。” 南朝 宋 何承天 《達性論》:“事簡則不擾,不擾則神明靈,神明靈則謀慮審。”《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人生在世審思量,暫時吵鬧有何妨;大眾志心須淨聽,先須孝順阿耶娘。”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義丐》:“小人無罪,懷寶其罪,籌之審矣,非所願也。”2.詳究;細察。《書‧說命上》:“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史記‧淮陰侯列傳》:“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審豪氂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二摺:“我恰纔覷了他面目,審了他脈息,你摸他這半身子如火相似,他害的是熱病。” 明 張煌言 《上延平王書》:“竊聞舉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業者,尤在地利……則人和地利,審之不可不精也。” 魯迅 《墳‧人之歷史》:“環世界一周,歷審生物,因悟物種所由始。”3.慎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以制死生。”《呂氏春秋‧音律》:“修別喪記,審民所終。” 高誘 注:“審,慎。”《韓非子‧存韓》:“故曰:‘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審用也。” 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時未可而進,謂之躁,躁則事不審而上必疑。”4.察知;知道。《墨子‧小取》:“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明公蒙塵路次,群下不寧,不審尊體起居何如?”《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生聞此言,審其為鬼,亦無所懼。” 管樺 《怕水的人》:“自古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早脫下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5.真實。《戰國策‧秦策一》:“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六:“臣實得報,恐未審,候旦夕得其詳,方議奏聞,乞自寬聖慮。”6.明白;清楚。《公孫龍子‧白馬》:“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新唐書‧儒學傳下‧元行沖》:“當局稱迷,傍觀必審。”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鬼貴音近,或鬼呼先生為貴人,先生聽未審也。” 嚴復 《救亡決論》:“蓋非西學洋文,則無以為耳目,而捨格致之事,將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無救於亡也審矣。”7.審問;審訊。《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御史聽罷,喝散眾人,明日再審。”《三俠五義》第二七回:“ 包公 聽了‘星主’二字,便想起,‘當初審烏盆,後來又在 玉宸宮 審鬼冤魂,皆稱我為星主。’” 羅廣斌 楊益言 《紅岩》第九章:“下午審過的那幾個,同時處決!”8.指詢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封三娘》:“ 十一娘 亦審里居。女答言:‘妾 封氏 ,第三,近在鄰村。’”9.審查;審核。 清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鳳寧徽》:“其派丁多,故其審戶不得不密。”如:審計監督。10.古代計算羽毛的量詞。猶束。《周禮‧地官‧羽人》:“凡受羽,十羽為審,百羽為摶,十摶為縳。” 鄭玄 注:“審、摶、縳,羽數束名也。”11.通“ 瀋 ”。水深處。《莊子‧應帝王》:“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一說,審當為“蟠”,又作“潘”。水回旋處。見 陸德明 釋文。12.副詞。確實,果真。《管子‧小稱》:“審行之身毋怠,雖夷貉之民,可化而使之愛;審去之身,雖兄弟父母,可化而使之惡。”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審能如此,乃聖主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審如是, 乘 乃不特始創七體,且亦肇開五古者矣。”13.姓。 漢 有 審食其 。見《史記‧陳丞相世家》。 處有淵藏。真按:鯢桓審處有淵藏。
塵塵念念歇何由,敗壁殘煤苦不收。又向奎堂話禪榻,風簾石銚響茶漚。
畫禪磨墨證何如,真按:董其昌-應即此人. 真按:劉墉 齋扁重題肯借渠?薊北句非湘北句,劉尚書是董尚書。真按:劉墉 真按:董其昌 予諾為石庵書磨墨齋扁也。石庵喜仿董書,故云。真按:劉墉的書法 真按:劉墉與董其昌
603
潞河晚渡真按:翁方綱的行程
潞河新樹點微霜,渺渺孤帆帶夕陽。馬足經秋知水性,客懷兩月檢詩囊。城陰縷霧橫分白,沙際圓蟾淡吐黃。三十七年前夢在,露珠氣正感文昌。憶丁卯秋試禱城東文昌閣事也。真按:翁方綱拜文昌帝君 真按:翁方綱參加考試 真按:翁方綱的功名 昨九月廿二日臨榆道中恭和御製仙露明珠詩有文昌氣可求之句,真按:原有空二字挪抬. 是夜適宿於文昌祠,亦一異也。
603
典京兆試役竣,告祭先墓有述二首真按:真按:翁方綱與順天鄉試 真按:翁方綱之仕履 翁方綱之家世
得栽嘉樹敬維桑,拜告松楸淚滿觴。尚愧瀧岡能勒表,敢誇晝錦遂名堂?盟心月旦猶難信,苦志風簷豈易償。一寸春暉荄巳動,暄陽艸木積文章。
龐公上塚緒誰傳?誓墓羲之絕可憐。真按:王羲之 行役每逢歸必告,宦貧依舊祭無田。門牆庇蔭餘千士,江廣追惟又十年。稽首先靈虔禱乞,願從燈火事青編。
603
邵楚帆武部令祖虞廷先生以春秋名家,真按:邵自昌 真按:邵琮 先奉直公實受經焉。真按:翁大德 真按:翁方綱之家世 真按:翁方綱的春秋學 于今三世,相承世學。今歲癸卯武部之九弟暨令子皆捷京兆,真按:邵自昌 賦此奉賀
一卷麟經溯指南,真按:春秋 世家庭訓積研覃。舊傳啖趙應誰共真按:啖助、趙匡 ?新得鎦支益我慙。真按:國無.詞無. 時論光輝天尺五,遺聞解詁傳參三。青編茆屋來春雨,便合相從築邵庵。
603
編次黃仲則詩偶述五首真按:真按:翁方綱的詩論-代表作 翁方綱與黃景仁
君家豫章後,真按:黃庭堅 誰續子耕譜真按:『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余观 子耕 了外物成坏,犹影像空寂。” 』 前則有詩注云『葉水心志黃子耕墓云:子耕詩非子耕所能,是魯直遺墨散落收拾未盡爾。』翁〈刻黃詩全集序〉則曰『附以黃子耕譜』. ?真按:翁方綱與江西詩派 新津青神注,誰識用心苦。前年贈印詩,我代桂君語。真按:桂馥與黃景仁 欲尋詩嫡血,遠證派初祖。真按:逺 意豈止西江,真按:江西 心蓋繫萬古。真按:翁方綱對黃景仁的了解 真按:翁方綱與江西詩派 如何遽止此,奇氣未畢吐。真按:竒 全書青琳瑯,照耀來秘府。把與誰共讀,拜像香一縷。昨校山谷詩三集注本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翁方綱的文獻整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