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hursday, November 1, 2007

184

  嵐漪小草序

乾隆丁未秋,真按:乾隆521787. 按試南康郡。真按:翁方綱與江西鄉試 郡在廬山東南,由德化入星子必經山之隘口,而試院在山麓,日與湖中落星石對。予以七月十四日入隘口,飯瞻雲寺,比試竣,以八月二日宿秀峰寺,明晨,遊萬杉、栖賢真按:晁補之有〈由开先万杉栖贤罗汉入城南康守云惜君未至紫霄峰也因以此答〉詩. 午到白鹿洞書院。又明日,五老峰東北,真按:國:並  部首 一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ㄅㄤˋ 依傍。通「傍」。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張守節˙正義:「從河傍陰山,東至遼東。」明˙歸有光˙先妣事略:「由千墩浦而南,直橋並小港以東,居人環聚,盡周氏也。」 ㄅ|ㄥˋ bng(00550 並  部首 一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ㄅ|ㄥˋ 1. 併合。如:「並案處理」。楚辭˙東方朔˙七諫:「冰炭不可以相並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唐˙柳宗元˙駮復讎議:「旌與誅,莫得而並焉。」 2.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並排著。莊子˙馬蹄:「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 3. 一起、同時。如:「相提並論」、「異說並起」。禮記˙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4.用於否定詞前,以加強否定語氣。相當於「絕」、「決」。如:「事情並非如此。」、「你別誤會,我並無惡意。」元˙秦夫˙剪髮待賓˙第一折:「母親嚴教,並不敢喫酒。」 5.皆、俱。戰國策˙秦策一:「文士並飭,諸侯亂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6. 且、而且。如:「這個案子,保證能完成,並能做得盡善盡美。」 7. 相當於「連」、「同」。如:「並此淺近的原理亦不能明。」漢書˙卷四十七˙代孝王劉參傳:「徙代王於清河,是為剛王。並前在代凡立四十年薨。」 ㄅㄤˋ bng(00285 詞:並1 bn ㄅ〡ㄥˋ〕〔《廣韻》蒲迥切,上迥,並。〕1.平列。《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漢書‧儒林傳‧瑕丘江公》:“ 武帝 時, 江公 董仲舒 並。” 何景明 《渡瀘賦》:“偉雄並乎三分,恥偏安乎一隅。”2.兼有;具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御鞅 簡公 曰:‘ 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宋書‧自序》:“外祖 會稽 盛孝章 末名士也,深加憂傷,每撫慰之,曰:‘汝並黃中沖爽,終成奇器,何為逾制,自取殄滅邪!’” 南朝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疆中作》詩:“欲抑一生歡,並奔千里遊。” 劉坦之 注:“並,兼也。”3.皆是;都是。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琴集》曰: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並 蔡琰 作。” 顧炎武 《贈路舍人澤溥》詩:“復敘國變初,山東並賊吏。”4.比並;相比。 柳永 《晝夜樂》詞之二:“ 秀香 家住桃源徑,算神仙、纔堪並。”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那更,香霧雲鬟;清輝玉臂, 廣寒 仙子也堪並。”5.合並。《紅樓夢》第一○五回:“你父已經獲罪,只可並案辦理。”6.指吞並。《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 趙昂 ﹞思量要謀害他父子性命,獨並 王員外 家私。”7.聚合;湊合。《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家中又無積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單食缺,萬難存濟,只得並迭幾件破家火,變賣盤纏。”8.猶拼,,謂捨命相鬥。《水滸傳》第三四回:“ 黃信 見三個好漢都來並他,奮力在馬上鬥了十合,怎地當得他三個住。”《水滸傳》第一○四回回目:“ 段家莊 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 雙並舊強人。”9.似;如。 武元衡 《送田三端公還鄂州》詩:“青油幕裏人如玉, 黃鶴樓 中月並鉤。” 蘇軾 《次韻參寥同前》:“總是爛銀並白玉,不知奇貨有誰居?” 梁辰魚 《攤破金字令‧遇張月容於虎丘殿階》曲:“芳容並月,皎潔如明鏡。”10.副詞。普遍;全都。《易‧井》:“王明,並受其福。”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易上》:“並之言普也,遍也。謂天下普受其福也。”《漢書‧趙充國傳》:“虜並出絕轉道, 以聞。” 顏師古 注:“並猶俱也。” 陶潛 《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京城士人,舊通用青絹涼繖。 大中祥符 五年九月,惟許親王用之,餘並禁止。” 蒲松齡 《聊齋志异‧鳥語》:“詢之,果生二子;無何,並死,其日悉符。”11.副詞。一起;一同。《詩‧秦風‧東鄰》:“既見君子,並坐鼓瑟。”《後漢書‧黨錮傳序》:“尚書 霍諝 城門 校尉 竇武 並表為請,帝意稍解。” 俞樾 《茶香室叢鈔‧為人後者不入》:“以其背親從人,故與僨軍亡國者並斥之。”12.副詞。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後漢書‧皇后紀序》:“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是一年前,也是賭輸了:身邊並無一文,夜間便去掏摸些東西。” 蒲松齡 《聊齋志异‧細柳》:“凡數月,並不與言商賈。”13.副詞。猶甚至、連。常與“亦”連用,後多跟否定詞,強調程度之深。 蒲松齡 《聊齋志异‧促織》:“宰嚴限追比;旬餘,杖至百,兩股間膿血流離,並蟲亦不能行捉矣。” 康有為 《大同書》壬部:“蓋並水不飲,實不可行,故 為遁詞。”14.而且;並且。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車載牲牢甕舁酒,並召賓客延 。” 和邦額 《夜譚隨錄‧清和民》:“甲故有膽,陽作不知而陰解腰纏,驀然出不意,反縛之,並繫己胸,其人窘迫,絮絮求釋不絕,甲置若罔聞。”15.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列子‧天瑞》:“﹝ 林類 ﹞拾遺穗於故畦,並歌並進。” 楊伯峻 集釋:“並歌並進,猶言且歌且進。”《後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見者呼之曰:‘ 薊先生 小住。’並行應之,視若遲徐,而走馬不及,於是而絕。” 李賢 注:“並猶且也。”《北史‧源賀傳》:“冬則講武,春則種植,並戍並耕,則兵未勞而有盈蓄矣。”16.猶和,與。 方干 《江州送李侍御歸東洛》詩:“獨乘驄馬去,不並旅人還。”《紅樓夢》第一一八回:“怎奈 邢夫人 信了兄弟並 王仁 的話,反疑心 王夫人 不是好意。”並2 bn ㄅㄤˋ〕〔《集韻》蒲浪切,去宕,並。〕通“ 2 ”。1.挨。《史記‧秦始皇本紀》:“自 榆中 以東,屬之 陰山 。”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並音傍。傍,依也。” 劉禹錫 《含輝洞述》:“自城西門並南山俯江水,有石穹然如夏屋。” 葉盛 《水東日記‧江南渾湖塞北風沙》:“ 南並海之河江港汊通潮汐者,土人謂之渾潮。”2.依隨。參見“ 2 ”。3.旁邊。 陸龜蒙 《記事》詩:“今來觀刈穫,乃在 松江 並。” 度吳章嶺,至九江,此廬山之陽經游大畧也。中間數詩試院作,合前後入山、出山凡得四十八首,不曰匡廬小草,而曰嵐漪者,落星石上舊有嵐漪軒——見山谷外集注——蓋宋龍圖閣學士吳仲庶所顏者。真按:吳中復-吳中復字仲庶,興國永興人.宋史有傳. 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今其址廢已久,予因書「嵐漪」二字扁於試院後軒

185

。茲集所以志也。前數日皆陰雨,出山後亦稍稍雲而風真按:好的句子! 惟入山二日朗霽無點翳,山光水翠,豁然與目謀。真按:不錯的句子! 又嵐漪之貺我也。此行僅山之陽,故不敢以匡廬名云。

185

  陸象星五十壽序真按:翁方綱與陸廷樞

吾友陸子精於易,真按:陸廷樞之易學 然其於易也深造自得將二十年而未有成書,茲為五十初度之辰,真按:陸廷樞之生卒 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於是方綱舉酒以屬曰:子之於易,今不可更遲遲矣。昔有胎息坎離以為學易者,然究非學易也。況陸子今不為此,又有以苦身力作營生事代昆弟婦子之勞,斯乃躬踐庸行為學易矣。然究非學易也。西莊王子從事於尚書鄭學者三十年,真按:王鳴盛 今始成書,而日以學易不及惠氏為歎真按:真按:惠棟 真按:王鳴盛與惠棟-惠棟弟子王鳴盛. 翁方綱與王鳴盛

186

。然惠氏發明孟荀五家之言,是果足究言之乎?真按:翁方綱對惠棟的批評 方今能究言之者,其惟陸子乎!今書尚未成,未知其何日底於成也。真按:今中研院線上目無陸廷樞之著作也! 杜陵詩曰「妻子亦何人,丹砂負前諾。」每念斯語,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如必曰吾不以著述為事,是固然矣。然此是釋氏離文字以為義者耳,真按:翁方綱與佛 具此髮膚,何者為安身立命之處,無愧天地,如臨父母,此語重於南山矣。真按:翁方綱的人生觀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出版學 真按:翁方綱的箴言 敢再拜敬書以為君壽。

186

  奉饌圖後序真按:翁方綱的畫學

予從來不輕為人作序,誠以無所發明,則序不作可也。真按:多一篇多一篇之損矣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翁方綱的作序方法論 廣濟孝子正齋閔君繪其二親為奉饌圖,真按:閔貞 當世賢而有文者既皆詩之矣,何以序為

187

? 閔君將歸,抱其冊來,泣謂予曰:「諸君子所言者多譽某之孝耳。某何敢言孝,顧未有一語及於吾先人之為人者,則某奚以即安?」予告之曰:此奉饌者,子職也。 惟子職是供,則惟子職是述。奚其及於尊親哉?閔君則撫圖以泣,若不勝其痛者良久。予再三問以二老人之行誼,則閔君惟有稱其淳古篤實樸厚之狀,若摹於目而繪 於手者。嗟乎,此真言語所不能傳而圖繪所不能盡者也。凡言語可以傳,圖繪可以盡者,皆非其真也。真按:翁方綱的畫學 世間長松千尺,靈芝九莖,裂山石而感風雷者,皆是物也。嗟乎,此焉得不為之序乎!於是序其質直之語以為是圖後序。

188

  曹州牡丹譜序

歐陽子作洛陽花品序,真按:翁方綱與歐陽修-關鍵字 至於翻駁周官司徒。嘻,亦太甚矣!日至之景,真按:翁方綱對歐陽修的批評 尺有五寸,得地之中,此先後鄭說皆同,而歐陽必不信之,何也?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且云天地之和氣不宜限其中以自私,此尤非也。真按:翁方綱對歐陽修的批評 和氣聚則鍾美,理之常也。豈謂私乎?曹之有牡丹著於天下,蓋亦其土壤物宜有得於和氣所鍾者,吾恐學者信歐陽之說不以為美而以為病,則誣之甚者也,故不憚辨正前賢之論,則或因物以騐性,就地宜而勗人材,庶有裨乎。真按:翁方綱對歐陽修的批評 曹花舊無譜,懷寧余孝廉主講席於此,予屬其輯新譜一卷,門人安君鋟以傳之。曹國之詩曰「其儀一兮,心如結兮」,君子之和也。又曰「芃芃黍苗,真按:國:芃  部首 艸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7 注音一式 ㄆㄥˊ 1. 草木茂盛。說文解字:「芃,艸盛也。」詩經˙鄘風˙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野。」清史稿˙卷九十七˙樂志四:「蓊鬱元雲渰宸楓,大雨時行黍稷芃。」 2.獸毛蓬鬆雜亂。詩經˙小雅˙何草不黃:「有芃者狐,率彼幽草。」詞:芃1 pn ㄆㄥˊ〕〔《廣韻》薄紅切,平東,並。〕〔《廣韻》房戎切,平東,奉。〕“ 2 ”的被通假字。1.草茂盛貌。參見“ 芃芃 ”。2.獸毛豐滿而蓬鬆貌。《詩‧小雅‧何草不黃》:“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馬瑞辰 通釋:“芃本眾草叢簇之貌,狐毛之叢雜似之,故曰‘有芃者狐’。” 真按:國:芃芃 注音一式 ㄆㄥˊ ㄆㄥˊ 繁茂的樣子。詩經˙鄘風˙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詞:【芃芃】茂盛貌。《詩‧鄘風‧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傳:“麥芃芃然方盛長。”《北史‧薛辯傳》:“朝賢既濟濟,野苗又芃芃。” 曾鞏 《泰山謝雨文》:“黍芃芃而擢秀,粟薿薿而敷榮。” 胡薀 《雜詩》:“芃芃育疇畝,膏澤焉可無。” 陰雨膏之」,壤物之和也

189

。然則百物阜安,皆和其聲以頌之宜矣。曹之郡邑士大夫將題詞於後,踵而成編,故為序以俟焉。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