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再加上乾隆經常駐蹕避暑山莊,翻閱時發現一二錯謬之處,飭令軍機大臣隨時改正者也不在少數;最後是文溯閣,因其遠在盛京,未免鞭長莫及,特別是兩次覆校,實際上只有第一次比較認真,這不能不使其質量受到影響。真按:可見覃溪于此役亦未盡心盡力乎!可慨也矣!
第三節 江浙三閣全書的覆校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七月,內廷四閣全書的覆校工作陸續開始之後,一些大臣考慮到“《四庫全書》自開館以來,俱係內閣、翰、詹等衙門於科甲出身人員內挑派辦理,在館校勘者不下 數百餘員。且分校、覆校、總校遞次閱看,而成書之後,猶不免種種錯謬”,而續辦江浙三分全書,“校對僅生監二十餘人,又止校過一次,尤易草率從事。即如已 革舉人朱文鼎所校《諸史同異錄》內,於語句狂悖、款式謬誤俱未能看出,其潦草荒謬已可概見。是三分書更不可不復加詳校,俾與秘閣所藏較若劃一,而草率從事 之各校對尤不可不深示懲儆”。御史莫瞻菉由此而專摺奏請將現在覆校文淵、文源二閣書籍簽改檔冊,真按:原訛作莫瞻籙(籙之簡化字),徑改! “令 三分書原校對蔡本俊等查對挖改,並各回避原校之書,以防回護,仍派大臣一二員總核簽檔,其挖補填字紙張匠役及派出各員茶湯等費,均令該校對等承辦”。①乾 隆採納了他的建議,下令“照該御史所奏,於文淵閣校改完竣,即令原辦三分書校對等在武英殿悉心覆校,逐一更正”。為了徹底防止回護現象,乾隆還諭令“所有 此項書籍,著令該校對等覆閱查改後,仍交現在派出校勘文淵、文源兩閣書籍之大臣官員等再行詳校
①《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史料》,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六日監察御史莫瞻菉奏摺。真按:原訛作莫瞻籙(籙之簡化字)箓,徑改!
212
。如有看出語句狂悖及潦草荒謬者,詳校大臣即行奏明,將原校對斥革”。同時還規定:“除書內校出錯字應行填寫並抽換篇頁應令該原校對自行繕辦,及收發書籍等事交原館提調經理外,其紙張匠役及派出各員茶湯等項,仍著照文淵、文源兩閣之例官為辦理”。①
當時,續繕三分全書雖然已由江浙地方督撫陸續領回四千冊,但絕大部分仍存貯在武英殿,總計十萬二千 零五十冊。總裁永瑢考慮到原書曾在東華門外雲神廟、風神廟二處辦理,便專摺請示“可否仍著原校對等在彼晝夜趕辦,限以六個月掃數校清。其每日校出各書,即 令原辦三分之提調八員就近送入文華殿,交原辦四分全書提調三員,分派兩閣詳校大小官員進內覆勘,不得攜歸私宅”。俟校改全竣後,“仍繳回武英殿,交武英殿 提調監造等敬謹鈐用御寶,陸續發南”。至於已經發往的四千冊,則“遵旨照現閱文淵閣之書記檔寄令陸費墀改補”。②於是,續辦三分全書的覆校工作正式開始。 當時,原校對除斥革、病故者外,“現有二十二員,每員約校書五千餘冊”,而指定覆核的文淵、文源二閣詳校官共二百餘人,為了事專責成,永瑢採取“公同拈 鬮”的方式,規定“每詳校官十員閱看一校對之書,先期於提調處設立冊檔,每員名下注清書名冊數,庶彼此交收不致歧誤,而責有攸歸,亦不致互相推諉。至詳校 官簽出應改應補之書,由核簽處核定提調等轉交原辦之校對收拾換寫”。③為了保證進度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八日諭。
②《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史料》,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多羅質郡王永瑢奏摺。
③ 《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史料》,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多羅質郡王永瑢奏摺。
213
, 御史祝德麟奏請准許詳校各員“照從前分校之例,聽其攜歸私宅,則道途奔走之時,皆几案研紬之候,並可 焚膏繼晷,校勘從容,實可收事半功倍之益。其或致污損遺失,不慮其不照數賠補。自領自繳,亦無需多人承值”。①其後,永瑢又提出“將各詳校官及校對俱分為 五班,輪流按期送核簽處核定,則已校之書既不致壅滯,而未校之書亦不至宕延,辦理似為周密”。②這些建議都得到乾隆允准,加快了覆校的進度。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六月,續繕三分全書均覆校完竣,經原辦提調吳裕德等人分別鈐印之後,陸續發往江浙,由地方官指定專辦商人裝潢庋架,安置各閣。但由於續繕三分全書原“非呈 御覽,寫官率易訛舛,或未免又分庋時彼此參錯,遂致各有複各有闕”,③因而貯閣以後,地方官又聘請當地學者再度校勘。
兩淮鹽政全德看到三閣全書存在的問題,欲加整飭,“而頗難其人”。於是,畢沅、謝墉、王昶等官員交相推薦有“通儒”之稱的著名學者汪中“司校勘之役”。真按:汪中與四庫全書 汪中遂應聘典掌鎮江文宗閣書籍,他“檢理本書,是正文字,竭二年之力,校勘始畢”。④隨後又至杭州校閱文瀾閣書籍,再“合三閣互勘,正■离,彌罅漏,然後州次部居,朗如秩如,頓還舊觀”。⑤經過數年的努力,三閣書籍送藏後的校勘排比工作才相繼完工。
①《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史料》,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日監察御史祝德麟奏摺。
②《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史料》,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多羅質郡王永瑢奏摺。
③朱珔《小萬卷齋文稿‧金山祀汪容甫先生碑記》,卷一八。
④《江都汪氏叢書‧汪容甫年譜》。
⑤《小萬卷齋文稿‧金山祀汪容甫先生碑記》,卷一八。
214
續 繕三分全書送藏前後的兩次校勘,並不如內廷四閣全書那樣細緻嚴格,僅就撤燬各書而言,盡管乾隆三令五 申,將這些書籍從內廷四閣及續辦三分全書中一併撤出銷燬,但文宗閣、文瀾閣全書都未完全撤出。如此“最防違礙者”尚未遵照辦理,其餘疏漏之處自然不在少 數。雖然如此,許多校勘人員覆校三分全書付出了辛勤勞動,特別是當地著名學者汪中以一人之力,竭數年之功,遍校三閣全書,其功勞自不可沒。真批:然兵燹一起,一夕化為烏有,又何嘆哉!今日方草閱兵進行曲,蓋預見矣!
215
第八章 《四庫全書》的刊刻與《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第一節 《四庫全書》的刊刻與武英殿聚珍版緣起
在《四庫全書》纂修過程中,纂修官根據乾隆制定的標準,對各種書籍進行別擇去取,校閱釐定,並選出 一部分送到清內府刻書機構武英殿,由乾隆指派內務府大臣及有關人員專職辦理,這就是其後廣為流傳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這部叢書的刊行,不僅為保存典 籍、弘揚文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在我國古籍印刷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二月,乾隆決定輯校《永樂大典》時,就曾下令將其中“實在流傳已少,其書足資啟牖後學、廣益多聞者,即將書名摘出,撮取著書大旨,敘列目錄進呈,俟朕裁 定,彙付剞劂”①。《四庫全書》正式開館後,總裁大臣即根據乾隆的旨意,具體提出將《大典》輯出各書“分別應刊、應抄、應刪三項,其應刊、應抄各本,均于 勘定後即趕繕正本進呈,將應刊者即行次第刊刻”②,
①《四庫全書總目》卷首,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諭。
②《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日辦理四庫全書處奏摺。
216
並 請派武英殿員外郎劉惇、永善辦理有關“絹板、紙片、界面、裝潢”以及監刻書籍各項事宜,以專責成。由 於應刊書籍都是《大典》輯出的罕見珍本,事關“嘉惠藝林”,“啟牖後學”,因此,乾隆不僅批准了總裁大臣的建議,而且特別增派總管內務府大臣金簡一同經管 “所有武英殿承辦紙絹、裝潢、飯食及監刻各事宜”①。這樣,武英殿刻書便作為《四庫全書》纂修工作的一部分,逐漸開展起來。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首批《永樂大典》輯本雕板刷印告竣,計有《易緯八種》、《漢官舊儀》、《魏鄭公 諫續錄》、《帝範》四種二十卷。按通常情形,武英殿的刻書工作本來會照此進行下去,但隨著,《四庫全書》纂修工作的大規模展開,應刊書籍的範圍、數量也相 應擴大,不僅《大典》輯出的珍本應予刊刻,各地所進遺書中的秘籍也要“壽之梨棗,以廣流傳”②。這樣一來,“不惟所用版片浩繁,且逐部刊刻,亦需時日” ③。顯然,傳統的雕板印刷方式已無法適應大量刊刻《四庫全書》珍本秘籍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總管大臣金簡經再三考慮,終於提出製作棗木活字,擺板刷印書 籍的建議,並擬定了具體的辦理方法。他說:“臣謹按御定《佩文(韻府)》詩韻詳加選擇,真按:標注不當!佩文詩韻即指佩文韻府,不割開夾注! 除生僻字不常見於經傳者不收集外,計應刊刻者約六千數百餘字。此內虛字以及常用之熟字,每一字加至十字或百字不等,約共需十萬餘字,又豫備小注應刊之字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日諭。
②《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諭。
③ 金簡《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首,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金簡奏摺。
217
, 亦照大字每一字加至十字或百字不等,約需五萬餘字,大小合計不過十五萬餘字。遇有發刻一切書籍,只須 將槽版照底本一擺,即可刷印成卷。倘其間尚有不敷應用之字,豫備木子二千個,隨時可以刊補。其書頁行款大小式樣,照依常行書籍尺寸,刊作木槽版二十塊,臨 時按底本將木字檢校明確,擺置木槽版內,先刷印一張,交與校刊翰林處詳校無誤,然後刷印”。為進一步說明問題,金簡還具體計算了製作活字所需各項工料,並 與雕板印刷方法加以比較。他說:“臣詳加核算,每百字工料需銀八錢,十五萬餘字約需銀一千二百餘兩。此外,成做木槽版,備添空木子,以及盛貯木字箱格等 項,再用銀一二百兩,已敷置辦。是此項需銀通計不過一千四百餘兩。臣因以武英殿現存書籍核校,即如《史記》一部,計版二千六百七十五塊,按梨木小版例價銀 每塊一錢,共該銀二百六十七兩五錢;計寫刻字一百一十八萬九千零,每寫刻百字工價銀一錢,共用銀一千一百八十餘兩。是此書僅一部,已費工料銀一千四百五十 餘兩。今刻棗木活字、套版一分,通計亦不過用銀一千四百餘兩,而各種書籍皆可資用。即或刷印經久,字畫模糊,又須另刻一分,所用工價亦不過此數,或尚有堪 以揀存備用者,於刻工更可稍為節省。如此則事不繁而工力省,似屬一勞久便”①。乾隆接到金簡的奏摺後,對這種活字印書的辦法深表讚賞,很快批覆:“甚好, 照此辦理”,不久又下令增刻棗木字十萬個,共計二十五萬字,以備應用。於是,武英殿雕板刻書工作暫告中止,金簡率同原任翰林祥慶、筆帖式福昌等人,集中武 英殿各類工匠,全力以赴,趕製活字及一切應用物件,所需費用從廣儲司領取
①《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首,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金簡奏摺。
218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五月,木活字及其附帶應用各物的刊刻製作全部完成,計“成做棗木子每百個銀二錢二分,刻工每百個銀四錢五分,寫宋字每百個工銀二分,共合銀六錢九分。計刻 得大小木字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個,實用銀一千七百四十九兩一錢五分。備用棗木子一萬個,計銀二十二兩。擺字楠木槽版八十塊,各長九寸五分,寬七寸五分,厚一 寸五分,每塊各隨長短夾條一分,工料銀一兩二錢,計銀九十六兩。每塊四角包釘銅片工料銀一錢五分,計銀十二兩。板箱十五個,每個工料銀一兩二錢,計銀十八 兩。檢字歸類用松木盤八十個,長一尺八寸,中安格條,每個工料銀三錢五分,計銀二十八兩。套版格子二十四塊,各長一尺,寬八寸,厚一寸,每個工料銀三錢, 計銀七兩二錢。成做收貯木子大櫃十二座,各高七尺二寸,寬五尺一寸,進深二尺二寸,每座各安抽屜二百個,實用工料銀三十兩,計銀三百六十兩。抽屜二千四百 個,成釘銅眼錢曲須圈子二千四百副,每副銀一分五厘,計銀三十六兩。木板凳十二條,各長五尺,寬一尺,高一尺五寸,每條工料銀九錢五分,計銀十一兩四錢。 通共實用銀二千三百三十九兩七錢五分”。金簡以“此項木子器具成造工價事屬初創,並無成例可援,所有請領價值,俱係實用實銷”,因而特別提請“將此次奏准 工料價值作為定例,造具清冊,咨送武英殿存案。此後如有刷多模糊及槽版等項應行增添更換之處,即遵照辦理”①。
在中國古籍印刷史上,宋代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用膠泥烘製活字,擺置鐵板上刷印書籍。元明時期,木活字和銅活字又相繼出現
①《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首,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二日金簡奏摺。
219
, 活字印書有了初步的發展。至清康熙雍正年間,使用銅活字刊印萬卷巨帙《古今圖書集成》,紙墨精良,裝 潢富麗,為乾隆時期刊刻《四庫全書》珍本秘籍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和借鑑。金簡比較活字與雕板兩種方法的利弊,在總結前代活字印書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使用 木活字刻印書籍的建議,並身體力行,親自監督完成了應用木字及附帶工具的全部刊刻製造工作,這為《四庫全書》珍本秘籍的陸續刊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條件。 三十九年,乾隆下令將“武英殿現辦《四庫全書》之活字版著名為武英殿聚珍版”①,並任命金簡為四庫全書館副總裁,專管監刻書籍事宜。其後,乾隆還專為武英 殿聚珍版題詩一首,在序中自述其事說:“校輯《永樂大典》內之散簡零編,並搜訪天下遺書不下萬餘種,彙為《四庫全書》。擇人所罕覯,有裨世道人心及足資考 鏡者,剞劂流傳,嘉惠來學。第種類多則付雕非易,董武英殿事金簡以活字法為請,既不濫費棗梨,又不久淹歲月,用力省而成功速,至簡且捷。考昔沈括《筆 談》,記宋慶歷中有畢昇為活版,以膠泥燒成。而陸深《金臺紀聞》則云:毗陵人,初用鉛字,視版印尤巧便。斯皆活版之權輿。顧埏泥體粗,鎔鉛質軟,真按:此字金旁無簡化為钅? 俱不及鋟木之工致。茲刻單字計二十五萬餘,雖數百十種之書,悉可取給。而校讐之精,今更有勝於古所云者。第活字版之名不雅馴,因以聚珍名之而繫以詩”②。這樣,“武英殿聚珍版”的名稱便由此決定下來,此後凡使用活字排印的書籍,也往往被稱之為“聚珍本”。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諭。
②《御製詩四集‧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詩序,卷二二。
220
第二節 《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刊行與流傳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五月,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聚珍版各書的刊刻正式開始。根據有關程式,武英殿先將整塊梨木板按一般通行書籍式樣雕成行格、界欄,規定“每幅刻十八行格 線,每行寬四分,版心亦寬四分”①,稱之為套格,以備應用。凡有應刊各書,一面將書名、卷數、頁數等嵌入版心,連同刻好的套格版先刷印出來,一面組織人力 依照正文擺字,即排版。所刻的二十五萬個棗木字,原計劃按照《佩文韻府》各韻分貯於十個木箱內,每箱設置抽屜八層或十層,每屜再分小格數十個。使用時“以 供事二人專管擺版,其餘供事四人分管平上去入四聲字,擺版供事按書應需某字,向管韻供事喝取,管韻供事辨聲應給”②。但在實際應用中,木箱不便貯字,按韻 喝取檢字的方法也存在著浪費人力,相互干擾的弊端,無法適應大規模排版的需要。因而,有關辦理人員在製作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藝,將木箱改為字 櫃,每櫃安置抽屜二百個,每屜分設大小八格,以備貯存大字小字。所有二十五萬個木字,都按《康熙字典》部首類別,分貯於字櫃抽屜中,各標明某部、某字及畫 數,便於查找。排版也相應改為由各人直接取字擺放,即挑選通曉文義的人員充任供事,先對文內用字作一大致估計,然後從字櫃抽屜中取出所需各字,置於專用字 盤上
①《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②《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首,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金簡奏摺。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