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September 1, 2008

1237

補編

雅樂發微八卷 明張敔撰(嘉5/7

《雅樂發微》八卷。(《明史藝文志》同。)

  明禮部祠祭司署員外郎事主事致仕臣張敔表進。

  嘉靖戊戌費寀序云:老友張君叔成《雅樂發微》八卷,論琴律則本諸杜夔,論旋宮則本諸《周禮》,論鐘鎛則本諸《國語》,論懸簴則本諸犍為水濱之磬。

  卷一 求元聲法 寸分之法 半律清聲

  卷二 律呂還宮 五聲二變之數 十二律還宮所當之律 移宮改調 調絃之法

  卷三 笛制(并圖)

  卷四 七宮

  卷五 度曲

  《小雅詩譜》六篇,凡二十八章。

  卷六 古樂今樂同異 樂器(并圖)

  卷七 樂懸(宮懸圖) 樂歌

  卷八 樂舞(翰林學士王景諸舞曲。太常典簿顧祿舞曲。國子博士王紳《鐃歌鼓吹曲》十二首。明太祖事。少師楊士奇《平胡鐃歌鼓吹詞》十二首。) 舞表圖

1238

  《補遺》

  (卷後附此)《雅義題辭》,嘉靖甲午番濱老人張敔謹識。

  《雅義》六篇:六十律第一、七絃琴圖第二、八十四調第三、鎛鐘第四、十六鍾第五、三宮六樂第六。

 《雜論》。附錄累黍生尺。

 後序云:此書於嘉靖乙未表進。明年先生復作《雅義》三卷附末簡。門人丹陽孫沐序。

   謹按:《雅樂發微》八卷,明禮部主事張敔撰。考自元聲、半律諸法,以逮樂器、樂歌、懸圖、舞表,分 門畢具。後又作《雅義》三卷附之,則六十律、八十四調、十六鍾,以及累黍生尺之法,無不悉究。其序謂論琴律本朱子,論笛制本杜夔,論旋宮本《周禮》,論鐘 鎛本《國語》,頗於樂制有可考証。應抄錄。

  附朱筆云:總裁李閱批云“亦是老生常談,存其目而已。”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樂類存目”著錄。)

樂經元義八卷 明劉濂撰(嘉5/7

《樂經元義》八卷。(《明史藝文志》同。)(此書上有《陋室銘》全文小印。)

  明嘉靖二十九年夏六月,南宮微山劉濂。

  卷一 《律呂篇》(其駁《樂記》一條甚妄,又駁《周禮‧大司樂》。)

 卷二 《八音篇》

 卷三 《萬舞篇》

 卷四至卷七 《古詩音調篇》(論《三百篇》之音調,謂宮、商近雅,徵、羽近淫。每篇每章分出某宮某律某調,又於其中分別有和、有亂,皆臆說。論《頌》一條,又極駁《大司樂》之圜鐘、函鐘,謂止黃鐘一調。)

 卷八 《微言篇》

1239

  此書多是臆見之語,似不應抄。

   謹按:《樂經元義》八卷,明嘉靖中南宮劉濂著。《明史藝文志》亦載其卷數,一曰《律呂篇》,二曰 《八音篇》,三曰《萬舞篇》,四至七曰《古詩音調篇》,八曰《微言篇》。其論律呂也,專駁《樂記》与《周禮‧大司樂》。其論音調也,謂《三百篇》之中宮、 商近雅,徵、羽近淫。每篇每章分出某宮某律,又於其中分別有和、有亂,其論《頌》又極駁圜鐘、函鐘。大都自任臆見,無所師承,或但存其目,已為幸矣。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樂類存目”著錄。)

曹江孝女廟志十二卷 清沈志禮重輯(嘉5/8

《曹江孝女廟志》十二卷。

   東漢孝女曹娥,年十四,痛父沈淵,號繞江干尋父屍,旬有七日不得,遂投江。越七日,背父屍浮水而 出。元嘉間,上虞令度公始表祠之,邯鄲氏為碑以紀,自是而中郎有贊,右軍有書。(眉注:《曹娥碑》光於後土,顯昭天人。碑末“王匡”此作“王叵”。)康熙 二十六年丁卯十月,廣東提刑按察使里人沈志禮撰(鑲白旗人)。

  卷首圖一卷,卷末止跋一頁。此在十卷外。

   謹按:《曹江孝女廟志》十卷,國朝□□沈志禮因舊志重輯。曹江即曹娥江,在會稽縣東南七十里,繞曹 娥廟前,因娥而名江也。孝女事在漢順帝漢安二年,見於邯鄲淳所撰碑。今法帖所傳本與此志內互有同異,可以相證。後二卷附志宋英宗時孝女朱娥,與明初孝女諸 娥事,二娥亦皆以身救其親,又皆與曹娥同里,既以配食於廟,而志廟者並錄其傳記歌詠之文於後。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二著錄。)

吳中往哲記一卷續吳中往哲記一卷續吳中往哲記補遺一卷 明楊循吉撰 明黃魯曾補(嘉5/8

《吳中往哲記》二冊。

1240

  《吳中往哲兩記目錄》(“勳德”第一至“散逸”第十七。)

  《續吳中往哲記》一《補遺目錄》(“審進”第一至“釋行”第十九。)

  《吳中往哲記》卷之一,郡人楊循吉。

  杜東原瓊,號“鹿冠老(一作道)人”,家有小圃,上築延(一作瞻)綠亭。畫師董源,年七十九卒。

  參政劉公欽謨提學河南,搜集殘碑,作《中州文表》。

  此一卷止“勳德”第七至“冠衲”第七。(此是前記,原止一卷。)

  所有之一卷之中縫亦云“吳中往哲記卷一”

  《續吳中往哲記(二)補遺序》,吳郡黃魯曾撰。

  以上第一冊。

  《續吳中往哲記》卷之一,郡人黃魯曾。

  “忠節”第一至“遠散”第十七。

  《吳中往哲兩記後序》,皇甫沖撰。

  九帝二百年來彝行之光,邱園之賁。宏治間南峰楊公撰《吳中往哲記》一卷,中南黃子為《續記》一卷,命予書其後云。

  釋行第一(前卷至“死節”第十八而止,此又取其“釋行”第十九,另分一卷,殊無謂。)

   謹按:《吳中往哲記》一卷、《續吳中往哲記》一卷、《續吳中往哲記補遺》一卷,凡三種三卷。前記一 種郡人楊循吉撰,續記二種郡人黃魯曾撰。楊循吉字君謙,成化甲辰進士,官禮部主事。黃魯曾字得之,正德丙子舉人。循吉之書見於《明史藝文志》,卷數相符; 魯曾之書,諸家書目不概見。其《補遺》目一卷而書分二卷,又改其“釋行”第十九為第一,及其卷首標兩記之目者,皆刊時之誤也。所謂“往哲”者,止及明代, 非歷敘前賢;所謂“記”者,略敘數端,亦非該括平生。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三著錄。)

1241

崑山人物志十卷 明方鵬撰(嘉5/8

《崑山人物志》,嘉靖辛卯六月後學方鵬。

  自序

  卷一 名賢(唐起)

  卷二 節行(漢起)

  卷三 文學(晉起。缺四人,又缺五人,又缺九人。)

  卷四 政績(宋起)

  卷五 隱逸(唐起)

  卷六 孝友(宋起)

  卷七 列女(宋起)

  卷八 藝能(宋起)

  卷九 游寓(宋起)

  卷十 雜志(吳起)

  《周益公年譜》

  謹按:《崑山人物志》十卷,明方鵬撰。鵬字時舉,崑山人。正德戊辰進士,歷官太常卿。述其鄉名賢“節行”以至“藝能”,附以“游寓”、“雜志”,自漢迄明。書成于嘉靖辛卯。《明史藝文志》作八卷,然此抄本第三卷內凡缺十八人,其序亦不言刻本。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三著錄。)

潤州先賢錄六卷 明姚堂輯(嘉5/8

《潤州先賢錄》六卷。

  序前數頁缺。

  天順七年癸未賜進士出身直隸鎮江府知府四明姚堂序。

  知府姚堂與通判湘陰劉文徽同編。

  一卷 高風

  先事實,後附記贊詩文。焦光一名先。漫漁劉先生像。先生遺文

1242

。《重建鎮江郡治記》

  二卷 忠節

  唐扶陽郡王桓忠烈公彥範像、宋開封府尹東京留守宗忠簡像、宋贈秘閣修撰陳公東像、陸秀夫像(闕)。

  三卷 相業

  宋右仆射贈司空魏國蘇公頌像。

  四卷 直諫(四卷之末頁有人混塗字。)

  宋吏部尚書徽猷閣直學士靜智洪文憲公擬像。

  卷五首頁缺。

  王存字正仲。公遺文亦有雜詩,亦不僅關於潤州者。

  德望

  宋秘閣校理石公延年像、宋資政殿學士邵安簡公亢像。

  卷六 文學

  漢大鴻臚包公咸像、唐常山縣公馬文公懷素像、唐郢州刺史許先生渾像、宋國子直講焦先生千之像、宋贈敷文閣學士洪先生興祖像。

   謹按:《潤州先賢錄》六卷,明姚堂輯。潤州,今之鎮江府。堂字彥容,慈溪人,正統己未進士。其守鎮 江,有政聲。於天順癸未錄此土鄉賢,自周迄宋,分高風、忠節、相業、直諫、德望、文學六門,列其人之事實,并後人所為記贊詩文,間及其人之著述,而前後序 皆有殘缺。或僅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三著錄。)

逸民史二十二卷 明陳繼儒輯(嘉5/7

《逸民史》二十二卷,明華亭陳繼儒輯。

  吳太伯季札起,至元武恪,為二十卷。

  其目錄內,元德明子好問,下文云好問子裕之。

1243

  二十一卷以下,是鄭思肖至白湛淵諸公之傳誌碑狀(元隱逸補)。所載亦皆史傳已見之事,似毋庸抄。

  謹按:《逸民史》二十二卷,明華亭陳繼儒輯。自吳太伯季札起,至元武恪,為二十卷。其二十一卷以下,則鄭思肖至白湛淵諸公之傳誌碑狀也。皆取近於隱逸一流之事,彙編於一處。史傳已有其文,可毋庸抄,但存其目而已。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四著錄。)

歷代守令全傳二十四卷 明魏顯國撰(嘉5/7

《歷代守令傳》二十四卷(《明志》同),豫章外史魏顯國纂述。

  其序末云“萬歷斿兆敦牁之歲”,內云“魏博士著”。又序云“先是魏汝忠博士輯此書”。

  自宓不齊、仲由、言偃、巫馬期,至元劉秉直,“歷代守令”二十一卷。

郅都至敬羽,“酷吏”二十二卷之二十四卷。

  皆敘入原史傳,或有增入傳。

  凡八冊,末冊之末有紀失葉二行小行書。

  此書所傳皆書傳已載之文。但彙載守令,亦關勸懲,酌備抄可爾。

   謹按:《歷代守令傳》二十四卷,明豫章魏顯國編。顯國字汝忠,官博士。其序云“斿兆敦牁”,“牁” 字乃“牂”字之訛,此是萬歷三十四年也。其書自宓不齊、仲由、言偃、巫馬期,至劉秉直,歷代守令為二十一卷。又自郅都至敬羽,歷代酷吏為三卷。皆載原史 傳,或又有增入傳。雖皆史冊已有之文,但彙載守令,亦關勸懲,或可抄存。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四著錄《歷代守令傳》二十四卷。)

1244

姑蘇名賢小紀二卷 明文震孟撰(嘉5/8

  (抄者注:款式不抄。)

   謹按:《姑蘇名賢小紀》上下二卷,明文震孟撰。震孟字文起,吳縣人,待詔徵明曾孫。天啟壬戌舉進士 第一,授修撰。崇禎初,歷少詹事、東閣大學士,卒謚文肅。此書所紀僅明代人,又僅吳縣、長洲二邑之人,故以“小”名。其自序在萬歷甲寅。震孟十上公車而後 登第,此書之作尚在其登第前之八年,而論次齗齗不苟,他日立朝職志已具於此,非泛然紀述也。應抄存之。上卷脫一頁,須訪善本補入。而卷中間有墨筆塗乙數字 處,頗于文義未足,宜仍其舊。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傳記類存目”四著錄《姑蘇名賢小記》二卷。)

普陀山志十五卷 清裘璉輯(嘉5/8

《普陀山志》十五卷。

  洛迦,海外名山也,自後梁迄今。戊寅秋,山僧以志來,余為代延名士鋪張揚厲云云。康熙辛巳浙江定海總兵官古閩藍理序。

  康熙四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御製南海普陀山普濟禪寺碑記》。

  《御製南海普陀山法雨禪寺碑文》:南海補陀山,大士之別院也。

中稱“元戎藍公命志洛迦”。康熙三十七年戊寅,慈溪魚山國子生裘璉識。

  普陀一名“補陀”,《華嚴經》又稱“補怛洛迦山”,蓋梵名也,猶“華”言“小白華”云。

  謹按:《普陀山志》十五卷,國朝康熙三十七年浙江定海總兵官藍理屬國子生慈溪裘璉撰輯。普陀落迦山在昌國東海中,今屬定海縣

1245

,一名“補陀”,又稱“補怛落迦”,蓋皆梵名也。自後梁至今,凡關於山寺者皆入焉。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存目”五著錄明周應賓《普陀山志》六卷,清朱謹、陳璿《普陀山志》十五卷。)

天目山志四卷 明徐嘉泰重輯(嘉5/8

《天目山志》四卷,循州徐嘉泰道亨甫重輯。(杭州府於潛縣知縣。)

  萬歷甲寅黎陽王在晉序。(其中縫曰“西天目志”。)

  東天目,西天目。

  元達魯花赤,官名也,今作人名誤。(卷三之六頁載其詩。)

  謹按:《天目山志》四卷,明於潛知縣徐嘉泰重輯。浙有東、西二天目。東天目在臨安縣之西五十里,西天目在於潛縣西北四十五里。據此圖則本一山,東西水源若兩目然,故曰“天目”也。此書中縫曰“西天目志”,則所志是於潛之天目。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存目”五著錄。)

雁山志四卷 明朱諫輯(嘉5/8

《雁山志》四卷。

  《雁山集》一卷,國初僧永昇編次。至是,大夫蕩南朱公自吉郡歸老山中,凡得殘碑缺簡、賢儒父老所傳述,合如干簡,勒成四卷,號《雁山志》。嘉靖己亥秋八月新安樸溪潘潢序。

  山圖漫漶。四十九盤。

  “開山”次第一條。舊志引謝靈運《斤竹澗》詩。澗今在能仁寺東南山峽中,龍湫諸水所會入海處。寺西北有謝公嶺。(眉注:上方有墨筆寫詩二律。)

  雁蕩山之名見於宋太平興國時,又引唐貫休詩“雁蕩經行雲淡淡,龍湫□生雨濛濛”。

1246

  唐一行按輿圖,分天下山川為南北二戒,以黃河為中,南戒至雁蕩山而盡。

  玉峰李孝光《雁山十記》,仿柳州《西山八記》之類。末有殘頁。

(眉注:內有墨筆圈,亦多板漶。)

   謹按:《雁山志》四卷,明樂清朱諫輯。見《明史藝文志》,卷數相合。雁蕩山在溫州府,跨樂清、平陽 二縣,於古無稱。自宋太平興國時,始有僧居之。雁山即雁蕩,一名雁宕。其山龍湫之上有蕩湖,鴻雁飲濯其中,故名。此書因明初《雁山集》而作,粗具卷次。末 有殘頁。應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存目”五著錄。)

龍唐山志五卷 清釋性制編(嘉5/8

《龍唐山志》五卷,方外史性制編。

  順治乙未天都逸史吳孔嘉序。唐昌大《龍唐山志》。

  謹按:《龍唐山志》五卷,國朝僧性制編。龍塘山在浙江杭州府昌化縣西七十里。其上為龍池,故以“龍塘”名。《浙志》作“塘”,獨此本作“唐”。其中“龍池”一條內“唐井”等字,亦從“唐”。蓋其輯志本為佛門而作,故多述其宗派之語,與專志山者異矣。姑存其目。

  (格按:《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存目”五著錄。)

恒岳志三卷 清張崇德輯(嘉5/8

《恒岳志》。順治辛丑知渾源州事北平張崇德自序。

  恒山在大同府渾源州。

  國朝順治十七年,從刑科都給事中粘本盛之請,改岳祀於渾源。

唐李克用祀嶽題名,在曲陽廟西碑樓外北壁。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