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September 2, 2008

241

。予於是竊有感焉。凡室之中有益於身心則寶之,資於行事則寶之,能助問學、廣見聞則寶之。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其耳目之翫好,器物之巧麗,非寶也。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石之資用也莫如硯;而但取色澤者,失之。文之可鑑賞者莫如詩筆法書;而但取姿媚者,失之。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的文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人之尚友至蘇文忠可無譏矣,而但取其激昂豪放者,抑又失之。真按:翁方綱的交友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予蓄硯不多,不敢輕說硯,而頗喻石墨相得之理;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於書不專嗜蘇,而未敢僅以王僧虔、徐浩目蘇書。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批:然則王、徐二人其品如何,固可知矣.今夫來吾部落,讀吾分享之書者,幾人不為王、徐之輩乎.噫,又何必在今,何必非古耶? 於詩則但見其深至沖微而不見其奔放;但知其平實純正而不知其激烈叫號也。真按:翁方綱與蘇詩-代表作 真按:翁方綱對蘇詩的評價-代表作 然而所謂寶者,敬而勿失謂之寶,念而弗釋謂之寶,慎思而弗敢岐惑也謂之寶。是予所以銘諸心者,而豈僅以銘研也哉?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好文章啊!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242

二老話舊圖記真按:真按:翁方綱之家世 翁方綱交友資料

二老話舊圖,予與楊立山表弟同話而作也。真按:楊廷柱 立山名庭柱真按:楊廷柱 真按:翁氏家事略記與沈津翁譜作:「廷柱」! 乾隆癸未進士,官廣東連州直隸州知州,湖南岳州府通判。真按:楊廷柱之仕履 晚年歸里居於涿州,每清明節來都,拜祖墓,輒過予齋。予二人同癸丑生,真按:雍正111733.先生1歲(誕辰).乾隆581793.先生61. 今年皆八十矣。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真按:翁方綱之生卒 老年兄弟能相聚話,因屬友寫此以記之。是日陸鎮堂之子光燧恰來共話,真按:陸廷樞 真按:陸光燧 予意欲併四兒樹崐皆寫於此畫者,真按:翁樹崐 匆匆未暇為也。明日,陸郎屬友摹二老同話大意於扇頭,真按:陸光燧 予亦題之,因以締數十年後四兒與陸家二郎繼此同寫之兆云。立山還涿後數日,予復得訪予城東羅家井舊居,并至育嬰堂幼時讀書處。乾隆戊辰真按:乾隆131748.先生16. 予讀書於此,陸鎮堂時相過訪真按:翁方綱與陸廷樞

243

表兄林天衢與予讀書於東偏書室,真按:林鳳起 始與天衢、鎮堂相劘切為文。真按:翁方綱的學歷 又與天衢族弟蘊齋明年己巳乃與立山兄弟榻賞析,真按:林泰交-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 目錄有〈致林泰交.○又「林泰交有書來,云:「臨別有何處安身立命之言,是昔年蒙寄詩,君子無止思之義否?」 先生賦詩答之。(《詩集》9/9A…」真按:乾隆141749年,先生年17. 真按:聨-不復一一出校! 真按:翁方綱與楊廷柱 故予詩有丁、陸、馮、林之句。馮鶴亭真按: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864 / 966)有丁皁保、白衣保、江春、朱承煦、吳樹臣、李廷芳、周一夔、林菁、俞汝諧、冒廣生、胡作梁、張子特、張南齡、張英音、陸鳴皋、陳迪聰、陳炳、陳清、傅光福、傅同形、普周、楊華國、楊瑛森、費一鳴、熊怡、鄧士楚、魏必大凡27人;(964 / 966)有夏曉春.王相英.孟生蕙.周大魁.陳煌世.諸迪堂.5.無姓馮者! 丁受堂相過從又稍在後數年也。真按:翁方綱與丁兆隆-房山縣誌有其名也. 城東訪舊之遊,受堂諸郎與陸郎皆偕往焉;予有詩記之,併記於此。

按蘊齋下疑有脫文真按:眉批-續修四庫本無此眉批.而正文同也.(其實二本實一,唯此本多多校刊爾)

244

245

復初齋文集卷第六

 大興翁方綱撰   門人候官李彥章校刊

  友善堂記真按:何裕城-沈津翁譜乾 隆五十二年丁未(一七八七)五十五歲:「正月十二日,撰〈友善堂記〉。「予視學來江西,日與中丞山陰何公研求治敎之方,切磋箴規之益。而何公廨院中蓄數 鶴,以其二來贈予,予因蓄於斯堂之前,顧友善之名而思義焉。蓋予之課士,酌法意而劑寬嚴者,將隨事體察,時質證於何公,此亦應求攻錯之義也。」(影7/1878、(文集》6/1A)」

詩曰「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釋之者曰:「此陳善納誨之辭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繫辭傳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故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鶴鳴之詩善言友者也。「我有好爵,吾與爾縻」,真按:瀚典暨阮刻本均作吾與爾靡! 鳴鶴之爻,善言友者也。予視學來江西,日與中丞山陰何公研求治教之方,真按:何裕城-應即此人.「資料識別:: 091035-001 資料類型:: 類型:檔案: 描述層次:件; 著作者:: 兵部; 描述:: 內容描述:為江西巡撫何裕城奏江西省乾隆五十二年分甄別俸滿教職佐雜千總各 …」 乾隆五十三年二月七日(上諭)主編,編輯/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 出處: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首次發表處:《乾隆朝上諭檔第十四冊》首次發表時間:乾隆五十三年二月七日(上諭) -------------------------------------------------------------------------------- 來源:《乾隆朝上諭檔第十四冊》乾隆五十三年二月七日(上諭)大學士公阿、大學士伯和字寄閩浙總督李、福建巡撫徐、江西巡撫何,傳諭福建布政使伍拉納。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初七日奉上諭:據何裕城奏,拿獲行竊鞘銀賊犯徐長俚,訊係上年十一月內在閩省浦城縣領送鞘銀,在 」(圖文閱讀網)一作何裕成:「第二年,江西巡撫何裕成在舊址上重建。清嘉慶年間,閣因年久失修,“榱角日已圯,丹艧日以剝”,大中丞、江西巡撫秦承恩、江西巡撫先福於公元1805年和1812年兩次重修一切磋箴規之益。真按:翁方綱與江西鄉試 而何公廨院中蓄數鶴,以其二來贈予,予因蓄於斯堂之前,顧友善之名而思義焉。真按:翁方綱與何裕城 蓋予之課士,酌法意而劑寬嚴者,將隨事體察

246

,時質證於何公,此亦應求攻錯之義也。文學江陰夏君、嘉興吳君皆下榻於堂之南軒,各為詩以賀予。而太學生江陰曹君、歙縣凌君亦將來館於此,皆直諒多聞士也。若夫學官弟子不我鄙棄,庶幾聞過而改焉、見善而遷焉,則何曠乎九臯、何邈乎千里不以聲應而以心孚矣!堂故有扁,今戶部尚書新安曹公視學時所題也。真按:曹文埴-應即此人:「為乾隆褒獎戶部尚書曹文埴祖孫四代而敕建的,也是曹府新廳之門坊。實則如列入曹振鏞在內作為魏武帝(曹操)後裔嫡脈的新安曹氏即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絕無僅有的五世一品。 …」(曹振鏞_百度百科 )真按:翁方綱與曹文埴 蓋至今日而其義始於二鶴發之,故書記於堂壁。

246

  蓬鶴軒記

丙午冬,予視學南昌,真按:翁方綱與江西鄉試 時則江陰夏茝隈真按:一作茞隈!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無.549 / 966 嘉興吳映颿文學館於廳之東軒,真按:吳嘉穀-沈津翁譜一作映帆.此據沈津譜定為吳嘉穀. 真按:國:文學 注音一式 ㄨㄣˊ ㄒㄩㄝˊ 1..廣義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現,而以文字記述的著作;狹義則專指以藝術的手法,表現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 2.職官名。漢時州郡及王國都設置。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公孫弘傳:「能通一蓺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詞:【文學】1.文章博學。 門四科之一。《論語‧先進》:“德行: 顏淵 閔子騫 冉伯牛 仲弓 。言語: 宰我 子貢 。政事: 冉有 季路 。文學: 子游 子夏 。” 刑昺 疏:“若文章博學,則有 子游 子夏 二人也。” 朱熹 集注:“弟子因 孔子 之言,記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長,分為四科。 孔子 教人各因其材,於此可見。”參見“ 四科 ”。2.指儒家學說。《韓非子‧六反》:“學道立方,離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學之士。”《史記‧李斯列傳》:“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3.泛指文章經籍。《呂氏春秋‧蕩兵》:“今世之以偃兵疾說者,終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說雖彊,談雖辨,文學雖博,猶不見聽。”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性本好文學,因困厄悲愁,無所告語,遂得究於經傳史記百家之說。” 劉大櫆 《贈張絅儒序》:“余貧且賤,既一意專攻文學,而又以其餘旁及 以來大小之篆章。”4.儒生。亦泛指有學問的人。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自 獻帝 播遷,文學蓬轉。”《明史‧隱逸傳序》:“ 明太祖 興禮儒士,聘文學,搜求巖穴。”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五篇:“ 始皇 既壯,絀 不韋 ;又漸併兼列國,雖亦召文學,置博士,而終則焚燒《詩》《書》,殺諸生甚眾。”5.學校,習儒之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南岸道東,有文學。始 文翁 守,立講堂作石室于南城……後州奪郡,學移 夷星橋 南岸道東。”6.文才;才學。《北史‧魏收傳》:“ 從叔 季景 有文學,歷官著名,並在 前。”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德裕 雖丞相子,文學過人。” 武漢臣 《玉壺春》楔子:“據此人文學,還在小官之上。”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 姚峴 有文學,而好滑稽,遇機即發。”7.特指有關獄訟的文書、文件。《史記‧蒙恬列傳》:“ 嘗書獄典文學。” 司馬貞 索隱:“謂 嘗學獄法,遂作獄官文學。”8. 南朝 東觀 設置的四門學科之一。《宋書‧隱逸傳‧雷次宗》:“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蓺術,使 丹陽 何尚之 立玄學,太子率更令 何承天 立史學,司徒參軍 謝元 立文學,凡四學並建。”參見“ 四科 ”。9.官名。 代於州郡及王國置文學,或稱文學掾,或稱文學史,為後世教官所由來。 三國 魏武帝 置太子文學, 以後有文學從事。 初於州縣置經學博士, 德宗 時改稱文學, 以後廢之。 時,太子與諸王下亦置文學。 廢。10.以語言塑造形象來反映現實的藝術。 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文學不借人,也無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還在階級社會裏,即斷不能免掉所屬的階級性。” 郭沫若 《談文學翻譯工作》:“文學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映颿為淵先生二十四世孫,真按:頴-不復一一出校! 真按:吳嘉穀與吳萊 實藏先生〈寄柳待制詩〉手迹

247

,有「岐原周鼓,闕里魏碑」之句,先生之意蓋在漢石經也。真按:翁方綱與吳萊 昔者一字三字之說史家、著錄家聚訟紛然,得先生一言而定,從來攷石經者皆不及也。愚嘗手摹中郎論語、尚書,刻於家塾,援越州洪文惠故事,名其閣曰蓬萊,真按:翁方綱與洪适 真按:翁方綱與蔡邕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 今以此題映颿寓齋可乎?茝隈有竹里讀書圖,蓋遠稽川,真按:車冈-不復一一出校! 近擬已山。已山精時文,於今日談藝尤切。所謂竹里者,取鶴銘也。茝隈江陰人,又與鶴銘相合,故合二事以名是軒。唐人呼秘書曰大蓬真按:國無.詞:【大蓬】官名。秘書監的別稱。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人好以他名標牓官稱……祕書監為大蓬。” 岳珂 《桯史‧吳畏齋謝贄啟》:“既而留中為大蓬,未幾,遂以秘撰帥 。” 此蓬字出處不僅其下一字避先生諱耳。真按:與前字不同.當作潁字. 真按:吳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