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November 2, 2008

70

跋郙閣頌真按:郙閣頌=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橋郙閣頌

  此申如塤重刻本,非建寧五年之舊刻也。前幅“遭遇”字起,後尾“百姓”字止,退谷名印正在其起處,則前後尚闕百三十許字,而退谷《庚子銷夏記》云:“予所收字極完整,不過缺六七字,豈別有所藏古本耶?”《銷夏記》又云:真按:孫承澤與郙閣頌 真按:翁方綱對孫承澤的質疑 “歐陽公謂《頌》後有詩磨滅不完,真按:歐陽修 今詩可讀,尚是歐以前所拓。”然今觀此本,真按:歐陽修與郙閣頌 雖《頌》後詩尚可讀,而末亦未全也。漢碑皆無書人姓名,獨此碑知為仇子長所書,可謂幸矣,而又遭重刻,形神盡失。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文例-書人姓名 真按:翁方綱的漢碑文例 今日所拓,則重翻而又翻者,并此重刻之原本亦不可得矣。乙未九月。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三冊第3723頁。

  按楊寶鏞《復初齋文集補遺》、梁章鉅《退盦題跋》也有此跋,但佚去三之一,末署“嘉慶己未秋九月廿有二日。北平翁方綱”。

70

跋東阿王廟碑

  右《東阿王廟碑》,不著撰書人姓名,碑在東阿縣魚山陳思王墓道,開皇十三年立,其書雜用篆隸,蓋六朝以來習氣若此。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文例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史 “旣而”作“既如”,真按:此旣與下文既不同.不知何故必計較于此? “齊昭帝”作“照”。其詞曰“作粵享爵”作“亨”,皆古通用也。真按:斷句之誤-「“旣而”作“既如”,“齊昭帝”作“照”,“其詞曰”作“粵”,“享爵”作“亨”,皆古通用也。」謂而、如通,昭、照通,曰、粵通,享、亨通也。乃構字之不諳,此則音韻之未通,故無得其正讀也。 “茅”作“芧”、“潤”作“閏”、“塋”作“瑩”、“丞”作“承”、“蘊”作“慍”、“敏”作“愍”、“遒”作“酋”,則皆借用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真按:翁方綱的假借說 真按:翁方綱的聲韻學 “黃中”作“黃內”者,隋文帝父名真按:楊堅 真按:楊忠 時以中為內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史諱.避諱 真按:翁方綱的史諱學-避諱學 此碑從來著錄家皆不之及,近日新城王文簡始錄其文,真按:王士禛與東阿王廟碑 真按:錢大昕與東阿王廟碑 吾友錢辛楣宮詹為正其繆,真按:翁方綱與錢大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 真按:錢大昕對王士禛的訂正 真按:翁方綱與錢大昕的金石學 又正碑中誤以太和四年,為黃初四年真按:斷句不當!-當予連讀! 其論皆當然,皆謂碑云子建薨時年三十一,與傳不合。真按:斷句之誤-其論皆當。然皆謂碑云子建薨時年三十一,與傳不合。○ 愚 擬稿云『「又正碑中誤以太和四年為黃初四年」當予連讀,翁謂錢此處訂正王之「當」。然「其論皆當然,皆謂碑云子建薨時年三十一,與傳不合。」則當作「其論 皆當。然皆謂碑云子建薨時年三十一,與傳不合。」「然」字屬下讀,不屬上作「當然」也。于此乃「然而」轉折折。前許之,後駁議,所謂先褒後貶者也。蓋謂錢 雖正太和為黃初為是,然與王士禛「皆謂碑云子建薨時年三十一,與傳不合」,故翁以所「諦審」者諟正之,「正與傳合」。「而云三十一者」,當作「而云“三十 一”者」,謂王、錢二氏皆將“■”字誤識作「三十一」,蓋于此“■”字「未之審」故有此誤也!』2009/5/2 予今諦審之,則碑是“”字,真按:廿廿-册之倒文.-下同.之異體. ”即“四十”也,正與傳合,而云三十一者,未之審爾。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卷第7頁。

70

跋楊淮表紀

  此文亦刻於褒斜谷崖者,不得謂之碑,文尾明言表紀是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題名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洪氏《隸續》云:“同郡卞玉過其墓,為勒此銘。”按此刻與楊孟文《石門頌》皆刻於石門之崖。其云:“黃門同郡卞玉,謁歸過此,追述勒銘者。”當即是過石門之地,真按:標點可議者-追述勒銘”者。 見楊氏開通石路之刻。此刻在王升為楊孟文刻頌之後二十六年。有感而詳記其門閥,非過墓之謂也。勒銘“銘”字,亦是指乃祖開石路之頌言之,此文初非銘也。洪氏誤以為過墓,宜其題曰碑矣。真按:翁方綱對洪适隸釋的補訂 洪氏所闕一字,今諦審是三字,文凡七行,字勢參差古拙,“■”即隸之省,“牟”即侔之省也。真按:翁方綱的字學 真按:翁方綱的古文字學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二十一卷第3頁。

70

魯峻碑真按:真按:翁方綱與魯峻碑 魯峻碑=漢司隸校尉魯峻碑

  是碑之陰,顧南原云凡三列,下一列漫滅,存者二列,吳山夫亦沿其說。真按:吳玉搢與顧藹吉 然拓本皆止拓其上二列而已,不知其下半段尚有字否?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甲辰秋,屬黃小松親至碑下手拓之,其陰高五尺八寸,與碑正面相同,而二列之下,乃實無一字,著錄相沿之不可信如此。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言必有據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親臨其地-田野調查 真按:盡信書不如無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黃易 真按:方法論:親見親訪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要有己見 此一紙當為左券矣。舊所稱《魯峻碑》陰者,非此碑陰也,蓋由洪氏《隸釋》誤以他碑之陰目為《魯峻碑》陰耳。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成績 真按:翁方綱對洪适隸釋的補訂 真按:以訛傳訛 真按:忌以訛傳訛 真按:洪适之誤 洪氏在南宋時未得親見此碑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