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y 5, 2008

1

重印說明

 詞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形式。它產生於唐代,其初是民間的曲子詞;經過唐末、五代的發展,到了兩宋,詞的創作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自唐以來,產生過許多優秀的詞人,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詞作。

  這部《唐宋名家詞選》,選錄自唐迄宋九十四位著名作者的七百零八首詞。入選的作家和作品,思想傾向、風格流派和藝術造詣,都具有其代表性,特別是對於詞的句讀和韻位,編選者還作了標注,可以幫助讀者初步了解詞的格律,也可供古典文學研究者參考。

  這次排印,用的是一九六二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版本,僅對若干錯字和符號作了改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七八年七月

1

編輯凡例

一、本編所錄各家,以能卓然自樹或別開生面者為主。

一、本編所選作品,以能代表某一作家的作風或久經傳誦者為準。

一、詞緣樂曲產生,故於聲律方面,不容忽視。本編於此亦加注意。

一、本編所錄唐、五代詞,依花間、尊前諸集先例,兼收若干七言絕句體,如竹枝、楊柳枝、浪淘沙之類,以見詩、詞遞嬗之跡。

一、本編所收各作家,酌採舊聞作為傳記。其正史有傳者,概用節錄。

一、本編酌採前人評語,作為參考之助。

一、本編所採參考資料,經用原書覆勘者,概注卷目,其間接引用者,注明某書所引。但仍不免疎漏,容待續訂。

一、詞為依聲之作,舉凡抑揚抗墜聲情緩急之間,關係於句讀、韻腳者至鉅,惟各家亦常小有出入。因之除用標點外,別創符號,置於字下,以‧表句、◎表平韻,△表仄韻,藉代詞譜。

 一、詞中領句字,為關紐所在,以用有力之去聲字為多,藉以承上起下。有一字領者,如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漸”字領下四字三句;秦觀八六子:“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念”字領下六字二句

2

。有二字領者,如周邦彥拜星月慢:“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似覺。二字領下六字兩句。又四 字句有上一、中二、下一者,如辛棄疾水龍吟:“搵英雄淚”,吳文英八聲甘州:“上琴臺去”等句。五字句有上一、下四者,如周邦彥拜星月慢:“識秋娘庭 院”、“總平生稀見”、“苦驚風吹散”、“隔溪山不斷”,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等句。七字句有上三、下四者,如辛棄疾賀新郎:“千古事 雲飛煙滅”、祝英臺近:“倩誰勸啼鶯聲住”等句。此類句法,未易一一標識,援上數例,即可推知。

真按:2006/3/22一讀。

1

目次

編輯凡例…………………………………………1

李白二首…………………………………………………………1

張志和一首……………………………………………3

韋應物三首……………………………………3

王建二首………………………4

劉禹錫十二首……………………………………………………5

白居易六首……………………………8

溫庭筠十八首………………………………….10

皇甫松六首……………………………14

韋莊二十首……………15

薛昭蘊二首………………………………………21

牛嶠一首………………………………………………………22

毛文錫二首………………………………………………………22

牛希濟一首………………………………………………………23

歐陽炯五首……………………………………………………24

顧敻五首…………………………………………………………25

鹿虔扆一首………………………………………………………27

閻選一首……………………………………………………………28

尹鶚一首………………………………………………………………28

2

李珣九首………………………………………………………29

和凝二首………………………………………………………32

孫光憲十二首…………………………………………………33

張泌四首……………………………………………………………36

馮延己二十三首………………………………………………37

李璟二首………………………………………………………………43

李煜十二首……………………………………………………45

  【以上唐五代詞二十五家一百五十三首】

潘閬五首………………………………………………………51

寇準一首………………………………………………………52

范仲淹三首………………………………………………………53

張先十四首……………………………………………………54

晏殊十七首……………………………………………………60

宋祁一首………………………………………………………………64

張昇一首………………………………………………………65

歐陽修二十七首………………………………………………………66

梅堯臣一首……………………………………………………………73

韓縝一首…………………………………………………………74

柳永二十五首……………………………………………………75

王安石四首…………………………………………………………87

王安國一首……………………………………………………90

晏幾道三十一首………………………………………91

蘇軾四十二首………………………100

黃庭堅十四首……………………………………………………127

3

秦觀十九首………134

張耒二首………………………………………………………143

賀鑄二十九首………………………………………………145

晁補之十首……………………………………………………155

陳師道一首……………………………………………………160

王雱二首……………………………………………………161

晁端禮一首…………………………………………………162

趙令畤四首…………………………………………………163

李廌一首………………………………………………………165

晁冲之二首…………………………………………………165

王觀二首……………………………………………………167

舒直三首…………………168

毛滂一首…………………………………………………………170

李元膺二首……………………………………………………171

張舜民一首………………………………………………172

僧揮五首……………………………………………………173

李之儀三首…………………………………………………175

魏夫人二首…………………………………………………177

周邦彥三十一首…………………………………………178

万俟詠五首………………………………………195

曹組四首…………………………197

蘇庠二首……………………………………………………198

李甲一首……………………………………………………199

魯逸仲一首…………………………………………200

4

廖世美二首………………………………………………201

陳克二首………………………………………………………202

李清照十三首………………………………………………203

孫道絢二首………………………………………………………210

張元幹七首……………………………………211

葉夢得七首…………………………………………………214

汪藻二首……………………………………………………217

陳與義三首…………………………………………………218

岳飛二首……………………………………………………220

呂本中五首…………………………………………………221

朱敦儒十四首………………………………………………223

張孝祥六首………………………………………………………226

韓元吉二首…………………………………………………230

陸游九首…………………………………………………………231

范成大五首…………………………………………………236

辛棄疾四十四首……………………………………………238

陳亮五首………………………………………………………258

劉過三首……………………………………………………261

姜夔二十三首……263

史達祖七首…………………………………………………278

朱淑真三首…………………………………………………281

劉克莊十一首………………………………………………282

吳文英十首………………………………………………………287

劉辰翁十一首……………………………………………………294

5

蔣捷六首………………………………………………………298

周密五首………………………………………………301

王沂孫八首…………………………………………………304

文天祥二首…………………………………………………308

張炎十四首……………………………………………………310

  【以上宋詞六十九家五百五十五首】

 後記………………………………………………………316

1

李白

二首 錄自明翻宋刊本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菩薩蠻一首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梯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宋僧文瑩湘山野錄卷上】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復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輔泰見而愛之。後至長沙,得古集於子宣(曾布)內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憶秦娥一首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菩薩蠻、憶秦娥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

  【清劉熙載藝概卷四】梁武帝江南弄,陶弘景寒夜怨,陸瓊飲酒樂,徐孝穆長相思,皆具詞體,而堂廡未大。至太白菩薩蠻之繁情促節,憶秦娥之長吟遠慕,遂使前此諸家悉歸環內。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兩闋,足抵少陵秋興八首。想其情境,殆作於明皇西幸後乎?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2

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後世唯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

﹝傳記﹞ 李白(七○一——七六二)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生十歲,通 詩書。既長,隱岷山。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等居徂來山。天寶初,南入會稽。旋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歎曰:“子 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有詔供奉翰林。後賜金放還。安祿山反,白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詔流夜郎。會 赦,還尋陽。李陽冰為當塗令,白往依之。卒年六十餘。(參考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 唐詩人以李、杜最為傑出。白所作詩歌,每喜沿用樂府舊曲。世 傳菩薩蠻、憶秦娥二調,黃花庵所稱為“百代詞曲之祖”者,有人據蘇鶚杜陽雜編(卷上),以為菩薩蠻曲調,大中(宣宗)初始傳入中國,白不得預為填詞。然明 皇時,正值新興樂曲盛行,菩薩蠻曲已見於崔令欽之教坊記。令欽亦開元時人。域外樂曲,隋唐間次第傳入者甚富。以白之天才橫逸,偶然興到,依新聲作長短句, 亦非絕對不可能。近人楊憲益主張“菩薩蠻”乃“驃苴蠻”或“苻詔蠻”之異譯。其曲調乃古緬甸樂,開、天間傳入中國。李白原為氐人,或已於幼時熟習此種曲 調。約當二十五歲左右,曾徘徊襄、漢間,可能於湖南鼎州滄水驛樓,題此曲辭云云。(零墨新箋)任二北亦稱:“信如此說,驗之教坊記、奇男子傳,及敦煌卷子 斯四三三二等所有資料,無不吻合,可知乃較為接近事實者。”(敦煌曲初探第五章)故本編仍依舊說,以白作冠首云。

3

張志和

一首

錄自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漁歌子一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篛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歷代詩餘卷二百十一引樂府紀聞】張志和自稱煙波鈞徒,嘗謁顏真卿於湖州,以舴艋敝,請更之,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作漁歌子詞。

 【藝概卷四】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東坡嘗以其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於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 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張志和漁歌子,兩家一憂一樂,歸趣難名。或靈均思美人、哀郢,莊叟濠上近之耳。

﹝傳記﹞ 張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居江湖,自稱煙波鈞徒。著玄真子,亦以為號。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西塞山在吳興。志和蓋常往來於太湖附近各地云。

韋應物

三首 錄自明刊本韋江州集

調嘯詞(別作調笑令 二首)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了。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河漢,河漢,曉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別離

4

。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三臺詞一首

 冰泮寒塘始綠,雨餘百草皆生。朝來門閭無事,晚下高齋有情。

﹝傳記﹞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少任俠,曾以三衞郎事明皇。大曆十四年(公元七七九),自鄠縣令除櫟陽 令。歷任滁州、江州、蘇州刺史。罷郡,寓於永定佛寺。應物性高潔,所在焚香掃地而坐,唯顧況、皎然輩得與唱酬。白居易嘗語元稹云:“韋蘇州歌行,才麗之 外,深得諷諫之意,而五言尤為高遠雅淡,自成一家。”其小詞不多見,唯三臺令、轉應曲流傳耳。(參考唐詩紀事及韋江州集附錄)

王建

一首

錄自汲古閣刊本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宮中調笑二首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絃?絃管,絃管,春草昭陽路斷。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商人生婦斷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十二近代曲辭】樂苑曰:“調笑,商調曲也。“戴叔倫謂之轉應曲。

 ﹝傳記﹞王建字仲初,潁川人。大曆十年(七七五)進士。初為渭南尉,歷秘書丞,侍御史。太和中,出為陝州司馬,從軍塞上。後歸咸陽,卜居原上。建工樂府,與張籍齊名。(石印本全唐詩第十一冊)

 黃昇曰:王仲初以宮詞百首著名,三臺令,轉應曲,其餘技也。”(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二引花庵客語)

5

劉禹錫

十二首

錄自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竹枝三首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郁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箇裏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宋刊本劉夢得文集卷九竹枝詞引】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余來建平,里中兒(原誤作見,依全唐 詩改。)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昔,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原誤作湛) 濮之豔。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于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一】唐時古意亦未全喪,竹枝、浪淘沙、拋球樂、楊柳枝,乃詩中絕句,而定為歌曲。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十九】夔州營妓為喻迪孺扣銅盤,歌劉尚書竹枝詞九解,尚有當時含思宛轉之豔,他妓者皆不能也。迪孺云:歐陽詹為并州妓賦“高城已不見,況乃城中人”詩,今其家尚為妓,詹詩本亦尚在。妓家夔州,其先必事劉尚書者,故獨能傳當時之聲也。

6

  竹枝一首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案】兩“晴”字原皆作“情”,此依宋本劉集,諧聲雙關語也。

楊柳枝三首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城東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昨(劉集作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牆不見人。

  輕盈嫋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浪淘沙二首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瀟湘神二首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7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憶江南一首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霑巾,獨笑亦含嚬。

【樂府詩集卷八十二近代曲辭】憶江南一曰望江南。樂府雜錄曰:“望江南本名謝秋娘,李德裕鎮浙西,為妾謝秋娘所製。後改為望江南。”

【況周頤餐櫻廡詞話】唐賢為詞,往往麗而不流,與其詩不甚相遠也。劉夢得憶江南“春去也”云云,流麗之筆,下開北宋子野、少游一派。唯其出自唐音,故能流而不靡,所謂“風流高格調”,其在斯乎?

﹝傳記﹞ 劉禹錫(七七二——八四二)字夢得,彭城人。貞元九年(七九三)擢進士第,又登宏辭科。從事 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典記室。從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為王叔文知獎,以宰相器待之。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在道貶朗州司馬。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 章吟詠,陶冶情性。蠻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於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故武陵谿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元和十年(八 一五)自武陵召還,復出為播州刺史,改連州,又徙夔州、和州。徵還,拜主客郎中,轉禮部郎中,集賢院學士,旋授蘇州刺史,改汝州,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禹錫晚年,與白居易友善,常唱和往來。居易集其詩而序之,以謂“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參考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十劉禹錫傳)中唐詩人,劉、白並稱。二人皆 留意民間歌曲,因之在倚聲填詞方面,亦能相互切劘,以開晚唐、五代之盛,此治唐、宋詩詞所宜特為著眼者也。

8

白居易

六首

錄自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竹枝二首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水蓼冷花紅簇簇,江蘺溼葉碧萋萋。

  楊柳枝一首

  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憶江南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傳記﹞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七)字樂天,其先太原人,徙下邽。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始以進士就試禮部,授祕書省校書郎,歷任■厔縣尉

9

,集賢校理。元和二年(八○七),入翰林為學士,遷左拾遺。執政惡其言事,貶江州司馬。十三年 冬,量移忠州刺史。十四年冬,召還京師,拜司門員外郎,轉主客郎中,知制誥。出任杭州刺史。秩滿,除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復出為蘇州刺史。太和二年(八 二八),轉刑部侍郎。三年,稱病東歸,求為分司官,尋除太子賓客。五年,除河南尹。開成元年(八三六),除同州刺史,辭疾不拜。尋授太子少傅。晚居洛陽履 道里,疏沼種樹,構石樓香山,自號醉吟先生,又稱香山居士。大中元年(八四七)卒,時年七十六。(參考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六及新唐書列傳卷四十四)居易 最工詩,其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上自賢聖,下至愚騃,微及豚魚,幽及鬼神, 羣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未有聲入而不應,情交而不感者。聖人知其然,因其言經之以六義,緣其聲緯之以五音。音有韻,義有類。韻協則言順,言順則聲易入; 類舉則情見,情見則感易交。”又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文藝理論,頗合於現實主義精神,所作詩歌,亦力求與羣眾接近,因有“老嫗皆 解”之傳說,(僧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而為人民所喜愛。居易自 言:“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僕詩者;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有詠僕詩者。”其流傳之廣如是!惟其接近 民眾,故對新興歌曲,亦最易接受而樂為加工。倚聲填詞之風,至中唐而漸盛,其為劉、白諸人所倡導,可推知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