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筆者以為要重新讓學者了解《經義考》的重要性,應先將《經義考》作整理,乃和蔣秋華、楊晉龍、張廣慶等先生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 向國家科學委員會提出整理《經義考》的專題研究計畫。整理的方法是以盧見曾補刻本為底本,加以新式標點,並以《四庫全書》本、《四部備要》本為輔本,詳加 校勘,並作成校記,又將歷來勘正《經義考》失誤的著作,如翁方綱《經義考補正》、羅振玉《經義考校記》、《四庫全書總目》涉及《經義考》部分,附於《經義 考》相關條目之下。計畫於民國八十四年(1995)六月完成。計畫成果則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現已出版四冊。真批:亦蒙先生大公啟右,方得八冊全本也.今亦不負先生厚愛,掃存以分享學人,亦廣德澤焉!
在整理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四庫館臣對《經義考》中所錄的錢謙益相關資料,幾乎全 部加以篡改。《經義考》中所引錢氏資料有多少,篡改方法如何,此事雖有吳政上先生作過研究,但統計的數字並不精確③,有必要重新統計,並逐條加以分析。另 外,四庫館臣何以特別要篡改錢謙益的相關資料,也有必要加以說明。
以下是對上述諸多問題的分析和解答。
貳、《薈要》本篡改情況之分析
乾隆三十八年(1773)開館修纂《四庫全書》。但高宗深恐《全書》卷帙浩繁,曠日費時,於是有濃縮《四庫全書》的構想
(3)杉山寬行:〈朱彝尊經義考について〉,《日本中國學會報》第31集(1970年10月),頁211-224。(4)吳政上編:《經義考索引》(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2年3月)
③見吳政上撰:〈經義考提要及版本介紹〉,《經義考索引》,附錄一。
242
,將預編入《四庫全書》的書,選錄重要者,繕成一部小型之書,名為《四庫全書薈要》。乾隆四十三年(1778)完成《薈要》第一分書,藏於摛藻堂。真按:四庫全書薈要之成書時間
朱彝尊的《經義考》收入《薈要》的史部中。當時鈔錄《經義考》時,所用的版本是乾隆二十年(1755)盧見曾補刻本。將《薈要》本《經義考》細加檢閱,館臣篡改《經義考》的情況,可分兩方面討論。一是篡改違礙字句。此一方面的情況並不多,真批:照理說薈要乃供皇帝一人親閱者,應無刪改必要. 卷71,晁說之《周易太極傳外傳因說》之自序,有「靖康元年丙午冬金賊猖狂」,館臣將「金賊猖狂」改為「兵革蹂躪」。另一方面,是將《經義考》中與錢謙益有關的字句肆意加以篡改,這是本節討論的重點所在。
在《經義考》與錢謙益有關的70條中,《薈要》館臣作了如下的處理:
一、未刪改者一條
第64條朱氏睦梧《授經圖》條下所引黃虞稷之言曰:真按:前訛作桔,此又訛作梧.當作(木挈). 真按:朱睦 「本《崇文總目》中《授經圖》之意,著《五經授受諸儒同異》及《古今經解目錄》成編,錢氏《列朝詩集》作五卷。」。(卷249,群經11)《薈要》館臣並未將「錢氏列朝詩集」加以篡改。所以未篡改,可能是漏改,也可能是書名,沒有錢謙益之名那麼刺眼。
二、已刪改者六十九條
㈠改作其他學者有六十七條
243
1.錢陸燦64條④
(1)第1條趙氏汸《大易文詮》引(卷49)
(2)第2條周氏南老《易傳雜說》引(卷49)
(3)第3條方氏孝孺《大易枝辭》引(卷49)
(4)第4條楊氏士奇《周易直指》引(卷49)
(5)第5條王氏達《易經選注》引(卷49)
(6)第6條桑氏悅《易抄》引(卷49)
(7)第7條洪氏貫《周易解疑》引(卷50)
(8)第8條何氏孟春《易疑初筮告蒙約》引(卷51)
(9)第9條都氏穆《周易考異》引(卷51)
(10)第10條周氏用《讀易日記》引(卷51)
(11)第11條張氏邦奇《易說》引(卷51)
(12)第12楊氏慎《易解》引(卷52)
(13)第13條豐氏坊《易辨》引(卷54)
(14)第14條王氏世懋《易解》引(卷55)
(15)第15條屠氏本世畯《卦玩》引(卷56)真按:疑有誤也!下文作「屠氏本畯」.
(16)第16條朱氏篁《鏗鏗齋易郵》引(卷57)
(17)第17條屠氏隆《讀易便解》引(卷59)
(18)第18條卓氏爾康《易學全書》引(卷61)
(19)第19條華氏時亨《周易箋注》引(卷62)
(20)第20條張氏次仲《周易玩辭困學記》引(卷63)
(21)第21條周氏是修《廣演太極圖》引(卷71)
④吳政上的統計是「五十餘例」,並未有精確的數目。見註③。
244
(22)第22條王氏廷相《太極辨》引(卷71)
(23)第23條朱氏右《書集傳發揮》引(卷87)
(24)第24條王氏達《書經心法》引(卷87)
(25)第25條夏氏寅《尚書節記》引(卷88)
(26)第26條吳氏寬《書經正蒙》引(卷88)
(27)第27條王氏問《書經日抄》引(卷89)
(28)第28條莫氏如忠《尚經訓詁大旨》引(卷89)真按:疑當作尚書訓詁大旨,或書經訓詁大旨!
(29)第29條張氏居正《書經直解》引(卷89)
(30)第30條申氏時行《書經講義會編》引(卷89)
(31)第31條湯氏顯祖《玉茗堂尚書兒訓》引(卷90)
(32)第32條袁氏宗道《尚書纂注》引(卷90)
(33)第33條貝氏瓊《中星考》引(卷93)
(34)第34條何氏模《禹貢圖注》引(卷94)
(35)第35條劉氏天民《洪範辨疑》引(卷97)
(36)第36條瞿氏佑《詩經正葩》引(卷112)
(37)第37條袁氏煒《毛詩定見》引(卷113)
(38)第38條高承埏《五十家詩義裁中》引(卷117)
(39)第39條毛氏晉《毛詩草木蟲魚疏廣要》引(卷118)
(40)第40條楊氏維楨《禮經約》引(卷143)
(41)第41條戴氏冠《禮記集說辨疑》引(卷144)
(42)第45條趙氏濟《春秋師說》引(卷198)真按:當作42.故如此繁複難免出錯!以下循錯矣!又或者此間三條乃別例耶?
(43)第46條劉氏基《春秋明經》引(卷199)
(44)第47條張氏以寧《春秋胡傳辨疑》引(卷199)
(45)第48條郭氏登《春秋左傳直解》引(卷200)
245
(46)第49條王氏鏊《春秋詞命》引(卷200)
(47)第50條楊氏循吉《春秋經解摘錄》引(卷200)
(48)第51條季氏本《春秋私考》引(卷201)
(49)第52條皇甫氏涍《春秋書法紀原》引(卷202)
(50)第53條李氏攀龍《春秋孔義》引(卷202)
(51)第54條王氏世貞《春秋論》引(卷202)
(52)第55條汪氏道昆《春秋左傳節文》引(卷202)
(53)第56條吳氏國倫《春秋世譜》引(卷202)
(54)第59條吳氏希哲《春秋明微》引(卷207)
(55)第60條薛氏正平《孝經通箋》引(卷230)
(56)第61條朱氏存理《經子鉤玄》引(卷247)
(57)第62條薛氏蕙《五經雜說》引(卷248)
(58)第63條孫氏宜《遁言》引(卷248)
(59)第65條曹氏學佺《五經困學》引(卷250)
(60)第66條王氏惟儉《經抄》引(卷250)
(61)第67條趙氏宦光《談經彙草》引(卷250)
(62)第68條劉氏定之《呆卦》引(卷272)
(63)第69條陸氏治《家語注》引(卷278)
(64)第70條通說三引(卷297)
2.陸元輔1條
第74條聶氏崇義《三禮圖集注》引(卷163)
3.錢啟新1條
第57條鄒氏德溥《春秋匡解》引(卷205)
4.錢有終1條
246
第58條錢氏時俊《春秋胡傳翼》引(卷206)
以上改為其他學者之名的,計有67條。其中,改為錢陸燦者有64條,佔全部條目之九成以上。錢陸燦是何許人,為何將全部條目之九成改在他名下?
根據清人所傳傳記資料,錢陸燦,清常熟人,字湘靈,號圓沙。順治舉人,為錢謙益之族孫。陸燦應誦芬堂黃錫綬之請,將錢謙益《列朝詩集》中各詩人之小傳,摘出合為一書,即《列朝詩集小傳》。陸燦所作〈彙刻列朝詩集小傳序〉所述甚詳。該序作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距謙益逝世,已三十五年。
《經義考》所引錢謙益的相關資料,有三種來源,一是《列朝詩集小傳》,二是《初 學集》,三是《有學集》⑤,《薈要》館臣如果要改成「錢陸燦」,因《列朝詩集小傳》是錢陸燦所輯錄,將來自《列朝詩集小傳》的部分,改為「錢陸燦」,還勉 強說得通。但《薈要》館臣並沒有這麼理性,他們把出自《初學集》、《有學集》的,也改為「錢陸燦」。但第44條,出自《有學集》,卻改為「陸元輔」;第37條,出自《初學集》,卻改作「錢啟新」。可見,《薈要》館臣在刪改這些資料時,並沒有一較完備合理的方法,祇能說肆意妄改。
㈡其他情況二條
(1)第42條李氏如一《禮經緯正》下引「錢謙益志墓曰」,《薈要》本改作「李貫之墓誌」(卷146)
⑤參見楊晉龍撰:〈四庫全書處理經義考引錄錢謙益諸說相關問題考述〉,《第七屆所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真按:不知可是與「校友」意同?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8年5月),頁31—48。
247
(2)第43條豐氏坊《石經大學》條引陸元輔之言:「錢蒙叟《列朝詩集》為豐坊作小傳,謂《石經大學》、《子貢詩傳》等書,皆坊偽撰。」《薈要》本改作「豐坊以詩名于時,有集行世,至所傳《石經大學》、《子貢詩傳》等書,實皆偽撰。」
第43條,本是陸元輔引錢謙益之言,是錢氏對當時流行之偽書《石經大學》、《子貢詩傳》作者之判斷,《薈要》館臣將「錢蒙叟《列朝詩集》」等字刪去,並將整段文字改寫,儼然成了陸元輔的話。
參、文淵閣本篡改情況之分析(上)
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四庫全書》第一分書,藏於文淵閣。真按:四庫全書之成書時間 《經義考》收入史部目錄類中。所用底本,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是「通行本」,即盧見曾補刻本。文淵閣本,卷首僅錄乾隆四十二年(1777)四月六日清高宗御製詩及乾隆四十六年(1781)五月紀昀等進呈提要,其餘奏文、序跋、目錄,依四庫編輯體例,皆刪去。
在篡改違字句方面,真按:疑當作違礙字句! 四庫館臣將卷71晁說之《周易太極傳外傳因說》自序中的「金賊猖狂」,改作「金兵南下」。在有關錢謙益資料方面,四庫館臣並不完全沿襲《薈要》本,將這70條大部分改為「錢陸燦」即了事。館臣在處理這70條資料時,花費了相當的工夫。以下對館臣處理情況略作分析。
一、未刪改者七條⑦
(1)第19條華氏時亨《周易箋注》引(卷62)
⑥ 吳政上作「二例」,見註③。
248
(2)第20條張氏次仲《周易玩辭困學記》引(卷63)
(3)第21條周氏是修《廣演太極圖》引(卷71)
(4)第23條朱氏右《書集傳發揮》引(卷87)
(5)第24條王氏達《書經心法》引(卷87)
(6)第25條夏氏寅《尚書劄記》引(卷88)
(7)第43條豐氏坊《石經大學》條,引陸元輔之言曰:「錢蒙叟《列朝詩集》為豐坊作小傳,……」《全書》館臣並未將「錢蒙叟《列朝詩集》」等字加以刪改。
以上7條,所以未篡改,並非這幾條的「錢謙益」之名不刺眼,不引起高宗的不快,而是漏改。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高宗的文網雖密,百密也有一疏,更可看出館臣對此事也有敷衍的一面。真按:辦理四庫全書的缺失
二、已刪改者六十三條
㈠全部刪除者十一條⑦
(1)第32條袁氏宗道《尚書纂注》引(卷90)
(2)第40條楊氏維楨《禮經約》引(卷143)
(3)第42條李氏如一《禮經緝正》引(卷146)
(4)第61條朱氏存理《經子鉤玄》引(卷247)
(5)第62條薛氏蕙《五經雜說》引(卷248)
(6)第63條孫氏宜《遁言》引(卷148)
⑦ 吳政上說:「有關抽毀部分,以錢謙益之論述為例,則有袁氏宗道《尚書纂注》等十五例之多。」根據筆者統計僅有十一例。因吳先生並未將例子全部舉出,不知那些為筆者所遺漏。同註③。
249
(7)第65條曹氏學佺《五經困學》引(卷250)
(8)第66條王氏惟儉《經抄》引(卷250)
(9)第67條趙氏宦光《談經彙草》引(卷250)
(10)第68條劉氏定之《呆卦》引(卷272)
(11)第69條陸氏治《家語注》引(卷278)
在70條與錢謙益有關的條目中,《薈要》本並沒有刪除的條目。《全書》館臣則刪除了11條。館臣如果不願意動腦筋,也可以把這些條目,都繫在「錢陸燦」名下,但是從刪除的條目,大部分分布在卷217至卷278間,即條目的61至69條間,可見館臣對篡改之事,可能很厭煩,連改名謄錄都懶得做,乾脆全部刪去。真按:辦理四庫全書的缺失
㈡改作其他學者者三十一條
1.錢陸燦16條⑧
(1)第1條趙氏汸《大易文詮》引(卷49)
(2)第2條周氏南老《易傳雜說》引(卷49)
(3)第3條方氏孝孺《大易枝辭》引(卷49)
(4)第4條胡氏廣等《周易傳義大全》引(卷49)
(5)第5條王氏達《易經選注》引(卷49)
(6)第6條桑氏悅《易抄》引(卷50)
(7)第7條洪氏貫《周易解疑》引(卷50)
(8)第8條何氏孟春《易疑初筮告蒙約》引(卷51)
(9)第9條都氏穆《周易考異》引(卷51)
(10)第10條周氏用《讀易日記》引(卷51)
⑧ 吳政上作「十三例」。同註③。
250
(11)第11條張氏邦奇《易說》引(卷51)
(12)第41條戴氏冠《禮記集說辨疑》引(卷144)
(13)第44條聶氏崇義《三禮圖集注》引(卷163)
(14)第46條劉氏基《春秋明經》引(卷199)
(15)第47條張氏以寧《春秋胡傳辨疑》引(卷199)
(16)第70條通說3引(卷297)
2.毛奇齡1條
第12條楊氏慎《易解》引(卷52)
3.陳子龍4條⑨
(1)第13條豐氐坊《易辨》引(卷54)
(2)第14條王氏世懋《易解》引(卷55)
(3)第15條屠氏本畯《卦玩》引(卷56)
(4)第45條趙氏汸《春秋師說》引(卷198)
4.黃虞稷一條
(1)第16條朱氏篁《鏗鏗齋易郵》引(卷57)
5.陸元輔3條⑩
(1)第17條屠氏隆《讀易便解》引(卷59)
(2)第38條高氏承埏《五十家詩義裁中》引(卷117)
(3)第39條毛氏晉《毛詩草木蟲魚疏廣要》引(卷118)
6.高攀龍1條
第18條卓氏爾康《易學全書》引(卷61)
⑨ 吳政上作「三例」。同註③。
⑩ 吳政上作「二例」。同註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