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
其二,漏輯,需要增補。《宋會要輯稿》17類中,至少有3類(帝系、后妃、選舉)的內容,與現存《永樂大典》的相關引書對照,有需要增補的重要內容。四庫館臣所輯《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各類書籍,與《文獻通考》直接援引《直齋書錄解題》的著錄相對照,有許多脫句、脫字之處需要補入。
其三,至於歸類和編排不當,抄錄錯誤需要訂正者,則舉不勝舉,不再贅文。
仿真影印《永樂大典》的出版,為進一步開發、利用該書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近二三十年,圍繞《永 樂大典》出版了一些工具性的書籍,但尚不足以適應各個方面的需要;對於《永樂大典》的系統研究和系統開發,似乎還談不上;使用或利用《永樂大典》,還主要 限於單本單本的佚書輯錄方面。應當集合所有相關的成果,綜合開發、利用這一中國文化的寶庫,加快《永樂大典》數字化的進程,使其發揮更加廣泛的效用。相信 隨著該書的數字化,必將迎來一個研究、利用《永樂大典》的新氣象!
注:
①《明太宗實錄》卷二一,永樂元年七月丙子。
②《明史》卷一四七《解縉傳》。張萱:《西園聞見錄》卷二九。
③《明太宗實錄》卷三六,永樂二年十一月丁巳。《明史》卷一五二《陳濟傳》。
④徐繼登《典故紀聞》卷六。
⑤《明太宗實錄》卷七三,永樂五年十一月乙丑。按:《實錄》載“上親制序”,稱“始於元年之秋,而成於五年之冬”。《連筠移叢書》載《明成祖文皇帝御制〈永樂大典〉序》,則稱“始於元年之秋,而成於六年之冬”。姚廣孝《進永樂大典表》,署“永樂六年十二月 日”。
⑥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一七《鈔永樂大典記》。
⑦《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三七《類書類存目一》。按:此為四庫館臣的說法
142
,較實際著錄數少。
⑧《明世宗實錄》卷五一二,嘉靖四十一年八月乙丑。
⑨《四庫全書總目‧卷首》。
⑩參見陳智超《解開〈宋會要〉之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
The value, spread and use of "Yongle dadian"
Xie Baocheng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Yongle dadian from three aspects:the compiling and value of Yongle dadian, the record and spread of Yongle dadian, and the exploring and utilizing of Yongle dadian.
143
《永樂大典》考略
首都圖書館副館長、研究館員 周心慧
內容提要:本文從《永樂大典》的成書、收藏、流通、散佚四個方面進行了較全面的論證,對前人舊說多有辨 析,從社會發展的視角和“靖難之變”以後社會政治、文化發展的需要,闡述了《永樂大典》成書的歷史必然性;對《永樂大典》收藏、流通、利用、散佚的歷史, 既重在溯源,又重視揭示其收藏流通史的遞嬗關係,全面反映了《永樂大典》在明清兩代自纂修到散佚的歷史。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卷帙最為浩繁、輯錄最為廣博的大類書,也被舉世共譽為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但是,這份人類文化遺產中絕無僅有的瑰寶,由於封建官吏的盜賣和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焚掠,在不到600年的短短時間里,就屢遭厄難,所剩無幾了。今就《永樂大典》的成書、收藏、價值、散佚等問題,採集前人,折衷諸說,參以己見,草成此文,以就正於方家。
一、《永樂大典》成書的前前後後
類書之作,始自魏文帝曹丕敕修的《皇覽》。此後,不少帝王喜其便於尋檢
144
,紛起效法。如唐代的《藝文類聚》,宋代的《太平御覽》,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都是敕修的一代巨 帙。但是,這些類書和《永樂大典》相比,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採輯範圍上都相去甚遠。因此,《永樂大典》的修撰,不僅是對纂修類書這一優良傳統的繼承,也因為 產生它的時代,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都存在著遠較前代更複雜、更深刻的原因。
眾所周知,《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成祖永樂年間,但實際上,它的藍圖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統治時期就已經 勾畫出來了。朱元璋雖然是一個“自馬上得天下”的封建帝王,但他對文化教育事業非常重視。他不僅親自指導編撰了《公子書》、《歷代駙馬錄》、《永鑑録》等 小冊子,還在定都金陵的第二年(1369)即詔儒臣梁寅等撰修了長達53卷的《集禮》這樣一部集禮書之大成的著述。由此可見,明王朝自立國伊始,就極為重視圖書的修撰整理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中書庶吉士解縉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上書朱元璋,提出編一部“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下及關、閩、濂、洛,根實精明,隨事類別”的大類書,作為“太平製作之一端”①。這個建議迎合了朱元璋“文治”政策的需要,因而很受他的贊賞。但終因當時立國未久,許多條件尚未成熟而被擱置起來。
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傳位於皇太孫朱允炆,即建文帝,次年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發動“靖難之變”。1402年,燕軍攻占南京。第二年,朱棣稱帝,遷都北京,改元永樂。
“靖難之變”和《永樂大典》的編修,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朱棣以武力從侄兒手中奪得帝位,在主張父 位子襲的程朱理學盛行的當時,很有一些朝臣和知識分子認為是倒行逆施,犯上作亂。朱棣對這些不歸附者採取了恩威並用的兩手策略,一方面對拒不從命者大開殺 戒,據《明史紀事本末‧壬午殉難》條載,當時被族誅的臣吏70餘人
145
,從夷三族到夷十族,即如一代儒宗的方孝孺也不能幸免。這很能說明反抗的激烈和鎮壓的殘酷。由此他也認 識到,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他又以提倡文教、振興學術加以懷柔。編撰群書就是這一政策的繼續。這種作法可以把大批知識分子置於中央政府的直接 控制之下,埋頭於斷簡陳編之中,使他們鉗口不敢言,也無暇多問政事。同時,又可以轉移輿論,減少人們對“靖難”的注意。因此,明成祖即位不久,即敕修《永 樂大典》,其後,又命胡廣等儒臣撰《五經大全》、《性理大全》、《四書大全》等鴻篇巨帙。用編書來籠絡、控制知識分子,固然並非朱棣的發明,但他運用起這 一套來,卻是非常純熟的。
不過,在強調“靖難”和《永樂大典》之間的密切關係時,我們也反對那種把《永樂大典》的編修,僅僅 歸結於“靖難”的觀點。如前所述,編修類書的計劃,在洪武二十一年就作為國家“文治”的大政之一提了出來。不管有無“靖難”,這個計劃遲早都會付諸實施 的。由此可見,《永樂大典》的編修,有著更深刻的社會原因。
據《明史‧成祖本紀》上說,朱棣是一個“雄武之略,同符高祖”的封建帝王。他即位後,“六師屢出, 漠北塵清”,“幅員之廣,遠邁漢、唐”。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欲望,他還要把自己的“文治”也推到“遠邁漢、唐”的高峰。因此,用一部“序百王之傳,總歷代 之典”的“一統之製作”來標榜“大混一之時”。的盛世,就顯得非常必要了。實際上,這和解縉所說的“太平製作之一端”,完全是一個意思。可見,《永樂大 典》的編修不僅是永樂初年政治斗爭的需要,也是明王朝立國以來“文治”政策發展的結果。
此外,《永樂大典》的編修,又是整個社會政治文化發展的需要。明王朝取代蒙古貴族建立的元朝,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復興在元代不甚發達的文教事業
146
。通過《永樂大典》這樣一部博採古今的大類書,對漢民族的傳統文化,包括工技、農藝等雜家之言進行系統 的整理與總結,和徵集圖書、廣開學校等政策一樣,都是這一任務的組成部分。《永樂大典》之所以能修輯成一部真正的“奧典”,和這個特定的歷史環境是分不開 的。這和清高宗修《四庫全書》時採取的“寓禁於徵”的政策,確實是一個鮮明的對比。不過,在這裏我們也要強調指出,《永樂大典》也絕非像某些文章稱譽的那 樣將所有載籍悉收並載。據《東林列傳》所載,永樂初年,饒州儒士朱季友進呈了一部“專詆周、程、張、朱之學”的圖書,結果,不僅人被杖譴,書也被焚毀③。 又據《賓退録》上說,朱棣也曾命令解縉等清理建文朝的奏議文章,將“有關農、桑、禮、樂者,存之;其有干犯‘靖難’事者,焚之”④。可見,對上述這類圖 籍,《永樂大典》也要毫不客氣地予以擯棄。因此,稱它為“奧典”畢竟只是相對而言。
還應強調指出的是,到永樂初年,編修《永樂大典》所必備的文化、經濟條件也已成熟。第一、據《明史 ‧藝文志》記載,明軍攻占元都後,將元朝政府典藏全部運往南京。元朝先後得到宋、遼、金三代在北京的藏書,故數量極多。同時,明太祖、明成祖兩朝,還曾多 次詔求民間藏書。因此,明立國不久,就建立起了極為宏富的政府藏書,這在中國藏書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後來,《永樂大典》的纂輯工作,就是在當時的皇家圖書 館——文淵閣中進行的,所有這些藏書,都成為《永樂大典》輯錄的底本。此外,唐、宋兩代,學術發達,版刻漸興,公、私撰著增長極快,這些著作,也都被《永 樂大典》所彙錄。所有這些,必然使它在規模上遠逾前代;第二、朱元璋和朱棣都極為重視文化教育事業,當時各級學校遍設國中,國子監生數以千計,這些也為 《永樂大典》的編修創造了濃厚的學術氣氛和堅實的人才基礎;第三、朱棣即位後,興修水利、廣開漕運,獎勵農桑,社會經濟日趨繁榮
147
,為編製《永樂大典》這樣工費浩繁的大類書,提供了可靠的的經濟基礎。
綜上所述,在明成祖統治時期,編修《永樂大典》所需的各方面條件都已具備。因此,朱棣於永樂元年(1403)七月諭翰林侍讀學士解縉:“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採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爾等其如朕意,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⑤正式下達了修書的敕命。
解縉受命後,匯集學者百餘人,仿照宋人陰時夫的《韻府群玉》和錢諷的《回溪史韻》二書體例,歷時17個月,將書編成進呈,賜名《文獻大成》。顯然,在這樣短時間內急就成章,絕不可能是名副其實的“文獻大成”,更重要的是,它也不能滿足朱棣敕修這部大書的政治目的。因此,於1405年詔令重修。
重輯之前,朱棣為了切實貫徹自己的“聖意”,把修纂機構和編製規劃,都擴大到了不僅《文獻大成》不能與之同日而語,即是古今所有修撰活動,都不能與其比擬的程度。據《皇明泳化類編》記載,重輯“命太子少師姚廣孝、刑部侍郎劉季篪及縉”為總裁,學士王景等28人 為副總裁,“簡中外官及四方宿儒有文學者充纂修,繕寫三千人”⑥。編纂時首先採用皇家圖書館文淵閣的藏書,同時又派人分赴各地採購圖書,共集中了經、史、 子、集、釋藏、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各類圖書七八千種,按《洪武正韻》將所輯圖書,一字不易,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別編入。永樂六年(1408)冬,書成進呈,總22877卷,目錄60卷,分裝11095冊。以卷數而論,比存世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尚多出近13000卷。
書成之後,仍題《文獻大成》,由朱棣更賜名《永樂大典》,並自製序說:“朕嗣承洪基,緬想纘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時,必有一統之製作
148
……乃命文學之臣,纂集四庫之書,及購募天下遺籍,上自古初,訖於當世,旁蒐博採,彙聚群分,著為奧典……名之曰:《永樂大典》。”⑦這樣一經反復,六歷寒暑,這部中國編纂史上的大類書總算問世了⑧。
二、《永樂大典》的收藏及流通
《永樂大典》是在南京修成的。書成後,珍藏於南京文淵閣。1421年朱棣遷都,《永樂大典》也隨之北移,貯藏於文樓。嘉靖三十六年(1557),宮內失火,殃及文樓。《永樂大典》經明世宗親自督責搶救,“夜中傳諭三、四次,遂不毀”⑨。爾後,世宗為備不虞,於嘉靖四十一年(1562)命館臣徐階、禮部侍郎高拱等督飭儒士108人摹抄副本一部。當時規定每人日抄三頁,前後歷時五年,完成時已是穆宗隆慶元年了(1567)⑩。至此,《永樂大典》遂有正副兩部,分貯於文淵閣和皇史宬。
《永樂大典》成書後,即束之高閣。據《野獲編‧補遺》說:“(明成祖)多修馬上之業,未暇尋討,列聖亦不聞有簡閱展視者。”⑪有明一代277年,歷16帝,其間除明孝宗為使自己長命百歲,曾將《永樂大典》所輯金匱秘方書錄給太醫院外,只有那個將天下鬧得“家家皆盡”的明世宗“按韻索覽,幾案間每有一、二帙在焉”⑫。這就是這部大類書在明代所起過的“作用”!
到清朝雍正年間,《永樂大典》副本被移置東交民巷翰林院(時正本已毀,詳見第四節),它的閉塞狀態 才稍有變化。清代學者全祖望在《鈔永樂大典記》⑬中,說他每日讀《永樂大典》二十卷,夜漏下三下而寢。然而,他也指出“《永樂大典》移藏翰林院,然終無過 問之者”,說明它的讀者仍然十分有限。不過,《永樂大典》被移存翰林院,畢竟增加了學者們使用的可能,較之深鎖內庭,鼠嚙塵封,應該說是一個進步。後來, 直到乾隆修《四庫全書》時,才將《永樂大典》交付四庫館臣做校勘輯佚之用
149
,在封建社會裏,這就是《永樂大典》流通史上最輝煌的一頁了。
《永樂大典》成書後,也頗有些有識之士,建議將其鏤版行世,以廣流通,但都未能付諸實施。《四庫全書總目》說,《永樂大典》修成後,“並命復寫一部,鋟諸梓……後以工費浩繁而罷”⑭。可見,《永樂大典》初成,即有刊行之意。至萬曆二十二年(1594) 南祭酒陸可教上書,提出可以“不煩工費,坐致成書”。辦法是“各巡按出差之時,分攜一二十冊,如式刊行,工完之後,亦具正副”⑮,這應該說是一個可行的辦 法,但終於“議允未行”。值得一提的是《永樂大典》中的日食部分,據說曾在崇禎初年刻過。清錢天樹跋《永樂大典書目》中說:“崇禎二年己巳五月朔,因日食 時刻不驗,侍郎徐光啟奏請開設曆局,用西洋測法,命只刻日食一類……”這可能是《永樂大典》在明代惟一的刻本了,不過,這個本子在清代諸書目中絕不可見, 可見其亡佚甚早。至於全書,則從未刻印過。
總之,在封建社會裏,這部“蒐羅盡天下之書,纂校盡廷臣之力”⑯的“奧典”,一直被統治階級所壟 斷,成為他們炫耀“文治”,御而不用的裝飾品,他們絕不會把它付諸流通,更不用說通過刊刻與天下共有了。正是這種“藏而不流”的封建文化專制主義,造成了 《永樂大典》流通、收藏(包括後面論及的散佚)史上的大悲劇。
三、《永樂大典》在文獻保存方面的價值
前面已經說過,《永樂大典》的編排係按《洪武正韻》,即所謂“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繫事”⑰。但在具 體編排時,由於定韻標準不一,選擇不精,為檢索增加了不少困難,招致後人不少訾議。不過,在我們今天看來,《永樂大典》在文獻保存方面的價值,遠過於它作 為工具書的實用價值。這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說的“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傳者,轉賴其全部全篇收入……正不必以潦草追咎矣”!⑱
150
那麼,《永樂大典》究竟保存了多少佚文秘籍呢?從知識門類上講,則“經史子集百家之書”⑲,包括陰 陽、醫卜、僧道、技藝等雜家之言,真可謂包羅萬象;從輯錄範圍上講,則“上自古初,迄於當世……包括宇宙之廣大,統彙古今之異用”⑳,都被網羅無遺;以數 字而言,則輯錄圖書七八千種,將明朝皇家圖書館——文淵閣藏書囊括淨盡。文淵閣所藏圖書,到萬曆間重修書目時,就已“十不存一”,清康熙時徐健庵修《一統 志》時,更已“寥寥無幾”﹝21﹞。因此,《永樂大典》就成了保存這些佚書的獨一無二的寶庫。
《永樂大典》在文獻保存方面的巨大價值,在修《四庫全書》時充分體現出來。當時,安徽學政朱筠奏請從《永樂大典》內輯錄佚書,共輯出“經部六十六種,史部四十一種,子部一百零三種,集部一百七十五種”﹝22﹞。盡管如此,袁同禮先生還批評說:“宋元以來所亡之書,雖賴得傳,然當時編校者,遺漏之處尚多。”﹝23﹞從後人仍時有輯出的情況看,袁先生的這個批評還是合乎實際情況的。
從《永樂大典》輯出的佚書,不僅種數甚多,且大都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其中如北宋薛居正所撰《舊五代史》,主要依據五代諸帝各朝實錄,史料價值極高。所以“司馬光作《通鑑》,胡三省作《通鑑注》,皆專據薛史而不取歐史(歐陽修《新五代史》)”﹝24﹞。 但元、明以後,傳本湮沒,幸賴邵晉涵等從《永樂大典》錄出原文,仍按原書卷數,勒成一編,才使二十四史無有缺遺。再如《宋會要輯稿》,是宋代幾種會要的輯 佚本。宋代很重視編撰會要,前後共十餘次,但多未刊行。元滅南宋後,稿本北運,成為修《宋史》各志的依據。《永樂大典》將明初殘存的《宋會要》所載史事, 分隸各韻,後由清嘉慶間《全唐文》提調總纂官徐松輯出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