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清代禁書知見錄自序
清乾隆年間詔開四庫館纂修四庫全書除內府所藏並屬各省採進,卷帙浩繁(全書三千四百七十種七萬九千一十八卷)結為總集凡無背於正統思想之典冊幾盡薈萃於 此。惟是修書本意乾隆好大喜功欲媲越宋修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明纂永樂大典,以博稽古右文之美稱,而又寓禁於徵,藉以遏止當時反清之民族思想,消 滅關於清初史事之記載。乾隆三十九年八月詔書中曾明言『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間毀譽任意傳聞異辭必有詆觸本朝之語,正當及此一番查辦,盡行銷燬,杜遏邪言 以正人心而厚風俗,斷不宜置之不辦』四庫館臣以後並議定查辦違礙書目條款。凡宋明人著作中稱遼金元為敵國者俱應酌最改正。如有議論偏謬尤甚者仍行簽出擬 銷,卽下至於書中有挖空字面,墨塗字樣,缺行空格亦指為意存違悖,語必干犯,都在撤毀之例,即幸而得存亦復大加點竄,盡改本來面目。據禁書總目、掌故叢 編、文獻叢編、辦理四庫全書檔案諸書考之,在於銷燬之例者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部以上,種數幾與四庫現收書相埒,當時對舊籍之追繳燬銷與四庫開館相始終, 大都由軍機處、四庫館分別令各省隨處搜繳,先後近二十年,惟因各省原檔已多不存,故迄無完整之禁書總目。迨光緒初葉歸安姚覲元獲得禁燬書目四種,始刻入咫 進齋叢書。光緒末年嶺南鄧實據江寧布政使刊本增補姚本所無者,合刻入國粹叢書中
2
。 以後上海商務印書館、大東書局並有鉛印本行世,而杭州抱經堂更就姚氏四種本編為禁書四種之書名索引,海寧陳乃乾氏又加以擴充編為「索引式的禁書總錄」,書 目檢查益為便利。但以上諸本僅載書名人名,至其各書卷數、刊本、年代均付闕如,在當時禁令諱莫如深,惟恐其詳,故多隱約其詞。後來各本雖搜錄甚勤,名目加 多,而內容補正無幾,殊為遺憾。每歎我國古籍自秦政焚書後實以此次查禁為書籍空前浩刼,各書多有未經鐫刻,祇係傳鈔孤本存留者,如黃宗羲輯明文案一部五十 本,採輯可謂繁富,竟因銷燬而散亡。此外如明末之史書,清初之小說戲曲等亦多因查禁而失傳。至於其他所進各書凡未經刊刻而湮滅者尤不知凡幾,且由於當時專 制淫威,影響所及,每有著書在禁燬之例者,以後修地方志編輯史傳記者卽其人名及書名都予刪除,因而哲人學士泯沒無聞者,真按:冺-不復一一出校! 殆 不可勝道矣。重以當時官吏逢迎上旨,羅織苛細,額外蒐誅;小民懼禍私自焚燬拋棄者當亦不在少數。余每於收書時遇有禁書輒詳記其卷數著者籍貫及刊鐫年代以補 原書之缺。歲月既久,不覺積有成編,近承吳澤炎、周雲青二君一再鼓勵,適養疴得暇,就前所記者重加編定顏曰「清代禁書知見錄」掛漏舛誤之處必多,期與讀者 共補正之。本書編竟,又承陳援庵先生(垣)真按:陳垣 題簽,並此誌謝。一九五六年丙申五月,冀縣孫殿起耀卿識
3
略例
一 本書題曰「清代禁書知見錄」各書多為編者經見所以於卷數作者籍貫以及刊刻年代等力求詳確。又依書名筆畫多寡排列先後,以便學者檢查。
一 本書以海寧陳氏「索引式的禁書總錄」為底本取其較為完備,亦少重複。
一 注中有稱「陳目」二字者卽係陳氏禁書總錄之簡稱
一 書名上有*符號者為全燬書及抽燬書真批:怪哉,本書已只錄禁書了,何故又別標全燬抽燬,然則不標者乃示禁燬之耶?又何錄哉?此必有誤也!
一 抽燬書目說明所以抽燬之故,語多可取,摘錄一部分以供參考。
一 有一書數名者,如譚子詩歸又名嶽歸堂集,亦名譚友夏詩集;甯都三魏全集又名三魏全集等。各書異名備載其中,使讀者一檢可得。
一 一書有見於前而仍見於後者係卷數不同,或有其他互異之處,並非重複。
一 清代禁燬書品種繁多,迄無一確切之數目。真按:清代禁燬書總數 陳氏總錄根據文獻叢編、掌故叢編中各省禁燬之書籍單增補較咫進齋本多出不少,但仍未完備。編者尚見有一部分書其內容性質似亦在禁燬之範圍內,而不見於禁書書目著錄,故彙附於後,作為外編,以供讀者參攷
4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