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y 19, 2008

843

臺灣文學卷

第一章 臺灣文學發展概述

   臺灣現代文學是在中國歷史大背景下由於局部地區的特殊際遇而形成的一個有特色的文學現象。一方面它 與大陸文學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另一方面由於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它又呈現出獨特的歷史風貌。臺灣現代文學的這一共性和殊相,使它在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占據了特殊的地位。

第一節 二十~四十年代的臺灣新文學

  臺灣新文學的發生,受到大陸新文學運動的號召和影響,並直接以「五四」新文學的理論為旗幟,以新文學作品為典範,經歷了與大陸相似的由文化革命走向文學革命的歷程。

  19201月, 在日本東京留學的臺灣青年發起成立了「新民會」,推林獻堂為會長,蔡惠如任副會長,會員一百多人。其行動目標為:第一,深入開展臺灣的政治革新和社會改革 運動;第二,創辦機關刊物《臺灣青年》;第三,圖謀與大陸作家接觸。「新民會」的成立標誌著臺灣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該組織在喚醒民族意識,反對殖民統治, 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學的種子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92110月,臺灣文化協會在臺北成立,林獻堂為總理,

844

蔣渭水為專務理事。該會擁有會員一千餘人,是當時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文化政治組織。其宗旨為:「楬櫫啟發民智,灌輸民族思想,提倡破除迷信,建立新道德觀念。」①隨著臺灣文化協會影響的擴大,臺灣新文化運動走向高潮,並醞釀了臺灣文學革命運動。

  19207月,《臺灣青年》創刊號發表陳炘的《文學與職務》,首次提出改革舊文學、提倡白話文的意見。緊接著,黃呈聰和黃朝琴分別在《臺灣》雜誌(19224月由《臺灣青年》更名)發表《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和《漢文改革論》,積極倡導以白話文為先導的文學革命運動。1924年,深受五四新文學洗禮的張我軍在《臺灣民報》(19234月 創刊)上接連發表《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臺灣文學界》、《為臺灣的文學界一哭》等文章,對臺灣舊文學進行猛烈抨擊,引發了新舊文學的激烈論爭。 守舊派文人如連雅堂、蕉麓、一吟友等以《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等報刊為陣地,圍攻以張我軍為代表的新文學。而蔡孝乾、賴和、楊雲萍等則撰文聲援張 我軍,提倡新文學,批判舊文學。至1926年,新文學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這次新舊文學論爭實際上是臺灣文學界一場深刻的革命,具有重大意義。首先,沉重打擊了日本殖民當局 支持下的臺灣舊文壇,加速了舊文學的沒落,促進了舊文人中愛國者的覺醒。其次,擴大了中國大陸新文學對臺灣文壇的影響。再次,推動了臺灣新文學的理論建設 和新文學運動的深入開展。它標誌著臺灣文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代。

  在與舊文學進行論爭的同時,臺灣新文學開始了嘗試性的寫作。而自1925年以後,新文學運動則由理論宣傳轉向創作實踐,並很快顯示了創作實績。

845

  臺灣新文學發生期,小說成績最為突出。1922年至1924年,出現了幾篇具有開拓意義的新小說,主要有:追風的《她要往何處去》,無知的《神秘的自制島》,柳裳君的《犬羊禍》,施文杞的《台娘悲史》等。其中,追風(原名謝春木)19224月發表的《她要往何處去》是臺灣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小說。經過幾年的嘗試,1926年 出現了臺灣小說第一批碩果,即賴和的《鬥鬧熱》、《一杆「秤仔」》,楊雲萍的《光臨》、《黃昏的蔗園》,張我軍的《買彩票》等。這些作品大都採取現實主義 的方法,表現了反對殖民統治,反對封建主義,反映廣大被壓迫者心聲的基本主題,顯示了樸實無華、純真親切的嶄新文風。新詩創作也是成績顯著的領域。楊雲萍 的《桔子開花》、賴和的《覺悟下的犧牲》、楊華的《小詩》、虛谷的《賣花》、張我軍的《無情的雨》等,是臺灣新詩的奠基之作。1925年,張我軍出版了《亂都之戀》,這是臺灣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新詩集,標誌著新詩創作已初具規模。與此同時,還有一批作家進行著現代散文和現代戲劇的開創工作。

  賴和(1894—1943) 是臺灣新文學的奠基者,在開展新文學運動、從事新文學創作、提携新進作家方面,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被譽為「臺灣的魯迅」。他致力於把現實主義與時代精 神、本土環境結合起來,為臺灣新文學樹起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幟,開創並確立了臺灣現實主義與鄉土文學的傳統。賴和一生最為人稱道的有三件事:一是他為 了表明自己是中國人,始終堅持穿中國服裝,不剪辮子;二是始終堅持用中文寫作,即使在殖民當局瘋狂推行皇民化運動時,也不改初衷,這在日據時期的臺灣文壇 是不多見的;三是在任《臺灣民報》文藝欄主編和《南音》編委時,為臺灣文壇培養了一批作家,因而被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846

。賴和是個文壇多面手,既是詩人,又是小說家、散文家。其創作始於20年代初,30年 代是創作旺盛期。新詩作品感情熱烈,筆鋒犀利,主要有《流離曲》、《南國哀歌》、《低氣壓的山頂》、《新樂府》等。小說作品常運用諷刺、象徵、對比等藝術 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揭露了殖民當局對臺灣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批判了殖民社會的順民心態,顯示了現實主義作家高度 的理性精神,代表作有《一杆秤仔》、《不如意的過年》、《可憐她死了》、《惹事》、《豐作》等。葉石濤和鍾肇政評價道:「他替臺灣的新文學豎起了第一面反 封建的旗幟,並且啟示了此後臺灣小說所應走的社會寫實的方向,他的寫實意識影響了以後不少的文學創作者,尤其是搖籃期的楊守愚、陳虛谷;他的嘲弄技法影響 了蔡秋桐、吳濁流、葉石濤;而他那不屈不撓的抗議精神更影響了朱點人、楊逵和呂赫若。可以說,臺灣新文學的扎根應當從賴和肇始,而賴和的崛起奠定了現代臺 灣文學的基礎。」②

  經過近10年的開拓,30年代臺灣現代文學進入了初步繁榮的階段。作家隊伍不斷擴大,文藝園地大量增加,文學社團紛紛湧現,文學思潮異常活躍,這些顯示著臺灣新文學旺盛的發展勢頭。1930年,臺灣各地出現了近10種 文藝刊物,如《臺灣新民報》、《明日》、《赤道》、《伍人報》、《臺灣戰線》等,從不同方面促進了文學運動的發展。隨後,南音雜誌社創辦《南音》半月刊, 臺灣藝術研究會出版《福爾摩沙》,臺灣文藝協會出版《先發部隊》(後更名為《第一線》),這三個文學社團及其文學雜誌激勵和造就了一批批作家和文學青年, 使文學運動日趨活躍。在此形勢下,193456日,來自全臺各地的83名作家滙集在臺中,召開全島性文藝大會,正式宣告成立臺灣文藝聯盟。

847

大 會推舉賴和、賴慶、賴明弘、何集璧、張深切為常務委員,張深切為常務委員長,通過了《臺灣文藝聯盟章 程》,決定出版機關刊物《臺灣文藝》。臺灣文藝聯盟以「聯絡臺灣文藝同志互相圖謀親睦以振興臺灣文藝」為宗旨,以抗日愛國的作家為主導力量,是一個具有廣 泛代表性的全臺統一的文藝組織,對於形成文藝界大團結的局面,促進臺灣文學長足的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193512月,楊逵、葉陶主辦的《臺灣新文學》月刊出版。這是繼193411月創刊的《臺灣文藝》後又一個重要的文學雜誌。兩家刊物並駕齊驅,相得益彰,共同推動臺灣新文學更上一層樓。

  隨著文學運動逐步走向高潮,這一時期湧現出一批有重要影響的作家和作品。除了繼續從事創作的賴和、楊守愚、虛谷、楊華等外,新出現的作家有楊逵、王錦江、翁鬧、王白淵、朱點人、巫永福、愁洞、呂赫若等。

  楊逵(19051985)早年留學日本,後返臺參加抗日愛國運動,曾多次被捕。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小說集《鵝媽媽出嫁》、散文集《羊頭集》等。《送報夫》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完成於1932年,在《臺灣新民報》連載時遭到殖民當局禁止,直至193410月才在日本《文學評論》上刊出。1936年 胡風將這篇日文小說譯成中文,收入上海書店印行的《世界知識》叢書。小說主人公楊君來自臺灣農村,因不堪殖民當局的殘暴統治而流落東京,歷經坎坷才在派報 所找到一份送報夫的工作。在派報所裡,他過著非人的生活,工作艱辛,生存條件極為惡劣。在日本左翼工人領袖伊藤等的引導下,楊君參加了現實鬥爭,接受了教 育和鍛鍊。作品最後,楊君滿懷信心準備回臺灣從事實際的革命工作。這篇小說真實地描寫了臺灣青年在社曾鬥爭中的思想成長過程,表現出高度的民族主義精神。 另一篇代表作《模範村》則通過父子激烈衝突來展示民族矛盾和階級衝突

848

。父親阮固是個大地主,他勾結官府,欺壓百姓,魚肉鄉民,弄得怨聲載道;兒子阮新民曾留學日本,接受了進步思想,為了正義他挺身而出,帶領鄉民與父親鬥爭。阮固為了保住其土皇帝的統治地位,不擇手段地迫害兒子,而阮新民則不畏強暴,決不妥協,表現出強烈的革命性。1945年 抗戰勝利後,楊逵克服語言障礙,艱難地由日文創作轉向中文創作。短篇小說《春光關不住》,散文《智慧之門將要開了》、《太太帶來了好消息》等作品,寫出了 民族的深重苦難,表現了作者對未來的嚮往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春光關不住》又名《壓不扁的玫瑰花》,通過在水泥塊下頑強生長的一株玫瑰花歌頌了臺灣同胞 的崇高情操,「壓不扁的玫瑰花」正象徵著臺灣人民在艱難的環境中頑強鬥爭直至取得勝利的不屈品格。總的來說,楊逵的作品著力表現了廣大民眾不屈不撓的反抗 鬥爭,激勵人們為追求光明未來而努力奮鬥,蘊含著鮮明成熟的理念,「是指示歷史進路的文學,是為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們心上點燃一盞燈的文學」③。鍾肇政、葉 石濤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中評論道:「楊逵承擔了日據下臺灣共同的苦難命運,並繼承了賴和的尖銳的抗議精神,以誠實的風格、樸實的結構、平實的筆觸, 發揚了被壓迫者不屈不撓的民族魂;其次,他的小說意識充滿了希望,瀰漫著一股堅毅的行動力量,既不是楊華的悲厭絕望,也不是龍瑛宗的自憐憂傷,可說是個理 想的民族主義者和寫實主義者。他的道德勇氣指出的方向,形成了一塊不可毀滅的里程碑,是臺灣新文學『成熟期』與『戰爭期』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37年以後,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臺灣殖民當局禁止作家使用漢語創作,加緊推行皇民化運動。40年代前半期

849

, 所有臺灣作家都只能用日文寫作。臺灣新文學運動在極其困難的環境裡艱難發展。這一時期的新文學在堅持 反對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同時,更多地傾向於描寫日常生活,表現社會風情,具有鮮明的鄉土色彩。呂赫若的《牛車》,張文環的《閹雞》,龍瑛宗的《植有木瓜 的小鎮》,是代表這一時期文學成就的優秀作品。而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則要推吳濁流。

  吳濁流(19001976)是繼賴和、楊逵之後又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大器晚成,1936年 才發表小說處女作《水月》。童年時期紮實的中文教育,青年時代對中國文化的悉心鑽研,長期的教師生涯,豐富的生活積累,使他的創作起點頗高,一開始便呈現 出較為圓熟的藝術風格。吳濁流的小說大都以知識分子為描寫對象,著重反映在日本殖民當局統治下臺灣知識分子複雜的心路歷程,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力量。《先 生媽》是一篇優秀的諷刺小說。作品中的錢新發出身貧窮,在父母的苦苦支撐下才讀完了醫科大學,後靠開辦私人醫院成了暴發戶和「紳士」,他一心投靠殖民者, 帶頭搞「皇民化」,成為日本人的忠實奴才。作品通過這一人物與其保持著民族氣節的母親的衝突,揭露了民族敗類的醜惡靈魂。這一類作品還有《陳大人》、《糖 扦仔》等。吳濁流還有一些作品則著力表現臺灣知識分子在極惡劣的環境中對理想的探尋。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是吳濁流的代表作,也是臺灣新文學中一部具 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作品。這部小說寫於1943年至1945年。這正是日本殖民統治最黑暗最嚴酷的時期,作者以極大的勇氣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這項工作。小說原名《胡志明》,後改名《胡太明》,1956年重版時定名為《亞細亞的孤兒》。作品主要人物胡太明出生於殖民統治下臺灣一個舊式地主家庭,從小在私塾學習四書五經,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後來為求「發達」

850

, 改入用日文教育的國民小學,又考取師範學校,畢業後當了國民學校一名教師。然而,身穿文官服、自以為 前程似錦的胡太明很快便嘗到了臺籍知識分子被歧視被侮辱的痛苦滋味,尤其是與日籍女教師愛情的破滅,他決定東渡日本。在日本期間,他埋首書本,想多學點知 識報效臺灣。返臺後,胡太明四處奔波卻無法找到立足之處,滿腔熱情頓時化為烏有。為了尋找新的希望,他毅然奔赴祖國大陸。但在南京、上海等地的所見所聞, 加重了他的失望,短暫的婚姻生活也未能給他多少安慰。而在抗日熱潮中,臺灣人的身分又使他莫名其妙地被懷疑為日本間諜而被捕。隻身逃回臺灣後,胡太明又被 強徵入伍,加入侵華日軍的行列。在華南戰場,他目睹日軍的種種暴行,精神受到極大刺激,被遣返臺灣。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故,胡太明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進行了 深刻反思,他從明哲保身的消極人生觀中覺醒過來,立下誓言:「漢魂終不滅,斷然捨此身」,重返大陸投身於抗日的洪流。小說通過胡太明一生的苦難經歷,啟迪 人們只有拋棄「孤兒意識」,投身於民族解放鬥爭的洪流,才能找到解放自己的正確道路。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情懷和民族意識。

  1945年日本戰敗,臺灣回歸祖國。臺灣作家開始由日文創作向中文創作過渡,作品內容大都是對日據時期孤憤歷程的追憶和反思。由於「二‧二八」慘案等政治因素的影響,至1949年,臺灣文學經歷了一段相對沉寂的時期。

第二節 五十年代的臺灣文學

  1950年是臺灣文學的一個轉折點。隨著國民黨政權退據臺灣,海峽兩岸經歷了長達30餘年的政治、經濟、文化大隔絕,臺灣文學與大陸文學從此分道揚鑣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