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y 5, 2008

71

  6桃源人衣著:悉如外人

  7桃源人身分:老僧、牧童、樵客

  8招待:兩不相犯,無須招待客套

  9停留時間:約一晝夜

  10去時叮囑:毫不神秘,無須叮囑

  11後續動作:再尋畏迷誤,明發更登歷

  12結局: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

   最大的改動,當然是在意識主題上:接近大自然,逍遙自在的參佛,才是真正的桃源理想國。此外,在寫 作的「觀察點」方面,也作了截然的調整:〈桃花源記〉和〈桃源行〉都是第三人稱敘述別人的故事,而〈藍田山石門精舍〉卻是第一人稱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正因 為是寫自我經歷,王維筆下非常自制,不涉一點佛教神話神通。

   桃源中人的主角當然是那四、五位老僧,加上配角牧童、樵客。這和〈桃花源記〉、〈桃源行〉中的「一 村人」和「千家」的組合大不相同,也大異其趣;前二者均在封閉式的一片天地中,且人數眾多。後者則只有幾位,且居處是開放式的。前者具有神秘性,彷彿僅此 一處,稍現蹤跡,便消失無形;後者雖也地處山野,但讓人感到只要遠離名利是非,有山澗明月處,便能有老僧

72

、牧童、樵客,藍田固有,何處無之。

   應該是有意的吧,王維在〈桃源行〉中,趕走了那俗不可耐,不夠意思的捕漁為業者,換以樵客,給他一 個「成仙」的機會。是這樵客不夠機警,錯過千載難逢的機緣,不過他畢竟無罪。這一次,王維自己來到桃源佛國,但是他仍沒忘記那「樵客」,不但沒忘記,而且 處理的手法是讓他已在佛國之中了。這時的樵客只怕不能小覷,「世事問樵客」一語,我們或可解讀為「世事之浮沉榮辱如過眼雲煙,問樵客即知」,那麼這樵客該 是因接近老僧,已是一位覺悟之人了。——三十左右的王維已經過一度宦海浮沉,世事滄桑,他是明知而不能悟吧。

四、結語

  王維是畢生受儒、佛、道三種思想影響的政治家、詩人、畫家與宗教信仰者。雖然由於他文學與繪畫的天才,世所罕見,餘力為之,竟成自然詩歌與南派繪事的一代宗師,但他的時間與精力,實大部分投注於為官的各項政治事務和宗教信仰方面的修肄與闡揚。

  他接受儒家思想的指導,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故畢生時官時隱,有時亦官亦隱。他生平最失意的時候,是在天寶之亂,身陷賊中,那時他最嚮往的,便是陶淵明的「桃花源」。

73

有詩為證:

   安得捨塵網,拂衣辭世喧;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口號又示裴迪〉)

  他是在不得已時,才有這種想法,而兼善天下,「動為蒼生謀」,始終是他入世一面的第一志願。故安史亂後,他雖自稱「不忠、不義」,但仍掙扎向前,臨終之時,仍在做著尸位素餐的尚書右丞。

   可是,由出世的宗教思想一面來說,陶淵明的理想國並不能令王維滿足。王維從青少年時期,即因受道教 思想的影響,相信通過修煉服食,可以延年益壽,如果仙緣巧合,並能長生不老,甚至成仙。因此,他自然會想到如果世間真有桃源,那最理想的桃源應該是人間仙 境,到達那裡的人,都能長生不死,成為仙人。於是我們見到他十九歲時所寫的〈桃源行〉,把陶公的世外桃源,改寫成了仙人群居之處。詩中的武陵樵客,傻頭傻 腦,不知仙緣遇合,千載難逢,以為回家交代一番,說不定還可以帶同家人一起來過神仙日月,終於錯失機緣,不得其山而入。

  王維如果到了桃源仙境,他將如何?我們能肯定他一定珍惜仙緣,就此停留下來不走。何以見得?有詩為證:

   桃源勿遽返,再返恐君迷!(〈和宋中丞夏日遊福賢觀天長寺之作〉)

  然而,陶公的桃源中人,拒絕外人介入,那是懼怕政治污染,也怕大量移民而使社會污染,

74

我 們完全可以理解。可是,王維不知不覺中描繪的「桃源仙境」何以也拒絕樵客之再來呢?王維應該是有所反 省:道家觀念中的成道成仙,雖見之於各類著述,彷彿時有所聞,但仔細推敲一下,那實在少之又少呀!舊題劉向所撰《列仙傳》,所記古來成仙之人,不過七十一 位幸運者而已。仙家的門檻是如此的狹窄,實在不免令人遺憾。

   如果王維真有這種反省,當他有一天猛然省悟,佛門廣大,來者不拒;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那佛門中的桃花源應該是永遠敞開著大門,接納十方信眾的呀!王維三十左右拜在道光禪師門下,獲聞頓教法旨,他當然知道信佛不等於成佛,修福修 慧,端在各人的修習工夫。但佛國的桃源,應該是來者自來,去者自去,方便之門永開的。於是我們看到王維在佛教思想指導下,再變桃花源,寫成了〈藍田山石門 精舍〉一詩,那詩中的「老僧四五人」,尚在叢林苦修,是否意味著給世人一些啟示呢?這世上真的有許多老和尚,慈眉善目,修悟了一生,他們為的什麼?王維或 許是寫他們「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之願未了吧?

  如果說陶公的桃花源是「人間樂土」,那麼王維〈桃源行〉中的桃源則是「人間仙境」,而〈藍田山石門精舍〉所展現的佛國桃源,應可說是「人間淨土」才對。

  最後想補充說明的是:陶公的散文〈桃花源記〉,生動雋永,堪稱千古奇文;但他的〈桃花源詩〉,相形之下,便顯得呆板無味。王維兩變桃花源,都只就〈桃花源記〉的架構加以詩化,

75

尤其是〈桃源行〉,美景如畫,詩味盎然。本文只就思想內容立論,述其一變、再變之重心。但王維可能在形式技巧上都不滿意〈桃花源詩〉的表現,才會一再改寫,亦未可知。

附:陶淵明〈桃花源記〉、〈桃花源詩〉全文

  〈桃花源記〉

晉 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 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邀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之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 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76

  〈桃花源詩〉

嬴 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寖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廕,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77

王維的邊塞詩

一、前言:王維寫作邊塞詩的原因

  眾所周知,王維是一個深受佛道思想影響,而又性近山水田園的詩人,照常理而言,他對那種「日暮沙漠垂,戰聲煙塵裡」1式的邊塞爭戰詩,應該有所排斥,至少也是因「性相遠」而少寫才對

----------

1「日暮沙漠垂,戰聲煙塵裡。」應該是王維的得意之句,因為曾經兩度用之:既見於邊塞詩〈從軍行〉,又見於十九歲時所寫詠史詩〈李陵詠〉。筆者相信〈從軍行〉也是王維早年之作,只是無法斷定孰先孰後。

78

。可是今天我們尚能見到的王維邊塞詩作,雖不很多,亦不算少,以筆者的計算,約有十四首(詳見下文),這是什麼原因呢?個人認為至少有下列四點:

(一) 盛世題材

   王維生當開元盛世,國勢強盛,而玄宗早年更是個英明有為之主,他捨棄一味懷柔和親的政策,以牙還 牙,用武力對付邊疆挑釁民族。以開元二十五年(西元七三一年)王維三十七歲來說,在此年秋天以前,他沒有去過邊疆,但是就曾多次了解到朝廷對當時西北主要 邊患吐蕃用兵的勝利:

  開元二年,吐蕃將十萬人入寇臨洮,朔方道行軍總管王畯與戰於武階,斬首七千,獲馬羊二十萬;又戰於長子,吐蕃大敗,死者枕藉,洮水為之不流。

開元十年,吐蕃圍攻小勃律,張思禮、李頎以步騎四千與小勃律王夾擊,吐蕃死者數萬,獲鎧甲馬羊無數,復九州故地。

開元十五年,帝用蕭嵩為河西節度使,縱反間大破吐蕃於祈連城下。

開元二十五年,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大破吐蕃於青海。

以上稍舉邊疆勝利的事蹟,旨在說明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對當時每一個詩人都必然會有影響

79

。王維早年求仕之心甚切,儒家建功樹名的思想揮之不去,年輕時怎會不「歌從軍,吟出塞」2呢?

(二) 詩友激勵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李頎(六九○?—七五一)、王昌齡(六九八—七五六)比王維稍長,高適(七○二— 七六五)比王維小一歲,他們都是王維的朋友,此外王昌齡、高適的朋友王之渙(六八八—七四二),很可能也與王維相識,他們「旗亭畫壁」的佳話,久已流傳人 口,他們的邊塞詩,多能「傳乎樂章,布在人口」,我們有理由相信,王維年輕時的一些邊塞詩作,很可能是受到這些朋友們感染,相互激勵因而寫成的。

(三) 親歷邊塞

  王維在開元二十五年秋天,由右拾遺調為監察御史。其〈出塞作〉詩原註稱:「時為御史,

---------

2 「歌從軍,吟出塞」,語見王之渙〈墓誌銘〉。

80

監 察塞上作」。而事實上他並留下來入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幕下,任涼州河西節度判官之職。在西北任官約兩 年之久,這期間到過許多地方,如居延,河套、榆林、天水、大散關、涼州等地,直到開元二十七年下半年才又回到長安,仍任監察御史。兩年邊塞生活親歷,詩作 必多,遺憾的是今天能見到的可確認為此時期的作品,不過五首而已。

(四) 赴邊送贈

   筆者曾約略按詩之內容性質,為今存王維詩作一分類統計,發覺王維寫得最多的詩仍然沒有意外的是自然 詩,約九十首(其中山水詩約七十首,田園詩約二十首),但寫得次多的竟然是「贈送」一類,主要是送行的詩,大約在八十首左右。雖然送行詩是習見的題材,何 以王維此類詩特多呢?我想主要的原因是他十分重視友情,別情依依,別後思念,都以詩來表達;其次,是當時官場慣例,有人外放,衆人紛紛置酒餞別,此等場 合,大家作詩以示惜別,並壯形色,本來是老套。但多數人作詩只是湊個熱鬧,而王維比較死心眼,做詩認真,加以他此方面的才情天賦,往往在衆人叫好,自己得 意的情形下,就傳誦了,或保留下來了,因此這類詩作便顯得數量較多。

  王維的送別詩中,有一些是送朋友到邊塞任職。或許由於王維曾親在邊疆兩年,對邊地生活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