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May 17, 2008

71

  大學士公 阿桂

  大學士 于敏中

  協辦大學士 英廉、程景伊

  尚書公 福隆安

  尚書梁國治、嵇璜

  署尚書 金簡

  侍郎 王杰、劉墉、董浩、沈初、錢汝誠、彭元瑞真按:浩字誤!

 總閱

  侍郎謝墉、周煌

  內閣學士 達椿、錢載、汪廷璵、胡高望真按:原誤作達樁,徑改!

  宗人府府丞 竇光鼐

  左副都御史 曹文埴

  詹事府詹事 金士松

二、滿漢三品以上大臣未兼四庫全書館名單:

  尚書 德保、曹秀先、蔡新、德福、袁守侗

72

左都御史 崔應階

侍郎 胡世泰、和珅、阿肅、金輝、阿揚阿、喀寧阿、胡季堂、德成、雅德、徐績、劉浩、保泰真按:原文作徐續,徑改!

內閣學士 塔永阿、塔章阿、嵩貴、圖思義、永信

左副都御史 巴彥學、耀海、羅源漢

通政使 哈福納、張若渟

大理寺卿 德爾泰、袁芳松真按:原誤作大理寺御,徑改!

太常寺卿 德明、吳玉綸真按:原誤作太常寺御,徑改!

詹事府詹事 夢吉

光祿寺卿 奇臣、陳孝泳真按:原誤作光祿寺御,徑改!

太僕寺卿 江蘭真按:原誤作太僕寺御,徑改!

這 份參考名冊中,原未兼四庫全書館務的和珅、夢吉、德明等人,日後均陸續被指派兼任四庫館務的工作。和 珅之被派任為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官,是遲至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十月十五日的事。(註八)從之亦可知曉四庫館組織中的成員,並非一開館即已全部派定,而 是日漸增補的。而兼任的大員之中,亦有被調離職務的例子,

73

如:

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九月二十四日上諭曰:(註九)

  諭曹秀先、蔡新現在阿哥書房行走,張若溎年逾七旬,俱不必辦理四庫全書總裁事務。遇有算法等書,仍著蔡新閱看,沈初、錢汝誠、劉墉俱著充四庫全書副總裁。

因 其他職務的需要,將曹、蔡等人免除四庫館的兼職,但日後開列的諸臣名職中,尚具其銜名,蓋如同前所述 及,清高宗是在滿足臣下希求不朽盛名的心理。而後來部分館臣或因病離職,或中途辭世,並都在諸臣職名中列名,也都是酬庸的表現。然而也有例外,如禮部尚書 鍾音,在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被指派為四庫全書館副總裁,(註十)卻不見於諸臣職名表中;張若溎原亦為副總裁,以年邁告退,卻在乾隆六十年(一七九 五)武英殿聚珍本四庫全書總目諸臣職名表中刊列其名,而同治年間廣東刊本四庫全書總目則刪除不錄,原因令人費解。真按:摘要 真按:四庫全書尚待研究的課題

 2徵召

  參與修纂四庫全書之主要負責人,固多皇親權貴,但實際修纂人員,則非仰賴學有專長者,不足以竟其事。於是清高宗從館臣之推荐,由內廷或外地,徵召專才,共同襄贊修書大業

74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三月十一日四庫全書館所擬辦章程中之第三則即云:(註十一)

四庫全書,集藝苑之大成。……現有之纂修三十員,僅敕校辦永樂大典,其餘各種書冊,並須參考分稽,需員辦理。臣等共同酌議于翰詹兩衙門內,除各書館有專辦之事,難於兼顧各員外,選得侍講鄒弈孝真按:鄒奕孝 真按:一作鄒奕孝!且多為奕字不為弈字! 洗 馬劉權之,贊善王燕緒,候補司業劉亨地,編修金蓉、黃瀛元、鄭際唐、朱諾,檢討蕭芝、左周等十員,令其作為纂修,分派辦理。至各書詳檢確核,撮舉大綱,編 纂總目,其中繁簡不一,條理紛繁,必須斟酌綜覈,方不致有參差罣漏。臣等共同酌議,查現在纂修翰林紀昀,提調司員陸錫熊堪膺總辦之任。此外並查有郎中姚 鼐,主事程晉芳、任大椿真按:原誤作任大樁,徑改! 學政汪如藻,原任學士降調候補之翁方綱,真按:原誤作侯補,徑改! 亦皆留心典籍,見聞頗廣,應請添派為纂修官,令其在館一同校閱,悉心考核,方足敷用。又查有進士余集、邵晉涵、周永年,舉人戴震、楊昌霖,于古書原委亦多能認識,應請旨行文,調取來京,在分校上行走,更足資集思廣益之用。

在京師中已有功名人員中選取外,並建議行文外地,將需用之專才,調取來京。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七月十一日高宗又令曰:(註十二)

75

前據辦理四庫全書總裁奏,請將進士邵晉涵、周永年、余集,舉人戴震、楊昌霖調取來京,同司校勘。業經降旨允行,但念伊等現在尚無職任,自當予以登進之途,以示鼓勵。

修書工作於校勘、纂修外,篆書、繪畫等項,更需專業人才。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十二月二十四日館臣又建議曰:(註十三)

查 四庫全書處,凡有繪畫圖樣等事,前經奏明另設繪圖謄錄承辦,但一切校勘更改,需人辦理。查有理藩院主 事門應兆係漢軍,前在禮器館繪圖,頗為得力,蒙恩議敘,由筆帖式歷陞今職。該員精於繪畫,漢字尚能通曉,而於蒙古字未經學習,若在本衙門內辦事,無可措 手,相應請旨令在四庫全書處校對上行走,俾校勘圖樣,似屬人地相宜,為此謹奏。

四 庫全書所收圖籍浩瀚淵博,在漢文書籍之外,尚有少許滿、蒙、回、藏等文字之圖書,當非一般館臣所能力 任,因而也挑選專門人才任其事。例如西域同文志一書中,滿文部分校對官為七德,蒙古文之覆校官為巴達爾瑚,校對官為巴通等人;西番字覆校官為喇嘛巴爾藏佳 穆楚、校對官為喇嘛伊史盆楚克等人,(註十四)都是徵召通曉各種文字之專才參與工作的實例。顯示了四庫全書修書處用人之原則,能把握專才專用

76

,而非草率從事。

 3自願

  四庫全書修纂伊始,為獎掖工作熱誠及效果,曾頒有五年期滿,准咨部議敘之令。倘五年之內,工作成績優良者,可優先派用各額缺。在功名利誘下,加上可以播傳芳名,於是不乏呈請自願赴四庫館效力之例。如: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十一月二十一日上諭曰:(註十五)

  據軍機大臣奏,劉純煒呈請在四庫全書處效力等語。劉純煒著准其在四庫全書館總校上行走。

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五月,館臣奏請:(註十六)

  據散館改歸進士原班詮選之吳樹萱、柴模呈請自備資斧仍在四庫全書處充當分校,懇求據情代奏,理合將原呈進呈,應否准其在四庫館效力之處,伏候訓示。

此摺上達後,高宗於同月的第七日批示「知道了」三字,予以同意。

 4調任

  由於四庫館需人孔多,而各地方之命官,時有犯罪革職之例,清高宗對罪行輕微又富學養之人員,往往以惜才心理,加恩調任至四庫全書館中效力,使他們有機會贖前愆,報答皇恩

77

。在修纂四庫全書時期,此種例子甚夥。例如: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九月二十五日上諭:(註十七)

辦理四庫全書處,現有分纂之翁方綱,因前在學政任內,緣事降三級調用,其處分本所應真按:當作其處分本所應得.敓一得字! 第念其學問尚優,且曾任學士,著加恩授為翰林院編修。又候補司業劉亨地,真按:原訛作侯補,徑改! 現亦派令分纂,伊補缺較難,著遇有中允贊善缺出,一體引見補用。又原任中書徐步雲,前經緣事革職,發往伊犁期滿回京,該員係南巡召試考取,學問亦優,著加恩令其在四庫全書處,以分纂效力行走。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九月初十月上諭:(註十八)

  革職編修勵守謙准其自備資斧,在四庫全書處纂修下效力行走真按:當作在四庫全書處纂修上效力行走.不知何故本書訛謬特甚!

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九月二十一日上諭:(註十九)

  韋謙恆前在護貴州巡撫任內,因蘇墧侵貪案,不即揭參,尚非大過,伊係翰林出身,學問亦優,著加恩賞給編修,在四庫全書處行走。

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五月十九日上諭:(註二○)

奉旨孫士毅前在雲南巡撫任內,不能參核李侍堯,革職發往伊犁,固屬咎有應得,但與本身獲譴者,究屬有間,且其學問亦優,著加恩免其發往伊犁,令其在四庫全書處自備資斧效力贖罪

78

,與紀昀、陸錫熊同辦總纂事務,以贖前愆。

 5協辦

  武英殿修書處長期主持內府圖書印刷及出版工作,一切修書印書之必需品,皆貯藏於其處所,又長期擔負書籍之發放、收領、刊印、記檔、裝訂、編頁等事務,修纂圖書經驗至為豐富,故四庫全書處之提調、收掌、監造等人員,大都委由武英殿修書處任職員額協辦。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二月二十八日上諭:(註二十一)

  現在查辦四庫全書之翰林官等,著照武英殿修書處之例,給與飯食,即交福隆安派員經理。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日又令:(註二十二)

  所有武英殿承辦紙、絹、裝潢、飯食及監刻各事宜,著派金簡一同經管。

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將任職於武英殿修書處的金簡提昇為四庫館副總裁。(註二十三)

  金簡前曾派在四庫全書處經管紙、絹、裝潢、飯食、監刻各事宜,今已授為總管內務府大臣,著即充四庫全書處副總裁,所有原派承辦事務,仍著照舊。

其實在雜役之外,原任於武英殿修書處中許多學有專長之校勘人員等,往往也調任支援四庫全書的纂修工作

79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三月十一日四庫全書館臣所擬辦的章程中的第二則便有:(註二十四)

應 寫全書現貯武英殿者居多,所有分寫、收發各事宜,應即就武英殿辦理。其未經發寫之前,有舊刻顯然訛 悞,應行隨處改正,及每卷繕竣後,併需精加校對。查武英殿原有纂修十二員,前經派在四庫全書者八員,止餘張書勳、張秉愚、張運暹、季學錦四員。今擬派翰林 陳夢元、鄭爔、李光雲、朱依魯、龔大萬、郭寅、許兆椿、閔惇大等八員,代辦武英殿纂修之事,俾兼司校勘。並于職事稍閒及候補之各京官內,真按:原誤作侯補,徑改! 添 派張培、李駿、袁文邵、陳林、施光輅、陳墉、宋炘、王鍾泰、孫希旦、高中、龔敬身、王友亮、王彝憲、金光悌、田尹衡、王濱、汪日章、王慶長、馮培、劉光 第、張曾炳、金學詩、吳省蘭、蔡鎮、胡予襄、黃昌禔、徐立剛、汪錫魁、郭祚熾、傅朝、張塤、胡士震等三十二員,分司校對。並令于每冊後副頁填寫銜名,以便 稽核。其應行酌改字樣,必須折衷畫一,應令武英殿提調翰林陸費墀,董司其成。其交到書篇,隨時交武英殿裝潢、歸庫、收貯。至收發記檔及搬運書籍真按:原誤作般運書籍,徑改! 分核紙篇,頭緒頗繁,均須供事承管。現今在殿行走供事,僅止二名,各有本分,應辦之事,應請添募供事十二名,承管諸事,俟書成後

80

,將添設之處停止。……所有原辦絹、板、紙片、界畫、裝潢及飯食各項事,宜派武英殿員外郎劉惇、永善經管總辦,其四庫全書處所交到應刊各書,亦即令該員等監刻,以專責成。

第二節 謄錄人員之遴選

   四庫全書修書處緣於收錄圖書之各原刊、鈔底本,書冊大小新舊不一,若僅將所欲網羅之書,加以彙集, 極不雅觀,又失修纂大書之本意。如予以重新刊雕刷印,則以數量龐大,費時耗力,成書必無定期。於是在修纂初始,即採謄錄方式,一則求整齊畫一,二則可盡速 蕆工。採用謄錄之議既定,而全書浩博,需用大量謄繕人員,因而在謄錄人才方面,亦有一套遴選的辦法。

 1保舉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三月十一日四庫全書館臣所擬辦的章程中的第四則曾建議:

謄錄一項,前經臣等奏明酌取六十名,在館行走,僅供寫錄永樂大典正副本之用。今恭繕四庫全書,……非多派謄錄人員,不能如期蕆役。臣等公同酌議,令現在提調、纂修各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