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以彰右文之盛,此採擇《四庫全書》本旨也。﹝61﹞
從這段告白可知蒐輯遺書是為提供「採擇」以成《四庫全書》,而目的則為「闡微補闕」,即將遺書中「有實在流傳已少,其書足資啟牖後學,廣益多聞者」錄出,「以佐流傳考訂之用」;﹝62﹞ 再則要「擇善流傳」,亦即選擇其中「有益於世道人心者」,刊刻流傳,以嘉惠藝林及後學;三則將次要而非罕見之書,繕錄後呈進皇家藏書處,所謂「用廣石渠金 匱之藏」也;四則將價值較次者,只錄其書名,即做為「存目」,彙入《總目》中,用以彰顯清皇朝崇重文治的實績,這些理由在爾後亦一再重述,而廣傳以嘉惠士 林之意,更是其中重點,自三十八年二月提出後,常在詔文中被刻意強調出來,﹝63﹞可見乾隆一開始即有此意,真批:愚固常感奇怪,何以在讀纂修四庫全書檔案時一再重覆者,而研究者乃目若無睹,而另羅別織,以搆其罪,成其說耶? 故除在大內、盛京、御花園、避暑山莊建文淵、文溯、文源、文津四閣分貯四部《四庫全書》外,更在人文淵藪的江浙地區之揚州、鎮江、杭州另建文匯、文宗、文瀾三閣,以及計畫在翰林院另錄一分副本,真按:四庫全書的副本 以方便有心向學的士子,提供他們閱讀和傳鈔。﹝64﹞開放這四處供士子閱覽傳鈔,自然是希望這些典籍對端士習、正人心、厚風俗有正面的幫助
﹝61﹞ 《清高宗實錄》,卷935/1b-2a/578-9/冊20。
﹝62﹞ 《清高宗實錄》,卷926/25b-26a/452—3/冊20。此係針對《永樂大典》而發言,然觀前後文,知其乃乾隆蒐輯遺書之用意。
﹝63﹞ 見《清高宗實錄》,卷958/22b/991/冊20(39年5月)、卷963/28a/1069/冊20(39年7月)、卷1160/22b—23b/538—9/冊23(47年7月)、卷1199/9b—10a/34-5/冊24(49年2月)、卷1225/20a-b/431/冊24(50年2月)、卷1315/23a/776/冊25(53年10月)、卷1355/11a-b/152/冊26(55年5月)等處所論。
﹝64﹞ 有關七閣的完成、儲書及開放閱讀之情,參見吳哲夫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第五章,頁134-162所論。
362
,乾隆最終的理想是「一道德以同俗」,社會的情形是:「風俗醇厚,民生樂業,奸宄不生,訟獄衰息,為不善者惟恐人知」的和諧狀態,﹝65﹞而這一理想狀態正需簡編以化之,乾隆云:
權 輿二典之贊堯舜也,一則曰文思,一則曰文明。蓋思乃蘊於中,明乃發於外,而胥藉文 以顯;文者,理也,文之所在,天理存焉,文不在斯手!孔子所以繼堯舜之心傳也,世無文,天理泯而不成其為世,夫豈鉛槧簡編云乎哉!然文固不離乎鉛槧簡編以 化世,此《四庫》之輯,所由亟亟也。﹝66﹞真按:四庫全書編纂之動機-代表作
編《四庫》所以「化世」,此意於〈文淵閣記〉中說得更明晰,乾隆云:
國 家荷天庥,承佑命,重熙累洽,同軌同文,所謂禮樂百年而後興,此其時也。而禮樂之 興,必藉崇儒重道,以會其條貫,儒與道,匪文莫闡,故予蒐《四庫》之書,非徒博右文之名,蓋如張子所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 開太平」,胥於是乎繫。……建文淵閣以待之,……於以枕經葄史,鏡己牖民,後世子孫,奉以為家法,則予所以繼繩祖考覺世之殷心,化育民物返古之深意,庶在 是乎!庶在是乎
﹝65﹞見《清高宗實錄》,卷538/15a—b/800/冊15,此乾隆二十二年五月十日殿試策文,問士子如何纔能達到此理想之境。
﹝66﹞《清高宗實錄》,卷1189/9b—10a/899/冊23,此〈文溯閣記〉之文,作於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日也。
363
!﹝67﹞
所謂「牖民」「覺世」「化育民物返古」在在可見乾隆以教化為主而蒐輯遺書以成《四庫全書》的動機和目的,《四庫全書總目‧凡例》所謂「大聖人敦崇風教,釐正典籍之至意」一條,﹝68﹞亦可作為有力的佐證。真批:而今人研究者,每以奉承應酬文字待之,得其情乎!失其主觀乎!
教化為主而採擇書籍,故乾隆指示修纂總裁等:「務須詳慎決擇,真按:疑為抉擇之訛! 使群言悉歸雅正,副朕鑑古斥邪之意」,﹝69﹞ 雅正之言自是前文所說「有益世道人心」諸作,這些論著在採入《四庫全書》之際,自然要經過一番整理的工夫,就如同蒐錄《通志堂經解》諸書一樣,要將闕訛 處,「補刊齊全,訂正譌謬,以臻完善,嘉惠儒林」;有疑問的也要像考求淮、泗二水是否相通一樣的詳加「細繹考訂,明確詳悉」,亦即要「悉心校勘,以期並臻 完善」,而達「讐校無訛」的要求,﹝70﹞
﹝67﹞ 《清高宗實錄》,卷968/57a—58b/1211一2/冊20:又《御製文初集‧詞林典故序》云:「夫布衣韋帶之士,由立言以期不朽足矣,若夫國家右文重道,將以淑世熙績,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胥是賴焉。」卷11/10a/冊1,此文作於乾隆十二年,可知乾隆早有此賡續道統,君師統合的教化理念。
﹝68﹞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18中。《清高宗實錄》,卷1290/3b/290/冊25,所稱「引俗入古」之言亦可為證。
﹝69﹞ 《清高宗實錄》,卷997/4a—b/331/冊21。
﹝70﹞ 見《清高宗實錄》,卷1225/20b/431/冊24、卷1351/7a—8a/79—80/冊26、卷1342/21b—22a/1201-2/冊25、卷1290/27a—b/302/冊25。又可參考《御製詩四集‧新正含經堂》「刪駁折中信非易」句後〈自注〉,卷18/12b/冊7、〈仍駐沙河所〉「《四庫》校前書」句下〈自注〉,卷52/18a/冊8,前文言「文義」之訂正,後文言「文字」之校勘,可見乾隆對校訂工作之注意,惜館臣並未盡責,至訛誤甚多。真批:非只一惜字了得也.此也可見風俗人心之壞,即使明君在上,也近徒然!所謂無力回天,也參差是!
364
這是從「詳慎決擇」積極方面而言,真按:疑為抉擇之訛! 亦即要內容醇正,校勘無誤。從消極方面言,則必需除去「有害世道人心」之著作,「世道人心」郭成康等認為義同「風俗人心」,「蓋指社會風氣和人的思想」,﹝71﹞不過這裏的「心」字,似乎也可參考林毓生所謂「內在道德的功能」或「內在思想經驗的功能」一說,﹝72﹞亦即指能妨礙讀者接受或執行道德行為之人的表現或著作,如錢謙益(1582—1664)等反復之貳臣、屈大鈞(1630-1696)等不能殉節者,於道德行為上已有虧缺,又想要「假語言文字以圖自飾」,其人其文皆不足取,故而禁燬其書,「以勵臣節,而正人心」,﹝73﹞真批:別忘了球員兼裁判者為讀書人,而讀書人淪為只說不做或只會讀書毫無德行之輩者,對斯人等當然多加迴護以為後地,偷容取俗,無怪乎每每藉保存文獻之名,目中只有文獻資料,而無他物矣.愚之開設書房至今,體寤特深.若斯之輩者,寧不為錢、屈叫屈,為一己文過耶!因為「文章者,所以明天理、敘人倫而已,舍是二者,雖呈其才華,適足為害,不如不識字之為愈也」,﹝74﹞「天理人倫」即前述「尊君親上」等事也,真按:摘要-只問來愚書房與spread幾人不為此道中人耶! 至於如黃道周(1585—1646)等人,則「風節凜然」「允為一代完人」,自然不能因「字句干犯」的小節而毀其書,故「就其應避之字,略為刪改,書仍錄而存之」,真批:即就此刪改者,亦著眼用心在正人心、明彝倫而立法度也. 用以「植綱常」「立名教」。﹝75﹞至於斥責、怨望之詩文,則因該人於清朝食毛踐土,深受國恩,乃敢指斥君父,「不諳君臣大議,真按:當作君臣大義! 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為亂臣賊子,天理國法,皆所不容者也
﹝71﹞ 郭成康、林鐵鈞:《清朝文字獄》(北京:群眾出版社,1990年),頁28。
﹝72﹞ 〔美〕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頁64。
﹝73﹞ 見《御製文二集‧命議予明季殉節諸臣諡典諭》、〈命國史館編列明季貳臣傳諭〉,卷7/4b—11a/冊1:《清高宗實錄》,卷836/5b-7a/155—6/冊19、卷1021/1b—5a/683—5/冊21等處所言。
﹝74﹞ 《御製文二集‧題楊維楨鐵崖樂府》,卷18/6a—b/冊1,又參《御製文初集‧沈德潛選國朝詩別裁集序》,卷12/10b-12a/冊1、《御製詩四集‧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體詩序》,真按:清高宗與白居易 卷44/1a—b/冊7兩處所論。
﹝75﹞ 見《御製詩四集‧題劉宗周黃道周集序》,卷29/19a-20a/冊7、《清高宗實錄》,卷1021/1b—5a/683—5/冊21。
365
」,﹝76﹞此等人天良已喪,實不齒於人類,﹝77﹞故需禁燬以免「害人心義理之正」。﹝78﹞從以上被禁燬者遭斥責和刪改者受肯定,均在「尊君親上」等倫理道德操守上發言,可知乾隆採擇的標準,是從倫理教化的角度考慮,也就是從提供最適宜的典籍,以教化子民,使其達到「一道同風」的和諧狀態上考慮。真批:此皆讓我想到王讚源師尚同與極權之省思也!愈見吾師之卓識! 真按: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真按:四庫全書編纂之動機
經由上述討論,可見乾隆蒐輯遺書的目的是為彰顯清朝文治之盛、增益皇家藏書及擇 取「有益世道人心」之書籍,而擇取這些醇正著作的目的,即要教化人民,共幾「一道同風之盛」,基於教化的需要故有刪改人格高尚者在字句上干礙之處,以及禁 燬在人格上、倫常上可議者之著作的事發生,這一作為的目的,正是為了保證提供給士民的典籍,均是正面引導走向「尊君親上」等道德的要求
﹝76﹞見《清聖祖實錄》,卷234/15a/343/冊6,此說最明白故引以為言,清聖祖又說明代遺民百姓挖掘明帝之陵,「此與掘伊祖父之墓何異」,卷272/4a/658/冊6,可見清帝以君作父的觀念;乾隆也以為「目無君上,為人類中所不可容」,又說見到逆詞而不痛心疾首者,「譬如聞人詈其父祖,轉樂為稱述,非逆子而何」,可見其以君為父的觀點,《清高宗實錄》,卷431/15b/633/冊14、卷542/29a/877/冊15。
﹝77﹞此賈誼之言,謂:「上設廉恥禮義以遇其臣,而臣不以節行報其上者,則非人類也。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漢〕班固著:《漢書‧賈誼傳》(台北:鼎文書局,1995年點校本),卷48/2257/冊3。乾隆常言「非人類」等相近語句即用此意。
﹝78﹞見《清高宗實錄》,卷964/10b/1084/冊20、卷1129/17a—b/91/冊23、卷1150/17a/416/冊23等處所言。
366
, 可見《四庫全書》訂正的原因是「教化」的,蓋因乾隆既自承是「書生」,又兼為「君師」,無論就公或私的領域來看,其以「世道人心」為己任的自我要求,都會 促使他從「教化」的角度考慮問題,這也可以從乾隆禁燬著作和留存而加以刪改著作的理由:「綱常名教」為主而得到這一答案。
三、刪禁是非的反思
乾隆蒐輯遺書而編成《四庫全書》的行為,大多數學者都持正面肯定的態度,惟對其刪改、禁燬書籍的行為頗致微詞,吳哲夫師云:
館臣在「仰見大聖人敦崇風教」的結果,乃於編輯《全書》時,對若干著作,採去取不敢不嚴的態度,因而影響到許多文獻的完整及真實性,《四庫全書》之最為後人垢病者,真按:當作詬病!教育部國語辭典【詬病】 注音一式 ㄍㄡˋ ㄅ|ㄥˋ 解釋:恥辱。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引申為譏罵、指摘。宋˙蘇軾˙與李公擇書:非兄,僕豈發此?看訖,便火之,不知者以為詬病也。亦作詬厲。 此亦其中之一端。﹝79﹞
從現代研究方法上的共識,要求文獻的完整和真實,毋寧是正常且必要的態度。但是乾隆蒐輯遺書,並不是為提供給現代人作研究,而是基於傳統知識分子和代天牧民帝王的雙重身分所自認「教化」責任下,考慮提供最優良的典籍,以便教化士民,真按:四庫全書編纂之動機 真按:摘要 真按: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使成為符合傳統倫理道德人格為標準而選書,所以三十七年下詔時,就明言要「甄擇」「檢覈」,三十八年更明白說是「擇其中罕見之書,有益於世道人心者,
﹝79﹞ 吳哲夫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頁126;又參頁300。
367
壽之棃棗,以廣流傳」,可見乾隆是以「道德教化」的標準來收藏流傳書籍,今人乃用「文獻完整」的要求責備他,恐待商榷。真按:摘要 乾隆既以「道德教化」為準,則文獻資料中若有違背此項標準者,當然在所必刪,因為詩文不是用來發洩情緒的工具,而是用來表達作者對社會國家和人民的關懷或責任,亦即需「為君臣民物而作」「誠以如此為詩,方可謂之詩」,﹝80﹞所以乾隆所謂「不以人廢言」的「言」,真批:引文極其恰當!猶愚引亭林醫者說為神來一筆也. 真按:摘要 指的是「有益於世道人心」之論,亦即有助於道德教化的言論,也就是用來「明天理、敘人倫」,表現「忠孝」的內容。﹝81﹞因此那些記載失實,任意謾罵,真批:斯正愚之前所批判者也!而今人每好此道,寧不相得益彰耶?今世所崇重者,下必有甚焉,斯亦無怪也夫! 刻意在遣詞用字上橫加褒貶或自我掩飾的著作,﹝82﹞以及深受清朝教養之恩,父祖生存在清朝,食毛踐土百年以上,而猶不能以尊父之心而尊崇清帝者;或見人詈罵而幸災樂禍、或妄發不實之論、或逆倫指斥等等一類的著作,均違反道德教化的原則,因此必需禁燬,真按:摘要 至於人格高尚者的著作,其文中指斥的有干礙之字句,其當日亦是為「君臣大義」而發,乃各為其主,故其干礙字句不可留,而著作則必需存,因此加以刪改,此一刪改行為,依然著眼於道德教化,故曰「維持名教」。﹝83﹞這些被禁燬的著作,都是乾隆認定違反他的「教化觀點」者,就乾隆而言,若讓這類著作流傳,必然會煽惑人心,對人心起腐蝕的作用,真批:若謂言論自由,則吾人看A片談A訛乃至所謂開黃腔說黃色笑話、騷擾者,又何故不自由耶?此亦標準不同,所立所著眼處不同焉而已矣.今人以乾隆之標準為太高,故取法乎下,愈下每況爾!其用心者,寧有二哉! 於是天理滅而人欲橫流,不但會破壞社會的和諧,甚至導致國家的崩潰,全體人民均受其害,真批:以今證古,寧不信古聖先賢之先知先見之明也夫?然則厭惡今世之嘵嘵者,又何怪哉!斯亦自作之,自受之之天理人極而已矣! 身為「全國的大家長」,為了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安樂著想,禁絕這類「有害世道人心」的著作,當然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80﹞ 《御製詩四集‧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體》,卷44/1a-b/冊7。
﹝81﹞ 《御製文初集‧沈德潛選國朝詩別裁集序》,卷12/11a/冊1、《御製文二集‧題楊維楨鐵崖樂府》,卷18/6a-b/冊1。
﹝82﹞ 參見《御製文初集‧記載》,卷22/11a-13a/冊1所論。
﹝83﹞ 《御製詩四集‧題劉宗周黃道周集》,卷29/19a-20b/冊7。
368
,基於這一「良善」的教化動機,所以「隻字不遺」的保留文獻資料,真按:疑當隻字不改!用此大概是遺漏的遺,非遺留的遺. 不但是無意義且是不必要的,正確的作法應該是「保存具教化意義」的文獻,可見今人以「文獻完整齊全」的標準,詬病《四庫全書》的刪改、真按:前訛作垢病,此不誤矣! 禁燬,固然言之成理,用來責備乾隆「用心不當」,則未免缺乏相應的瞭解了。
乾隆刪改、禁燬書籍行為,所以被現代人詬病的另一原因是他違背了現代人「言論表達自由」的原則,事實上現代人譴責乾隆破壞文獻的完整與真實性時,其背後早已預存此一「言論自由」的潛在要求。真按:摘要-有見地! 由於乾隆的刪改禁燬,讓後人無法得知當時作者和時代全貌,而只能見到乾隆預想設計好的面貌,真批:斯亦更證明乾隆顧慮得對.後之人,不知輕重或不在乎風教者,自然好奇欲窺其全,以滿足其偷窺好奇之人欲. 由此衍生又可見美國式「蘭克歷史主義」的設想,以為文獻資料完整,歷史真相即可顯現。﹝84﹞但事實上作者留給後代的公開資料,早已經過刪改,這類的事例,在傳統中國,比比皆是,可見所謂「文獻資料齊全完整」的留存,不過是個理想而已。至於「言論自由」的問題,直到今日還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近來民眾對大眾傳播媒體以報導「內幕」「罪惡」「色情」為主的內容,真批:終於談到我最愛的色情問題!我最愛用之以戳破假惺惺偽學術的色情武器! 因而引發社會犯罪的問題,迭有討論,是否要立法加以管制,也是各說各話,但是大部分的家長則傾向於「管制」,而不贊成無限制的放縱式的「言論自由」。﹝85﹞以此觀之,則乾隆以為某類書籍傳播的訊息,可能引發犯罪行為,因此加以刪改,嚴重的則加以查禁,這種基於社會教化觀點的行為,其實直到現代,還是在繼續發生中真按:摘要-對呀!還愛唱高調,只見人非,不見己是!
﹝84﹞參見余英時先生:《歷史與思想‧自序》,頁9-11。
﹝85﹞參見《中央日報》1998年5月12日5版等所作之報導。
369
。今人又有什麼理由要求二百多年前無論在客觀上或主觀上均以「家長」自居的乾隆,要有「言論無限自由」的觀念,這種要求未免顯得現代人太「不夠民主」了吧。﹝86﹞真按:摘要-哦!真是太棒了!真是愚無間然矣!早該有人發發此平之鳴了!
此 段論述旨在說明現代學者以「文獻完整齊全」和「言論無限自由」的觀點,批判乾隆「社會道德教化」觀點下的禁書行為,顯得不相應也缺乏瞭解,並非在替乾隆作 翻案文章,只是認為批判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不可濫用自己做不到,或者從未真正落實執行的最高理想為標準來要求古人,只是提醒研究者在下判斷之前,先嘗 試著較具「歷史感」的去「體驗」一下古人所生存時代的情境,瞭解的越深入則批判就更能令人信服。現代學者對以往帝王的行為,幾毫無例外的皆以「政治迫害」 視之,這種結論太容易,也太廉價,而價值恐怕也不高,今人如此泛政治化的概括帝王行為,而不願真正客觀的瞭解、深究其思想和心理的研究方式,實際上也是另一種「政治迫害」。真批:說得好呀,真是說得好呀! 真按:摘要 《纂修四庫全書檔案》的編者們曾認為:「通過對所進書籍進行篩選和『淨化』,用『欽定』的《四庫全書》範本作為思想武器,正人心而厚風俗,維繫封建統治秩序,固是乾隆帝纂修《四庫全書》的本旨之一」,誠然已觀察到乾隆「教化」觀點在編輯《四庫全書》時的重大影響與作用,可惜他們還是認為帶有「政治目的」的「寓禁於徵」纔是乾隆的主要目的,﹝87﹞這種結論終究無法完全擺脫泛政治化研究的窠臼,可見「刻版印象」之累人。真按:摘要 真按:有色眼鏡之所以難摘除也 真按:摘要 這也就是筆者撰寫本文的另一目的:希望研究者擺脫「刻版印象」式的結論,先瞭解體驗後再作分析,以得較貼近歷史事實的答案
﹝86﹞這是劉潞批評現代學者要求乾隆有民主作風的不當作法,見《古稀天子乾隆‧前言》(香港:商務印書館,1988年),頁1-2。真按:好樣的!
﹝87﹞《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前言》,頁4。
370
。
四、結論
乾隆蒐輯遺書編成《四庫全書》的過程中,所以嚴命訂正,因而一再要求館臣認真校勘和刪改、禁燬等行為的原因,經由上述討論,可得以下數點結論:
1.前賢在研究相關問題時,受到「泛政治化」態度的影響甚深,故每從政治的單一作用上考慮,以為乾隆蒐輯遺書後,進行刪改、禁燬,都是為消泯漢人的反抗或民族思想而作。此說過度簡化乾隆的蒐輯遺書之行為,值得商榷。
2.乾隆不但是「全國大家長」的「君父」,也自認是「全國教化者」的「君師」;更自承是「讀書人」,故其對道德倫理的教化工作,有一分「無可推卸」的責任感,這就是他蒐輯遺書最原始的動機——教化士民的需要。
3.乾隆登基之初雖亦強調「教養」二事並重,實則偏重在「養」;到乾隆八年前後,纔開始強調「教養相為表裏,二者不可偏廢」;到三十七年下蒐輯遺書詔時,則偏向「教」的態度已非常明顯,而其後亦經常為士民犯法,自己無能感化而自愧,可見乾隆確因「教化」的原因而蒐輯遺書。
4.乾隆教化士民的目的,是希望士民遵循尊君親上、奉公守法、重義輕利、奮發砥礪、改過遷善、孝弟禮讓等要求而為良民,其消極上則是希望人民能「畏法愛身」,這是孔子:「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