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
『謹按:《筆史》二卷,明楊思本撰,思本,字因之,建昌新城人。志筆之始末,分內外篇,內篇(有) 之類凡九,曰:原始、定名、屬籍、結撰、效用、膺秩、寵遇、引退、告成;外篇(有)之類凡二,曰:徵事、述贊(等目)。體例近於纖巧,亦多掛漏。前有萬曆 乙卯丘兆麟題辭及思本所撰凡例七條。纂修鄭。存目。』案:鄭,指鄭際唐。
四、《經籍异同》三卷、《引經釋》五卷
明陳禹謨撰,明萬曆刻本,上海圖書館藏。本提要轉錄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謹按:明陳禹謨,字錫元,著《經籍异同》三卷,載群經所引异文。《引經釋》五卷,載諸家之异解。所引之書甚狹,既非博洽,又載及《石經大學》,此豐坊偽撰之書,乃據以說注,未足云有識矣。其書應不必抄。纂修姚鼐。』
五、《春秋年考》一卷
佚名撰,一冊,明鈔本,遼寧省圖書館藏。本提要轉錄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362
『《春秋年考》(無卷數)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明史‧藝文志》及朱彝尊《經義 考》俱未載。是編仿《史記‧十二國年表》之體,而略變其例,如《史記》以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吳為序,此則以魯齊晉宋衛蔡鄭曹陳許楚秦吳為序,刪《史 記》表中之燕而增以許。蓋因是書按年編載之事,許多而燕少,且以北燕之事,《春秋》本不甚載,如魯昭二年北燕伯款出奔齊,則載於齊景公九年表中。其所載皆 本於經。凡某國之事,即係於某國表中。非大事則不載。大抵宗《史記》年表、《通志》年譜、《通鑒》目錄之例而(以)損益之。綜綱挈要,頗得史家義例。又於 會盟征伐之事,如魯隱公元年為鄭莊二十二年,伐衛,注:討滑之亂也,春秋伐人始此;楚文十五年伐黃,鬻拳兵諫,勿納。其所載皆能得其體要,可為經學之一助 矣。其自序云:既述《春秋君臣世略》,國各為編,人各為敘,若綜而挈之,不知事屬何年,人屬何時,於是更作《春秋年考》。按:《春秋君臣世略》亦□傳本, 此鈔本亦尚有改訂增注之處,或係初錄之□本,尚未刊佈也。』
六、《金石遺文》五卷
明豐道生撰,清初鈔本,五冊,湖南圖書館藏。本提要轉錄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363
。
『《金石遺文》五卷,兩淮鹽政李質穎採進本。明豐道生撰。道生,字存禮,四明人。是書匯集金石遺 文,以韻區為五卷。按:《說文》所載古文最為近正,後世之好為奇字者,皆贋古耳。道生所輯之字,率不著其所出,大抵不外於《博古圖》、《鐘鼎款識》、《考 古圖》諸書,未足信也。』
七、《江南餘載》二卷
佚名撰,《知不足齋叢書》(中華書局199年版)本。
『臣等謹案:《江南餘載》,《宋史‧藝文志》載之霸史類中,不著撰人名氏。馬端臨《文獻通考》、戚 光《南唐書音釋》並作《江南館載》,字之訛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是書原序,略曰:徐鉉始奉詔為《江南錄》,其后王舉、路振、陳彭年、楊億皆有書。大概 六家皆不足以史稱,而龍衮為尤甚。熙寧八年,得鄭君所述於楚州,其事跡有六家所遺或小异者,刪落是正,取百九十五段,以類相從云云。然振孫謂鄭君者,莫知 何人。考鄭文寶有《南唐近事》二卷,作於太平興國二年丁丑;又《江表志》三卷,作於大中祥符三年庚戌,不在此序所列徐鉉、王舉、路振、陳彭年、楊億、龍衮 六家之內,則所稱得於楚州者
364
, 當即文寶之書。檢此書所錄雜事,亦與文寶《江表志》所載,互相出入。然則所謂刪落是正,實據《江表 志》為稿本矣。今世所行《江表志》名為三卷,實止二十四頁,蓋殘缺掇拾,已非完書。此書所謂一百九十五段者,今雖不可全見,而《永樂大典》內所引尚夥,多 有《江表志》所不載者,則《江表志》雖存而實佚;此書雖佚,尚有太半之存也。宋志載此書二卷,《書錄解題》等諸家書目並同。今采輯其文,仍為二卷,以補 《江表志》之闕焉。乾隆三十九年十月恭校上。總纂官侍讀臣紀昀、侍讀臣陸錫熊,纂修官編修臣陳昌圖。』
八、《袁氏世範》三卷
宋袁采撰,《知不足齋叢書》本。
『按:《袁氏世範》三卷,宋袁采撰。《衢州府志》。采字君載,信安人,登進士第三,宰劇邑,以廉明 剛直稱;仕至監登聞檢院。陳振孫《書錄解題》:采嘗宰樂清,修縣志十卷。是編即其在樂清時所作。分睦親、處己、治家三門,題曰訓俗。府判劉鎮為之序,因更 名世範。其書於立身處世之道,反復詳盡,所以砥礪末俗者極為篤摯。蓋本為垂訓家塾而設,其行文間,不免於鄙淺,然大要明白切要,覽者易曉,未始不可與房元 齡《家誡》、穆寧《家訓》諸書互相發明也
365
。《續通考》又稱采令政和時,著《政和雜著》、《縣令小錄》,皆有可觀。蓋亦留心風化之士云。』
九、《嶺外代答》十卷
宋周去非撰,《知不足齋叢書》本。
『臣等謹案:《嶺外代答》,宋淳熙中桂林通判周去非撰。去非,字直夫,永嘉人,隆興癸未進士。書分 二十門,今有標題者凡十九門,其一門存其子題而佚其標目,所言則軍制戶籍之事也。自序謂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益以耳目所治,錄存二百九十四條。蓋因 有問嶺外事者,倦於應酬,書此示之,故曰代答。其書條分縷析,視嵇含、劉恂諸書敘述為詳。所紀西南諸夷,多據當時譯者之詞,音字未免舛訛,而邊帥、法制、 財計諸門,實足補正史所未備,不但紀土風物產,徒為談助已也。馬端臨《文獻通考》作十卷,《永樂大典》並為二卷,蓋非其舊。今仍釐為十卷,列目如右。乾隆 三十八年七月恭校上。』
366
十、《百正集》三卷
宋連文鳳撰,《知不足齋叢書》本
『臣等謹案:《百正集》,宋連文鳳撰。文鳳,號應山,百正其字也,三山人,仕履未詳。集中《暮秋雜 興詩》有「仕籍姓名除」句,則宋德祐以前,亦嘗從宦。又《庚子立春詩》有「又逢庚子歲,老景對韶華」句,庚子為大德四年,則成宗之時猶在,入元已二十四年 矣。至元丙戌,浦江吳渭邀謝翱、方鳳等舉月泉吟社,以春日田園雜興為題,征詩四方,得二千七百三十五卷,入選者二百八十卷,刊板者六十卷,以羅公福為第一 名。據題下所注,公福即文鳳之寓名也。王士禎《池北偶談》,謂月泉吟社詩,清新尖刻,別自一家,而謝翱等品題未允,因重為移置,改文鳳為第二十一名。然元 初東南詩社,作者如林,推文鳳為第一,物無异詞,當必有說,似未可以一字一句,遽易前人之甲乙。今觀所作,大抵清切流麗,自抒性靈,無宋末江湖諸人纖瑣麤 獷之習,雖上不及尤、楊、范、陸,下不及范、揭、虞、楊,而位置於諸人之間,亦未遽為白茅之藉。則當時首屈一指,亦有由矣。集久不傳,今以《永樂大典》所 載,編為三卷。又賦三首、序二首、記二首、說一首、傳一首,並散見《永樂大典》中,文格雅潔,亦不失前民矩矱。其《冰壺先生傳》一首,雖以文為戲,然毛 穎、羅文諸傳,載之韓、蘇集中,古有是例,今並附綴卷末,以存其梗槩焉
367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恭校上。』
十一、《王魏公集》八卷
宋王安禮撰,《宋集珍本叢刊》(綫裝書局2000年版)本。
「臣等謹案:《王魏公集》。宋王安禮撰。安禮,字和甫,臨川人,安石之弟也。登嘉祐六年進士第,歷 官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尚書左丞,遷資政殿學士、知太原府,事跡具《宋史》及《東都事略》本傳。安石兄弟三人,惟安國數以正議見絀,其文集亦湮沒不傳。安 禮位稍通顯,史稱其以經濟自任,而闊略細謹,故其生平一以知湖、潤兩州與倡女共飲論罷,一以貪論罷。屢躓屢起,蓋亦跅弛於法度之外者。然其知制誥時,因彗 星見,極言執政大臣不察上惠養元元之意,用力殫於溝瘠,取利究於園夫。其語皆以譏刺新法,則於大體尚能持正,固未可以一節概貶之也。其集本二十卷,見於 《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者,卷目並同。明葉盛《綠竹堂書目》亦載有《王魏公集》六冊,是明初尚有傳本。而近來收藏家絕無此書,則其亡佚已 久。今從《永樂大典》散見各韻者,裒輯彙編,厘為八卷,以存其概。其中內外制草,頗典重可觀,敘事之文,亦具有法度,如沈季良、元絳志諸篇,皆足補史傳所 未備。以視安石,其體格亦約略相似,特規模迫隘
368
, 不能及其渾厚耳。又案集以魏公名,而史不載其有此封號,惟田畫所撰《王和甫家傳》有云:「安禮累勛至 上柱國,爵魏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五百戶。」其魏公之封,僅見於此。蓋宋史每遇郊恩,輒賜群臣勛封,名號冗濫,故史之不盡載。觀安禮所修《靈台秘 苑》今著錄於子部中者,書前有安禮署銜一條,題上騎都尉劇縣開國男,而本傳亦未之及,則其為史所略者,固已多矣。又集中功德疏、青詞諸篇,均非文章正軌, 今以書只抄存,姑附餘於卷內焉。乾隆四十一年九月恭校上。』
十二、《濟南集》八卷
宋李廌撰,《宋集珍本叢刊》本。
『謹案:《濟南集》八卷,宋李廌撰。廌有《德隅齋畫品》,已著錄。《文獻通考》載廌《濟南集》二十 卷,而當時又名曰《月岩集》。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有《書月岩集後》一篇,稱滑臺劉德秀借本於妙香寮,始得見之,則南渡之初已為罕覯,後遂散佚不傳,惟 《蘇門六君子文粹》中載遺文一卷而已。《永樂大典》修於明初,其時原集尚存,所收頗夥,采掇編輯,十尚得四五,蓋亦僅而得存矣。廌才氣洋溢,其文章條暢曲 折,辨而中理,大略與蘇軾相近,故軾稱其「筆墨瀾翻,有飛沙走石之勢」。李之儀稱其「如大川東注
369
, 晝夜不息,於海而止」。周紫芝亦云:「自非豪邁英杰之氣過人十倍,其發為文詞,何以痛快若是。」蓋其 兀奡奔放,誠所謂不羈之才,馳驟於秦觀、張耒之間,未遽步其後塵也。史又稱喜論古今治亂,嘗上《忠諫書》、《忠厚論》,又《兵鑒》二萬言。今所存《兵法奇 正》、《將才》、《將心》諸篇,蓋即所上《兵鑒》中之數首。其議論奇偉,尤多可取,固與局促轅下者异焉。案呂本中《紫微詩話》極稱廌《贈汝州太守詩》,而 今不見此首。又其祭蘇軾文所云「皇天后土,鑒一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萬古英靈之氣」者,當時傳誦海內,而亦不見其全篇,則其詩文之湮沒者,固已不少, 其幸而未佚者,更尤足稱矣。』
十三、《忠穆集》八卷
宋呂頤浩撰,《宋集珍本叢刊》本。
『《忠穆集》八卷。臣等謹案:《忠穆集》。宋呂頤浩撰。頤浩,字元直,其先樂陵人,徙齊州,登元祐 九年進士第。徽宗時歷官至河北都轉運使,為郭藥師所執,得歸。高宗南渡後,起知揚州,兩入政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以少傅醴泉觀使致仕,卒贈太師、秦 國公,謚忠穆,事迹具《宋史》。頤浩所著文集凡十五卷,見於《宋史‧藝文志》、馬端臨《經籍考》者並同
370
。 其本久佚,今《永樂大典》內尚頗散見其遺篇,裒而輯之,得文一百三十七首,詩詞五十八首,較之原目, 所存蓋什七而已。宣和伐燕之役,頤浩隨軍轉輸,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請議長久之策,一時稱其切直。至建炎中,苗傅、劉正彥為逆,頤浩與張浚倡議勤王,卒 平內難。蓋亦能以功績自顯者。獨其居相位時,顓恣自用,力排李綱、李光諸正人,甚為公論所不與。然頤浩膽略明決,又少長西北兩邊,習知軍旅,其應詔上戰守 諸策,載於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者,今並在集中,大約皆謂和議之必不可成,而勸高宗為分道出師乘機進取之計。雖當時播遷江左,國勢孱弱,其說固斷不能 行,而持論極正,要非主和幸免者所及,未可因其相業之不純而概少之。又集中《上時政》一書,乃作於靖康年間,能預決金兵之必來,亦復具有先見,而本傳獨未 及此事,是尤足補史文之闕佚也。《經籍考》又稱集後三卷皆燕、魏雜記,蓋亦頤浩在河北時所作。今只存二十九條,於故事頗有考據。又其集在孝宗時嘗奉命付兩 浙漕司鏤板,詳見其子搢所作謝表中,而《郡齋讀書志》、《書錄解題》均未之詳,今與頤浩配饗省札一通並付於末,以備稽核焉。乾隆四十年十一月恭校上。總纂 官侍讀學士臣陸錫熊、侍讀臣紀昀,纂修官編修臣黃良棟。』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