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再按照行文逐一擺放,行距、字距之間則根據需要,隨時安放夾條或頂木。這樣,各書排版可以同時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工作進度。
為保證書籍質量,四庫館和武英殿互相配合,制定了嚴格的校讐措施。所有應刊各書,在送交武英殿之 前,均由四庫館另繕樣本,指定專人校勘。武英殿排版完畢後,先印一張草樣,送回原處校閱。如有移改及錯字,立即抽換,另印清樣進行覆校。並在“每頁後幅版 心下方印某人校字樣,俾益專其責成”①。正文各版校對無誤後,再將事先印好的套格紙置於版上,套刷成書。每版一旦刷印完畢,即將版內各字全部拆除,檢置於 字盤內,再分門別類,安放在原置字櫃抽屜中,以備下次應用。有時,棗木字經刷印之後,由於乾濕不一,排版時易出現高低不平的現象,武英殿就採取墊版的辦 法,用紙折成小條墊在低凹各字之下,盡量做到版面平整,字跡清晰。為了加快刊印進度,武英殿還實行逐日輪轉的辦法,以十天為一周期,擺字、墊版、校對、刷 印,以及拆版歸字各項工作同時進行。一般每一周期可排一百二十版,同時拆除七十二版,其餘四十八版,或校對,或墊版,或刷印,經常在流動辦理之中,大大提 高了工作效率。
經過幾年的實踐,金簡逐漸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刊印程式,所謂“刻木有法,藏庋有具,排校有次”②,必須遵照辦理,才能收到“事省而工速”的效果。為此,金簡仿照明代沈繼孫《墨法集要》一書繪圖敘事,詳述製墨方法的體例,將武英殿聚珍版書籍刊印的全過程
①《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首,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王際華等奏摺。
②《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末,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金簡後記。
222
, 從刊刻木字、製作字櫃、槽版、夾條、頂木、中心木、字盤等一應物件的準備工作,到刻印套格、排版、墊 版、校對、刷印,最後拆版歸字等順序刊印經過,乃至逐日輪轉的流水作業辦法,都“分別條款,著為圖說”①,盡可能做到“事惟其詳,辭惟其質,雖工匠之微皆 得通曉,俾從事者有所守而將來有所遵”②,並定名為《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奏請“擺印通行”。四庫館總裁永瑢等人奉命審閱之後,認為採用聚珍版刊行書 籍,“施工簡而致用博,最為良法”,金簡將有關辦理程式“仿《墨法集要》之例,纂輯成編,紀錄頗為詳備,俾此後刊書者皆得有所遵循,於秘籍流傳,殊有裨 益。應照所請,即將此帙交武英殿擺印通行,仍請於《全書》及《薈要》內各行抄錄一部,用以傳示永遠”③。於是,《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便作為武英殿所刊書籍 的一種,廣泛流傳開來。
至於武英殿聚珍版各書刊印的數量,按照慣例,一般每書先用上等連四紙刷印二十部,以備宮內各處陳 設,然後再用竹紙刷印三百部,或頒發各省,或定價通行。此次刊印《四庫全書》珍本秘籍,總裁大臣最初商定,每書仍用連四紙刷印二十部,預備宮內陳設,其餘 用竹紙刷印通行,數量視各書具體情況酌定。其後,考慮到簡便省事,也為了保證進度,總裁大臣再經商議決定,用於宮內陳設者,每書仍以二十部為準,其中,用 連四紙刷印五部
①《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首,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金簡奏摺。
②《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末,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金簡後記。
③《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卷首,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永瑢等奏摺。
223
, 竹紙刷印十五部,至於頒發通行者,也照例用竹紙刷印三百部,按紙張工料成本定價,准許在京大臣及各地 士子購買。由於刊行各書均係《四庫全書》珍本秘籍,社會上流傳較少,再加上殿本校對詳晰,刊刻精美,裝幀富麗,價格低廉,因此,各地土子聞風而至,紛紛購 買,區區三百部之數很快銷售一空。要想滿足社會需要,只有增加印書數量。但武英殿聚珍版各書在刷印完畢後,都已拆版歸字,無法再版通行,即便現印各書,要 增加印數,也勢必影響到整個刊印進度。在這種情況下,總裁大臣經再三考慮,終於找到了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他們提出:“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五省 向來刊行書籍頗多,刻工版料亦較他處為便”,奏請“將現已擺印過各書,每省發給一分,如有情願刊行者,聽其翻版通行。併請嗣後於每次進呈後,陸續頒發照 辦”①。這樣,既不影響武英殿刊書進度,又可滿足社會實際需要,使書籍得到廣泛傳播。於是,東南各省相繼照本開雕,計“江南凡八種,江西凡五十四種,福建 凡一百二十三種,浙江凡三十九種,卷帙多寡不一,以福建為最富,以浙江為最精”②,武英殿聚珍版各書也由此風行一時。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武英殿聚珍版書籍的刊印隨著金簡的辭世而告結束。真按:金簡之生卒 真按:金簡與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武英殿陸續刊印《四庫全書》珍本秘籍達一百三十八種,其中,除乾隆三十八年最初雕版印刷的四種外,利用聚珍版排印的書籍計有一百三十四種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十日武英殿總裁董誥奏摺。
②丁申《武林藏書錄‧重刊聚珍版諸書》,卷上。
224
①。 由於各書大多隨到隨印,因此,這一百餘種書籍並沒有總目。但作為使用聚珍版統一刊印的書籍,它們都 具有共同的特點。其一,版式劃一。各書均為墨欄雙邊,直格,每半頁九行,行二十一字,版心白口,單魚尾,上載書名,下記卷數、子目名及頁數。其二,行款一 致。每書均首錄乾隆《御製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一詩并序,次載提要,各冊首頁首行下還列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其三,墨色不均。各書版面字跡略有濃淡、 深淺之別,墨色不盡均勻,反映了木活字印刷書籍的特殊標誌。真按:木活字印刷的特徵 這些特點,成為人們鑑定殿版書籍的重要標誌,《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影響也日益擴大,並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
在《四庫全書》整個纂修工作中,《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刊刻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罕見的 珍貴古籍藉此得以廣泛流傳,這對促進清代文化事業的發展,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不僅如此,《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刊刻,還是我國古籍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繼承總結了宋明以來各種活字印刷術的成果和經驗,把我國古代活字印刷術推向了發展的高峰。特別是金簡編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第一次從理論上概 括總結了木活字製作、刊印的全部工藝流程,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不僅在清代廣泛流傳,而且被譯成德、英等各國文字,流播海外,為推動我國出版、印刷事業的 發展,傳播人類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① 參見陶湘輯《書目十三種‧武英殿聚珍版書目》。
225
附:
《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書目
初刻四種
易緯八種 漢鄭玄注
漢官舊儀 漢衛宏撰
魏鄭公諫續錄 元翟思忠撰
帝範 唐太宗撰
經部
周易口訣義 唐史徵撰
易說 宋司馬光撰
易原 宋程大昌撰
吳園易解 宋張根撰
郭氏傳家易說 宋郭雍撰
誠齋易傳 宋楊萬里撰
易象意言 宋蔡淵撰
易學濫觴 元黃澤撰
尚書詳解 宋夏僎撰
尚書詳解 宋陳經撰
融堂書解 宋錢時撰
禹貢指南 宋毛晃撰
禹貢說斷 宋傅寅撰
226
詩總聞 宋王質撰
續呂氏家塾讀詩記 宋戴溪撰
絜齋毛詩經筵講義 宋袁燮撰
詩經樂譜附樂律正俗 乾隆五十三年敕撰
儀禮集釋 宋李如圭撰
儀禮釋宮 宋李如圭撰
儀禮識誤 宋張淳撰
大戴禮記 漢戴德撰,北周盧辯注
春秋釋例 晉杜預撰
春秋傳說例 宋劉敞撰
春秋經解 宋孫覺撰
春秋集注 宋高閌撰
春秋考 宋葉夢得撰
春秋辨疑 宋蕭楚撰
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撰
鄭志 魏鄭小同撰
論語意原 宋鄭汝諧撰
方言注 漢揚雄撰,晉郭璞注
史部
兩漢刊誤補遺 宋吳仁傑撰
三國志辨誤 宋無名氏撰
五代史纂誤 宋吳縝撰
東觀漢紀 漢劉珍撰
御選明臣奏議 乾隆四十六年敕編
元朝名臣事略 元蘇天爵撰
227
鄴中記 晉陸翽撰
蠻書 唐樊綽撰
水經注 後魏酈道玄撰
元和郡縣志 唐李吉甫撰
元豐九域志 宋王存等撰
輿地廣記 宋歐陽忞撰
嶺表錄異 唐劉恂撰
琉球國志略 清周煌撰
麟臺故事 宋程俱撰
西漢會要 宋徐天麟撰
東漢會要 宋徐天麟撰
唐會要 宋王溥撰
五代會要 宋王溥撰
宋朝事實 宋李攸撰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宋李心傳撰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清金簡撰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撰
絳帖平 宋姜夔撰
重刻淳化閣帖釋文 乾隆三十四年敕撰
四庫全書考證 乾隆四十八年敕撰
唐書直筆 宋呂夏卿撰
子部
傅子 晉傅玄撰
公是先生弟子記 宋劉敞撰
明本釋 宋劉荀撰
228
項氏家說 宋項安世撰
農書 元王楨撰
農桑輯要 元至元十年官撰
蘇沈良方 宋蘇軾、沈括撰
小兒藥證真訣 宋錢乙撰
周髀算經附唐李籍音義 北周甄鸞述,漢趙君卿注,唐李淳風釋
九章算術附唐李籍音義 晉劉徽述,唐李淳風釋
海島算經 晉劉徽撰,唐李淳風注
孫子算經 北周甄鸞述,唐李淳風注
五曹算經 北周甄鸞述,唐李淳風注
五經算術 北周甄鸞述,唐李淳風注
夏侯陽算經 隋夏侯陽撰
寶真齋法書贊 宋岳珂撰
墨法集要 明沈繼孫撰
鶡冠子 宋陸佃解
意林 唐馬總編
學林 宋王觀國撰
能改齋漫錄 宋吳曾撰
雲谷雜記 宋張淏撰
猗覺寮雜記 宋朱翌撰
甕牖閑評 宋袁文撰
考古質疑 宋葉大慶撰
朝野類要 宋趙升撰
澗泉日記 宋韓淲撰
229
敬齋古今黈 元李冶撰
唐語林 宋王讜撰
涑水紀聞 宋司馬光撰
歸潛志 元劉祁撰
老子道德經注 魏王弼撰
文子纘義 宋杜道堅撰
集部
張燕公集 唐張說撰
顏文忠集 唐顏真卿撰
南陽集 宋趙湘撰
宋元憲集 宋宋庠撰
宋景文集 宋宋祁撰
文恭集 宋胡宿撰
祠部集 宋強至撰
華陽集 宋王珪撰
公是集 宋劉敞撰
彭城集 宋劉攽撰
淨德集 宋呂陶撰
忠肅集 宋劉摯撰
山谷詩注 宋黃庭堅撰,任淵等注
後山詩注 宋陳師道撰,任淵注
陶山集 宋陸佃撰
學易集 宋劉跂撰
西臺集 宋畢仲游撰
柯山集 宋張耒撰
230
浮址集 宋周行己撰
毘陵集 宋張守撰
浮溪集 宋汪藻撰
簡齋集 宋陳與義撰
茶山集 宋曾幾撰
文定集 宋汪應辰撰
雪山集 宋王質撰
攻媿集 宋樓鑰撰
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宋趙蕃撰
止堂集 宋彭龜年撰
絜齋集 宋袁燮撰
南澗甲乙稿 宋韓元吉撰
蒙齋集 宋袁甫撰
恥堂存稿 宋高斯德撰
拙軒集 金王寂撰
金淵集 元仇遠撰
牧庵集 元姚燧撰
高宗詩文十全集 清彭元瑞編
萬壽衢歌樂章 清彭元瑞編
文苑英華辨證 宋彭叔夏撰
世宗御選悅心集
歲寒堂詩話 宋張戒撰
■溪詩話 宋黃徹撰
浩然齋雅談 宋周密撰
詩倫 清汪薇撰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