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028皇極聲音文字通
三十二卷,明趙撝謙撰,明鈔本,殘存卷一至卷八,卷十三至卷十八,北大。首葉鈐「翰林院印」滿漢文大官印,是進呈本,惜已不完。中山大學有清鈔本,殘存卷三至卷三十,曾釗面城樓故物。真按:讀作:曾釗.面城樓故物.
029秘閣元龜政要
十六卷,無撰人,明鈔本十六冊,勿藥校並跋,真按:應是人號.--據下文,乃趙一清也. 北圖。半葉十行二十字,藍格,白口,四周單邊。鈐「翰林院印」滿漢文大官印,又鈐「曾在李鹿山處」朱文長方印。末有雍正九年勿藥手跋: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勿】-2-4 注音一式 ㄨˋ 解釋 1.不要、不可。表示禁止、勸阻。如:請勿吸煙。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2.不。表示否定。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詞:勿1 〔w ㄨˋ〕〔《廣韻》文弗切,入物,微。〕1.無,沒有。與“有”相對。《詩‧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鄭玄 箋:“士,事也。勿,猶無也……亦初無行陳銜枚之事。” 唐 寒山 《三字詩》之三:“我居山,勿人識,白雲中,常寂寂。”2.見“ 勿勿 ”。3.非,不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三生》:“覷冥王盞中,茶色清澈,己盞中,濁如膠,暗疑迷魂湯得勿此乎?”4.副詞。不。表否定。《詩‧王風‧君子于役》:“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施及 孝惠 ,迄於 文景 ,經術頗興,而辭人勿用。”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凡地球以上,人種五。其色黃、白、黑、赤、流黃。畫地州處,風教語言,勿能相通。” 茅盾 《故鄉雜記》:“伊拉兵隊調得快,為啥勿早點調到 上海 ,同十九路軍一淘打了。”5.副詞。毋,不要。表禁止。《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雹神》:“天師垂思良久,乃顧而囑曰:‘其多降山谷,勿傷禾稼可也。’”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寓中一切都好,請勿念。”6.語助詞,無義。《詩‧小雅‧節南山》:“弗問弗士,勿罔君子。”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十:“勿罔,罔也。言弗問而察之,則下民欺罔其上矣。”《左傳‧僖公十五年》:“ 史蘇 是占,勿從何益。” 王引之 《經義述聞‧通說下‧語詞誤解以實義》:“勿從,從也,言雖從何益也。解者云‘不從 史蘇 ’則失之矣。”7.象聲詞。參見“ 勿勿勿 ”。8.通“ 芴 ”。粗。《呂氏春秋‧精諭》:“有事於此,而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 楊樹達 《積微居讀書記‧讀〈呂氏春秋〉札記‧精諭篇》:“今謂,‘芴’者,粗也。《荀子‧正名篇》云:‘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勿’、‘芴’音同,皆有粗義,與‘精’正相對。”9.通“ 物 ”。東西。勿2 〔m ㄇㄛˋ〕〔《集韻》莫勃切,入末,明。〕見“ 卹2勿 ”。…【勿藥】1.不服藥。《易‧無妄》:“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孔穎達 疏:“疾當自損,勿須藥療而有喜也。” 唐 韋應物 《酬張協律》詩:“觀文心未衰,勿藥疾當痊。”2.指病愈。《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俟調鼎之功,而體力未和,音容兩阻。”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浩然養靈根,勿藥有神助。” 明 孫梅錫 《琴心記‧誓志題橋》:“問醫圖勿藥,求卜願通神。”
右 《秘閣元龜政要》,不詳作者姓氏,閱其書知為閩之漳州人,嘉靖時嘗從征安南者。 按:吳朴《龍飛紀略》自序云:先大夫范常劉辰勤採滁和遺事,太祖大見欣納。臣於征伐禮樂采而輯之,久藏巾笥,以議處安南為與議者,聞於當道,流遁致遠。提 學副使田行文取覽,直名為《國朝綱目》云云。其中論斷語亦多徵用之。則是書疑即朴所作。朴字革甫,真按:吳朴 漳州詔安人。所謂副使田,真按:田汝成 即吾鄉先達田公汝成叔禾也。真按:田汝成 書凡十六冊,每冊首葉有「曾在李鹿山處」圖記,李公諱馥,真按:李馥 亦閩人,嘗撫吾浙,以事罷去,不數年間,所藏遂散亡流失,良可慨矣。又檢諸簿落中,真按:疑為羨文! 惟《絳雲樓書目》有之,冊數與此合,而不註明卷數。按:明太祖以壬辰起兵,是書始於丙申。太祖在位三十一年,是書終於二十八年。首尾俱有遺脫。內失甲辰至丁未四年事,又失丁巳至己未三年事,而行 點畫之舛誤者不可悉舉。真按:金款-異:http://140.111.1.40/yitic/frc/frc15112.htm字號 C15112 正字 【】金-12-20 音讀(一)ㄎㄨㄢˇ (二)ㄎㄨㄢˋ http://140.111.1.40/sword/swordc/sc15112/c15112.jpg是本既為虞山錢氏舊鈔,宜其精善完好,而紕繆若此,信乎藏書之難也。予方苦足疾,兀坐無聊,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兀坐】 注音一式 ㄨˋ ㄗㄨㄛˋ 解釋: 獨自端坐不動。宋˙蘇軾˙客位假寐詩: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聊齋志異˙卷二˙林四娘:清夜兀坐,得勿寂耶?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兀】儿-1-3 注音一式 ㄨˋ 解釋 1.高聳特立。唐˙劉禹錫˙九華山歌: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漢,兀如斷岸無稜角。 2.光禿。如:兀鷹。唐˙杜牧˙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3.尚、仍、還。水滸傳˙第九十一回:黑旋風李逵兀是火剌剌的只顧砍殺。4. 渾然無知的樣子。文選˙陸機˙文賦:兀若枯木,豁若涸流。唐˙李白˙月下 獨酌詩四首之二: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5. 不安的樣子。如:兀兀難安。漢˙傅毅˙舞賦:兀動赴度,咱嗹應聲。6.動搖、飄蕩。後漢書˙卷七十四下˙袁紹傳:未有棄親即異,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宋˙蘇軾˙好事近˙湖上雨晴時詞:燭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真按:此兀則同阢也--有無部首爾.7.加在代詞前形成複詞。如:兀那、兀誰。 因取高皇文集並實錄諸書參校
140
,庶幾十得其五云。雍正玖年冬至前二日勿藥記。
按:此仁和趙一清筆,一清字誠夫,真按:趙一清 一字勿藥,真按:趙一清 號東潛,真按:趙一清 趙昱之子。著《勿藥文稿》一卷、《東潛文稿》二卷。此跋《東潛文稿》乾隆刻本不載,因迻錄如前。檢《浙江省第四次孫仰曾家呈送書目》有是書十六卷十六本,真按:原書排版格式錯誤. 真按:兩淮鹽政李續呈送書目亦有! 《浙江採集遺書總錄》云「小山堂寫本」,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626_四庫採進書目\_000248.jpg 小山堂為趙昱藏書室名,然則此即《存目》所據孫仰曾呈本。《四庫提要》云「首尾皆不完具」,又云「大致與太祖實錄相出入」,皆陰用趙一清跋語。真批:好個陰不用因.有抄襲之嫌故也.
030蜀漢本末
三卷,元趙居信撰,明鈔本一冊,原北平圖書館藏書,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半葉十行,行二十五至二十八字不等,藍格。書衣有「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撫三寶送到范懋柱家藏蜀漢本末壹部計書壹本」長方木記。真按:原書排版格式錯誤. 首葉鈐「翰林院印」滿漢文大官印。又鈐「犀盦藏本」印。卷末有「建安詹璟刊」一行,與元刊本同,知淵源元本,然北圖藏元刻本半葉九行十九字,行款不同,知非照元本舊式鈔寫。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有是本提要,《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增訂二版)著錄。
031南宋書增削定本
六十八卷,明錢士升撰,舊鈔本,王氏詒莊樓藏。題「明大學士塞菴錢士升增削,真按:錢士升 太學生固叟許重熙贊」。真按:許重熙 為鮑氏知不足齋藏舊鈔本,朱文藻硃筆校並跋。書衣有「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撫三寶送到鮑士恭家藏南宋書壹部計書拾本」四行木記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