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y 12, 2008

1253

一樣是垂老還在掙扎)未中舉以前,他家徒四壁,時常斷炊,中舉的捷報來時,他正抱著家中唯一的鷄在集上賣,人家向他報喜,他還以為同他開玩笑,不敢相信,可是回家後,見真的報帖已經升掛起來: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 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醒人事。老太太慌了,忙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 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脚踹在塘裡,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 到集上去了。衆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

  吳敬梓這樣描寫范進,主要在說明在八股科舉制度之下,功名富貴腐蝕了讀書人的心靈,使得他們愚昧庸俗,可笑可憐。

   書中更描寫了學識淺陋,行事胡塗的進士周進。他六十多歲時尚未進學,一次去參觀貢院,觸景傷情, 「不覺眼睛裡一陣酸酸的,長歎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殭殭不醒人事」,救醒之後,又滿地打滾,哭了又哭,直哭到口裡吐出鮮血來。別人同情他,願意凑錢替 他捐個監生,好讓他有資格可以進場考試,周進說:

  「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

  說完又爬到地下,向衆人磕頭。吳敬梓這樣描寫周進士的發達經過,實在就是要把那時被人視為集功名富貴於一身的象徵性人物——進士,其人格竟是如此的本來面目,加以暴露。

  (4)揭露人性醜惡的一面:《儒林外史》對一般人性的諷刺與揭露,是相當深刻和不留餘地的。經常看到人談城市中人的勢利

1254

,可是吳氏眼中,是「鄉僻地面,偏多慕勢之風」,四十七回寫到虞華軒時說:

   「無奈他雖有一肚子學問,五河人總不許他開口。五河的風俗:說起那人有品行,他就歪著嘴笑;說起前 幾十年世家大族,他就鼻子裡笑;說那個人會做詩賦古文,他就眉毛都會笑。問五河縣有甚麼山川風景,是有個彭鄉紳;問五河縣有甚麼出產希奇之物,是有個彭鄉 紳;問五河縣那個有品望,是奉承彭鄉紳;問那個有德行,是奉承彭鄉紳;問那個有才情,是專會奉承彭鄉紳。——却另外有一件事,人也還怕:是同徽州方家做親 家;還有一件事,人也還親熱:就是大捧的銀子拏出來買田。」

  那五河縣的風俗,是如此趨炎附勢,如此現實!研究吳敬梓生平的人,都懷疑他離開家鄉,遷居南京,恐怕正與他家鄉的「風俗」有關。

  人性中的弱點之一是吹噓,書中有不少對吹噓的諷刺描寫,例如匡超人的自吹自擂:

   「我的文名也夠了,自從那年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書行書,名家的稿子,還有四書講書,五 經講書,古文選本,家裡有本賬,共是九十五本。弟選的文章,每一回出,書店定要賣掉一萬部,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北直的客人,都爭著買,只愁買不到 手。還有個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經翻刻過三副板。不瞞二位先生說,北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書案上香火蠟燭供著『先儒匡子之神位。』」 (二十四)

  牛浦的自說自話,大言不慚:

  「我一向在安東縣董老爺衙門裡,那董老爺好不好客!記得我初到他那裡時候,才送了帖子進去,他就連忙叫兩個差人出來請我的轎。我不曾坐轎,却騎的是個驢。我要下驢,差人不肯,兩個人牽了我的驢頭,一路走上去

1255

。 走到暖閣上,走的地板格登格登的一路響。董老爺已是開了宅門,自己迎了出來,同我手攙著手,走了進 去,留我住了二十多天。我要辭他回來,他送我十七兩四錢五分細絲銀子,送我出到大堂上,看著我騎上了驢,口裡說道:『你別處若是得意,就罷了,若不得意, 再來尋我。』這樣人真是難得,我如今還要到他那裡去。」(二十三回)

  吳敬梓對這些吹噓者不加一辭評論,但這些吹噓者的醜陋面目已然畢現。此外,人性中的劣跡,如欺善怕惡像嚴貢生,一毛不拔像嚴監生,在書中都有入木三分的刻劃。

    (三)儒林外史的結構與影響

   談論儒林外史的人,幾乎異口同聲指出,這部小說的結構,實在太鬆懈散漫了。它不像中國許多章回小 說,或西洋許多長篇巨著那樣,完整的故事,環繞著有數的主角發展。儒林外史敘述了二十個以上的故事,每個故事有它不同的主角;前後故事之間,往往沒有必要 的聯繫。在時間上,第一回楔子寫元末明初的事不算,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由成化末年(公元一四八七)寫到萬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共是一百一十年間之 事!這樣的一部小說,能否算是長篇,能否算是成功的作品呢?

   在中國文學的歷史上,自「五四」以來,儒林外史已被確定為是一部「成功的長篇小說」。我們也願意接 受這個論斷,我們所持的理由,是仔細研讀這部書,並考慮到小說在我國發展的歷史因素,認為這部小說不能以常情衡斷。它雖然沒有其他長篇小說構成的那些要 素,但卻有一個貫穿全書的思想——攻擊八股文取士之弊。這個思想溝通了那些零星的故事,統一了那些沒有關聯的人物,融化了時間的冗長,而使得它成為一種別 緻的長篇。

1256

再說作者在前無古人的情形之下,對不合理的制度,不像樣的人,不成話的事,繪聲繪影地描寫,冷靜深刻地諷刺,使人不得不承認它是一部成功的小說。因此,《儒林外史》的結構雖然鬆懈散漫,卻仍然是長篇小說,而且是成功的作品。

   談到《儒林外史》的影響,約可分成兩方面說,首先,是對後世作品的影響,在清末時候,由於社會腐 化,政治腐敗,當時作者寫出了好幾部不滿、諷刺、譴責性質的小說,如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遊記等,在形式與內容方面,或多或少,均與《儒 林外史》有相似之處,論者多稱之為「《儒林外史》之產物」,不過在諷刺技巧上來說,卻趕不上吳敬梓那種不溫不火的功夫罷了。

  其次,對於讀者方面來說,這書在清初寫成以後,對那些身在八股科舉世界的清代知識份子來說,實在是一面鏡子,每照之下,就能發現自己的影子,如惺言退士序言所說:「慎勿讀儒林外史,讀之乃覺身世酬應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可見時文士讀後自慚形穢的一斑。

   自新文學運動倡導以來,此書被列為評價最高的小說之一。中學、大學的課本裡,均選有王冕、范進的故 事,全書也常被指定為學生的課外讀物。但實際上,「儒林外史熱」並沒有維持多久,慢慢的,它不再是大、中學生的課外讀物了,社會人士也逐漸不喜愛讀它了。 大約算一算,從一九二○到一九五○,短短三十年時間是儒林外史的黃金時代。顯而易見地,以後它受人歡迎的程度,更將是每下愈況。因為時代愈後,科舉制度的 餘氛愈淨,年輕的一代已不知道時文是個什麼形象,時文士是副什麼嘴臉,因而對這陌生事態人物的諷刺,便不能產生會心的感受,從而失去了閱讀的興趣。

1257

  不過,在儒林外史中,吳敬梓諷刺的筆尖,除了大部份指向時弊以外,小部份還指向一般的人性,已如前述。對於這一方面的藝術成就,相信在每個時代裡都會有一些喜愛高級趣味的讀者,成為它的知音,而加以激賞。

      三、紅樓夢

       (一)紅樓夢與紅學

   自從民國十年胡適兩次考證紅樓夢(初稿、改定稿)以來,這半個多世紀在漢學的世界裡,沒有另一部著 作受到中外學者的關注,有像紅樓夢這麼狂熱的。胡適當初從紅樓夢的「著者」和「本子」兩個問題上著手,用考證學的方法,「抽出一些比較的最近情理的結 論」。雖然當初他的若干結論,現在十分之九不是被否定,就是被修正了,但是把眾多學者引向這一條考證紅樓夢之路的,不得不歸功於胡適。

   胡氏主張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賈寶玉就是作者自己,賈府的故事就是曹家的家史。他以後的紅學家除 了對前八十回作者是曹雪芹加以肯定以外,對後兩點都有些不同的看法。越來越多的考證者,發掘了更多的曹家歷史,找到了更多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抄本。從 清宮的漢文與滿文檔案,到兩百年來無人問津的漢滿落魄文人的詩集文集,窮搜冥索,一字一畫都珍若拱璧。或是補充、修正了前人的說法,或是自己建立對紅樓夢 某些方面的新看法,蔚成了一片紅學之海。

   紅樓夢受到重視,掀起了考證研究的熱潮,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很多人都認定,紅樓夢是我國小說中 首屈一指之作,曹雪芹應為我國最偉大的小說家,要了解這部書,必須先對作家本人,有所認識。又由於這部書的內容,無疑地反映著曹家家史,所以必須對家世背 景充份了解。第二,曹雪芹死後,紅樓夢開始以不完整的八十回抄本流傳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