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May 5, 2008

1

  引言

      一

  中國歷代文學,一脈相承,順流而下,百河灌注,波瀾愈為壯闊、如長江,黃河之水,滔滔汩汩,淵遠流長。誠如歐陽修所說的,歷代文學,「一代有一代之所勝」。其間作家之多、作品之富,有如一泉一水,一谿一壑,各有其態,而成就輝煌,照耀千古。

  文學在反映人生,描寫人性。文學家對人生的遭遇,有透徹的體會,他們透過語言文字,表達了強烈的情 感,高遠的理想,豐富的想像,彰明了人生的和諧和美麗。我們看到文學家的努力,是在使我們的生活跟他們的生命結合在一起。因此,我們對文學的評價,不僅止 於藝術的品賞,而且還要求道德上的評價。這是中國傳統的文學觀,也是東方文學特有的風貌和精神。

  今人研究文學史的目的,是在探究前人文學的成就,以及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同時,是就社會進化過程中,發覺各時代文學發展的真象,評論各時代文學作家、作品,在社會人羣中的價值和意義,以尋求文學演進的規律,用來引導今後文學的發展。

      二

  關於中國文學史的專著,始於清末。清末以前,有關文學史的著作,多散見於正史的文苑傳、文學傳或藝 文志中;私人的著述,往往就一家的作品,一種文體的發展,加以評述,如賦話、詩話、詞話、文論和詩文評之類,那時尚無文學史的名稱,也缺乏做全盤性或有系 統的分析整理。第一部中國文學史的著作,要算林傳甲的中國文學史,在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印行,做為京師大學堂的講義。兩年後,又有竇警凡的歷朝文學 史,是線裝鉛印本

2

。民國以來,中國文學史之類的專著,無論是通史、專史或斷代史,便日益增多,而「中國文學史」一項,也就成為研究中國文學中一門新興的學科,為一般大學中文系必開的課程。

  在以往所出版的中國文學史中,大半是由一人或一二人執筆寫成的。由於中國文學史,上下數千年,其中 包括各種文體由醞釀變化,到成熟衰微,其間的演進至為複雜,作家作品的繁富,並非一人的能力所能顧及的。近些年來,學術研究的方式改變,由個別單獨研究, 轉變為羣策羣力的集體分工研究;而研究的途徑,也採用新觀念新方法和新批評。

      三

  早在三年前,我們邀集了八位在各大學中文系或國文系擔任該科的教授,採用集體分工的方式,籌劃編著 一部新的中國文學史,作為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一科教材之用。依據「歷史的重心在民生」,而文學史也是歷史的一部分,於是我們決定採用民生史觀時立 場,來撰寫這部文學史。接著便著手擬具編章節目和體例,然後就各人的所長,揀選撰寫的範圍,如今已完稿,定名為「中國文學史初稿」。

  本書由傅錫壬(淡江大學)負責第一編及第二編四五兩章部份,黃錦鋐(師範大學)負責第二編部分,, 左松超(中央大學)負責第三編部分,邱燮友(師範大學)負責第四編部分,金榮華(文化大學)負責第五編部分,王忠林(南洋大學)負責第六編部分,應裕康 (南洋大學)負責第七編部分,皮述民(南洋大學)負責第八編部分。編寫工作採用個人執筆集體討論的方式完成,最後審查定稿,封面上作者排列次序,依姓氏筆 畫為序。全書繁鉅,疏漏的地方,在所難免,尚祈博雅學者,有所指正。

                民國六十七年十月

1

中國文學史初稿  目錄

第一編 上古三代文學

第一章 中國文字的起源 一

 第一節  中國文字起源的傳說 一

 第二節 文字的創造者 四

 第三節  文字創造的約略時代 五

第二章  古代的神話與傳說 一五

 第一節 文學之母 一五

 第二節 什麼是神話、傳說 一六

 第三節  中國神話不發達的原因  一八

 第四節 古代神話舉隅    二二

第三章 殷商時代文學的斷片  三一

 第一節 信史的開始  三一

2

 第二節 卜辭的發現 三一

 第三節  殷商文明的蠡測 三三

 第四節  藝術與文學的成就  三八

第四章 卜筮之書——周易 四五

 第一節 巫術文學 四五

 第二節  反映的社會背景 四六

 第三節 文學的蠡測  四八

 第四節  十翼的文學觀  五二

第五章  北方詩歌總集——詩經 五五

 第一節  最古的詩歌總集 五五

 第二節  詩經的作者與時代  五六

 第三節 詩經的編輯 五八

 第四節 詩經的內容 六三

第六章  春秋戰國的散文 七九

 第一節  動盪的時代 七九

 第二節  散文興盛的原因 八○

3

  第三節 哲理散文 八四

  第四節 歷史散文 一○五

 第七章 南方詩歌總集-楚辭  一一七

  第一節 楚辭釋名  一一七

  第二節 楚辭的緣起  一一九

  第三節 屈原生平及其作品  一三二

  第四節 楚辭的藝術價值  一四○

  第五節 宋玉的生平及其作品 一四三

  第六節 楚辭對後世文學之影響 一四五

第二編 秦漢文學

  第一章 秦代文學概述 一五一

  第一節 荀卿 一五二

  第二節 李斯 一五八

  第三節 韓非  一六六

  第四節 呂氏春秋 一七一

4

 第二章  兩漢的辭賦  一七九

  第一節  漢代辭賦發達的原因及其特點 一七九

  第二節 漢代辭賦的作家 一八八

 第三章 漢代的史傳散文 二二五

 第四章 樂府與民歌 二三五

 第五章  五七言詩的興起二五三

  第一節  五言詩的與起 二五三

  第二節  七言詩的興起  二七五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第一章 建安詩歌與正始詩歌 二八五

  第一節 建安詩歌  二八五

  第二節 正始詩歌  三○四

 第二章 兩晉詩歌 三一三

  第一節 晉初詩人  三一五

  第二節 太康詩人  三一七

5

第三節 左思 三二○

第四節 劉琨、郭璞 三二三

第五節 陶淵明  三二八

第三章 南北朝詩歌 三三七

第一節 謝靈運與山水詩 三四二

第二節 鮑照 三四六

第三節 謝朓和永明體 三五○

第四節 梁陳詩人和宮體詩 三五三

第五節 北朝詩人 三六一

第四章 南北朝樂府及民歌  三六七

第一節 南朝樂府民歌  三六八

第二節 北朝樂府民歌  三八四

第三節 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影響  三九○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的賦、駢文與散文 三九五

第一節 魏晉的賦 三九五

第二節 魏晉的敢文 四○○

6

  第三節 南北朝的駢文  四○七

  第四節 南北朝的散文  四一六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的小說 四二三

  第一節 志怪小說 四二四

  第二節 軼事小說 四三四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第一章 隋代文學 四四三

  第一節 隋代文學概述 四四三

  第二節 隋代詩歌  四四六

 第二章 唐代詩歌(上) 四五一

  第一節 唐代文學概述 四五一

  第二節 唐詩興盛的原因和社會背景 四五三

  第三節 初唐詩歌 四六四

  第四節 盛唐詩歌 四八一

 第三章 唐代詩歌(下) 五一九

7

 第一節 中唐詩歌  五一九

 第二節 晚唐詩歌  五三九

第四章 唐代古文運動 五五一

 第一節 古文運動發生的原因  五五一

 第二節 古文運動領導者韓愈和柳宗元 五五九

 第三節 唐代古文運動的成就 五六七

第五章 唐代傳奇小說 五七三

 第一節 唐代傳奇發生的原因 五七三

 第二節  唐代傳奇的內容及發展 五七七

 第;一節  唐代傳奇小說的影響 五八六

第六章 唐代通俗文學 五八九

 第一節 敦煌變文 五九○

 第二節 敦煌曲子詞與唐代民歌 五九六

第七章  唐五代詞 六○五

 第一節 詞的起源和唐詞的發展 六○五

 第二節 溫庭筠和花間詞人 六一二

8

  第二節  李煜和南唐詞人  六一八

第五編 宋代文學

 第一章  宋代的散文 六二五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再起 六二五

  第二節 主要作家 六三一

  第三節  理學家的散文 六三八

 第二章  北宋的詩歌 六四一

  第一節  西崑時期 六四一

  第二節 創新時期 六四三

  第三節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六四五

 第三章 南宋的詩  六五一

  第一節 南渡四家  六五一

  第二節  永嘉四靈 六五六

  第三節 江湖詩人  六五八

  第四節  理學家的詩  六六○

  第五節  孤臣遺老 六六一

9

 第四章  北宋的詞 六六三

  第一節  花間餘風 六六四

  第二節 慢詞全盛 六六八

  第三節 格律求精 六七三

 第五章  南宋的詞  六七七

  第一節  豪邁時期 六七九

  第二節 雕飾期 六八四

  第三節  雅正期 六八九

 第六章  宋代的戲曲 六九五

  第一節  歌舞劇 六九六

  第二節  鼓子詞 六九九

  第三節  諸宮調 七○一

  第四節 戲文 七○三

 第七章 宋代的小說  七○五

  第一節 志怪與傳奇 七○五

  第二節 話本 七○七

10

 第八章 宋代的文學批評 七一三

  第一節 朱熹的文學批評 七一三

  第二節  嚴羽和滄浪詩話 七一四

 第九章  遼金文學 七一七

  第一節  遼文學 七一七

  第二節 金文學 七一八

第六編 元代文學

 第一章  元代的詩文 七二五

  第一節  元代的詩詞 七二五

  第二節  元代散文 七四三

 第二章  元代散曲 七五三

  第一節  散曲的起源和體制 七五三

  第二節  元代前期散曲 七六三

  第三節  元代後期散曲 七九一

 第三章  元代雜劇 八一七

11

  第一節  元雜劇的起源和組識 八一七

  第二節  元代前期雜劇作家 八二四

  第三節 元代後期雜劇 八五二

  第四節  元代無名氏雜劇 八六一

第七編 明代文學

 第一章  明初的詩文 八七一

  第一節 明初詩文 八七一

  第二節  臺閣體與茶陵詩派 八八一

  第三節  前後七子的擬古運動 八八七

  第四節  唐宋派與歸有光(反擬古主義的作家) 八九七

  第五節  公安派與竟陵派 九○八

  第六節  明末詩文 九一六

 第二章  明代的戲劇 九二五

  第一節 明初的戲劇 九二五

  第二節  崑曲的興起 九三六

12

  第三節 沈璟與格律派 九五二

  第四節 湯顯祖與文辭派

第五節  明末的戲劇 九七一

第三章  明代散曲及民歌 九八三

第一節 元末明初散曲 九八三

第二節 明代前期散曲 九八九

第三節 明代後期散曲 一○一一

第四節 明代的民歌 一○二五

第四章 明代的小說與話本 一○三五

第一節 長篇章回小說 一○三六

第二節 短篇小說 一○八三

第八編 清代文學

第一章 清代詩詞  一○九九

第一節 清代詩歌 一○九九

第二節 清代的詞 一一○八

13

第二章 清代的駢文與散文 一一二五

 第一節 清代駢文 一一二五

 第二節  清代散文 一一三三

第三章 清代的戲劇  一一五五

  第一節 清初戲劇 一一五五

  第二節  康熙時的戲劇 一一六七

  第三節 乾隆時的戲劇  一一八一

  第四節 嘉慶以後的戲劇 一一八八

  第五節 花部諸腔的興起 一一九四

第四章  清代的民歌與講唱文學 一二○七

  第一節 清代的民歌 一二○七

  第二節 清代的講唱文學 一二二三

第五章 清代小說 一二四三

  第一節  長篇章回小說 一二四三

  第二節 短篇小說 一二七八

  第三節 晚清小說 一二八三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