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February 1, 2008

451

是謂此一「芓」字見《古文尚書》,何嘗謂「■」即「縮」字見《尚書》哉?此惠氏誤讀《汗簡》以下條之注,真按:翁方綱對惠棟的批評 連合上條之注,遂執以為《古文尚書》云爾,亦可謂扣槃捫籥以為日者矣。〈魯頌〉「茆」字今板本皆从「寅卯」之「卯」真按:今阮刻本卻已作茆字,見前愚校按. 乃自陸氏《釋文》已有音卯之讀。其實則當以《說文》、毛《傳》為定說也。朱子《詩傳》皆用吳才老《韻補》,真按:吳棫 真按:朱子與吳棫 而吳才老於此字亦云「力久切」,正與《說文》合;而朱子不用之,乃別出「叶謨九反」之讀。其實此字無庸多出叶音之讀耳。真按:翁方綱對朱子的批判

451

  與陳石士論攷訂書真按:真按:翁方綱與陳用光 陳用光與王芑孫

昨見尊集有王君芑孫江字識語真按:續修四庫本作「昨見尊集有王君芑孫紅字識語」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161_復初齋文集\_000451.jpg「江」作「紅」字,不知係描潤之訛,或為校改也.然疑此紅字即朱文也.謂王芑孫于陳用光集內有朱紅批文也.○按下文(本文末頁)有「評文」,則此紅字識語應即朱文批文無疑矣!則作紅字是也. 真按:陳用光與王芑孫 因言義理而斥攷訂,遂比之於邪說。真按:王芑孫對考證學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家的批判 此不特不知攷訂,抑且不知義理也。真按:翁方綱對王芑孫的批評 夫攷訂之學何為而必欲攷訂乎

452

?欲以明義理而已矣。真按:考證學的目的 其舍義理而泛言攷訂者乃近名者耳,嗜異者耳。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家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然若以其矜言博涉目為邪說,則言義理者獨無涉偏涉空者,亦得目之以邪說乎?義理至南宋而益加密,用心至南宋而益加深切。是以楊信齋之禮圖,真按:楊復 陳北溪之字義,真按:陳淳 真按:楊復 黃東發之日鈔,真按:黃震 皆本於朱門也。馬貴與、真按:馬端臨 王伯厚之博聞多識皆南宋之善學者也。真按:王應麟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故攷訂之學必推南宋,雖朱子不專以攷訂名,而精義入微,所必衷之於此者也。惟其攷之也確,是以信之也篤。是攷訂乃義理所必資,而豈得外之乎?其空言義理而不知有攷据者,無過於有明一代,真按:翁方綱對明朝的看法 真按:翁方綱對明朝學術的批判 經書則專尚《大全》,文則僅知帖括,是言八比時文者,其或與攷訂異歟

453

?然特明人不知攷訂耳。至我國朝而攷訂之家輩出,真按:原文有平抬.然前有作為挪抬者,則挪、平之間,于此固無間矣. 實足以補救之。惟時藝之為體,自與攷訂不同,以致日習時藝者置漢唐傳注箋疏束手不觀,問以訓故徵實則茫如也。此自在善學者通經學古以正其趨耳,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而不善為之者乃涉取子史之僻事,訓詁之奇字,雜入於時文中,自命博取之通才而不知其弊百出也。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主張 真按:翁方綱論學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家的批判 又或輕以己意測古籍,不甘闕疑而目為錯簡,不知六書而目為通用,此皆不善攷訂者致之,而非攷訂之過也。甚有臆逞才筆者,視攷訂為畏途。如吾同年蔣心餘,真按:翁方綱的同年 真按:翁方綱與蔣士銓 真按:蔣士銓之為人 有詩筆者也,而其詩有云「注疏流弊事攷訂」,真按:重出,重複,-前文〈攷訂論中之二〉311頁已有. 此轉以攷訂為流弊,且歸咎於讀注疏,適以自白其未嘗讀注疏而已真按:真按:蔣士銓之經學 翁方綱對蔣士銓的批評

454

。今見王芑孫之言至於比攷訂於邪說,則其害理傷道視心餘為尤甚矣!將使學者株守兔園講章不敢涉目注疏而後止耳。真按:王芑孫對考證學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與王芑孫 真按:翁方綱對王芑孫的批評 芑孫者,吾同年王世琪孫也。真按: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全三冊)288頁(330 / 2913)唯有清光緒15230名之人.則此世琪應即其字號也.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無此別名.香港馮平山館藏善本錄有世琪、芑孫祖孫印.則世琪應即名矣.然于榜單皆未見與翁方綱同年也.「題名 左傳義法舉要 排架號 096.17 / 30 拼音題名: Zuo zhuan yi fa ju yao 版本 鈔本 數量 二冊 裝訂 線裝 裝潢 函套 撰述者 方苞 口授 其他貢獻者: 王兆符 手錄 序跋題校者: 王芑孫 出版年(中曆) 清乾隆 出版年(西曆) 1736 -- 1796 舊藏者 王世琪︱ 淵雅堂︱ 三十六鴛鴦館︱王芑孫︱ 朱嘉賓︱ 嘉業堂 收藏印記 「王 印世琪」︱「說巖」︱「念豐」︱「蛻讀」︱「安復」︱「撝謙」︱「蘇州淵雅堂王氏圖書」︱「太原舊族」︱「世琪私印」︱「說巖號樹萱又號芷畦」︱「三十六 鴛鴦館主」︱「芑孫私印」︱「鐵夫」︱「真州城南天下稀」︱「一牀書」︱「此庵」︱「文恪之後」︱「井叔」︱「臣繩私印」︱「虛澤」︱「朱嘉賓」︱「吳興 劉氏嘉業堂藏書記」︱「馬上讀書」︱「蛻庵」︱「芑孫」 序跋 題記全文 芑孫跋云:「此先大父館雲間時,從宛平鍾勵暇先生借本鈔本,惟首篇為他手書末有朱嘉賓手筆云:「芑孫長洲人,字念豐,號愓甫,一作鐵夫又號楞伽山人。乾隆舉人,詩癯然以瘦,戞然以清,與法式善,張問陶輩相唱和。書仿劉埔,尤負重名,有《淵雅堂詩文集》。嘉賓記。」 四庫類目 經部 -- 春秋類 真按:翁方綱與王世琪 真按:翁方綱與王芑孫 真按:翁方綱的同年 真按:翁方綱對王芑孫的批評 昔來吾齋,知吾欲理《尚書》諸條。問曰:「先生必專治今文也!」予應之曰:「古文豈可廢乎?」蓋彼習聞閻氏說,妄以此疑我耳。真按:翁方綱的書經學 真按:翁方綱對閻若璩的批評 真按:王芑孫與閻若璩 而今見其評文之謬又若此。其亦進退無據耳矣。聞此人在南方頗有能文之譽,恐其偏謬之論致誤學者,故不得不著之。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之為人 真按:翁方綱對王芑孫的批評

454

  答友人小牘

居今日而辨攷載籍,其不得已而加議論者有二端焉: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一則實有大關繫古人處,若皆觀望唯諾不為決擇,則古人受無窮之累,既如此,則雖實難下手,亦不得不為之剖析也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治學原則 真按:翁方綱對歐陽修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閻若璩的批評-故翁公于閻若璩、歐陽修等不得不置一辭辨駁之也. 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

455

。一則實於寸心有憑據處,若不發抒即是自欺其本志,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毋自欺 既如此,則雖於古人非甚關切,而亦不妨為剖析也。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除此二端外則闕疑其最要矣。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毋自欺 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嘗謂自古以來著述家總坐在處處求通而難於收拾,此天下古今之通病;而《周易》、《春秋》為尤甚矣。真按:翁方綱的治學主張 真按:翁方綱論學 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春秋學 真按:翁方綱的易學 真按:今日學者之通病也!

455

  答友問鍾山札記

承示弓父《鍾山札記》公羊宣六年傳「則無人門焉者」「則無人閨焉者。」段若膺云當作「則無人焉門者」「則無人焉閨者。真按:盧文弨與段玉裁 真按:翁方綱與段玉裁 謂下句注云:真按:此應係盧文弨自指也. 「故不言堂焉者」,當作「故不言堂者」。此條未通真按:此以下方為翁言也. 按何休注「焉者於也。是無人於閏門守視者也。」據此注則文義正應作「門焉」「焉」真按:前用閨,何故此作堂?豈釋義耶?

456

,何得以後世時文之句法例之真按:真按:翁方綱的訓詁學 語言時代的觀點 ?弓父此條啟後人臆改之弊深矣。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翁方綱對盧文弨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今見阮刻《公羊注疏挍勘記》亦從段說誤也。記於此,當並改正。真按:翁方綱與阮元刻十三經注疏 真按:段玉裁之誤 真按:翁方綱與阮元 真按: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春秋公羊傳注疏/宣公/卷十五 - 198 -「『則無人門焉者』。唐石經諸本同。段玉裁云:此當作『焉門者』,下當作『焉閨者』,故注云『焉者於也』,是無人於門閨守視者也。今本誤倒。」 真按: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之誤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