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February 19, 2008

1027

。昔吾友錢竹汀攷是碑,真按:翁方綱與錢大昕 謂「《宋宰輔編年錄》所載太原之命,當撰碑時,除命未下,故不敘入系銜。」予按公年譜,是時宣徽南院使判太原河東經略安撫之命,公堅辭不受,事在是月壬申,壬申,月之十二日也。不得謂除命未下矣。真按:翁方綱對錢大昕的批評 蓋以辭命未受,故不敘入系銜耳。至是年七月,乃改知蔡州。其明年七月,歸潁,遂致仕。是碑撰於在青州時,則宋牧仲《西陂類稿》所載黃魯直文,於文忠、文節二公年譜皆有所不合,予既嘗詳辨之矣真按:即謂前一首也. 敏齋比部裝拓本為軸,真按:翁譜有『七月,為歐陽敏齋比部跋汪士鋐手牘及陳春暉書册。(影14/3931)』. 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519 / 966):王懋勳、申涵煜、朱宏晉、汪三省、李苞、林培厚、祁世長、夏安均、張世安、陸文傑、湯修、馮祖悅、應寶時、盧政.927 / 966):李志學、張炘、陳虞胤、陳鶴. 無姓歐陽者也. 屬為題識,故攷据其實以著徵信焉。真按:翁方綱交友資料 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著作目的論 真按:翁方綱對考證學的態度

1027

  跋東坡隸書石刻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1028

王文簡《居易錄》云:真按:王士禛 「諸城,古東武,即宋密州。坡公超然臺在焉。縣學有石刻坡八分書,云:『明叔、傳道、禹功、子瞻遊軾』凡十字。坡書滿天下而八分僅見此石云。」今見拓本則八分書三行,行三字,曰「禹功、傳道、明叔、子瞻遊」,並無「軾」字,不知文簡何由致誤也?真按:王士禛之誤 《諸城志》云:「石高尺八寸,圍二尺八寸真按:據原文眉批校注插入.續修四庫本無也. 質甚璞,中藏巖壑,皆曰太湖石,然不類也。石背鐫三行九字,字逕寸,隸書,自左而右。石久埋沒土苴,明萬歷十九年,縣人陳某以告知縣甯嘉猷伐石為臺,庋置明倫堂前。」方綱按:東坡詩中,熙寧甲寅、乙卯間守密州時常與三人唱和。喬敘字禹功真按:喬敘 嘗以太博宋有太常寺博士。又國子監太學博士。此稱太博,未知孰是。換左藏知欽州,其後除知施州。其出知欽州在九年丙辰

「寸」下「質」上脫「圍二尺八寸」五字。真按:眉批

1029

,則此同遊或在甲寅、或在乙卯,未可定也。章傳字傳道真按:章傳 閩人。《吳都文粹》載蘇子美贈章傳道詩云「南閩章其氏,傳名,字傳道。」又《烏臺詩案》云:「熙寧六年正月作詩次章傳韻。」是其名傳灼然無疑,而《諸城志》謂軼其名者,第弗深考也。真按:翁方綱考辨作者 真按:諸城志之誤 趙杲卿字明叔真按:趙杲卿 膠西人。鄉貢進士,有行義,見坡公書劉庭式事文中。真按:蘇軾 坡詩〈次喬太博韻〉云:真按:喬敘 喬侯瑚璉質,真按:喬敘 清廟嘗薦盥。奮髯百吏走,坐變齊俗緩。」据此詩,則查氏注以喬禹功為先生密州僚屬者是也。真按:查慎行 其後十年,至元豐乙丑,東坡知登州,過密,次韻趙明叔、喬禹功:「先生依舊廣文貧,老守時遭醉尉嗔」云云。查氏注趙明叔為膠西教授,則與施氏原注云膠西人者不合。真按:翁方綱對查慎行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與蘇詩

1030

坡文云:「密人趙明叔。」蓋明叔嘗官教授,而非必其教授於密也。真按:趙杲卿-傳記資料 又《諸城志》云:「章傳道與坡友善,自杭至密皆在幕中。」攷先生通守杭州時次韻傳道詩有「子粲還予授」之句,《諸城志》所云當得其實。則三人者,禹功為密之僚屬,傳道為密守之幕客,明叔為密人,三人者皆不當先於坡,而今觀此石本,乃先三人而後坡,則其分書出坡公手無疑真批:豈謂坡公手書,故將三人尊前,而己謙後?若然,則作偽者何不能也? 未谷書來云:真按:翁方綱與桂馥 「分法與漢唐不類。」以予觀之,乃大近房彥謙碑,是乃漢唐分隸之正矩;求諸坡公書跡為最罕見者矣。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隸書 真按:蘇軾之書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1030

  跋東坡海市詩石刻

此詩查氏《補注》引石刻云:真按:查慎行 「末題元豐八年十月晦書呈全叔承議

1031

。」又「父老」下有「云」字,「神功」「功」字作「工」,「豈知造物」「豈」字作「不」至於廟」字作「祠」真按:謂廟作祠也.此句式與前後異,存疑!○按前此讀,誤也。今箋正如是。原 愚讀作「至於廟」字作「祠」,箋曰:「謂廟作祠也.此句式與前後異,存疑!」是當存疑也!今覆讀沈津之誤『至於“廟”字作“祠”,“此詩此作是龍鍾”,“ 鍾”作“鐘”。則查所未及也。』,再讀之,則按曰『愚原讀作『「至於廟」字作「祠」,「此詩」「此」作「是」,「龍鍾」「鍾」作「鐘」,則查所未及也。』 亦誤也。當讀作『至於「廟」字作「祠」,「此詩」「此」作「是」,「龍鍾」「鍾」作「鐘」,則查所未及也。』「至於…則查所未及也」為句。故然。』 「此詩」「此」作「是」,「龍鍾」「鍾」作「鐘」,所未及也。真按:查慎行 施氏原刻本「神工」「龍鐘」並與石刻同,「孤鳥」本小杜真按:疑指杜牧. 則亦勝「孤島」也。「眉山」下二字蓋公名,以黨禁磨去耳。公以是年十月十五日到登州,二十日被命以禮部員外郎召還朝,故云到官五日而去也。蘇詩入石,予所見若廣州浴日亭是偽刻,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扶風天和寺、廣州小金山則刻手皆不工。此刻筆法淳古,雖泐甚而神理具存,可寶也。

1031

  跋禪智寺蘇碑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揚州禪智寺蘇文忠次韻伯固遊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詩

1032

,明人重刻於石,有嘉靖辛丑蜀岡盛儀、萬歷己卯沔陽陳文燭二跋。先是,石久斷仆,國初新城王文簡司理揚州時訪得之,真按:原文有平抬. 屬寺僧陷方丈壁間,并次韻勒石其側。真按:王士禛與蘇軾 汪堯峰詩云:真按:汪琬 「鶴影蟬聲野徑長,髯翁遺墨冷斜陽。真按:蘇軾 游人盡說迷樓好,誰訪殘碑到蜀岡?」記此事也。方綱嚮往斯蹟久矣,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會門人謝蘊山守揚州,屬其訪搨,且續唱和之盟。真按:翁方綱與謝啟昆 今年夏,得所寄拓本。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方綱按:蘇伯固名堅,真按:蘇堅-傳記資料 鎮江人,博學能詩,時與文忠相會於揚。真按:蘇軾交友資料 李孝博時自山陽守以治行高第即拜廣東提點刑獄,見徐仲車節孝集云孝博字叔升真按:李孝博 而此墨蹟作叔師真按:李孝博 當以墨蹟為正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 今此石本「師」字半泐,適門人警堂假守懷慶,真按:張銘 真按:張銘? 以郟縣亦有此詩石刻,拓以見寄真按:翁方綱的門生-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有〈致張銘〉.

1033

,與此蹟筆法正同,而其事特異。文忠晚居陽羡,疾不起。叔黨兄弟得吉壤於汝州郟城之小峨嵋山,真按:蘇過 因葬焉。後人遂家於潁昌。事見晁以道所為斜川墓誌。明末盜伐其柏,真按:謂其中也.其間也. 真按:冡 國朝順治三年秋,真按:原文有平抬. 知縣事濟南石只篤行謁墓下,真按:張篤行 真按:『順治初,知縣張石只(篤行,章丘人,丙戌進士)至,謁墓下,復為封樹立碑,增植松樹千餘株。題詩云:「峨眉遙望獨傷情,樹盡碑殘野草生,莫道荒村煙火絕,山家今日是 …』(池北偶談- [談異三] - 開放文學復為封樹立碑,其夜夢一青衣曰:「東坡遣致謝。」問先生今何在,曰「在臨汝,公至彼,當相見。」是年七月,以事至汝州,有青衣叩門遺一卷,乃東坡墨蹟蜀岡送李孝博之嶺南詩也。青衣忽不見,張異之,因命工摹勒於石,自作長歌記之。周櫟園《書影》、真按:周亮工 王文簡《池北偶談》皆載此事。真按:王士禛 而今日二蹟適合,豈非翰墨精靈天假之緣者邪?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樂趣 真按:翁方綱與神怪迷信 第二句,《集》作「老鶴方翳蟬」亦當從墨蹟作「初」也真按:謂當從墨蹟作老鶴初翳蟬也.

1034

。蘊山既和公韻,方綱亦繼和,俾刻於石側,庶以踵前賢風流於什一耳。真按:翁方綱交友方法論

1034

  跋湧金亭石刻

東坡兩至河南:一在嘉祐五年庚子春,由唐許入京,有阮籍嘯臺詩;一在熙寧四年辛亥,有傅堯俞濟源艸堂詩。《河南志》云:「湧金亭在輝縣西北百泉亭,有蘇書,金主簿李天瑞重脩。」若由嘉祐庚子計,至金承安五年,真按:詞:【承安】猶承平。 王充 《論衡‧自然》:“ 承安繼治,任賢使能。” ○按:此應係金國年號. 正一百四十年。今前跋隱隱有四十年後有五年字,以愚意度之,似首行云東坡先生書石後之一百四十年云云。末行云承安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云云,此已是舊拓本,而糢糊若此,恐今石益難辨矣。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此當考李天瑞脩亭之年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1035

。姑存鄙見於此。

1035

  跋表忠觀碑小字殘本

右表忠觀碑殘石二片,小楷書,前系銜與大字本同,其曰「權知徐州軍州事。」先生以熙十年四月到徐州任,真按:原文有缺末筆諱-不復一一出校. 元豐二年二月移知湖州。趙清獻請立祠在熙寧十年十月,真按:趙抃 其時先生正在徐也。碑中「自然」即所謂通教大師者,集中送通教詩引云「元豐二年通教自杭來見予於吳興,問觀亦卒工乎?曰未也。因作詩送之。」有「墮淚行看會祠下,真按:詞:【行看】1.且看。 韓愈 《郴州祈雨》詩:“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鳳池 鰲禁聽絲綸。”取,得。助詞。2.覆看,又看。 賈島 《送去華法師》詩:“默聽鴻聲盡,行看葉影飛。” 挂名爭欲刻碑陰」之句,則其石是豐碑大書,真按:詞:【豐碑】1.古代殯葬天子或諸侯,用以下棺的工具。《禮記‧檀弓下》:“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 鄭玄 注:“豐碑,斲大木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間,為鹿盧,下棺以縴繞。天子六縴四碑,前後各重鹿盧也。” 北周 庾信 《周柱國楚國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邑里蕭索,宅惟荒涼;豐碑下柩,題湊遷喪。” 朱彝尊 《夜明木賦》:“如場之轉碌碡,如縴之拽豐碑。”2.紀功頌德的高大石碑。《南史‧王琳傳》:“豐碑式樹,時留墮淚之人。” 元好問 《讀李狀元朝宗禪林記》:“千字豐碑誰國手,百城降虜盡王臣。” 魯迅 《南腔北調集‧<守常全集>題記》:“他的遺文卻將永住,因為這是先驅者的遺產,革命史上的豐碑。” 而非陷壁之片石可知已。真按:詞無.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考辨學 陳柯記云:「舊碑殘制,為石摹刻。真按:易容之易也. 」則其原是大書益信。而近時厲樊榭作詩乃欲以小字者為真,真按:翁方綱對厲鶚的批判 其果然乎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

1036

?此二石字亦勁,或出蘇蹟而後人取以刻石,別作一本,自無不可,而不必以為當日之原碑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1036

  跋孔氏刻蘇書乞常州居住表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曲阜孔氏鑒真帖內刻蘇文忠公小楷書〈乞常州居住表〉,後有沈石田真按:沈周 董思白二跋。真按:董其昌 此帖刻手不工,然是真蹟無疑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 本集是表,視此本前後多出五百餘字。中云「今雖已至泗州」,此作「揚州」。攷是年四月,先生離黃州,五月由九江至筠州。七月過金陵,十二月在泗州度歲。而十一月三日有竹西訪慶老詩。真按:右下角有小勾,而續修四庫本無也.未知何義? 此本後云「元豐七年十月十九日」,則知十月已到揚州,此本是其初藳寫就未而至泗州始上之真按:上石之上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