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February 22, 2008

401

南宋書增削定本六十卷知不足齋寫本

 右明大學士嘉善錢士升輯。亦以宋史失之繁雜,故取南渡後各朝事,重為更定。有太學生許重熙為贊。

大金國志四十卷開萬樓寫本

 右宋宇文懋昭撰。懋昭嘗仕於金,為淮西歸正人。宋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閣。其書於端平元年表上。所志起金太祖至宣宗凡一百七十年事。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知不足齋寫本

 右宋秘書丞嘉興葉隆禮撰。述契丹自阿保機初興迄於天祚凡二百餘載之事

402

畧仿紀傳體。前有遼國始興本末九主年譜,末附宋臣紀錄諸蕃國雜記歲時雜記等種。於淳熙七年表上。錢曾稱是書謹嚴詳贍,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有良史之風。

金志一冊寫本

遼志一冊寫本

 右二書約述金遼興廢本末及歲時風俗事畧。當是後人從大金國志、契丹國志兩編中抄撮而成。故仍署懋昭、隆禮二人之名也。

續宏簡錄四十二卷刋本

403

 右國朝少詹事仁和邵遠平撰。一名元史續編真按:元史類編-原文有筆注類字在續字旁. 遠平之高祖經邦曾為宏簡錄,以續鄭樵通志所載。自唐迄遼金止。遠平因取元史刪繁訂誤,兼採諸家所著補其缺畧,成此編以續祖書。朱彝尊為之序。

皇明書四十五卷刋本

 右明鄧元錫撰。黃虞稷曰:輯洪武至嘉靖十一朝君臣事蹟。蓋仿正史體為之。

皇明史竊一百七卷刋本

 右明新昌知縣東莞尹守衡撰。黃虞稷曰書分帝紀八卷,志六卷,世家十卷,列傳八十三卷

404

。其高后紀、百官志、田賦志、河漕志四卷原缺。

識大錄五十二冊開萬樓寫本

 右明宣城劉振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亦仿正史例。所載起太祖迄穆宗朝事。

明書一百七十二卷刋本

 右國朝尚書靈壽傅維鱗撰。自序謂搜求明興以來行藏印鈔諸本與家乘文集碑志得三百餘部九千餘卷,參互實錄,考訂異同,纂成此書。起元天歷元年戊辰迄明崇正十七年甲申。於萬歷以前釐然詳備泰昌而後故牒散失多有缺畧

405

。述本紀宮闈紀表志記世家列傳凡七十七目合一百七十二卷。

  史類真按:覇-不復一一出校!

七國考六冊寫本

 右明烏程董說撰。取羣籍所載戰國時七國之事彙錄而分系之。每國為十四考,首職官,終瑣事。

吳越紀餘五卷知不足齋寫本

 右明長洲錢貴撰。述春秋時吳越事。自識云:摭其大綱為三首,復擬其事之可信者為三十五首,又末附雜咏十餘題,蓋皆取材史籍而以已意融裁之者

406

華陽國志十二卷寫本

 右志本晉常璩撰。華陽梁州地也。其書紀漢以來巴蜀人物。今本為宋知成都府李叔就璩原編更取各史訂正缺譌重加編次者。真按:上旡下土

蜀鑑十卷刋本

 右宋李子文撰。記蜀事。自周秦間至宋平孟止。真按:原作上日下永!

蜀國春秋十八卷刋本

 右明成都苟廷詔輯。真按:當作荀廷詔! 紀蜀事,自蜀山氏開國迄明代止

407

。後附郡縣通釋,詳其沿革焉。

十六國年表一冊開萬樓寫本

 右明武陵孔尚質輯。取兩晉間十六國事分國分年而載之,非縱橫列格之表也。

後梁春秋二卷刋本

 右明海鹽姚士粦輯。以蕭詧乃昭明第三子,梁之嫡系宜有史書,故次其三十三年主事為專編焉。

晉列國指掌二卷寫本

唐藩鎮指掌二卷寫本

 右明眉山張大齡撰。晉之十六國及唐末河北諸鎮事蹟散在史冊,往往不得要領

408

。觀此則興廢本末犁然在目矣。

五國故事二卷天一閣寫本

 右紀吳楊行密、南唐李昇、蜀王建、孟知祥、漢劉巖、閩王審知五國軼事,不著撰人姓氏。吳焯跋云:編中稱劉為彭城,考吳越備史,凡劉皆稱彭城,避武肅諱也,則此或亦吳越人所為。

吳越備史四卷補遺一卷瓶花齋寫本

 右載通考者有二:吳越備史九卷,「吳越掌書記范坰林禹撰」。真按:此謂通考正文下小注也. 又吳越備史遺事五卷,注「全州觀察使錢儼撰

409

, 并引陳振孫言謂備史亦儼所為,託名林范者,而今本則有吳焯跋云:嘗得吳越二十四世孫受徵刊本,與此校對,其刊本小傳頗有刪節.則此鈔本為當時林范原撰,亦 未可定.又據刊本武肅王二卷,文穆王忠獻王吳越國王各一卷,凡五卷.其備遺一卷,云是越中比部德洪所纂.則此前四卷當作五卷.鈔本標題誤耳.

三楚新錄三卷瓶花齋寫本

 右宋秘書省校書郎周羽冲撰錄馬希範、真按:周羽沖.中研院線上目作周羽翀.採進書目同. 周行逢、高季興始末,各為一卷

410

蜀檮杌三卷晁志及通考俱作外史檮杌十卷 寫本

 右宋屯田員外郎張唐英撰。以王建、孟知祥父子四世凡八十年比之公孫述輩在蜀最為久遠因取其本末編年次之。自序謂凡五代史、皇朝日歷所載者皆畧而不書。有治平間陸昭廻跋。真按:陸昭迴.

江表志三卷瓶花齋寫本

 右宋兵部郎中福州鄭文寶撰。志南唐三主事各為一卷。晁氏謂此書雜記如事實之類,蓋不以年月為編也。按文寶本南唐人,陳氏唐餘紀傳列諸義行,真按:陳霆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後入宋舉進士,因仕焉。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