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February 1, 2008

438

  答金秋史真按:真按:翁方綱與金正喜 翁方綱與韓國人

省手札,具叩諸經義。蓋意在欲治《儀禮》,甚善。所說鄭《注》未剖析處,此須通徹詳之。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方法論-關鍵字 當東漢時,古籍尚有存者,如王居明堂禮諸條,鄭所見必有足資攷者,顧未及詳徵耳。且如《周官‧大司樂‧注》既以祭天祭地皆謂之禘矣,而〈祭法〉泰折條下不言禘也,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此乃《禮記》篇名也.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禮記注疏/祭法/卷四十六 - 796 -  祭法第二十三○陸曰鄭云以其記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神之數也 則何以取信?近乃有主張鄭說以為禘是祭天者,其可從耶?鄭君所著《禘祫志》亦散見於注疏,意宜据注疏所引諸書分條鈔為一編,則可通徹觀古人之用心矣。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方法論-關鍵字 抑愚有說焉:治禮經者但當纂言不當纂禮真按: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翁方綱的禮學宗旨

439

。項明府嘗謂「以某經之條證某經之條,竟有如醫家成方以真按:國:攻  部首   部首外筆畫 3 總筆畫 7 注音一式 ㄍㄨㄥ 1. 出擊。說文解字:「攻,擊也。」如:「圍攻」、「猛攻」、「反攻」。左傳˙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2.治療。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墨子˙兼愛上:「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3.指責。如:「攻訐」、「群起攻之」。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4.治理、整治。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從事、鑽研。如:「他專攻應用數學。」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6.姓。如漢代有攻生單。 詞:攻1 〔n ㄍㄨㄥ〕〔《廣韻》古紅切,平東,見。〕〔《廣韻》古冬切,平冬,見。〕1.攻擊;進攻。《易‧繫辭下》:“愛惡相攻而吉凶生。” 孔穎達 疏:“或愛攻於惡,或惡攻於愛,或兩相攻擊,事有得失,故吉凶生也。”《書‧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取亂侮亡。” 孔穎達 疏:“攻,謂擊之。”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請奪彼矛,還攻其楯矣。”《體育報》1983.11.30:“整個比賽過程說明, 中國 隊自始至終戰略部署得當,不論是攻和守……都處理得較好。”2.侵襲;沖擊。 司馬相如 《長門賦》:“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 南朝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強中作》詩之四:“攢念攻別心,旦發清溪陰。”3.排斥;捨棄。 張載 《正蒙‧太和》:“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 王夫之 注:“同者取之,異者攻之,故庶物繁興,各成品匯。”4.指責。《論語‧先進》:“﹝ 冉求 ﹞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三國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吾﹞簡與禮相背,嬾與慢相成,而為儕類見寬,不攻其過。” 俞文豹 《吹劍四錄》:“﹝ 林栗 ﹞就問所著《易解》及《論〈西銘〉》,先生歷攻其失。”5.治療。《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鄭玄 注:“攻,治也。”《墨子‧兼愛上》:“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這病根兒怎攻,心上醫怎逢?”6.馴服。參見“ 攻駒 ”。7.閹割。參見“ 攻特 ”。8.專心從事;專心研習。《呂氏春秋‧上農》:“農攻粟,工攻器,賈攻貨。” 葛洪 《抱樸子‧論仙》:“棄榮華而涉苦困,釋甚易而攻至難。” 戎昱 《聽杜山人彈胡笳》詩:“ 杜陵 攻琴四十年,琴聲在音不在弦。” 張天翼 《畸人手記‧別扭》:“我也寫過文章,我在大學裏專攻文學的。”9.治理,加工。《周禮‧考工記序》:“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逸周書‧大聚》:“工匠役工,以攻其材。” 王明清 《揮麈前錄》卷四:“惟工巧,善治金銀銅鐵為器及攻玉。”10.營建。《詩‧大雅‧靈臺》:“經始 靈臺 ,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11.砍伐。《山海經‧大荒南經》:“有 雲雨之山 ,有木名曰欒, 雲雨 ,有赤石生欒。” 郭璞 注:“攻謂槎伐其林木。”12.開鑿;開采。《漢書‧貢禹傳》:“攻山取銅鐵,一歲功十萬人已上。” 崔湜 《御史臺精舍碑銘》:“掎 徂徠 之松,攻 之石。”13.友善。《韓非子‧內儲說下》:“ 公叔 而有攻 。” 陳奇猷 集釋引 俞樾 曰:“《爾雅‧釋詁》:‘攻,善也。’有讀為又。相 而有攻 ,謂相 而又善 也。”14.堅固。《詩‧小雅‧車攻》:“我車既攻,我馬既同。” 傳:“攻,堅。”《孔子家語‧六本》:“ 孔子 曰:‘巧而好度,必攻。’” 王肅 注:“攻,堅。”《文選‧左思〈魏都賦〉》:“器周用而長務,物背窳而就攻。” 李善 注:“攻者,堅也。”15.指使堅固。 柳宗元 《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攻其車,肥其馬。”16.古祭名。《周禮‧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類、二曰造、三曰禬、四曰禜、五曰攻、六曰說。” 鄭玄 注:“攻、說,則以辭責之。”17.通“ ”。功勞;成就。《金石古文‧周齊侯鎛鐘銘》:“汝肇勳于戎攻。”《墨子‧非攻下》:“易攻伐以治我國,攻必倍。” 畢沅 校注:“攻當為功之借字。”18.通“ ”。供給。《韓非子‧存韓》:“陷銳之卒,懃於野戰;負任之旅,罷於內攻。” 陳奇猷 集釋引 高亨 曰:“攻,當讀為共給之共。” 葉適 《墓林處士墓志銘》:“處士自少攻為詩,竟以成名。”19.通“ ”。巧;善於。《戰國策‧西周策》:“敗 ……取 離石 者,皆 白起 。是攻用兵。” 高誘 注:“攻,巧玄也。” 吳師道 補正:“‘攻’、‘工’字通借。”20.姓。 攻生單 。見《奇姓通》。 並用。真按:國:補  部首 衣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ㄅㄨˇ 1. 將破裂﹑破損的地方修好。如:「補衣」﹑「補破網」﹑「亡羊補牢」﹑「煉石補天」。唐˙杜甫˙佳人詩:「侍婢賣珠迴,牽蘿補茅屋。」 2. 添足所缺少的。如:「補充」﹑「填補」﹑「添補」。國語˙越語上:「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3. 填入空缺的職位﹑名次等。如:「候補」﹑「遞補」。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老殘遊記˙第三回:「玉佐臣要補曹州府了。」 4. 助益﹑裨益。如:「於事無補」﹑「不無小補」。漢˙王充˙論衡˙自紀:「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 5. 補救﹑彌補。詩經˙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毛亨˙傳:「仲山甫補之,善補過也。」漢˙錯˙賢良文學對策:「救主之失,補主之過,揚主之美,明主之功。」 6. 營養的食品。如:「冬令進補」﹑「十全大補湯」。 7. 姓。如唐代有補珍珠。 詞:補1 b ㄅㄨˇ〕〔《廣韻》博古切,上姥,幫。〕1.修治破衣使完整。《禮記‧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莊子‧山水》:“ 莊子 衣大布而補之。” 桓寬 《鹽鐵論‧申韓》:“夫衣小缺襟裂,可以補。” 巴金 《寒夜》二四:“不同的是有時停電,他們睡得更早,有時母親在燈下補衣服。”2.泛指一切器物的修舊補損。《呂氏春秋‧孟秋》:“修宮室,附牆垣,補城郭。”《史記‧六國年表》:“補 ,城 籍姑 。” 司馬貞 索隱:“ 籍姑 皆城邑之名。補者,脩也,謂脩 而城 籍姑 也。” 韓愈 《劉公墓志銘》:“過其地,防穿不補,沒邑屋,流殺居人。”3.補助;補充。《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札喪,則令賻補之。”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賻補之,謂賻喪家補助其不足也。”《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左傳‧成公十六年》:“ 子反 命軍吏察夷傷,補卒乘,繕甲兵,展車馬,雞鳴而食,唯命是聽。” 韓愈 《新竹》詩:“稀生巧補林,併出疑爭地。” 俞樾 《茶香室叢鈔‧衛逖》:“ 初一名將。記此……以補 史之遺。”4.彌補;補救。《左傳‧宣公二年》:“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荀子‧強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 韓愈 《與孟尚書書》:“ 氏已來,群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髮引千鈞。” 侯方域 《李姬傳》:“ 中郎 學不補行。”5.裨益。《左傳‧宣公十五年》:“ 有五罪,俊才雖多,何補焉?” 葛洪 《抱樸子‧尚博》:“著述雖繁,適可以騁辭耀藻,無補於得失。” 唐玄宗 《〈孝經〉序》:“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邢昺 疏:“補,裨補。”6.補養;滋補。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皇都品彙》:“ 劉鉉丹 山楂丸,能補能消, 段頤壽 白鯽魚膏,易膿易潰。” 巴金 《寒夜》二二:“我買得很便宜,不過千多塊錢,吃了補補身體也好。”7.謂官有缺位,選員補充。 桓寬 《鹽鐵論‧除狹》:“戲車鼎躍,咸出補吏,累功積日,或至卿相。”《後漢書‧郭伋傳》:“ 因言選補眾職,當簡天下賢俊,不宜專用 南陽 人。”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一:“ 許翁 人,少嘗取隸軍籍,以功補官。”8.指官員調任。《漢書‧蕭望之傳》:“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悉出諫官以補郡吏,所謂憂其末而忘其本者也。”9.補子。 馮夢龍 《古今譚概‧雅浪‧延平府》:“ 武林 鄒虞 延平 素產繡補,親友皆索之。”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外,九梁朝冠、鶴補朝服、金帶、朝鞋、牙笏上。”《再生緣》第四一回:“錦雞繡服天青補,銀鼠朝裙綠色新。”參閱《續文獻通考‧王禮七》。10.古邑名。 」此言深可也。真按:原似作昧,據續修四庫本定. 所以愚意在纂言者,經語之詁訓則宜精核也。真按:翁方綱的禮學宗旨 如燕禮、聘禮皆云「賓為茍敬」,鄭注「苟且之敬,小敬也。真按: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儀禮注疏/聘禮第八/卷二十四 - 290 -「燕 則上介為賔,賔為苟敬(饗食君親為,主尊賔也。燕私樂之禮,崇恩殺敬也。賔不欲主君復舉禮事禮已,于是辭為賔。君聽之,從諸公之席,命為苟敬。苟敬者,主 人所以小敬也。更降迎其介以為賔介大夫也雖為賔,猶卑於君,君則不與亢禮也。主人所以致敬者,自敵以上。)」與翁所見文不同也. 」此復成何說乎?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真按:翁方綱對鄭玄的批判 此茍字即《說文》■字,从■頭,急敕也。與「苟且」「苟」字从艸頭者迥別,言其急加敬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詩》「無易由言,無曰」亦即此字。真按:此字刻與前文提及此茍字時略異也. 真按: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毛詩正義/大雅/蕩之什/卷第十八—一/ - 647 - 謂不得藉口出言之急也。凡鄭君之讀某為某,有可有不可。真按:翁方綱對鄭玄的批判 且如〈小雅‧斯干〉「似續」即〈頌〉之「似續」真按:瀚典查無頌之似續.詩裡唯有斯干有似續也. 而鄭於〈斯干〉箋云「讀辰巳之巳」,真按:瀚典/十三經注(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毛詩正義/小雅/鴻鴈之什/卷第十一—二/斯干 - 384 -「似續妣祖(似,嗣也。箋云:似,讀如巳午之巳。△巳續妣祖者,謂巳成其宮廟也。妣,先妣姜嫄也。祖,先祖也。」挍勘記則云『似,讀如巳午之巳。小字本、相臺本同。案:正義云:故讀為巳午之巳。又云直讀為巳。是正義本「如」字作「為」。』是翁所見又與阮刻不同矣! 其可信乎真按:翁方綱對鄭玄的批判 ?鄭康成,後漢大儒,嘗於禮堂寫定諸經,欲整百家之不齊,而豈知鄭說之不齊先宜整核乎?真按:翁方綱對鄭玄的批判 宮室、衣服諸制有宜精審者,有不必傅會者。真按:翁方綱的禮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方法論 且如明堂與路寢同制,此禮註語,渾而未析焉,知其中某制相同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