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381

浙江採集遺書總錄

 丁集

  通史類

皇王大紀八十卷天一閣寫本

 右宋承務郎崇安胡宏撰趙希弁曰所述皇帝王伯之事始于盤古氏,而終于周之末。自堯以上六閼逢無紀堯之初載迄于赧王乙巳二千有三十年,貫通經典采摭史傳,靡所不載。又因事而為之論。所以述去取之原,釋疑似之惑者至矣。元天台董楷曾重刻之,有跋。

382

十七史詳節二百六十九卷刋本

 右宋呂祖謙纂,自馬史歐史真按:司馬遷 真按:史記 真按:新五代史 真按:五代史記 各就原書刪繁節要合成一編。

大事記十二卷通釋三卷解題十二卷刋本

 右前人輯。因司馬遷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內有大事記之目,本其意而編次之。有淳熙七年自序,謂起春秋迄五代,其實所記至漢武帝征和三年止,蓋未竟之編也。曾刋于嘉定真按:原文似訛/壞作問字,不从! 李大有跋。餘詳馬氏經籍考真按:文獻通考經籍考 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真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撰寫的方式-前已有批此偷懶!

大事記續編七十七卷刋本

383

 右明翰林學士金華王褘輯。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因東萊原書體例而續之。自漢迄五代止。

十八史畧三冊刋本

 右元前進士廬陵曾先之輯。節錄列史大畧,取便省覽而已。

歷代通畧四卷刋本

 右元休寧陳櫟輯。因宋呂中之宋文講義約其文而更廣其例前自羲農,後及南宋咸畧舉焉。末附蒙求一帙。

直說通畧十三卷刋本

384

 右元鄭鎮孫撰。取歷代史事撮舉要畧以俚語編之,欲其明白易解,故曰直說。

世譜增定二卷刋本

 右明南京應天府尹關西呂顓編。此譜約取帝王沿革之緒,國統雄合之跡,其文頗簡,蓋流傳舊本也。宏治間陳氏璘刋時益以溫公歷年圖梁氏總論,至顓又取黃繼善之史學提要分段摘附焉;并間系以論。

世史正綱三十二卷刋本

 右明邱濬輯。本朱子綱目、呂東萊大事記參取而為之

385

。始秦終元,其斷自秦始者,自序謂前此為夏商周,後此漢唐宋,世道一大界限,凡建立規模稱謂名考維持法制皆自此權輿之也。

史書十卷刋本

 右明休寧姚允明輯。亦鑑本之約者。自上古迄元事,間加評斷焉。

綱目愚管二十卷刋本

 右明處州鄭宣撰。取宋元史綱目約而重訂之。宋十九卷,元一卷,於書法體例多所糾正云。

續資治通鑑綱目廣義十七卷刋本

386

 右明西州張時泰撰。摘錄陳桱原書之要旨,加以考證而廣其義例。

甲子會記五卷刋本

 右明薛應旂撰。編甲子自黃帝時起迄明正德間止,專以紀年為主,故畧于事。

歷代建元考一冊曝書亭寫本

 右國朝秀水鍾淵映撰。自上古迄元,每代世次年號及興廢本末撮舉其要,各為考一篇。凡列國外國之大畧俱在焉。

歷代史表五十三卷刋本

387

  右國朝萬斯同撰。朱彝尊序云:易編年為紀傳古史之法微矣,其遺意猶存者吾于表有取焉。表或年經而國緯,或國經而年緯,或主地,或主時,或主世系。事微不著 者錄而見之。班固而後多闕焉,不作伏无忌黃景之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邊韶崔寔延篤之百官表作矣,而不傳袁希之之漢表熊方之後漢表李燾之歷代宰相年表,補前 人之闕矣而未備。今季埜取歷代正史之未著表者一一補之。凡六十篇,益以明史表十三篇,攬萬里于尺寸之內,羅百世于方冊之間,皆所必不可缺者

388

雖附諸史並頒之學官奚不可也?○按今本共五十六表與朱序未符,蓋明文表向未出,而所云六十篇者,或分合有異耳。

  編年類

季周傳十二卷刋本

 右明新安程元初輯。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盡秦王政二十五年,末一卷別標曰嬴秦傳起始皇二十六年盡二世元年,皆大書為綱,列事為目,仿朱子體為之。

建康實錄二十卷開萬樓寫本

389

 右唐高踢許嵩撰。晁公武曰始自吳漢興平元年終于陳末禎明三年。南朝六代四百年間君臣行事及土地山川城池宮苑制置興壞用存古跡,其有異事則注之,以益見聞。建康者,六朝所都地名也。陳振孫謂此書編年附傳大畧用實錄體。

蜀漢本本三卷天一閣寫本

 右元梁國公許州趙居信撰。仿朱子綱目體詳書昭烈兩世事,蓋亦以正統予蜀也。本內間有闕頁。

續資治通鑑長編一百八卷開萬樓寫本

 右宋敷文閣學士丹稜李燾撰。真按:一作丹棱! 按李文簡公續通鑑長編于隆興元年知榮州先以建隆迄開寶年事一十七卷進真按:李燾

390

, 乾道四年官禮部郎乃以整齊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五朝事迹共一百八卷進。淳熙元年知瀘州,又以治平後至靖康凡二百八十卷進。淳熙九年知遂寧府又以累次所為重別 寫進,共九百八十卷。其修換事,總為目十卷;又別為舉要六十八卷,并卷總目五卷通計一千一十三卷。今本所存乃建隆至治平五朝之事,餘皆失傳。其書倣溫公舊 規為之,然謙抑不敢竟名續通鑑,但謂續長編。長編者,通鑑之初槀也。詳見通考及讀書附志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