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四)元明私家藏書
元朝藏書家較有名的有趙孟頫、袁桷、倪瓚。
趙孟頫藏書最煊赫者為宋板兩《漢書》。清劉體仁《七頌堂識小錄》:“宋板書所見多矣,然未有逾《前 漢書》者,于中州見一本,出王元美家,前有趙文敏小像,陸師道亦寫元美小像于次帙,標簽文衡山八分書。”此《前漢書》後歸清宮,見《天祿琳琅書目》,嘉慶 二年燬于宮火。陳繼儒《讀書十六觀》:“趙子昂書跋云:‘聚書藏書,良非易事。善觀書者,澄神端慮。靜几焚香,勿卷腦,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 勿以作枕,勿以夾刺。隨損隨修,隨開隨掩。後之得吾書者,并奉贈此法。’”
袁桷,字伯長,慶元人,官翰林國史院檢閱官,累遷侍講學士。著《清容居士集》、《延祐四明志》傳世。元孔克齊《至正直記》卷二:“四明袁伯長學士,承祖父之業,廣蓄書卷,國朝以來,甲于浙東。伯長沒後,子孫不肖,盡為仆干竊去,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 轉賣他人,或為婢妾所毀者過半。”
倪瓚,字元鎮,無錫人,自號雲林居士,室名清閟閣。“藏書數千卷,皆手自勘定。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列左右。”(《明史》本傳)世傳宋景祐本《漢書》為班書第一本,有倪瓚跋。
明代藏書家很多,舉要如下:
葉盛,崑山人,字與中,正統十三年進士,成化十年卒,謚文莊。藏書數萬卷,手自讎錄。嘗欲建“菉竹堂”,至玄孫恭煥堂乃克成。真按:葉恭煥 有 《菉竹堂書目》,見《四庫存目》。錢大昕《聽雨軒集跋》:“文莊藏書之富,甲于海內。服官數十年,未嘗一日輟書。雖持節邊徼,必攜鈔胥自隨。每鈔一書成, 輒用官印識于卷端。其風流好事如此。”《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載葉盛藏元刊《論語》一卷,有“鎮撫燕雲關防”、“巡撫宣府關防”印。
92
李開先,章丘人,嘉靖己丑進士。朱彝尊《靜志居詩話》:“(中麓)最為好事,藏書之富甲于齊東。……百餘年無恙,近徐尚書原一購得其半。真按:徐乾學 予嘗借觀,簽帙必精,研朱點勘,真按:詞無.詞:【滴露研朱】亦作“滴露研硃”。滴水研磨硃砂。指用朱筆評校書籍。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品詩》:“滴露研硃非草草,從容鑑定庶無尤。”《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丫鬟將文字呈上小姐,傳達太老爺分付之語。 小妹 滴露研朱,從頭批點,須臾而畢。” 北方學者能得斯趣,殆無多人也。真按:南北學者的差異 ”毛扆跋《新刊張小山北曲聯樂府》:“章丘李中麓開先,曉音律,善作詞,最愛張小山,謂其超出塵俗。其家詞山曲海,不下千卷。”開先築萬卷樓藏經學時務,餘置別所凡五,以防火災(見其《藏書萬卷樓記》)。
范欽,字堯卿,真按:范欽 鄞縣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家有天一閣,藏書甲于兩浙。清初黃宗羲、全祖望皆為作《天一閣藏書記》。乾隆中修《四庫全書》,天一閣進書638部, 賞雍正內府銅活字印《古今圖書集成》一部。嘉慶間阮元命范氏後人編輯書目,為之序云:“海內藏書之家最久者,今惟寧波范氏天一閣巋然獨存。”又云:“此閣 所藏五萬三千餘卷,皆明天啟以前舊本。”民國初年閣書為巨盜薛某所竊,損失千種。民國二十三年趙萬里作《重整范氏天一閣藏書紀略》,謂樓上“東西二間共有 十個大櫃,裡面足足裝了二千多種破的、爛的、完整的、殘缺的種種不同時代的書”。又謂“天一閣藏明代方志,在全國可算首屈一指,誰也比不過它,現存的二百 四十種,其中十之八九,在他處我敢擔保絕對找不到同樣的第二部”。又有數以千計的明代登科錄、會試錄、鄉試錄、武舉錄等,“別處很難覓到”。范欽主要選擇 “明人著述和明代所刊的明以前古籍”,“天一閣之所以偉大,就在能保存朱明一代的直接史料”(《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8卷第1號)。天一閣至今保存完好,為我國最古的藏書樓。
晁瑮,字君石,真按:晁瑮 開州人,嘉靖辛丑進士。其藏書目《寶文堂書目》,見《四庫存目》,傳世有明抄本,現藏臺北故宮。有排印本即從明抄本出。
王世貞,字元美,太倉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萬曆間擢南京刑部尚書,萬曆二十一年卒於家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