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蒼昊信難知,未百日噩耗頻驚,最堪傷母後女先,萱草蘭芽相繼萎;真按:詞:【蘭芽】蘭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 南朝 梁 劉孝綽 《答何記室》詩:“蘭芽隱陳葉,荻苗抽故叢。” 金 元好問 《德華小女五歲能誦余詩數首以此詩為贈》:“好箇通家女兄弟,海棠紅點紫蘭芽。” 清 全祖望 《慶歷五先生書院記》:“再世蘭芽,陔南弗替。”參見“ 芝蘭玉樹 ”。【芝蘭玉樹】《晉書‧謝安傳》:“﹝ 謝玄 ﹞少穎悟,與從兄 朗 俱為叔父 安 所器重。 安 嘗戒約子姪,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玄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後因以“芝蘭玉樹”喻優秀子弟。 清 李漁 《蜃中樓‧婚諾》:“芝蘭玉樹生於庭階,可喜,可喜。”《再生緣》第一回:“人間富貴榮華盡,膝下芝蘭玉樹齊。” 柳亞子 《誓墓行》:“痛哭深山誓墓來,芝蘭玉樹鍾靈秀。” 真按:詞:萱1 〔xun ㄒㄩㄢ〕〔《廣韻》況袁切,平元,曉。〕1.萱草。古人以為萱草可以使人忘憂,故又稱忘憂草。《文選‧謝靈運〈西陵遇風獻康樂〉詩》:“積憤成疢痗,無萱將如何。” 劉良 注:“言累積憤怨成其疢病,萱草可以忘憂也。” 唐 楊乘 《南徐春日懷古》詩:“愁夢全無蝶,離憂每愧萱。” 清 李漁 《慎鸞交‧痴盼》:“又幾天無眠,怎得箇忘憂草似萱。”參見“ 萱草 ”。2.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後因以“萱”為母親或母親居處的代稱。 唐 牟融 《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參見“ 萱堂 ”、“ 萱闈 ”。
東床虛獲選,祗五年恩緣俱盡,痛待賦桃夭梅實,曇花泡影頓成空。
其時謝君未婚妻陳冬連已先母而歿,兩喪相距不及百日。
謝靜代撰沙村汪姓中藥店居父母喪門聯
椿樹沉香,真按:亦喻人之沉淪(沒)也.○詞:沉1 〔chn ㄔㄣˊ〕同“ 沈1 ”。 蘇木難尋紫菀;真按:詞:【蘇木】1.即蘇枋。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蘇方木》。2.蒙古語。原意是“箭”。 清 朝用來稱呼 蒙古 旗下一級軍事、行政單位(或其頭目的職稱)。其行政地位約相當於鄉(或鄉長)。《清史稿‧藩部傳一‧科爾沁》:“蒙語管旗章京曰梅楞,參領曰札蘭,佐領曰蘇木。蘇木實分治土地人民。”
萱花旋覆,防風空繫金鈴。真按:詞:【金鈴】1.金屬製成的鈴。《西京雜記》卷一:“﹝璧帶﹞上設九金龍,皆銜九子金鈴,五色流蘇。” 前蜀 韋莊 《貴公子》詩:“金鈴犬吠梧桐院,朱鬣馬嘶楊柳風。”《宋史‧儀衛志六》:“﹝氅﹞今制有青、緋、皂、白、黃五色,上有朱蓋,下垂帶,帶繡禽羽,末綴金鈴。”《紅樓夢》第五三回:“金鈴玉珮微微搖曳之聲。”2.菊花品種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 龔騫 《九秋》詩:“金鈴搖斷粉函欹,湘簾夜壓玉蠅飛。”【金鈴子】昆蟲名。形狀略像蟋蟀,但小得多,黃褐色,帶金光,善於跳躍。雄的前翅長,能互相摩擦發出好聽的聲音。 真按:詞:【防風】1.古代傳說中部落酋長名。《國語‧魯語下》:“ 丘 聞之,昔 禹 致群神於 會稽 之山, 防風氏 後至, 禹 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 韋昭 注:“ 防風 , 汪芒氏 之君名也。” 漢 張衡 《思玄賦》:“嘉群神之執玉兮,疾 防風 之食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莫學 防風 隨後到, 塗山 明日會諸侯。”2.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複葉,葉片狹長,開白色小花。根供藥用,有鎮痛、祛痰等作用。《新唐書‧方技傳‧許胤宗》:“即以黃耆、防風煮湯數十斛,置床下,氣如霧,熏薄之,是夕語。”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防風》:“銅芸、茴草、屏風、蕑根、百枝、白蜚。防者,禦也。其功療風最要,故名。屏風者,防風隱語也。”按:此係典出禮記乃孔子祖墳事也.○非也,此乃因其為中藥店鋪故多用中藥名云.
集中藥名成聯,無跡可尋,又紫菀亦名還魂草。真按:詞:菀1 〔wn ㄨㄢˇ〕〔《廣韻》於阮切,上阮,影。〕“ 苑4 ”的被通假字。1.草名。紫菀。《說文‧艸部》:“菀,茈菀,出 漢中 房陵 。”參見“ 紫菀 ”。2.通“ 苑 ”。苑囿。《管子‧水地》:“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按,一本作“ 根苑 ”。《漢書‧王嘉傳》:“詔書罷菀,而以賜 賢 二千餘頃,圴田之制從此墮壞。” 晉 左思 《魏都賦》:“菀以 玄武 ,陪以幽林。”3.通“ 苑 ”。枯病。參見“ 菀抑 ”。4.通“ 宛 ”。屈。參見“ 菀濁 ”。菀2 〔y ㄩˋ〕〔《廣韻》紆物切,入物,影。〕“ 苑3 ”的被通假字。茂盛。《詩‧大雅‧桑柔》:“菀彼桑柔,其下侯旬。” 毛 傳:“菀,茂貌。” 元 揭傒斯 《重建濟州會源閘碑》:“ 汶 泗 之會,有截其閘,有菀其樹,功在國家,名在天下,永世是度。” 明 徐渭《又啟嚴公》:“枯林再菀,涸轍重流。”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意者往之見戕賊者深,因將長槁枯而不復菀與?”菀3 〔yn ㄩㄣˋ〕〔《集韻》委隕切,上隱,影。〕通“ 蘊1 ”。薀積;鬱結。《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 王冰 注:“菀謂薀積也。”《楚辭‧劉向〈九嘆‧怨思〉》:“菀蘼蕪與菌若兮,漸槁本於洿瀆。” 王逸 注:“菀,積。”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樂器》:“相之音菀而不宣。” 清 黃景仁 《和容甫》:“悲心入秋夜,菀邑思飛揚。”參見“ 菀3結 ”。 真按:詞:【紫菀】多年生草本植物。鬚根多數簇生。葉子橢圓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根和根莖入藥。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紫菀》。○按:「紫菀亦名還魂草」(分類古今聯話368頁)
家三兄啟慶與筆者同輓十四嬸高太夫人聯真按:許啟▼忄樂▲之家世
先 嬸高太夫人諱晏字壽宜,(卽舍弟祖惇之母)生於湖口縣高氏望族,名門閨秀,既嫻詩史,復喜助人,曾寓 南昌書院街有年。舉凡村中子弟來至南昌求學謀事者,無不多方照顧,甚至錢不就手,典質衣物,相與資助,亦無慍色。更於詩詞書札,字字珠璣,能飲健談,誠女 中之人傑也。及聞仙逝,鄉人親友,無不哀悼逾恆。其時家兄與筆者,遠在重慶,且先慈早數年見背於湘潭,先嫂病故於獨山,故聯中均為道及。此聯為胞兄啟慶所 撰,出於肺腑,哀痛之餘,不自知其言之工也。聯云:
德媲敬姜,才陵班史,何期大亂初平,遽歸蓬島,真按:詞:【蓬島】即 蓬萊山 。 清 唐孫華 《同年沈昭嗣明府談杭州西溪之勝》詩:“ 桃源 與 蓬島 ,仙界疑未遙。”參見“ 蓬萊 ”。【蓬萊】1. 蓬萊山 。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史記‧封禪書》:“自 威 、 宣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萊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勃海 中。” 宋 陳師道 《晁無咎張文潛見過》詩:“功名付公等,歸路在 蓬萊 。”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他本 蓬萊 仙種,偶然寄跡人間。”2.蓬蒿草萊。借指草野。《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舉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蓬萊。”3.《後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後因以指秘閣。 唐 楊炯 《登秘書省閣詩序》:“ 周王 群玉 之山, 漢 帝 蓬萊 之室。” 宋 曾鞏 《送鄭州邵資政》詩:“雋遊追幙府,高步集 蓬萊 。”4.指 蓬萊宮 。 唐 杜甫 《宿昔》詩:“宿昔 青門 裏, 蓬萊 仗數移。” 慈蔭已無依,瞻望鄉邦徒墮淚;
愁興巫峽,夢繞匡廬,猶念二喪未返,久寂楓林,蒼天曷有極,感懷身世倍愴神。
369
曾國藩輓弟國華聯
歸去來兮,夜月樓臺花萼影;
行不得也,漫天風雨鷗鴣聲。
詩經:「棠棣之華,鄂不鞾鞾」,喻兄弟相愛。華鄂,卽花萼,唐明皇有花萼樓之建。鷓鴣畏霜雪,早晚稀行,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
曾國藩輓季弟國葆聯
國葆以積勞死于金陵城破前夕,傳有致輓幛者,題「雁陣驚寒」四字,文正大為讚賞。其輓弟云:
大地干戈十二年,舉室效愚忠,自稱家國報恩子;
諸兄離散三千里,音書寄涕淚,同是天涯急難人。
揚士晟輓弟士琦聯真按:疑為楊之訛!下文即作楊!
楊士琦號杏城,泗縣人,清舉人。兄弟八人,士琦行五,兄士燮,光緒二十年進士,士晟十八年進士,弟士驤十二年進士。士琦,民國七年九月卒,士晟輓云:
謝庭之草色先凋,獨陪羣季咏歌,明年重遇陽春,空對芳園泣桃李;
屈子以菊英充膳,嘗盡九秋辛苦,此後每逢佳節,怎從高處插茱萸?
以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及王維九日憶弟茱萸詩襯託,痛悼之深,情見乎辭。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