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Tuesday, May 6, 2008

71

,碑數有四十六塊,每塊碑正反兩面都刻字,一共是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立石於洛陽太學門外。

  《正始石經》,刻於三國魏廢帝正始年間,只刻了《尚書》、《春秋》和《左傳》的一部分,共有三十五塊石碑,每碑高一百九十二公分,寬九十六公分,由衛覬、邯鄲淳、嵇康等多人書寫。也立於洛陽太學門外。

   《開成石經》,始刻於唐文宗大和七年(西元八三三年),完成於文宗開成二年(西元八三七年)。這次 的工程最大,共刻了《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穀梁傳》、《公羊傳》、《孝經》、《論語》和《爾雅》等十 二部書,共用了二百二十七塊石碑,所刻的字多達六十五萬二百五十二字。由艾居晦、陳玠、段絳等多人書寫。用真楷書寫,字體則用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 稷等人的筆法。立於長安務本坊國子監太學講論堂兩廊。

  在這些石經中,以《正始石經》的刻法最有趣,每一個字都刻有古文、小篆和隸書三種字體,有些是三字成直行排列,有的則是成「品」字形排列,十分講究

72

。由於每一個字都有三種字體,所以又稱為「三體石經」;相對的,《熹平石經》只有隸書一種字體,所以又叫做「一字石經」。

  由於戰亂,《熹平石經》和《正始石經》大部分都已毀壞,有的是因戰火崩塌,有的則被人搬回家充當建築材料。北周時,把《熹平石經》從洛陽搬到鄴城,運到黃河中間時,船破了,不少石經就沉到黃河底了。

  早期的石經,如今存留的已不多,於是就有人偽造石經。像明代的豐坊,就曾經偽造《石經大學》,明清之際,不少人都被他欺騙,以為是真的。而歷來最大一批的偽造石經,要數所謂的《舊雨樓石經》了。

   《舊雨樓石經》,共四冊,約一萬二千字,近代的學者,大家都相信它是真的,並且用它來校勘現行經典 上的文字。一直到民國五十六年,故中央研院院士屈翼鵬(萬里)先生,才根據它的字體、文字的部位等和近代出土的漢石經核對,終於證明它是假的,解決了近百 年來最大的一宗偽造石經疑案。這部《舊雨樓石經》,現藏臺北的國家圖書館。

73

說明文字 這是「直行式」的「三體石經」

【見原文】

74

【見原文】

說明文字 這是「品字式」的「三體石經」。

75

【見原文】

說明文字 這是偽造的《舊雨樓石經》。

76

77

    一字之誤‧差點命喪黃泉——談善本書的可貴

  清代光緒初年,張之洞提督四川學政時,很多學子常向他請益兩個問題:一是「應讀何書?」二是「書以何本為善?」於是他撰寫了一部著名的《書目答問》(事實上是委請繆荃孫代寫的)。在這部書裡,列舉了一個初學者應讀的四部要籍,同時在每一書名下標注「善本」的名稱。

   什麼是「善本」呢?明代以前從來沒有人為它下過比較周延的界說,一般公認的最重要條件是「校勘精 審」。張之洞在《輶軒語‧語學篇》裡,認為「善本」的條件有三個:一是足本,也就是內容完整、不殘缺;二是精本,就是錯字要少;三是舊本,就是時代要早。 與張之洞同時的丁丙,是江南的著名藏書家,有幾棟藏書樓,其中一間叫「善本書室」。丁氏訂定符合下列四項條件的書,才有資格儲藏在「善本書室」

78

。 這四項條件是:一是舊刻,就是早期的刻本,一般是指宋、元時期的刻本;二是精本,就是校勘精審,錯誤 很少的書;三是舊抄,就是早期抄寫的本子;四是舊校,就是經過早期學者校勘過的書。張、丁二人的標準不盡相同,但是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們都認為刊刻 精妙、錯字較少的「精本」或校勘精細的「舊校」,都是古書的「善本」。

  為什麼古人那麼重視校讐呢?因為一字之誤,輕則鬧笑話,重則會鬧人命呢!

   明代陸深在《金臺紀聞》一書裡,有那末一則記載:明代初年,金華有個叫戴元禮的名醫,奉命到南京為 明太祖看病,空暇時,戴氏就到城裡閒逛。因為他自己是醫生,所以特地留意參觀南京城裡的藥房,希望能發現新的藥品和藥方。他發現有一個診所,每天都門庭若 市,他想,這一定是醫術高明的醫家。於是他趨前參觀,看看有什麼特殊的秘方。連看了數天,倒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地方。有一天,他聽到醫生囑咐病人回家煎藥 時,要記得放一塊「錫」一起服用。戴氏很覺奇怪,他從來沒聽說要加「錫」的藥方。他請教那位醫師,醫師卻不耐煩的回答說

79

:「古方爾!」

   戴氏趕快回到了住所,查閱自己攜帶來的醫書,終於查到了這帖藥方。藥方上寫的煎藥時要放一塊 「餳」,而不是「錫」。「餳」就是麥芽糖。戴氏趕緊抱了醫書給那位醫生看,並且要他立即轉告病人,煎藥時不必放「錫」,而改放「餳」,挽救了一條人命。陸 深在記述這一則事情後,感歎的說:「嗚呼!不辨餳錫而醫者,世胡可以弗謹哉!」醫生固然有責,而一切的錯誤,只由於一個錯字。

  至於因錯字而鬧出的笑話,這裡也舉數則有趣的例子。

   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官員,接到了朋友送他的羊肉,他回信說:「損惠蹲鴟。」意思是說:「謝謝您 送我蹲鴟。」這個送羊肉的朋友,接了回信,弄得莫名其妙。因為「蹲鴟」是當時四川一帶的方言,是指芋頭。四川的芋頭很大,看起來像一隻鴟蹲在地上的樣子, 因而得名。這位送羊肉的朋友想:我明明送他羊肉,怎麼會變成「芋頭」呢?可是這位官員,頗有才名,學問不錯,所以這位朋友也不敢懷疑這官員是錯了,只是想 這個官員一定用了某個典故,不過不知典故出自何書

80

。 所以就拿著信,到處請教朋友,大家看了信,也很納悶。後來經過大家尋找資料,共同研究,終於發現了事 實:原來這個官員讀了有錯字的書。在《昭明文選》第四卷有一篇左思寫的〈蜀都賦〉,上面說:「交讓所植,蹲鴟所伏。」這兩句是在敘說四川岷山所種的植物。 「交讓」和「蹲鴟」,根據注解說:「交讓,木名也,兩樹對生,一樹枯,則一樹生,如是歲更終不俱生俱枯也,出岷山,在安都縣。蹲鴟,大芋也,其形類蹲 鴟。」可是這位官員所閱讀的《蜀都賦》,卻把注解裡的「大芋」寫成「大羊」了。因為「羊」字和「芋」字形體相似,抄寫的人一不小心抄錯了。這位官員上了 當,誤以為「大羊」又可以稱為「蹲鴟」,他想用用典故,賣弄一下學問,沒想到反而弄巧成拙了。

   同樣也是發生在南北朝的一個笑話。有一個大臣,得到了一本《史記音》,其中錯字不少。所謂《史記 音》是專門標注《史記》字音的書。一天,他上朝的時候,為了誇耀他的博學,逢人就說:從來大家都把「顓頊」(古代帝王名,黃帝之孫,號高陽氏)誤讀「專 旭」(ㄓㄨㄢ ㄒㄩˋ),應該唸成「專翾」(ㄓㄨㄢ ㄒㄩㄢ),才對。由於這位大臣學問不錯,所以大家都相信他,後來有部分學者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