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經部
易變體義十二卷 宋都絜撰
詩鑽緒十八卷 真按:當作詩纘緒! 元劉玉汝撰
毛詩類釋二十一卷、續編三卷 清顧棟高撰
禮經本義十七卷 清蔡德晉撰
春秋管窺十二卷 清徐庭垣撰
十三經疑義十二卷 清吳浩撰
俗書刊誤十二卷 明焦竑撰
篆隸考異二卷 清周靖撰
▲說文解字三十卷,標目一卷 漢許慎撰
▲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一卷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唐寫本說文解字本部箋异、仿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 . 清莫友芝撰
▲碑傳集一百六十四卷 清錢儀吉撰
▲續碑傳集八十六卷 清繆荃孫撰
▲碑傳集補六十卷 民國閔爾昌撰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分卷 清顧炎武撰
▲水經注釋四十卷、附錄二卷、刊誤十二卷 清趙一清撰
52
A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
子部
▲橫渠張子釋六卷 明呂柟撰
▲伊洛淵源錄十四卷宋朱熹撰
近思錄集註十四卷 清茅星來撰
▲近思後錄十四卷 宋不著編人名氏
集部
韓集舉正十卷、真按:擧,下同! 外集舉正一卷 宋方崧卿撰
五百家註音辨柳先生文集二十一卷、外集二卷、新編外集一卷、龍城錄二卷、附錄八卷 宋魏仲舉編
竹隱畸士集二十卷宋趙鼎厓撰真按:當依前及中研院線上目作趙鼎臣!
洪龜父集二卷宋洪朋撰
東窗集十六卷 宋張擴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忠惠集十卷、附錄一卷宋翟汝文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檆溪居士集十二卷 宋劉才邵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忠穆集八卷 宋呂頤浩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53
雲溪集十二卷 宋郭印撰
浮山集十卷 宋仲并撰
唯室集四卷、附錄一卷 宋陳長方撰
定庵類稿四卷 宋衞博撰
尊白堂集六卷 宋虞儔撰
芸庵類稿六卷 宋李洪撰
蓮峰集十卷 宋史堯弼撰
性善堂稿十五 宋度正撰
東澗集十四卷 宋許應龍撰
漁墅類稿八卷 宋陳元晉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滄州塵缶編十四卷 真按:前文作滄洲塵缶編!中研院線上目二者均有! 宋程公許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篔窗集十卷 宋陳耆卿撰
冷然齋詩集八卷 宋蘇洞撰真按:當作泠然齋詩集八卷 宋蘇泂撰!已見前校矣!
庸齋集六卷 宋趙汝騰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張氏拙軒集六卷 宋張侃撰
潛山集十二卷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宋釋文珦撰
54
葦航漫遊稿四卷 宋胡仲弓撰
秋聲集六卷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宋衞宗武撰
廬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 宋董嗣杲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心泉學詩稿六卷 宋蒲壽宬撰
則堂集六集 宋家鉉翁撰
剩語二卷 撰者姓氏不明(永樂大典輯本)
青山集八卷 元趙文撰
青崖集五卷元魏初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青庵集四卷 真按:中研院線上目作東庵集!此涉前文而誤也! 元滕安上撰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陳秋巖詩集二卷 撰者姓名不明(永樂大典輯本)
王文忠集六卷 元王結撰
瓢泉吟稿五卷 元朱晞顏撰
子淵詩集六卷 撰者姓名不明(永樂大典輯本)
樗庵類稿二卷 明鄭潛撰
▲勺水庵詩集一卷 明張慎言撰
▲文選注六十卷 梁蕭統編真批:四庫竟未收文選注??
55
詩家鼎臠二卷不著撰者姓名
▲詩人玉屑二十卷 宋魏慶之撰
▲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元方回撰真按:囘
(有▲號者係四庫全書未著錄之書)
九、四庫全書之重要目錄書及索引書
就上節所述看起來,四庫全書的全書雖然還未能完全印刷出版,但目錄書暨索引書,印刷出版者,就楊家駱氏在「世界學典與四庫全書」一書中所論列者即有一百三十九種之多。此實因全書浩大,非有種種之目錄書及索引書則應用不能便捷。茲將較為重要之目錄書暨索引書介紹如左
㈠四庫全書總目 二百卷 紀昀撰 其重要版本有:
1武英殿原刻本。
2大東書局影印本 此本除提要之外並附有:
甲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五卷阮元撰 乙四庫全書總目索引四卷陳乃乾編 是索引亦包括阮元撰之未收書目。以人名筆畫為綱、每條之下包括有撰者,書名暨分類子目,惟不包括卷數及冊數。丙四庫全書書目表四卷李滋然編 是表以原提要本分類綱目為序。表分上下兩欄,上欄為著錄書
56
、下欄為存目書。每條之下包括有書名、卷數、撰者、著錄版本。亦包括有未收書目在內。 丁清代禁燬書目四種 子、禁書總目 包括有書名及著者。 丑、全燬書目 包括有書名、本數、著者。寅、抽毀書目包括有書名、本數、著者,抽燬項目。卯、違礙書目包括有書名、著者。
3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排印本是書名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僅包括著存書暨未收書提要,其特點為有斷句。萬有文庫本分裝成四十冊,另有單行精裝四冊本,本後附有著存書名暨未收書名、著者之「四角號碼索引」,便於檢查。
4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是書大致與大東影印本相同、惟附錄內無李滋然氏所編之四庫全書書目表四卷。
㈡四庫全書學典楊家駱撰世界書局印行,是書原名為四庫大辭典。二書內容大致相同而稍有區別,茲將二書之區別簡述於下:
1就排檢方法言大辭典(四庫全書大辭典之簡稱下同)係用四角號碼排檢者,學典(四庫全書學典之簡稱下同)則係用筆畫部首方法排檢者。
2就內容言大辭典與學典雖大體相同而稍有增刪。因學典本係楊氏與李石曾氏合作擬編印之世界學典之後,而將大辭典改名為學典,且作為中國學典之第一部,故在內容上特印入關於世界學典與中國學典之關係與體等資料。真按:應有訛敓! 又因學典出在大辭典之後十餘年,故其部份內容又加以整理,或增加,如學典本所附之圖片數十幅即為大辭典之所無者。
57
3就印行處所言 學典本係由世界書局印行,大辭典係由中國辭典館名義印行者。
學 典本編撰之體例除在上述二種版本時已曾稍有提及者外,其主要者,約分三部: 甲辭 典之部 採辭典排檢之形式編錄者,此又分書名與人名二種排檢形式:書名-編錄一萬餘條,每條之下包括書名、卷數、附錄書及其卷數,著者及其朝代,簡明提 要、版本、類次等七項。 人名-編錄七千餘條,每條之下包括人名,此人著作收入四庫全書著錄或存目之書名朝代、籍貫、小傳、著存目以外之著作,詳傳,所在 之書名與參考書等六項。 乙、通論之部 通論排在學典本之卷首,此部有抽印之單行本即「世界學典與四庫全書」。通論之部除在上述二種辭典版本中已曾提及之 介紹四庫全書與世界學典之關係外,通論共分九章五十四小節,其九章之章目為:一導言 二四庫全書的知識體係 真按:當作系字! 三 四庫全書史上的幾個主要命題 四四庫全書統計 五、關於四庫全書的百種專書 六四庫全書前後清算知識的工作 七續修四庫全書 八世界學典 九、世界學典中 文版中的四庫全書學典。 丙、綜覽之部 有著錄書及存目書各類種數、卷數統計表。進四庫全書表、凡例、並補入全書館重要文獻若干則。部類敍文及重要按語八 十四則。著存書名一覽表-只有書名而無卷冊數及著者姓名。總目卷類對照表。四庫全書薈要文獻及書目表、原大辭典出版時王雲五之敍文及自敍、四庫全書考正一 ○九四種之書目表、著錄官修書一九七種之書目表、著錄道教徒之著作七三種之書目表,著錄書以別名發表之著作五六種之書目表、著錄書無著者姓名之五一一種之 書目表、著錄書著者有疑問之著作四五九種之書目表、永樂大典輯本四八六種及未列入上一目錄者四三種之書目表
58
、武英殿聚珍版一五六種之書目表(只有書名而無卷數及著者)、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二三一種之書目表(只有書名而無卷數及著者)、宛委別藏一七三種之書目表(只有書名而無卷數及著者)。
㈢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二十卷 紀昀撰 版本頗多,有湖州刻本及杭州刻本,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上海掃葉山房石印八移齋校本。是書所附簡明之提要,卽採各省各家進書時所撰之提要審編而成,真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之取材 真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之成書 與後成之進呈之提要不同。真按:此句不太通!-太多之字了! 其所列書名與後成之定稿,真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不同 亦 偶有出入。又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另有一種僅有書名、卷數、著者姓名之版本,而不附有提要者,有北京政府印本分贈各國者,又有營造學社印本附入於「文淵閣藏書 全景」函中者。此稿簡本,與大東本所附李滋然所編之「四庫全書書目表」內容完全相同,惟與學典本之僅列書名而不列卷數及撰者則較為詳細。
㈣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目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民國二十二年編印本,又有民國二十七年武進陶氏鉛印陶氏書目十二種本。又有民國二十一年應城胡鳴盛編印「四庫薈要目錄索引本」。
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角號碼索引 是書附在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版,另行精裝為園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冊本之後,包括著存書之書名及撰者,均可用四角號碼查得,查用甚為便捷。
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韻編 四庫全書館編是書按各著存書名末一字之「在詩韻中之次序」而排列檢查者,卽所謂「齊尾式」之索引法是也。又有范志熙編之「四庫總目韻編」與此書用法相同。
59
㈦四庫全書總目及未書目引得 真按:疑當作「四庫全書總目及未收書目引得」中研院線上目有! 燕京大學引得編纂處編,民國二十一年該處鉛印本。是書乃就著存書名之筆畫及部首而排檢者。
㈧四庫全書總目索引陳乃乾編附於大東本總目之內,係就撰者人名為綱,再以姓名筆畫及部首而排檢者。惟僅列人名、書名、類目而不列卷數及冊數。
㈨中英文四庫全書索引一冊 于炳耀編 法文圖書館排印本。
十、後記
以上各節,將關於四庫全書之重要問題,加以簡明之概述。此外尚有值得一提者有:甲、蒐編四庫全書時所引起之文字獄 乙、四庫全書中失收之釋道經典 丙、四庫全書中失收之艷體詩詞及文藝小說。真按:艶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諭示中曾提及:「明季諸人書集詞意抵觸本朝者,自當在 燒燬之列。」如錢謙益、金堡、屈大均等人著述,均予銷燬。據光緒八年廣東布政使姚覲元氏所刊之禁燬書目所載,在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四庫館臣英廉等奉旨銷燬 之書計有,王世德撰之崇禎遺錄,鄒漪撰之明季遺文等一百四十四部。抽燬之書,計有明呂兆祥重修之宗聖志,明艾南英撰之禹貢圖注等一百八十一部共計一千一百 二十三本。此種書並行文各省督撫,一體轉飭所屬查繳銷燬。其存有書版者,應將書版同時銷燬。其屬於抽燬書目者,應將各該書抽燬部份,將各書版鏟燬。
60
在禁燬書目中,所載軍機處奏准全燬書目計有:明陳建撰之明通紀、明實紀,明張嘉和撰之明通紀直解等七百二十三種,抽燬書目計有:明吳偉業撰之梅村詩文集。明王士禎撰之漁洋精華錄等四十種。
在禁燬書目中,所載專案辦理之應燬錢謙益、屈大均、金堡等人之著作及編輯書目共計有二百三十二種。
在禁燬書目中,所載河南布政使榮柱刊之應繳違礙書目有六百七十九種,又續奉應禁書目有五十種。
以上各書目所載之各書名,互有參差重覆,這是因為刻錄的時間不同,所根據的材料 也不一致的緣故。至於被查禁的總量,據楊氏在四庫全書通論中所記,約達四千種以上,如在查禁期間,江西省卽因繳進了八千部以上而得獎,此八千部書,自然不 是八千種,因為查禁各書是要將各種書之全數繳進的。在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浙江督撫陳輝祖之奏摺中報告浙江一省,已前後繳進二十四次,計書有五百三十八種, 共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二部。在修書期間,前後共發生文字獄四十餘次,牽連所及的著作人,書商、購讀的人,甚至有全家被處極刑的。
乙、釋道二家,在我國起源甚早,歷傳千載以上,其經典學說,廣大精深,於我國之 哲學倫理影響甚大。卽就釋氏經典而論,就隋書經籍志所載,梁武帝時於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得五千四百卷。後世對於釋氏經典,各主要佛教國家,多有印製。 惟四庫館學者,乃以儒家本位思想為立場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