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May 10, 2008

1

第一章 從“神童”到庶吉士

真按:四庫全書 一、帶有神異色彩的出生

  公元1724年,也即清雍正二年,是中國歷史上平平淡淡的一年。這一年,青海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剛剛平定;即位不久的清世宗忙於翦除朋黨,以鞏固諸皇子尚覬覦不已的皇位;被康熙贊譽為“天下清官第一”卻醜聞不斷的理學家張伯行,完成了所謂《性理正宗》;真按:張伯行之為人 受業黃宗羲的詩壇宗匠查慎行旁涉《易》學,著成《周易玩辭集解》,對“宋易”中的“圖書學”提出非議;稍後將繼查氏“為一大宗”的詩人厲鶚則在明媚的西湖畔整理行裝,籌備北游。 這確乎是無大事可敘的一年。

2

  就在這一年的六月十五日午時①,紀昀誕生於河間府獻縣(今河北獻縣)崔莊對雲樓。真按:紀昀之生卒 真按:紀昀的生日

  關於紀昀的出生,長久以來,流傳著種種神奇的傳說。

  座落於河北省中南部淦陽、滹沱河畔的獻縣,位處黃河入海的九河故道,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裡往往一雨成災,汪洋成巨浸。人們傳說,就在這巨浸中,有光怪出沒於其間。紀昀出生的前夕,紀昀的祖父紀天申恍惚夢見一道火光閃入對雲樓,於是人們口口相傳,將紀昀稱為靈物托身②。

  另一種傳說也同樣有聲有色。

   獻縣一帶自五代以來便流傳著驅趕火精的習俗。據說,火精乃女性,每次皆赤裸著身子在火光中現身,人 們一發現,便敲打銅器,驅逐她離開。就在紀昀出生的這一天,火精又在崔莊出現,人們一邊敲擊銅鑼,一邊吼叫追趕,當火精逃至紀家門前,竟徑直閃入門內,蹤 影全失,大家正議論紛紛,紀府內忽然傳報紀大人生了一位小公子。細看初生嬰兒,耳垂上依稀有穿過針孔的痕跡,雙腳也特別白嫩尖小,仿佛曾被布帛纏過。人們 不由猜測紀昀為火精轉世。這一說法從此為獻縣父老所津津樂道。

  無論是光怪化身還是火精轉世,紀昀的出生看來都與光與火有關係,這便是他得名為“昀”的由來③。

  當然,以上關於紀昀出生的種種傳說只不過是洪荒時代個人圖騰意念的流波遺韻。這種意念相信,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圖騰

①午時:十二時辰之一,時間範圍為十一時至十三時。

②朱珪:《知足齋文集》卷五,《文達紀公墓誌銘》。

③《玉篇‧日部》釋:昀,意指日光。

3

, 它以神秘的靈力,控制著人一生的命運。這種意念還相信,個人圖騰與生俱來,當它降世時,常常有多種形 式的兆符出現。吉祥或神異的兆符預卜著這孩子必有來歷,將來定為人中俊傑。圍繞紀昀出生而出現的種種神奇兆符之說,正旨在說明紀昀學問之淹博與享譽之榮盛 絕非偶然的僥幸,而是自有一番來歷和根源。

  紀昀雖然不是什麼光怪化身或火精轉世,但他自童年時便具有某種生理異能,這種異乎常人的秉賦就是夜晚在漆黑的暗室中兩眼炯炯有如電光,視物有如白晝。關於這一點,紀昀本人在六十九歲所寫的《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中曾有如下自述:

  余四五歲時,夜中能見物,與晝無異。七八歲後漸昏閽,十歲後遂全無睹。或半夜睡醒,偶然能見,片刻則如故。十六七歲以至今,則一兩年或一見,如電光石火,彈指即過。蓋嗜欲日增,則神明日減耳。

以 紀昀當時年近古稀的高齡、人品、學問和地位,當不致編造如此故事以自高位置,更何況當代人體生物學已 經越來越肯定地指出了人類多種形式的特異功能存在的可能性,有關這方面的觀察和報導也頻頻見於今日報端。因此,對於紀昀異能之說,我們既不必篤信無疑,也 無須斥為虛妄。然而,無論如何,當紀昀暗中目如電光的說法傳開,那些關於他是光怪、火精轉世的傳說也就更為紛紛揚揚、繪聲繪色。

4

二、少年神童

   紀昀的出生地——河北獻縣是一塊浸潤了古老歷史的土壤。西漢初年,景帝劉啟之子劉德封邑於此,稱為 河間王。今天獻縣河城街便是漢代河間國都邑所在地。西漢以降直到南北朝,獻縣一直是王封之地,在這裡封王為侯者多達數十人,至今猶存的大小七十二座古墓透 過莽蒼的煙雲向後世默默昭示獻縣歷史血脈的古老以及昔日的氣像真按:怪哉此像字竟無簡化!且又作像,當作氣象! 豐厚的歷史遺存,吸引歷代文人墨客流連於此,他們低首徘徊,在“思往事,愁如織”的詠唱中寄托寂寞的宇宙意識與孤獨的歷史感①。

  獻縣又是一塊文化深厚的土地。立河間國於此並在死後因“聰明睿智”而被謚為“獻王”的劉德是一位在中國文化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班固的《漢書‧河間獻王德傳》如此記載他的文化活動:真按:劉德

  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由是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里,或有先祖舊書多奉以奏獻王者,故得書多與漢朝等。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浮辯。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書

  ① 如元朝詩人薩都剌懷古於漢河間孝王墓樂陵臺:“涼風吹動梧桐葉,瀉下冷冷玉華白。樂陵臺上悄無人,獨倚梧桐看秋月。月高當午梧桐直,不覺衣沾露華濕。此時卻憶金陵人,酒醒江樓聽吹笛。”(《樂陵臺望月有懷》)頗為生動地表達了這樣一種意緒。

5

, 《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之徒所論。其學舉 六藝,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被服儒術,造次必於儒者,山東諸儒多從而游。武帝時獻王來朝,獻雅樂,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其對 推道術而言,得事之中,文約指明。

   劉德所在時代,中國學術文化剛剛經歷了秦始皇文化禁燬的暴虐掃蕩。當此之際,劉德亟亟搜求搶救文化 典籍,振復學術,倡導“實事求是”的學風,其功績不可磨滅。咸豐七年刊刻的《獻縣志》與乾隆二十六年修纂的《獻縣志》宣稱:“秦火而後,文學之風實自吾邑 開之。”詩教始於河間。”其言雖不無炫耀意味,但也大體合乎實情。無怪乎唐代詩人張繼要作詩對劉德熱情讚頌:

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冢帶寒煙;

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策幾篇;

雅樂對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①

張繼的詩作對河間獻王在漢初文化復興運動中的歷史作用充分加以了肯定,而獻王所倡導的“實事求是”的實學學風也給生長於斯地的文化人以深遠的影響。

  ① 張繼:《河間獻王墓》。《全唐詩》,卷二四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3月版。

6

   獻縣還留下了著名經師毛萇的足跡。毛萇為河間獻王博士,相傳是古文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由於其 詩學據說傳自“大毛公”——毛亨,時人遂將他稱為“小毛公”。俗稱為“毛家冢”的毛萇之墓位於今獻縣城東北十里許,與河間獻王墓相距僅四五華里。兩座古墓 雖已荒蕪寂落,卻從根柢上掩藏著當年學術活躍的喧嘩。

  深厚的文化累積熏染著獻縣士人,有清一代,自順治己亥至乾隆丁丑,獻縣一邑,成進士者達九人之多,在華北大平原上的各州縣中,能與獻縣的記錄相媲美者大約為數不多。明初自江南遷來此地的紀氏家族正在這一特定文化場中迸出異彩。

  紀氏原籍上元(今南京市江寧縣)。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 遷江南大姓實畿輔,紀昀遠祖紀椒坡從上元徙獻縣景城,所謂“景城”非今日河北景縣,而是宋朝故縣遺址。至紀昀祖父紀天申時,紀氏家族子孫繁衍,遂有部分成 員遷到景城東三里的崔莊(今屬滄縣管轄,當地人俗呼崔兒莊)。當地人以紀氏之仕宦科第多出崔莊,故有“崔莊紀”之稱。而紀氏家族則自稱“景城紀”,以示不 忘本。

  紀昀的曾祖紀鈺(字潤生)與祖父紀天申(字寵予)皆為鄉間樂施好善、“富而好義”的士紳。當“獻縣荒年無收”時,他們常常“出穀賑飢”,“活人無算”①。民國《獻縣志》說:“邑人好施予者,以紀氏為最多,收效亦以紀氏為最大。”稽之有關記載,此說誠非過譽。

  ① 如清乾隆《獻縣志》卷九載:“康熙丙子,邑大飢”,紀鈺“出米二百斛為粥”,活餓者“甚眾”。“有負貲者百餘,家貧不能償”。紀鈺“檢券凡千四百金,召諸負戶悉免之”,並“焚其券”。

7

  在紀氏家族史上,紀昀的父親紀容舒是第一個涉足官場的人。紀容舒字遲叟,號竹厓。康熙癸巳(1713年) 科舉人,歷任戶部四川、山東二司員外郎,刑部江蘇司郎中,雲南姚安府知府。作為一名官吏,紀容舒政績平平。作為一名學者,他卻博聞強志、精於考證、饒有成 就。他所著的《唐韻考》“推尋考校,具有條理”,“唐韻分合之例與宋韻改併之跡,均可由是得其大凡”①。“故言小學者宗之。”②他所著的《〈玉臺新詠〉考 異》,“參考諸書,裒合各本”,“引證頗為賅備”,“考辨亦頗詳悉”③。他還著有《杜律疏》一書,對杜甫律詩“字字句句備為詮釋④。在這位姚安公身上,顯然流貫著獻縣“實事求是”的地域性學術傳統的神采。在他的督促下,紀昀“三十以前,講考證之學,所坐之處,典籍環繞如獺祭”⑤,打下了深厚的學問底子。

   紀容舒雖潛心於古籍鑽研,卻決非埋頭於繁瑣考證的一介腐儒,他對於晚明空疏學問有尖銳批評:“子弟 讀書之餘,亦當使略知家事,略知世事,而後可以治家,可以涉世。明之季年,道學彌尊,科甲彌重。於是黠者坐講心學,以攀援聲氣,樸者株守課冊,以求取功 名,致讀書之人,十無二三能解事。”⑥對於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欲”的苛嚴,紀容舒亦有抗議,他聲稱:“吾惡夫事事遵古禮,而思親之心則漠然者也。”⑦又 斥責“講學家責人無已時

①《總目》,卷四十二,經部,《唐韻考》條。

②清光緒《畿輔通志》,卷二三四,《紀容舒傳》。

③《總目》,卷一八六,集部,《〈玉臺新詠〉考異》條

④《總目》,卷一七四,集部,《杜律疏》條。

⑤《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五,《姑妄聽之(一)》。

⑥《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灤陽續錄(三)》。

⑦《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槐西雜志(四)》。

8

,“孫復作《春秋尊王發微》,二百四十年內,有貶無褒;胡致堂作《讀史管見》,三代以下無完人。辯則辯矣,非吾之所欲聞也”①。這些抨擊空疏學風與禮教苛嚴束縛的議論對年少的紀昀產生了頗為重要的影響。

  紀昀之堂兄紀(字懋園,真批:既明紀昭,則疑昀乃日字輩人,故昀、昭為同輩也.然則與昭與昀均有日光,其言紀昀降生神異事者,殆不足遽信矣!(下文有紀晫亦同輩人) 號怡軒)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進士,官中書舍人八年,以省親乞歸,遂不復仕。其學亦“以見諸實事為主”②,著有《毛詩廣義》一書。紀容舒常常誇獎紀昭“深醇有根柢,非昀所及”。紀昀亦曰:“先大夫之學,昀不能盡得,而兄乃獨得其傳。”③

  紀容舒原配安氏,生紀真批:由此愈信紀昀同輩乃日字輩孫也! 字晴湖。安氏卒,續娶張氏,無出而卒。又娶張氏之妹,生紀昀,字曉嵐真按:紀昀 一字春帆真按:紀昀 晚號石雲真按:紀昀 又號觀奕道人真按:疑當作觀弈道人!注正作觀弈道人! 孤石老人,人稱茶星、紀河間④。真按:紀昀 真批:此述不當也!非其族譜,何有一言生即言其晚號者乎! 紀昀從四歲起便開始受書,“自是時始,無一日離筆硯”⑤。對於兒時“督之甚嚴”的學習生活,紀昀在晚年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有零星披露:

①《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二,《槐西雜志(二)》。

②清光緒《畿輔通志》,卷二三四,《紀昭列傳》。

③《紀文達公遺集》,卷十五,《怡軒老人傳》。

  ④ 嘉慶丙子刻本《閱微草堂筆記》署曰:“觀弈道人撰”。真按:正文作觀奕道人! 乾隆二十七年七月,紀昀屬沈雲甫作《桐蔭觀奕圖》,並自題一詩曰:“不斷丁丁落子聲,紋楸終日幾輸贏。道人閑坐桐蔭看,一笑涼風木末生”。“觀奕道人”一號或感此而起。真按:紀昀 孤石老人”之號的緣起可見《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五《姑妄聽之(一)》,真按:紀昀 其文云:“余虎坊橋宅,為威信公故第,庭事東偏真按:疑為庭室東偏之訛!一書起始,已有如許訛誤,餘可勝道哉? 一石高七、八尺,真按:翁方綱與紀昀 云是雍正中初造宅時所賜……南城所有太湖石,此為第一,余又號‘孤石老人’,蓋以此云。”“茶星”見於翁方綱《送董曲江歸平原詩序》(《復初齋文集》卷十二),真按:紀昀 文中稱紀昀為“獻縣紀茶星昀”。

  ⑤《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槐西雜志一》。

9

  雍正甲寅,余年十一,元夜偶買玩物。祥(紀家老僕施祥)啟張太夫人曰:“四(紀昀家人稱昀“四”)今日游燈市,真按:何故前作官,此又作倌? 買雜物若干。錢固不足惜,先生明日即開館,不知顧戲弄耶?顧讀書耶?”太夫人首肯曰:“汝言是。”即收而鍵諸篋。

  緊嚴的管束是中國傳統童蒙教育的特色,它一方面戕害兒童自然活潑的天性,真批:竟用戕害二字?古今人此法傳之幾年?今之人新法又能傳乎幾年?至少老辦法把千年以上的人類傳續下來了.希望新辦法能再延人命千年. 另一方面也為日後舊學的登堂入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紀昀少時學習,雖受父親與師長嚴格督促,但自就學之始,便顯示出一種特別的天賦,這就是“性奇慧,為文不假思索……過目不復忘”,“其才思敏捷,尤非人所能及”①。和他一起念書的同族兄弟們,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故大家無不對他另眼看待,稱之為“神童”。

  關於紀昀少時非凡才華,民間流傳有諸多故事。

  一故事說,紀昀一日與童伴數人,在街邊玩球,適太守經過,他們的球偏巧誤扔入太守的官轎,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偏巧】 注音一式 ㄆ|ㄢ ㄑ|ㄠˇ 解釋 1.碰巧﹑恰巧。如:我正想找他,偏巧一出門就遇見他。2.偏偏﹑不巧。如:找了他幾次,偏巧都不在家。 一時衙役厲聲喝斥,眾童驚逃四散,唯獨紀昀一人,不但不逃,居然還挺身上前攔轎索球。太守喜其憨態可掬,便戲謔地對他說:“我有一聯,如果你能對出,就把球還給你”。紀昀欣然點頭同意。太守沉吟片刻,一眼瞥見躲在路邊驚恐張望的紀昀同伴,頓時有了上聯:

 “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紀昀不加思索地隨口應道:

 “太守二千石,獨公……”最後一字卻遲不說出。

①清咸豐《初續獻縣志》,卷四。

10

太守訝然問道,

“何以不說末字。”

紀昀笑答:

  “太守如將球還我,就是‘獨公廉’,球不還我便是‘獨公貪’。”

  此語一出,太守不禁為他的聰明狡黠與應對從容所驚服,連聲讚譽紀昀必將出人頭地,球自然也歸還給了紀昀。

  又有一故事說,紀昀八歲時去應童子試,主考官是一位青年俊才,登科僅三年,因聽說紀昀有“神童”之譽,遂出聯囑對欲加戲謔。他出的上聯是:

  “八歲兒童,豈有登科大志?”

  紀昀立即回敬道:

  “三年經歷,料無報國雄心!”

  考官一聽,不禁愕然。他一眼看見門上所繪荼、郁二位將軍,靈機一動,又出一聯:

  “門上將軍,兩腳未曾著地。”

  紀昀隨口應對:

  “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

  考官又見考場對面有一七層寶塔,真按:單位詞疑有誤!遂再出一聯:

  “寶塔六七層,四面東西南北。”

  紀昀答道:

  “憲書十二月,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憲書】 注音一式 ㄒ|ㄢˋ ㄕㄨ :解釋 曆書。紅樓夢˙第六十二回: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 真批:嗟乎神童已知者,愚博士不知!難怪尚不及格也! 一年春夏秋冬。”

  幾番交鋒,考官不得不嘆服紀昀的才華,“神童”之譽,自此更加不脛而走。

  傳說總歸是傳說,其間多混雜有想像、加工、誇大的成分,萬萬不可信以為真。但是,它們畢竟包含某些關於少年紀昀機智聰敏的信息

11

,而這些信息與有關紀昀生平的歷史記載又頗有相合之處。錄記於此,權作信史補充。

  在中國歷史上,天縱聰睿的“神童”雖然代有其人,但他們或英年早逝,如流星掠空;或才華駸失,如曇花一現;或憂憤不得志而事跡寥落,像紀昀這樣兒時聰明睿智非凡,一生又多彩多姿、名滿天下者,幾乎難以再找出第二個。

三、科舉途上

   對於中國士子來說,科舉是一條人生必經的路徑,少兒時代的種種學習,無不指向那輝煌的金榜題名。然 而,這又是一條坎坷而狹窄的道路,多少士人在這條道路上摔得頭破血流,心灰意冷。其情形正如紀昀所云:“自數歲受書,孰不期奮身功名耶?一挫於有司,憤 矣,再挫,疑矣,數挫以後悔而謝去者不知凡幾。”①即使如紀昀這樣的“神童”,也難以在科舉途上春風得意、一帆風順。

  雍正十二年(1734年),紀容舒官戶部,赴任時他將十一歲的紀昀攜入北京②。京城繁盛浩大的氣勢給予紀昀深刻印像,與紀容舒交好的名學者如李紱、方苞、陳兆岑、孫灝、戴亭等人“重古誼,真按:孰字疑有誤! 詳為指授”③,又使紀昀獲益非淺,學問日進。

  ①《紀文達公遺集》,卷九,《梁天池封翁八十序》。

  ②《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中說:“雍正甲寅,余初隨姚安公至京師。”雍正甲寅年即1934真按:1934疑當作1734 是年紀昀十一歲。但在《七旬萬壽賦》中紀昀又說:“臣年十二始來玉京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玉京】 注音一式 ㄩˋ ㄐ|ㄥ  解釋 1.道家稱天帝居住的地方。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唐˙裴鉶˙裴航:儻若玉京朝會去,願隨鸞鶴入青雲。2.京都。唐˙孟郊˙長安旅情詩:玉京十二樓,倚青翠。 ”兩種說法不同。此處依《閱微草堂筆記》與《紀文達公遺集》卷十六《振斯張公墓誌銘》,取十一歲之說。

 ③李宗昉:《聞妙香室文集》,卷十四,《紀文達公傳略》。

12

   自從紀容舒任職戶部,公務繁忙,“不復能自訓課,遂遣昀受業於東山董先生”①。董先生名邦達,字孚 存,號東山,謚文恪。他不僅擅長經史之學,而且是一位山水繪畫大家。《清史稿‧董邦達傳》云:“邦達工山水,蒼逸古厚,論者謂三董相承,為畫家正軌。”所 謂“三董”,即董源、董其昌、董邦達。在盛極一時的清代皇家畫院中,董邦達是繼王原祁後的一代宗匠。

  受學董邦達期間,紀昀少年意氣飛揚,其率真、好調諧的性格也表露得十分充分。《紀文達公遺集》中的《書陸青來中丞家書後》一文對這一時期的學習生活有生動追憶:

  乾隆戊午(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年),余與陳光祿楓厓讀書董文恪公家,續而至者為竇總憲元調、劉侍郎補山、蔡殿撰季實、劉觀察西野、李進士應弦及陸中丞青來。課誦之暇,輒雜坐斯與堂東廂真按:疑有誤字! 以文藝相質正。諸君各意氣飛揚,不可一世。……余少好嘲弄,往往戲侮青來,青來不為忤,嘗試語季滄州(灝):“曉嵐易喜易怒,其淺處在此,其真處亦在此也”。余聞之有知己之感,故與青來尤相善。

  然而,當作此文時,紀昀已歷經宦場風波,從易喜易怒的率真少年,磨練為深沉、內向的“世故老人”,這大約是陸青來與紀曉嵐本人始料所未及的吧。

  清高宗乾隆五年(1740年),紀昀自京師返鄉應童子試,此時他已十七歲。四年後,也就是二十一歲時,紀昀應科試,成績奪魁

《紀文達公遺集》,卷十五,《怡軒老人傳》真按:今按續修四庫1435冊所收之嘉慶17年刻本卷15均為賦得為題之作,何來怡軒老人傳耶?(國學數典版頁面657)蓋續修四庫所收者分文、詩二部,各有目錄.此文出自文部卷15.而文與詩二部均名為紀文達公遺集故也!

13

,被取入河間郡(治所在今河北獻縣東南)庠就讀。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在隨之而來的鄉試中,紀昀因為以經破題,被考官置入劣等而名落孫山。這個打擊使他非常懊悔,從此紀昀閉門不出,日夜苦讀,專攻經義,整天把自己埋在書堆裡。

  乾隆十二年(1747年),紀昀再應順天鄉試。這一年的試題中有一道是“擬乾隆十一年上特召宗室廷臣,分日賜宴瀛臺真按:核之瀚典,瀛臺者多,瀛台亦有二筆. 賦詩聯句,賞花釣魚,錫賚有差,眾臣謝表”。紀昀自幼喜好詞賦,文思頓時如湧,他以鋪張、渲染的筆法和馳騁的遐想把這場“千秋曠禮,萬古奇逢”寫得富麗堂皇,盛況空前。在他筆下,宴會巨麗盛美:

  青龍布席,白虎執壺。四溟作杯,五嶽為豆。琳琅法曲,舜韶奏而鳳凰儀;渾穆元音,軒樂張而鳥獸駭。紅牙碧管,飛逸韻以干雲;羽衣霓裳,驚仙游之入月。莫不神飛而色動,共酌太和;咸覺心曠而情怡,同餐元氣。

瀛臺賦詩也是那樣有聲有色:

  天章首煥,落一串之驪珠;御筆高標,扛百斛之龍鼎。葛天浩唱,不推羲繩以前;叢雲奧詞,漫道媧簧而後真按:疑當作漫道媧黃而後,媧,女媧,黃,黃帝也.○誤也.今見原本遺集,再思羲繩對媧簧,器具相對,正不誤也! 因之句成七字,仿漢事以聯吟;人賦五言,分唐詩而探韻。宮鳴商應,俱協和聲;璧合璋分,細裁麗製。歌叶八伯,共依縵之華;真按:unicode字元,國無!待查! 頌出九如,齊上岡陵之祝。

14

賞花釣魚的情景更是生動逼真、引入入勝:

  舟浮太液,驚黃鵠以翻飛;帳啟昆明,凌石鯨而問渡。指天河之牛女,路接銀潢;搴秋水之芙蓉,域開香國。尋芳曲徑,惹花氣於露中;垂釣青波,起潛鱗於荷下。檀林瑤草,似聞金谷之郁芬;桂餌翠綸,喜看銀盤之撥刺真按:當是撥剌之訛!遺書原文亦誤.教育部國語辭典【撥剌】 注音一式 ㄅㄛ ㄌㄚˋ 解釋:1.撥弄。元˙司農司˙農桑輯要˙卷二˙播種˙苧麻:于畦內用極細梢杖三四根,撥刺令平可。或作扒剌。2.琴聲走調。淮南子˙脩務:琴或撥剌枉橈,闊解漏越。高誘˙注:撥剌,不正。3.狀聲詞。形容魚兒自水面躍起及縱入水裡,拍擊水面所發出的聲音。唐˙杜甫˙漫成詩: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全 文詞采富麗、才氣飛揚。清人余金在《熙朝新語》卷十四中評述說:“文達公其時年甫弱冠,場屋中乃有此 贍麗之文,洵不愧一代作手。”朱珪《祭文》也說:“公少英特,棄武試文,博學奇葩,遂冠其軍。丁卯之秋,駢驪萬言,兩相賞奇,褒然榜元。”①可見紀昀的這 篇駢驪之文甚得同時代學人推揚。

   是年的順天鄉試,主試者為阿克敦和劉統勳。他們初見同場應試的朱珪之文,大為讚賞,擬定為首卷,及 見紀昀卷,不禁拍案稱絕,改定紀昀為鄉試第一。“二公以公名上聞,特達之知,蓋基於此矣。”②由於紀昀前此應試因“文不入格,列四等”。而此次鄉試“竟領 解且享大名”,“世反謂學使無目。自此學使於四等輒審慎焉”③。對於紀昀來說,這樣一個結局無疑頗為稱心快意。

  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驪語冠場”高中解元的紀昀躊躇滿志地入京應會試。在聚集於京城的各地俊才中,他顯然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

①朱珪:《知足齋文集》,卷六。

②李宗昉:《聞妙香室文集》,卷十四,《紀文達公傳略》。

③ 民國《獻縣志》,卷五,《經制志》。

15

。董元度曾經追憶他初識紀昀的情景:

  皇帝十二載,丁卯之仲秋。多士試京兆,鎖闈拔其尤。紀君起河間,天風吟蒼虯。褒然為舉首,英聲動皇州。……君方裼裘來,意氣凌滄州。侍郎指示余,子識紀君不。腹笥富邱索,一一窮源流。骨重而神寒,天廟陳圖球。當今開南宮,麟鳳恣綱搜。軒軒商文毅,此君或其儔。①

然 而,在奇詭坎坷的科舉道路上,誰也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紀昀雖為眾望所歸,卻“惜哉霜蹄蹶”,於會試 中下第。與他初識交好的董元度也同時“鎩羽翮”,敗陣下來。倆人於同病相憐垂頭喪氣之際,常聚在一起以海天闊地的鬼怪之談來解除鬱悶,誠所謂“青燈話幽 修,狂來抵夜分,吃吃語不休”。興致勃然之時,紀昀往往“璀璨瑩雙眸”,兩眼炯炯有如電光,董元度戲稱他“髮囊露光怪”,真按:以義度之,當作髮字.謂其頂上露光也.手邊無書以核對,不知是否. 泄露出原始本相②。

  紀昀這次赴京,雖然會試未中,但卻在來京應試者中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他們之中,有王世禎的孫婿袁曙海,真按:應為王士禎之訛! 真按:世字應誤! 有後來名著一時的漢學家盧文弨與錢大昕。紀昀與這些朋友們結為文社,“率半月而一會,商椎制義,往往至宵分。中間暇日又往往彼此過從,或三四人,或五六人,看花命酒,日夕留連,時以詩句相倡和,一時朋友之樂,殆無以加也”③。

①董元度:《舊雨草堂詩》,卷一,《酬紀曉嵐同年》。

②董元度:《舊雨草堂詩》,卷一,《酬紀曉嵐同年》。

③《紀文達公遺集》,真按:續修四庫全書 v.1435有嘉慶17年刻本.(目錄在國學數典版djvu面頁209起,檔名: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435.djvu)續修此本實分文、詩二部分各16.詩亦別有目錄(頁面493. 卷九,《袁清公詩集序》。真按:遺集作慤,異體爾!

16

  這一時期的紀昀,在學術上已經具有自己的特色,這就是他自己所說的

  昀於文章喜詞賦,於學問喜漢唐訓詁,而泛濫於史傳、百家之言,先大夫(指紀容舒——筆者注)恒病其雜。①

  其實,在這“雜”之中,掩藏著紀昀視野的寬闊和學問的淹博,從而為他以後得心應手地全面檢閱古典學術文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乾隆十九年(1754年) 三月,三十一歲的紀昀再次應會試,中式第二十二名。四月二十一日,紀昀赴保和殿應殿試。他本來自忖應試成績不惡,頗有奪魁厚望,誰料發榜後名列二甲第四 名,改庶吉士。這一年的殿試“最號得人”,“如王鳴盛、王昶、朱筠、錢大昕、翟灝輩,皆稱汲古之彥”。“其後老師宿儒,以著述成家者不一。高才博學,以詞 章名世者不一。經濟宏通,才猷俊異,以政事著能者不一。品茶斗酒、留連倡和,以風流相尚者亦不一。”紀昀與他們“交游款洽,來往無夙期真按:此謂不時來往也. 真按:國無!待查!詞:【夙期】1.謂舊誼。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余與 子山 ,夙期款密,情均縞紵,契此金蘭。” 姜夔 《次韻辛克清先生》:“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比。”2.預約,舊約。 梅堯臣 《依韻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見櫻桃花悉已披謝》:“去年君到見春遲,今日尋芳是夙期。祇道朱櫻纔弄蕊,及來幽圃已殘枝。”3.猶夙願。 華察 《宿玉陽山房》詩:“返照明溪梁,深松晦夕景。岩臥符夙期,雲陰石床冷。” 宴會無虛日”,“相隨馳騁,顧盼自豪。”②“每酒酣耳熱,議論飇發,四座聳動,覺光明磊落,鄙吝之意都盡。”③其飛揚豪氣洋溢著強勁的青春活力。

①《紀文達公遺集》,卷十五,《怡軒老人傳》。

②《紀文達公遺集》,卷十六,《前刑部左侍郎松園李公墓誌銘》。

③《紀文達公遺集》,卷十六,《直隸棗強縣知縣寓圃任公墓誌銘》。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