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December 1, 2007

497

   永樂大典餘紙歌并序真按: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受賜 翁方綱與永樂大典

乾隆癸已春,真按:癸巳 開四庫全書館,真按:原有平抬. 翰林諸臣取院中所貯嘉靖重錄永樂大典,真按:原有平抬. 分種編輯真按:真按:四庫全書館開館之時間 四庫全書與永樂大典

498

。每卷尾有餘紙,以臣。真按:原有平抬. 謹裝冊,真按:原文有略縮小.又較注文大. 賦詩紀焉。

澄心堂紙歐陽詩,此紙年數倍過之。歐集有澄心堂紙詩,真按:歐陽修 計其時距南唐後主纔百年耳。此紙自明嘉靖時重錄永樂大典,計至今二百六十七年矣。真按:永樂大典重錄時間 真按:永樂大典之成書 況聞鬱岡比韻海,真按:國無.詞:【鬱岡】帖名。即《郁岡齋帖》。 萬曆 三十九年 王肯堂 摹勒, 管駟卿 刻石。半木半石,後並入《真賞齋帖》, 后刻石 ,凡十卷。 周亮工 《題許有介急就帖》:“近帖惟《停雲》出待詔手勒,故聲出《戲鴻》《鬱岡》上。” ○按當作「鬱岡齋帖」,蓋簡字干碍未反正也! 不徒博物賜陟釐。中天文四庫啟,真按:原有平抬. 祕館特遣儒臣披。尾曰侍郎臣拱上,院體細楷沙畫錐真按:國無.詞無.見沙畫錐. 真按:國無.詞:【沙畫錐】謂筆觸遒勁勻整,不露鋒芒。語本 顏真卿 《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後聞於 褚河南 曰,用筆當須如印泥畫沙,思所以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地平凈,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乃悟用筆而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 黃庭堅 《詠李伯時摹韓幹之馬》:“ 李侯 寫影 韓幹 墨,自有筆如沙畫錐。” 幅餘繭素燦如雪,給臣等供其私。真按:原有平抬. 歸來作牋效減樣真按:國無.詞:【減樣】簡易。 陶穀 《清异錄‧衣服》:“ 羅隱 帽輕巧,簡便,省料,人竊倣學,相傳為減樣方平帽。” 試墨但媿無好詞。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情況 院齋去春宿旬月,篇目二萬重尋思。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 借編崇文祕書錄,因想解縉劉季箎。厯城周髯要我詠,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同事 真按:周永年-應即此人也.前云書倉多髯.488頁) 六十卷第鈔巳疲。莫生界畫索小字,真按:莫瞻菉-豈此人哉? 燈前絮語又及朞。笑人裝潢熟紙匠,萬番堆案徒手胝。勿言文董但一藝,真按:文徵明、董其昌 贗語想像無由追。相傳永樂大典有文、董手書,覓之不得。考此書重錄於嘉靖四十一年,至隆慶初年而竣。真按:永樂大典重錄時間 文待詔卒於嘉靖三十八年,董宗伯生於嘉靖三十四年,是時纔八九歲,俱無寫是書之理,蓋訛傳也。真按:翁方綱的辨偽學

498

   題枯木寒鴉圖真按:翁方綱的題畫詩

山逕只一曲,翳野篁。真按:昬 真按:字形結構換部首 真按:字形結構之佳例 真按:雅→鴉,字形結構換部首.○國:雅  部首 隹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ㄚ 一種鳥。即鴉。說文解字:「雅,楚烏也。……秦謂之鴉。」 |ㄚˇ y(10718 雅  部首 隹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ㄚˇ 1. 詩經體裁之一。於天子諸侯朝會宴饗時歌誦。有大雅、小雅之分。 2.交情、情誼。漢書˙卷八十五˙谷永傳:「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警世通言˙卷二十五˙桂員外途窮懺悔:「我與君交雖不深,然幼年曾有同窗之雅。」 3. 姓。如明代有雅琥。 4. 正。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5.高尚的、不俗的。漢˙王充˙論衡˙四諱:「夫田嬰俗父;而田文雅子也。」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6.美好。文選˙陸雲˙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一:「雅步擢纖腰,巧笑發皓齒。」北史˙卷三十三˙李順傳:「希遠弟希宗,字景玄。性寬和,儀貌雅麗,有才學。」 7.向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及魏招之。」 8.很、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士龍思劣,而雅好清省。」聊齋志異˙卷一˙青鳳:「孝兒亦倜儻,傾吐間,雅相愛悅。」 9. 對他人的敬稱。如:「雅教」、「雅鑒」、「雅穆」。 |ㄚ ya(10697 詞:雅1 y 〡ㄚˇ〕 〔《廣韻》五下切,上馬,疑。〕 2 ”的今字。 1.正;合乎規範、標准的。《詩序》:“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荀子‧儒效》:“道過 三代 謂之蕩,法二後王謂之不雅。” 楊倞 注:“雅,正也。其治法不論當時之事,而廣說遠古,則為不正也。” 韓愈 《順宗實錄二》:“ 廣陵王 某,孝友溫恭,慈仁忠恕,博厚以容物,寬明而愛人,祗服訓詞,言皆合雅。”《清史稿‧禮志一》:“自 廷修五禮,兵休刑措……沿及 ,訖乎 有明 ,救敝興雅,咸依為的。”2.高雅不俗;優美。《楚辭‧大招》:“容則秀雅,稚朱顏只。” 王逸 注:“言美女儀容閒雅,動有法則,秀異於人。” 殷璠 《河岳英靈集‧王維》:“ 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 茅盾 《追求》四:“ 仲昭 恐怕有更不雅的事出來,引起人家注意。”3.用作敬詞,多用於稱與對方有關的事。參見“ 雅貺 ”、“ 雅屬 ”。4.交情。《漢書‧谷永傳》:“ 斗筲之材,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顏師古 注:“言非宿素之交,又無介紹而進也。” 蘇軾 《與謝民師推官書》:“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 茅盾 《追求》二:“更不巧的是那同事竟和她同是 嘉興 人,有一面之雅。”5.《詩經》六義之一。《詩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鄭樵 《〈通序〉總序》:“風土之音曰‘風’,朝庭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風、雅、頌以性質言:風者,閭巷之情詩;雅者,朝廷之樂歌;頌者,宗廟之樂歌也。是為《詩》之三經。”6.借指詩文。7.指文人雅士。 吳景果 《剔銀燈‧與杜雲川同宿蓮灣作》詞:“待招群雅,重與訂、吟蓮小社。”參見“ 雅頌 ”。8.指雅言。標准語。古代訓詁著作多稱雅,如《爾雅》、《小爾雅》、《廣雅》、《埤雅》等。9. 代的萬舞。《詩‧小雅‧鼓鍾》:“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鄭玄 箋:“雅,萬舞也。萬也、南也、籥也,三舞不僭,言進退之旅也。 樂尚武,故謂萬舞為雅。雅,正也。”10.古樂器名。《周禮‧春官‧笙師》:“笙師,掌教吹竽、笙、塤、籥、簫、箎、篴、管、舂牘、應、雅,以教祴樂。”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組疏畫。”《禮記‧樂記》:“治辭以相,訊疾以雅,君子於是語。” 鄭玄 注:“雅亦樂器名,狀如漆筩,中有椎。”11.指雅樂。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 河間 薦雅而罕御,故 汲黯 致譏於《天馬》也。” 皮日休 《九夏歌》之八:“嘉賓既醒,雅為之行。”12.古酒器名。 三國 曹丕 《典論‧酒誨》:“ 荊州 劉表 ,跨有南土,子弟驕貴,並好酒,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13.指(酒量)大。《文明小史》第十八回:“這位康伯圖兄,是這裏發財洋行裏的 總辦,酒量極雅。”14. 時樂曲部類之一。《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隋文帝 始分雅、俗二部,至 更曰‘部當’。”15.戲曲名詞。指崑曲。參見“ 雅部 ”。16.副詞。素常;向來。《史記‧高祖本紀》:“ 雍齒 雅不欲屬 沛公 ,及 招之,即反為 。”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雅,故也。’ 蘇林 曰:‘雅,素也。’”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予雅有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歎。”《明史‧毛澄傳》:“帝雅敬憚 ,雖數忤旨,而恩禮不衰。”17.副詞。甚,頗。《後漢書‧皇后紀上‧章德竇皇后》:“ 肅宗 先聞后有才色,數以訊諸姬傅。及見,雅以為美。” 白居易 《燕子樓》詩序:“善歌舞,雅多風態。” 黃軒祖 《游梁瑣記‧易內奇案》:“ 蓮娘 許邑生 龐某 ,傖父也…… 蓮娘 雅不願,恒背人彈淚。”18.發語詞。 史浩 《采蓮舞‧花心書念》:“聊尋澤國之芳,雅寄丹臺之曲。” 徐集孫《舟中》詩:“雅陪雲衲三生話,分得漁舟半日涼。” 張相 《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雅,猶頗也;又為發語辭……此種‘雅’字,均不為義。”19.通“ ”。指中國,即今中原地區。《荀子‧榮辱》:“譬之 人安 人安 ,君子安雅。”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雅讀為‘夏’,夏謂中國也。”20.姓。 雅琥 ,著有《正卿集》。 2 y 〡ㄚ〕 〔《廣韻》五下切,上馬,疑。〕 1. ”的古字。2.用同“ ”。參見“ 2 ”。 3 y 〡ㄚˊ〕 〔《集韻》牛加切,平麻,疑。〕 通“ 1 ”。 1. 君雅 ,即 君牙 周穆王 司徒。《書‧君牙》:“ 穆王 君牙 大司徒,作《君牙》。” 傳:“ 穆王 滿 君牙 或作 君雅 。”《禮記‧緇衣》:“《君雅》曰:‘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資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 鄭玄 注:“雅,《書序》作牙,假借字也。《君雅》 周穆王 司徒作,《尚書》篇名也。”2.小伢,小孩兒。 王充 《論衡‧自紀》:“以聖典而示小雅,以雅言而說丘野,不得所曉。” 劉盼遂 集解:“‘小雅’之‘雅’,古祇作‘牙’,小兒之稱也。” 忽焉羣噪起,幾點背江光。知有橫舟者,遙從淺渚望。了無人會處,雲濶意蒼茫。

498

   惲南田畫真按:惲壽平

月上橫窻露滿枝,道人起早雀來遲真按:不錯的句子!-天人合一! 夢中一片吳歌發,正是空江倒影時。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