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October 23, 2009

346



跋王文成論學帖


  右明王文成公與汶上路北邨論學,真按:姓路,名未詳.新漢籍:子/筆記/四友齋叢說/卷十七/史十三(P.145)有「昔年路北村為太守時陞任去」○即下文翁考之路迎也. 真按:路迎 凡四帖,為一卷。路氏曾於崇禎甲戌刻石,有北邨曾孫周道跋,真按:路周道 而墨本無之。周道跋曰:“余曾祖大司馬公以正德甲子列鄉薦,獲為先生門下士。真按:路迎與王守仁 ”此卷即司馬公守襄時所贈也。其稱大司馬者,竟似北邨後掌夏官矣。然按以《明史‧表》實無之,且此四帖,前後二札皆已稱司馬,中一札則稱郡伯,而以為皆守襄時所贈。又以弘治甲子,訛為正德,然則周道之跋未可據為信也。北邨之名,卷中不著,考《國學題名碑》,正德三年戊辰二甲五十九名進士路迎,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山東兗州府東平州汶上縣人。《王文成年譜》云:正德七年壬申,先生為考功郎中,是年穆孔暉、路迎同受業者是也。真按:路迎與王守仁 真按:路迎傳記資料 而先生外集“賓陽堂記”正是戊辰歲作,其記曰傳之堂東向,曰賓陽,然則北邨者,迎其名,傳之其字也。又有《答路賓陽書》一篇,在癸未歲。書曰:“郡務雖繁,然民人社稷莫非實學。真按:翁方綱對王守仁心學的理解 以賓陽才質之美,行之以忠信,堅其必為聖人之志,勿為時議所搖,近名所動,吾見其德日進,而業日廣矣。真按:摘要 ”據此書言,真按:王守仁的修養論 正與是卷引仲子語相應。而何以顧璘者乃曰:“先生之學不必專信孔氏。”此何語哉?真按:翁方綱對顧璘的批判 先生所論知行合一之理,載在《傳習錄》者,璘猶未之聞乎?其與徐愛論知行,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說知自有行在,說行自有知在。”今人卻將知行分作兩件,“故遂終身不行,真按:標點有誤!-此亦傳習錄語也. 亦遂終身不知。……某今說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之藥。”又與顧璘論知行曰:“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天下之學無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則學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真按:翁方綱的知行觀 真按:王守仁論知行宗旨 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為學,則知不行之不可以為窮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為窮理,則知之行之,合一并進,而不可分為兩節事矣。”以上諸論,皆滴骨滴髓,抉聖賢言語之實際。所以文成公之功業,即文成公之學術,此豈虛空,以“良知”二字導人者哉?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對王守仁心學的理解 真按:翁方綱的知行觀 真按:王守仁論知行宗旨 真按:翁方綱論心學 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真按:斷句不當!-此豈虛空以“良知”二字導人者哉? 路周道跋,首提“良知”謂之絕學,此固不足與之辨。而顧璘負一時重名,乃以先生知行合一之語,目為奇論,且茫不解仲子民人社稷之語意,與先生引用之指歸,皆所謂斷章取義者,而乃敢妄出瞽言,謂不必專信孔氏,可見王文成之學問議論本無語病,其開後人妄議者,皆此等不明義理之人誤贊而誤傳之。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衷諸實際,不陳義過高 真按:翁方綱對王守仁心學的理解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虛言浮辭說空話之可憎也 自今以後,凡為孔門之徒者,見此等文字,宜昌言排之,真按:翁方綱生氣了 而路氏尚公然刻之於石,閱之令人髮指,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今若不明白辭而闢之,後來好駁新建者,將有據此以為文成之咎,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明白辭而闢之 則即其得罪文成所關,蓋亦非細言之,不慎至於如此,可不戒哉。真按:斷句之誤-則即其得罪文成,所關蓋亦非細。言之不慎,至於如此,可不戒哉! 真按:沈津的國學程度有問題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十七卷第6頁。


346


跋王文成奏疏墨跡殘稿


  右王文成嘉靖七年二月十五日疏草。時侍郎方獻夫建言,宜於田州特設都御史一人,撫綏諸夷,因下其議,而先生上此疏也。先生於嘉靖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抵梧州,至是年二月十三日,手疏奏報田州思恩平復,即所謂十善、十患、二幸、四毀之奏,洋洋數千言,膾炙人口者也。其疏末云:“除將設立土官,及地方一應經久事宜,再議具奏者,即此疏是也。”是時先生復手書勒石於其地,真按:斷句可議者-此當係翁語也!-”者,即此疏是也。 真按:翁方綱與王守仁書法石刻 曰“嘉靖丙戌夏,官兵伐田,隨與思恩相煽真按:疑有誤!-田,應即田州.隨字可疑也. 集軍四省,洶洶連年,於時命新建伯王守仁往視師,以德綏,勿以兵,虔班師撤旅,信義大宣。真按:斷句可議者-愚讀作『以德綏,勿以兵虔,班師撤旅,信義大宣。』 旬日之間,自縛來歸者一萬七千,悉放之還農,二省以安。爰告思田,爰勒山石”云云。此大書偉赫,不知今尚存否?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 獨此疏草三十九行,尚存於其梓里故家,想見先生神明正定,籌算井然,此數番故紙,可以泣鬼神,貫金石也。敬書其末,復系以詩。真按:翁方綱對王守仁的景仰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審美觀-人格書格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三十一卷第2頁。


347



跋王文成家書


  右王文成家書,上其父龍山公,真按:王華 不著歲紀。先生自平宸濠之後,於正德十五年九月還南昌,此書云:“二月二十日寓洪都,男王守仁百拜書上父親大人膝下。”又云“冬底北來”。今又已一月餘真按:標點可議者-又云“冬底北來。今又已一月餘” 此則正德十六年辛巳春所作也。門人錢德洪跋先生寓吉安上海日翁第二書云:真按:錢德洪與王守仁 “自稱姓者,別疑也。師聞宸濠變,返風回舟,濠追兵將及,師易舟潛遯,及退還吉安,取夫人來吉城。將發兵,命積薪圍公署,戒守者曰,倘極不利,即舉火爇公署。是時人勸海日翁移家避仇。翁曰,吾兒以孤旅急君上之難,吾為國舊臣,顧先去以為民望耶?遂與有司定守城之策。吾師於君臣、父子、夫婦之間,一家感遇若此。真按:王守仁的家風 真按:王華與王守仁 真按:王守仁的家教 是書公子正億於書櫝中得墨跡裝潢,真按:王正億 手澤宛然”云云。然此寓洪都一書,尚未之及,蓋此書在事稍定後所作。“寓吉安”一書,真按:文海本作視,是也.1226頁)-視“寓吉安”一書,在兵間作者,稍為閒定矣。 在兵間作者,稍為閒定矣。先生父名華,字德輝,成化十七年進士第一,授修撰,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王華之仕履 弘治中累官學士少詹事,正德初晉禮部右侍郎。以先生忤劉瑾,出為南京吏部尚書,旋降右侍郎。瑾敗,乃復故官。性至孝,母岑年逾百歲,卒時翁已年七十餘,猶寢苫疏食,時論稱之。真按:斷句可議者-性至孝,母岑年逾百歲卒,時翁已年七十餘,猶寢苫疏食,時論稱之。 海日翁卒於嘉靖元年二月,疾且革時,以征藩功,晉封翁為新建伯。是日部咨適至,聞使者在門,促先生及諸弟出迎,曰雖倉卒,烏可以廢禮,聞已成禮,然後瞑目而逝。此書手跡,在其前一歲,則先生年五十時也。今東河太守得此札,寶逾什倍,不肯以他人尺牘相配,專為裝潢一冊,屬某為題其後,真按:翁方綱與邱學敏的文獻裝潢學 真按:邱學敏求翁方綱題字 真按:邱學敏收藏王守仁書法 真按:邱學敏對王守仁的景仰 某敬讀之餘,亦不敢作尋常文字觀矣。故不以韻語系之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思想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對賢哲的景仰 真按:翁方綱對王守仁的景仰 而適檢先生年譜,附入錢跋後云。


  注:復初齋文集卷三十一,第2~3頁。真按:本書體例不一-前無此種註法!皆曰石印本文集也!


347


跋明梁仲玉詩真按:篇題不當-雖然原書繫于明梁仲玉詩下,然與翁跋語實無涉仲玉事也.似應斟酌.


  陽明題東林寺七言古詩,大書粉壁上,壁瓦盡脫,後人以楠木裝其堊粉一堵。乾隆己卯秋,予入寺觀之。壬辰春,又見之。及丙子秋,予再使江右,問之,以為雨所壞矣,今尚有石刻在寺也。真按:翁方綱與王守仁書法石刻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金石採訪 嘉慶己巳冬十一月,北平翁方綱識。


  注:《辛丑銷夏記》卷五。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6081_辛丑銷夏記\_000562.tif


347


跋舒文節探梅圖說真按:舒芬


  右進賢舒文節公《探梅圖說》手跡,在嘉靖二年五月朔,諫議禮之前一年也。是年閏四月,先生服闋,應詔復官北上。舟抵濟寧,因謁闕里,時與吳門伍寒泉餘福偕行。真按:伍餘福與舒芬 而關中呂九川經為之主,有與伍寒泉聯句詩,又與寒泉次子思光講學語。真按:伍思光 此《探梅圖說》,蓋此時所作也。時與寒泉同遊洙、泗、汶、濟之間,因論水道地脈,而及於伏羲畫八卦、孔子作六經之旨,此圖說亦因探梅而及陰陽消息之義。先生當嘉靖初年於否亨艱貞之學,身體而力行之,故觸於事物,而語皆造微也。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方法論-藝苑咸知叩本根 真按: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真按:翁方綱的知行觀 真按:翁方綱對舒芬的評價 先生裔孫香識其卷尾,真按:舒香 謂於縉紳文學之家,不敢妄求,唯正學深醇與文節一德者,乃敢辱賜言。岌乎斯言,斯固公罔子序,子為司馬揚觶而語者也。真按:寧缺勿濫 真按:不說空話 真按:翁方綱的批評方法論-虛言浮辭說空話之可憎也 真按:有格 真按:摘要 真按:有骨氣 真按:斷句之誤-可見沈不知也不考典故,疎懶如此!-岌乎斯言!斯固公罔子、序子為司馬揚觶而語者也 末學寡識,何足以附名於後,益滋愧汗之洽衿耳真按:手稿此尚有引號括去之「乾隆己酉八月十日北平後學翁方綱識」.○此""字無法辨其與""之異也,必尋其文義乃可. 真按:疑有誤!-疑乃識字之訛也,之疑為重文符號誤識者.則此句疑當作"益滋愧汗,汗洽衿耳"○按愚此誤也.此原稿如此,作之字,非重文符.讀作益滋愧汗.之洽衿耳.之助語.即益滋愧汗洽衿之義也.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8_復初齋文稿(十)\_002167.jpg 真按:翁方綱的謙卑-平心論之,翁人品格調不及諸公遠甚--和珅同朝可見,然能謹持勿逸,亦所謂狷者而無愧矣.無道德勇氣,有道德良心者,是之謂歟!          真按:翁方綱對賢哲的景仰



  是卷為明吳門伍君蘭谿方君同遊西山探梅之圖,真按:伍餘福 真按:方太古 真按:方太古與舒芬 真按:伍餘福與舒芬 真按:伍餘福與方太古 真按:方太古交友資料 太史舒文節公題之也。真按:舒芬 伍名餘福,字疇中,方名太古,字元素,皆以高情逸韻傳播藝林。真按:伍餘福之為人 真按:方太古之為人 真按:翁方綱重視人物品格 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今其畫卷不傳,僅傳文節以下諸公題識耳。然事以人傳,文以人重。真按:翁方綱對文獻價值鑑定的方法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的審美觀-決定于世道人心 真按:翁方綱的價值觀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思想 真按:翁方綱的典藏學-物以人重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價值鑑定學-事以人傳,文以人重 真按:物以人重 展誦之次真按:沈津識字功 若星斗照臨,芒寒色正,蓋不復作吳門伍氏梅卷觀矣真按:真按:此字原稿印刷亦闕左半.應係有破紙也. 翁方綱的論學宗旨-非游藝-寶之勿作宋篆論,萬古津源此傳信。


348



。既考識其大略如右,不敢復自綴一語,而後卷之後,尚有餘紙,□□□□來題於卷者,真按:疑有誤!-此字可疑. 若合河孫公、海寧陳公真按:陳世倌 桐城張公真按:張若需 仁和趙公,真按:趙大鯨 皆方綱所嘗師事者,感舊懷賢,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非游藝-寶之勿作宋篆論,萬古津源此傳信。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學 退而屏息久之,輒識數言於後卷云。真按:翁方綱之師



  此卷以文節而重,真按:舒芬 不以探梅事而傳也,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價值鑑定學-事以人傳,文以人重 然愚曩時於同年錢坤一侍郎載木鷄軒真按:翁方綱在錢載家 真按:錢載 見明吳門伍餘福紀遊墨跡一幅,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錢載 其紙色與文節此題相似,小楷較此探梅說更細,蓋伍君西山探梅之記與詩也,真按:當作即字,並不難認!-蓋即伍君西山探梅之記與詩也 但無畫圖耳。其跡今存坤一次子開仲所,真按:錢載之子 真按:疑有誤!-此字愚未敢定也!又似偈.然曷又有似昜者. 真按:錢載之子 真按:錢載的收藏○敏錫二字原稿乃小注文,沈津誤作正文.錢敏錫為錢世錫弟,錢載次子,不誤!2009/10/23 下午 10:34:00  倘他日與開仲相見,或得浙中人便可以索來,與此卷合裝,歸諸舒氏為家藏全璧,真按:翁方綱對家教的重視-忠孝傳家 則當覓高手補作《探梅圖》於其前,亦一大快事也。真按:後有「惜未得致書錢宗伯,真按:錢載之仕履 索其所藏伍寒泉《探梅篇》手跡以裝於前也。」乃一事也.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託人採訪金石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與裝潢學 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情趣 真按:翁方綱的典藏學-物以人重 熟趙文毅以劾江陵,真按:原稿實是嘗字!-昔嘗熟趙文毅以劾江陵 真按:趙用賢彈劾張居正 真按:趙用賢與張居正 拜杖出都門,真按:國無.詞:【拜杖】向皇帝進諫而受廷杖。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禁衛‧陸劉二緹帥》:“五君子先後抗疏,拜杖闕下,亦賴其加意省視,且預戒行杖者,得不死箠楚。” 清 王廣心 《送董蒼水游楚粵》詩:“先朝直節 董侍郎 ,鋤奸拜杖投南荒。” 庶子許文種鐫兕觥以贈行,真按:許國-當作文穆.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穆字!-庶子許文穆鐫兕觥以贈行 其兕觥後入曲阜顏氏家,而文毅五世孫庭明府求其先人故物,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王字!且王槐二字乃小注文也○又此前當在""上敓一""-而文毅五世孫者庭明府(王槐)求其先人故物 真按:趙王槐-玉字誤也! 真按:沈津擅改原文-當作王槐.原文二字乃小注文. 予為作《兕觥歸趙歌》,真按:翁方綱對家教的重視-忠孝傳家 書成冊子。者庭不遠千里,真按:趙王槐 趨叩於顏氏之庭,竟以觥歸趙氏,大江南北,和詩成集,演為樂府真按:今錄愚所讀片段于此:昔嘗熟趙文毅以劾江陵,真按:趙用賢 拜杖出都門,庶子許文穆鐫兕觥以贈行。其兕觥後入曲阜顏氏家,而文毅五世孫者庭明府(王槐)求其先人故物,予為作兕觥歸趙歌,書成冊子,者庭不遠千里趨叩顏氏之庭,竟以觥歸趙氏。大江南北和詩成集,演為樂府。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零丁帖 真按:翁方綱與趙王槐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品品格風化的內涵 真按:翁方綱與戲劇 雖伍氏探梅之跡非此卷所重,然予既得見之於前,今又得題此卷,或將來能成合璧,未可知也。古人精神感召往往有此等不謀而合之事,姑記於此以俟之。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無心而得,至誠則靈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原理



  探梅西山者,伍君、方君也,真按:伍餘福與方太古 舒文節公乃為說以題其卷耳。題卷之時,文節方與伍君同謁闕里,伍君因出其卷求題,非文節與伍君同探梅也。王虛舟先生題其首曰:文節探梅真跡,故蔣□□詩亦以為文節探梅,真按:蓋此明有紙片蓋覆故也! 皆誤也。真按:以訛傳訛 真按:王澍之誤 後有題者,須辨之。真按:翁方綱之所以要考證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八冊第2167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8_復初齋文稿(十)\_002167.jpg 2172頁、2173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8_復初齋文稿(十)\_002172.jpg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8_復初齋文稿(十)\_002173.jpg 第一段又見石印本第三十一卷第8頁,□中之字,影印本未印出。


348


跋舒文節探梅圖說補真按:篇題不當-原稿題云〈跋探梅說補圖卷〉,豈不瞭然!乃改題如此,能無誤導?


  去年秋在南昌,為舒生跋其先文節公《探梅說卷》,真按:翁方綱之門人 真按:舒芬之家世 真按:舒芬之後裔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金石採訪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教育事業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 蓋探梅者是吳門伍寒泉,而先生為之著說,非先生自探梅也。真按:翁方綱對王澍書學的批評-見前一篇. 前圖不傳,是以未真按:疑有誤!-原稿應非朽字! 欲得好手為補圖於其後。其明年庚戌,生以應朝考北來,攜墨跡及題跋二卷與俱。適揚州羅兩峰來京師,真按:羅聘 兩峰以寫梅擅名,舒生乞為補圖,而羅君復作文節著說之圖於後,義更完畢。惜未得致書錢宗伯真按:錢載的收藏 索其所藏伍寒泉《探梅篇》手跡以裝於前也。真按:此即前「然愚曩時於同年錢坤一侍郎載木鷄軒,見明吳門伍餘福紀遊墨跡一幅,其紙色與文節此題相似,小楷較此探梅說更細,蓋此伍君西山探梅之記與詩也,但無畫圖耳。其跡今存坤一次子開仲敏錫所,倘他日與開仲相見,或得浙中人便可以索來,與此卷合裝,歸諸舒氏為家藏全璧,則當覓高手補作《探梅圖》於其前,亦一大快事也。」 姑以俟諸異日,必有緣使合焉。出於此,以記之。真按:翁方綱的典藏學與家教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保護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零丁帖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無心而得,至誠則靈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時機因緣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需要時間 時維九月廿有二日,翁方綱書於保安街蘇齋之詩境軒。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應係""字也.-翁方綱書於保安寺街蘇齋之詩境軒          保安寺街今北京尚有也.                  ○而翁友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有「聞此宅在保安寺街。疑即翁覃溪宅也。」尤可證也.(新漢籍: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      ○又劉師〈獨鍾蘇東坡的翁方綱〉『翁氏的藏書處所,除「寶蘇室」外,另有「三萬卷齋」、「三漢畫齋」、「石墨樓」等。翁氏的藏書,應不止三萬卷,《履園叢話》說:「所居京師前門外保安寺街』(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232    新漢籍:子/筆記/履園叢話/叢話六 耆舊/覃溪閣學(P.146           ○又愛如生古籍庫:「越縵堂詩續集 七卷 愚山陸冰修梁仲泉翁覃谿皆嘗寓保安寺街王寓有老」「天咫偶聞 卷七 誠宣南弟一大宅 翁覃谿先生故居在保安寺街錢梅 」          ○又與王嘉曾鄰居也.『服闋散館後,僦居城南保安寺街,官房數楹,杜門謝客,覃精研思,顓意撰述。』(許巽行:〈誥授奉政大夫文淵閣校理翰林院編修加五級王公墓志銘〉,《聞音室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一四四七,一九九五年三月序),卷,頁217。) 真按:翁方綱的故居 真按:翁方綱的住址 真按:翁方綱的住處 真按:本書體例不一-此實有引號括起(然無下引號).而沈津乃錄.豈只因其無下引耶?然翁意故欲可刪不錄也。前沈處理乃徑刪去,此又錄之。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九冊第2341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9_復初齋文稿(十一)\_002341.jpg


348


跋明沈禹文手札


  右沈禹文與錢磬室手牘二通。真按:沈大謨與錢穀 禹文大謨真按:沈大謨 真按:沈大謨-傳記資料 吳郡人,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翁方綱考辨作者-翁方綱研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考索 嘗游於文衡山之門。真按:沈大謨與文徵明 予齋中有其小楷書《詠秋葵》一詩,與文氏二承及周公瑕諸人同賦者,真按:文彭、文嘉 真按:沈大謨與文彭.文嘉.周天球 書法得衡山手意,真按:沈大謨與文徵明 此二帖雖是行草,然亦仍不遠於文氏派耳。予又藏吳中皇甫兄弟雜文寫稿,真按:皇甫沖.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 真按:翁方綱收藏皇甫汸手稿 雖塗抹草草,亦皆是長洲楷法之體。真按:皇甫沖.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與文徵明 真按:文徵明書法的影響 蓋爾日吳門書派,上下百年間,大致如此。真按:翁方綱的書法史 真按:翁方綱論吳地的書法 真按:翁方綱論文徵明書法的影響 真按:翁方綱論明代的書法 嘉慶元年,歲在丙辰春二月九日題。北平翁方綱。


  注:見《蘇齋題跋》卷下。真按:原題云〈明沈禹文手札〉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58_蘇齋題跋\_000367.JPG


348


跋陸文裕秋興詩卷真按:陸深的書法


  耳山都諫以其先文裕《秋興詩》墨跡卷屬題,真按:陸錫熊與陸深 真按:陸錫熊之家世 真按:陸錫熊求翁方綱題字 是卷作於嘉靖二年癸未,先生年四十七矣。先生書在李北海、趙吳興間真按:翁方綱論陸深的書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