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October 23, 2009

231



 〈漢羊鐙銘拓本〉、〈次答蘊齋冬夜見懷二首〉、〈書訊高湛如,兼陸象星〉、〈張子畏觀察「秋山歸騎圖」三首〉、〈未谷以蠶尾山房墨寄惠五首〉、〈小松得「朱龜碑」舊本,摹其數字見寄,且曰碑在亳州江,喬梓思一見而不可得者,不可不使秋史作跋也。予因為秋史摹此,並系以詩〉、〈梁天監井殘字〉、〈題周載軒「雙蔭圖」,即送其歸湖口〉、〈王改亭「墨蘭」〉、〈再題諸城縣「蘇隸石刻」二首〉、〈題畫百合花〉、〈宋芝山畫册四首〉、〈送趙貢夫之太谷四首〉、〈貢將之山西,真按:或作父! 以明年三月三日其母任七十壽,屬賦詩〉、〈仇實父「龍舟」小幀〉、〈題畫石榴〉、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石榴】 注音一式 ㄕˊ ㄌ|ㄡˊ 解釋: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地中海岸。高約二至三公尺,葉具短柄,對生或叢生,為長橢圓形或倒卵形。五月開紅色花。果實亦稱為石榴,為球形,呈深黃色,熟時會自行裂開,種子多漿,可食。或稱為百花王、丹若、若榴、安石榴。 〈王石谷畫「漁洋山莊圖卷」,為顧蘆汀題〉、〈送宋芝山孝廉之隰州學官二首〉、〈黃秋盦寄書來,以「倉頡廟碑」陰上方漢隸題者已有三段矣,喜而題此〉、〈上官瘦樵為東河畫册八首〉、真按:上文作邱! 〈送丹叔侍郎赴熱河弆庋〉、〈題丁曉園「寒香圖」二首〉、〈與小松論漢隸,再疊前韻〉、〈同石公懷小松,仍疊前韻〉。(以上俱見《復初齋集外詩》卷十八)


師友往來:凌廷堪寓天津牛次原學齋,在其學齋習時藝,每月四課、文成,必呈覃溪先生改正。(《校禮堂集》附次仲先生年譜1/14A


畢沅有〈歸觥詩,真按:翁方綱之友 翁宮詹覃谿方綱韻〉。真按:翁方綱 (《靈巖山人詩集》35/3B


232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一七八六)五十四歲


  正月五日,先生看畢田恬溪攜來字畫多幀,計沈周〈桐陰高士圖〉、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沈周】 注音一式 ㄕㄣˇ ㄓㄡ 解釋: 人名。(西元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白石翁,明長洲人(今江蘇省吳縣)。少從陳孟賢學,及長,博綜典籍,詩文俱佳,尤工於畫,與唐寅、文徵明、仇英並稱明之四大家。著有客坐新聞、石田集、石田詩鈔等。 王翬〈山水〉、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王翬】 注音一式 ㄨㄤˊ ㄏㄨㄟ 解釋: 人名。(西元16321717)字石谷,別號耕煙散人,又號烏目山人,晚稱清暉主人。清初畫家,江蘇常熟人。善畫山水,時稱畫聖。著有清暉尺牘等。 無款〈蘆雁〉、文從簡〈梅石圖〉、徐渭〈寫生册〉(畫不真)、虞楷〈醉仙花〉、陳洪綬〈扇册〉二十幅、沈周〈松卷〉、陳淳〈寫生册〉等。(影7/1766


  正月,作〈雲麾碑二礎歌)。(《詩集》32/1A


  正月,為畢沅賦〈漢永康鏡歌〉。真按:翁方綱與畢沅 (《詩集》32/1A


  二月二日,先生有課題,云:「孟子曰『有如時雨化之』者,蓋學者自修之實境,果能日進不已,其發榮滋長,若植物得時雨之養也。是以依旬之慶,正符應律之辰,而及物之功,備著知時之驗。《禮》曰『當其可之謂時』,《書》曰『肅時雨若』,此即所謂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坎然理順者也。試靜當春發生之義,真按:國無!待查!異:的異體日就月將之效,何弗基於此乎?」(影7/1768


  二月六日,有〈恭和御製春仲經筵元韻〉。是日講《論語》,並筵宴,特命樂奏抑戒之詩。


  先生是日又有〈恭和御製經筵畢,文淵閣賜茶,有作元韻〉,並有〈侍經筵,敬歌以紀〉。(《詩集》32/2A


233



 二月十五日,先生為陳克恕《篆刻鍼度》作序。(影7/1773、《集外文》1/4B


 二月十六日,先生有課題,云:「《易》曰『言有物』,又曰『言有序』。凡為文,必本於理法,理者,有物之謂也;序者,有法之謂也。然法從理生,而序由物起,則二義未始不相貫也。古今文字,其體不同,而其所以立體之本則同也。故曰:『忠信之人,可以學禮。』此即修辭立誠之義。所謂文以載道,非徒虛車之飾而已也。」(影7/1769


 二月二十三日,先生從新安吳紹燦編修處借何焯校《說文》,審校一遍,並補正者十一處。是日,又跋何焯校本《說文》。(影7/1775


 二月二十五日,跋《大觀帖》第六卷,並題詩三首。(《大觀帖》第六卷)


 三月四日,又跋肅府刻《淳化閣帖》初拓本。是日,先生備檢前後,有工匠黏誤處,移正重裝,併於後幅,謹記每卷帖數字數。並以第九卷參合濟源本、太原本,改正肅府本十六字。(《蘇齋題跋》卷下)


 三月六日,文淵閣曝書,先生有詩賦之。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詩集》32/4B


 三月十七日,先生撰文祭誥授一品夫人徐母白夫人。(影7/1777


 三月十八日,跋《大觀帖》第六卷。(《大觀帖》第六卷)


 四月十日,為張伯皋作〈修蘇閣銘〉。(影7/1780


234



四月二十三日,程瑤田以丁杰寄摹補〈石鼓〉舊本數字五紙來,因語先生曰:「張芑堂於范氏天一閣親見北宋拓本,方摹勒文,昨日又聞巴予藉得項子京家藏《石鼓》本卷子,多出之字頗多。」(影7/1773


四月二十五日,跋自摹〈秦會稽篆〉。(《翁方綱墨跡》)


五月十二日,跋〈呂君墓志銘〉。呂君為呂揚廷,字對宸,江蘇長洲人。〈墓志銘〉為袁枚撰,王文治書。(影7/1785


五月十八日,於陳樹華處見仁和梁玉繩《史記刊誤》,只見其首一册三卷,至〈周本紀〉。先生未得逐細加簽而還之。(影7/1852


五月二十日,撰〈祭梁沖泉先生文〉。梁為誥授資政大夫、工部右侍郎。(影7/1790、《文集》14/8B


五月二十八日,跋〈蘭亭序〉。(〈蘭亭序〉)


六月十日,程瑤田以先生題「鄭公釣臺」字詩跋裝卷,屬先生題。先生有跋。(影7/1789


是日,先生又跋程瑤田《書髓》。(影7/1796


六月十三日,先生有〈寄懷秋盦九兄,同石公、秋史作,禁用金石碑刻語〉一首。(《蘇富比拍賣目錄》)


235



 六月,為陳克恕銘王季重硯,銘曰:「季重之詩,推為別派。山陰墨池,石盟猶在。」(影7/1798、《集外文》2/24B


 六月,又為陳克恕銘陳其年手卷硯,銘曰:「前日陳髯,自琢新詞。今逢鐵筆,重寫烏絲。」(影7/1798


七月朔,撰〈兩漢金石記序〉,有云:「漢刻存者希矣,然歐陽子以不見西漢字為恨,而今所存金石刻已廿餘種,又竊自幸也。夫徵文考事,以時為紀,茲所編錄,或以地、或以事類,惟以目所親見為據,不復能依年次矣,故貫系年月為條,敘於書首。」(《兩漢金石記》、影7/1836、《文集》2/5B


七月八日,跋汪由敦細楷《尚書》。(影7/1823、《文集》32/9B


是日,又跋自臨趙文敏書〈義田記〉。(影7/1824


七月二十三日,撰〈祭熊兆堂觀察文〉。同祭者有謝墉、趙佑、博明、秦承恩、秦承業諸人。(影7/1838


七月二十五日,跋〈御筆臨黃庭堅石本〉。(影7/1834


七月二十七日,跋響拓本〈化度寺碑〉。「每值晴午,輒靜對原本修改一、二字。」(《宋拓化度寺碑響拓真本》、《翁覃溪手鈎宋拓化度寺碑墨跡》)


236



八月朔旦,為《陵水曾氏家譜》作序。(影7/1840


是日,又書「右文祠」三字。(影7/1848


八月,撰〈祭西岩宮詹文〉。(影71847


八月,先生詩自甲辰正月至是年八月為《晉觀稿》。(《詩集》)


八月,趙魏以延年益壽瓦拓片寄先生。(《劍花樓書畫錄》上卷)


九月四日,奉命提督江西學政。(《家事略記》)


九月五日,先生與鶴街少詹、鐵崖庶子、蓉塘贊善同膺視學之命,有詩紀之。(《詩集》33/1A


九月十日,先生赴熱河謝恩,召見於澹泊敬誠行殿,即回京。(《家事略記》)


先生於己卯秋典江西鄕試,後廿四年癸卯典順天鄕試,而合肥李寶山以第二人冠南士。先生視學江西,李寶山謁選得贛之長寧,有詩見貽,次韻奉答。(《集外詩》19/1A


九月,順天鄕試榜發,次男翁樹培中式第七十一名舉人。(《家事略記》)


九月,為邵晉涵題所藏〈二樹寫生册〉四首。(《天香樓法帖》第十四册)


十月二日,先生起程,去江西。(《家事略記》)


十月二十九日,漏下二鼓,先生於潛水縣城北渡河,騾輿墜水,所攜〈爭坐位帖〉渰浸全濕,烘焙竟夜,次早仍帶濕入裝,至江西南昌使院始出曝之,而精氣充溢,彌覺古厚。(《集外詩》


237



19/5A


 十一月,到南昌任。(《家事略記》)


 是秋,先生奉命視學江西,取夙昔瓣香山谷、道園二先生詩之義,以名是卷詩集。冬到南昌,遂以谷園名齋。真按:翁方綱 (《詩集》33/1A


 冬,先生視學南昌,時江陰夏茞隈、嘉興吳嘉穀兩文學館于廳之東軒,先生以「蓬萊」題映颿寓齋,以「蓬鶴」題茞隈軒名真按:蓬鶴亦先生軒名也,見札62308. 先生並有詩。(《集外詩》19/7A


 十二月初一日,跋吳嘉穀所藏《淵穎先生詩草墨跡》。(影7/1855


 十二月八日,先生與謝啟昆作〈對床聽雨圖〉,以宋本《施顧注蘇詩》卷內先生舊照同觀,而夏茞文學適出〈竹里讀書圖〉,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隈】阜-9-12 注音一式 ㄨㄟ 解釋 1.水流彎曲的地方。淮南子˙覽冥: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唐˙孟浩然˙峴 潭作詩:石潭傍隈隩,沙岸曉夤緣。    2.山彎曲的地方。管子˙形勢:大山之隈,奚有於深。金˙王元粹˙經廢宅詩: 誰家住宅北山隈,亂後逋人尚未回。   3. 角落。文選˙左思˙魏都賦:考之四隈,則八埏之中;測之寒暑,則霜露所均。 唐˙韓愈˙絰騝贈張籍詩:度前鋪瓦隴,發木積牆隈。 意若有夙緣者。(《集外詩》19/7A


 十二月十四日,撰〈蓬鶴軒記〉。(影7/1859,《文集》6/1B


 十二月二十日,跋兕觥。「是觥今藏曲阜顏氏家,嘗以拓本遺予,為作長歌並為辨。……今得唔嘉庭先生,語及家世,清芬口澤,出此拓本共觀,精感召,真按:國無!待查!詞:諈1zhu ㄓㄨㄟˋ〕    〔《廣韻》竹恚切,去寘,知。〕      見“ 諈諉 ”。   【諈諉】1.煩重貌。《列子‧力命》:“ 眠娗 、 諈諉 、 勇敢 、 怯疑 四人相與游於世,胥如志也。” 張湛 注:“四名皆假託寓言。諈諉,煩重貌。”一說義為囑托。 楊伯峻 集釋引《爾雅》 郭璞 注:“謂以事相屬累以諈諉也。”2.囑托。 清 錢謙益 《大中大夫李君墓志銘》:“戊寅放歸,君復造余山中,諈諉如前,請益力,語益不可了。” 章炳麟 《訄書‧地治》:“夫內政者欲其地無華離,軍事者欲其毋以山水為甌脫而相諈諉。”○諈當作誠字!-精誠感召(《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跋兕觥〉,頁460。) 原稿作誠無誤!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2_復初齋文稿(三)\_000543.jpg ○嘉庭當作者庭(趙王槐)!沈津識字誤也!-今得唔者庭先生,語及家世,清芬口澤,出此拓本共觀,精誠感召,良非偶然 2009/10/23 下午 10:53:57 良非偶然。因為書此銘,以志墨緣。」(影2/542


 十二月二十九日,撰〈黃文節公像贊〉。有云:「乾隆乙未,先生生日,真按:黃庭堅之生日 稽首拜像,而公詩逸論適出。今十年後,摹像重開,敬題像贊,而公集新本適來。昔則在蘇齋耳,況今在豫章乎?


238



公之視此齋也,何以異於視分寧之草堂乎?然則區區寸心,苟有一毫愧於先生者,將何以拜像而焚香乎?」(影7/1860、《文集》13/8B


十二月,跋《書法舉隅》二卷。(影7/1856


除夕前二日,於南昌使院審定王冕〈墨梅圖〉。(〈墨梅圖〉)


除夕前一日,跋李唐作〈蘇東坡畫像〉。(影7/1862


是年,先生有楷書《金剛般若經》。張廷濟跋云:「大興翁學士覃溪先生早年不譚釋典,中年病癰,頗資佛力,遂極崇信。此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先生年五十四,寫法精緊,純從〈化度寺邕禪師碑〉出。」(《清儀閣題跋》116


是年,孔廣森卒,年三十五。真按:孔廣森之生卒


本年又有文:跋國學本〈蘭亭〉(影7/1821、《文集》27/4A)、撰〈繆篆解〉(影7/1828、《文集》15/1A)、跋《王文成公奏疏墨跡殘稿》(影7/1837、《文集》31/2A)、撰〈皇清敕授文林郎內閣中書舍人加二級懋園紀公曁敕封孺人張氏墓志銘〉(影7/1843)、撰〈皇清誥封奉政大夫刑部山西司主事加三級國子監生彩章廖君墓志銘〉(影7/1794)、跋余忠宣篆〈鄭公釣臺字〉(影7/1780,《文集》26/6A)、跋金華智者寺《放翁八札拓本》(影7/1782、《文集》26/3B)、跋周伯克尊(影7/1784,《文集》19/A)、撰〈吉水趙氏五節婦傳〉(影7/1783、《文集》13/5B)、跋程易疇臨董其昌書


239



〈王氏御書樓記〉(影7/1793、《文集》32/4B)、跋〈漁洋讀書圖〉(影7/1797,《文集》34/7B)、跋桂馥藏隋碑(影7/1768)、跋新安方道坤藏《鄭誠齋手牘》(影7/1776)、跋〈碧落碑〉(影7/1786、跋宋高宗賜潘貴妃〈蘭亭〉(影7/1799)、跋〈九成宮醴泉銘〉(影7/1800)、跋塞曉亭司農樊雁齋藏《小楷七種拓本》(影7/1802)、跋汪松泉大楷(影7/1824)、跋御書〈瘞鶴銘〉(影7/1827)、跋〈瘞鶴銘〉(影7/1827)、跋乾隆辛丑科進士題名碑(影7/1834)、跋自臨趙子固落水本〈蘭亭〉(影7/1838)、跋程易疇所藏神龍本〈蘭亭〉(影7/1842)、跋余少雲遺稿(影7/1848)、跋謝啟昆藏《黃庭經》。(影7/1848


 本年又有詩:〈書杜「遣興詩」後二首〉、〈未谷自山東摹得禹慎齋書「漁洋禪悅圖」屬題〉、〈未谷摹姜貞毅敬亭「荷戈圖」屬題〉、〈再題「禪悅圖」二首〉、〈熊兆堂觀察來都門,邀渭崖學士、西齋武部、慮庵宮贊小集同賦〉、〈漢「耿勳碑」〉、〈題「董文敏與陳懿卜手牘」三首〉、〈肖蘇孝廉以趙吳興畫淵明像,並書「歸去來辭」石本裝軸屬題,因為臨趙題歸去來圖詩,次其韻〉、〈送肖蘇之汝陽〉、〈為錢湘舲題其鄕前輩潘稼堂先生「品硯圖」〉、〈簾鉤二首,和石公舍人〉、〈齋中大觀真本「右軍帖」二十有七,暇日摹其四,裝為册,各一詩〉、真按:不知是否為簡化字! 〈題徐尚之詩卷二首〉、〈題肖蘇所藏畫松幀子〉、真按:國無!待查! 〈唐元和十二年徐州使院石幢記〉、〈黃新莊二首〉、〈苑西道中二首〉、〈小松以肥城孝堂山漢畫像石本見寄,賦此奉酬


240



〉、〈再題漢畫二首〉、〈余忠宣篆「鄭公釣臺字」拓本,用程篁墩詩韻〉、〈陸放翁與玘上人八札石本三首〉、〈瘦同以幅紙屬書「水村山郭」四字,並索著句其後,且云欲俾友人畫之〉、〈高慕陶「海上移情圖」二首〉、〈周伯克尊歌,為孫季逑作〉、〈送汪鹿園秘校出守撫州〉、〈和張壽雪閣學記〉、真按:沈津之誤-按原文乃作〈和張壽雪閣學記恩詩〉,而恩字平抬,故恩詩二字換行,乃落遺矣.沈乃粗率若此? 〈秋帆中丞以「嵩山三闕銘」見寄,賦謝〉、〈程易疇「芋花圖」〉、〈冶亭、閬峰二學士「聯床對雨圖」〉、〈土城〉、〈程易疇父子造墨極工,先後見餉數挺,賦贈二首〉、〈文與也畫「漁洋山人秋林讀書圖」四首〉、〈兩峰以扇畫梅見寄,次韻奉酬〉、〈次韻甘嘯嚴,兼呈冶亭、閬峰四首〉、〈朱補庵為我臨石谷「雨山圖」,題此贈補庵,兼寄魚山〉、〈丁原躬蘭亭硯,為陳目耕賦二首〉、〈適以和答兩峰扇梅詩,邀瘦同、穀人、秋史三君同賦,而秋史病不能作。追思昔年兩峰在都門,同唱酬者竹井、心餘、魚門、葒谷,今皆化去,而蘀石、姬川、丹奴、書巢、棕亭、未谷、匏尊、芝山諸君亦弗獲聚處。再疊前韻二首,其一感念舊遊,其一寄懷江都孔令雩谷〉、〈題國學「蘭亭」舊本三首〉、〈見「雷谿草堂集」中有訪牧山詩,和其韻,題明人翻刻「化度寺碑」後〉、〈寶應村間古墓有漢碑二,一刻孔子見老子像,一刻大鳥並獸銜環,近為汪秀才攫此石去。洪稚存孝廉為覓拓本見貽,作詩報洪〉、〈余忠宣篆「鄭公釣臺字」拓本,予旣賦詩並語易疇補圖,今易疇果以圖來,予因為盾忠宣篆於卷前。再用前韻題於圖上〉、〈題董小池「多野齋印說」二首〉、〈次答冶亭、閬峰二學士論詩之作

0 comments: